- 年份
- 2024(5343)
- 2023(7658)
- 2022(6249)
- 2021(5777)
- 2020(4728)
- 2019(11139)
- 2018(10754)
- 2017(20973)
- 2016(11266)
- 2015(12682)
- 2014(12594)
- 2013(12442)
- 2012(11797)
- 2011(10479)
- 2010(10413)
- 2009(9496)
- 2008(9201)
- 2007(8319)
- 2006(7470)
- 2005(6376)
- 学科
- 济(51117)
- 经济(51041)
- 管理(28594)
- 业(23604)
- 方法(18546)
- 地方(17122)
- 中国(17043)
- 数学(16822)
- 数学方法(16683)
- 企(16320)
- 企业(16320)
- 农(14923)
- 财(10748)
- 农业(10256)
- 业经(9821)
- 制(9546)
- 学(8939)
- 环境(8548)
- 地方经济(7919)
- 城市(7842)
- 贸(7092)
- 贸易(7085)
- 融(6847)
- 金融(6845)
- 易(6746)
- 发(6687)
- 体(6430)
- 银(6407)
- 银行(6399)
- 理论(6184)
- 机构
- 大学(152076)
- 学院(151868)
- 济(63970)
- 经济(62422)
- 管理(55940)
- 研究(53209)
- 理学(47513)
- 理学院(46828)
- 管理学(46088)
- 管理学院(45762)
- 中国(40428)
- 京(33656)
- 科学(31689)
- 财(30495)
- 中心(25784)
- 所(25162)
- 江(24186)
- 财经(23576)
- 农(23430)
- 研究所(22575)
- 范(22253)
- 师范(22092)
- 经(21395)
- 业大(21271)
- 北京(21173)
- 经济学(20820)
- 院(20350)
- 州(19573)
- 经济学院(18956)
- 师范大学(18086)
- 基金
- 项目(104343)
- 科学(82361)
- 研究(78066)
- 基金(75285)
- 家(65184)
- 国家(64613)
- 科学基金(55870)
- 社会(51191)
- 社会科(48377)
- 社会科学(48368)
- 基金项目(40895)
- 省(40292)
- 教育(35231)
- 自然(34685)
- 划(34210)
- 自然科(33835)
- 自然科学(33828)
- 自然科学基金(33198)
- 编号(31265)
- 资助(29296)
- 成果(25064)
- 重点(23567)
- 发(23415)
- 部(22980)
- 课题(22413)
- 国家社会(21596)
- 创(21046)
- 制(20487)
- 教育部(19890)
- 创新(19816)
共检索到2365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秋志 马少华 邓启辉 马经纬
山地城市快速扩张致使其建设用地爬坡现象日趋普遍,深入认识该现象将有助提高山区国土空间管控科学性。以中国西南典型山地城市贵阳为例,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2000—2020年五期建设用地数据,构建建设用地密度、建设用地爬坡热度等指标,基于网格单元和坡度区段单元开展统计分析,探究该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坡度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面积的增长总体伴随着建设用地平均坡度的趋陡,各相邻时段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先增大后减小,但新增建设用地平均坡度却一直在变陡;(2)各时期建设用地的现状密度和新增密度均随坡度上升而减小,在坡度梯度上体现出强烈的“择平而建”效应;(3)建设用地密度对建设用地爬坡热度有显著线性影响,且该影响随着背景地面平均坡度上升而增强。研究认为,建设用地爬坡现象通常更多出现在建设用地加密时期,这有利于促进山地城市实现更为集约紧凑的空间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新玉
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是我国低碳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重要战略的实践主要载体,区分二者的建设模式的差异性,对我国城市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贵阳市在低碳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为例,系统的分析了他们的不同之处。研究表明,生态文明城市主要是以制度建设为主,通过文化、意识、制度等推进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从具体产业着手,通过发展低碳的物流、会展、服务、交通、建筑等推进城市建设。二者又有紧密的联系,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一个过渡阶段;现阶段,低碳城市是生态文明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禄晓龙 王芸 周春芳 伍红艳 周戈耀
本文基于计量模型对贵阳健康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经济发展对居民健康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健康投资对贵阳市经济发展也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城市人口密度相对过高和居民健康消费不足的问题。建议完善城市管理机制和构建节约型社会,以进一步促进贵阳健康城市建设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健康城市 经济发展 联动关系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雅楠 王成新
文章以1991-2015年山东省城市建设用地和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两者之间的动态关联,结果表明:两者存在正相关的长期均衡关系,城市建设用地每扩张1%,GDP就会增长1.83%;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但不能证明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扩张的原因。城市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一个标准差的影响具有连续波动的正效应,且作用力较大;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一个标准差冲击的反应微弱,甚至出现负向效应。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度达到67.26%;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建设用地
关键词:
建设用地 经济增长 动态关联 山东省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王鸣 李玮 祁巍华
近年来,浙江省城市建设用地在总量和人均水平快速增长的同时,地区差异逐年减小。针对用地变化的时空特征,探寻其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为今后的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建设用地 增长特征 分析与思考 浙江省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永龙 陈忠暖 刘文卿 马雅倩 刘松 张兴菊
区位理论指向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沿海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促进格局内部区域间差异收敛.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丰富经济增长的空间区位理论.因此,选择贵阳市作为研究个案解析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具体是,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为基准,筛选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旅游总收入、外贸出口等10项指标,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年~2017年不同层级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和权重值,分析贵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有强有弱,具体是投资>消费>出口.投资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次要动力.出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微弱,与沿海地区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影响强趋异;2)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细分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强有弱且呈现阶段性特征.投资类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房地产项目投资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旅游总收入是消费类指标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不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趋异的原因是投资倾向所致.第二、三产业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且第三产业投资额度占比最大;4)快速的经济增长增加了经济总量,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了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带动了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助推旅游成为消费类指标中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能力,促进社会零售总量不断增长且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秉中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存在区域差别和城乡差别,还存在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硬件条件和生源状况的差距以及教师待遇差距。义务教育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直接导致学生所接受教育质量的差距和学生发展机会上的不平等。实现西部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贵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主要措施包括:改造初中薄弱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招生方式改革;加强农村中小学和农民工子女学校建设;完善校长职级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关键词:
西部地区 义务教育 校际均衡 制度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长青 李倩
本文根据贵阳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山地城市的实际情况,探索性提出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以解决城市发展瓶颈,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跨越式发展。在探讨贵阳市建设北部生态宜居新城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对修文新城的选址基础条件、发展战略和功能地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修文新城建设的规划构想。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宜居新城 规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红梅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基础组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关系城市高速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之命脉。传统的治理模式、治理主体、治理体系已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城市要发展必须要进行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政府已意识到多重治理主体介入城市基层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城市公民参与程度对城市基层社治理改革的影响毋庸置疑。以贵州省贵阳市为例,从公民参与视角对城市基层社会治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电子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治理时代,重视引导公民参与,才能形成有效治理体制与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民共同承担的"协同治理"的新模式。
关键词:
城市 基层社会治理 贵阳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寒
城市产业布局合理与否,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合理的产业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能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文章以贵阳市为例,对城市产业布局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了贵阳市城市产业布局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城市产业布局优化应遵循的理念和原则,并针对贵阳市城市产业布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贵阳 城市产业布局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燕 李保冬 陈朋 曹益金
以贵阳市为例,对地表按城市功能分区采集灰尘样品,从不同功能区灰尘Cd总量和不同粒级灰尘Cd含量及贡献两个角度考察城市功能对地表灰尘Cd的影响。结果表明:贵阳市地表灰尘Cd平均水平为1.28mg/kg。各功能区地表灰尘中Cd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广场区>学校区>工业区(住宅区)>交通区>商贸区(垃圾站)。城市功能的影响导致地表灰尘Cd的累积呈现3个水平。广场区和学校区累积最重,校园内某些含Cd高的辅助材料可能是导致地表灰尘Cd累积较重的原因之一。不同粒级灰尘Cd水平的分异特征在不同功能区表现各不相同。商贸区、垃圾站地表灰尘Cd主要富集于细粒级(≤105μm)灰尘;广场区、校园区和住宅区地表灰尘Cd...
关键词:
Cd 粒径 功能区 灰尘 贵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淯媚 钟太洋 陈宇琼 徐智颖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包括土地政策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用地审批是控制土地用途转用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重要制度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用地审批权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适度调整"下放"。为分析用地审批权配置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用地审批权改革历程,采用2000-2013年全国23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地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只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减缓作用,审批权"名义下放"对建设用地增长也只在局部地区产生了影响;(2)用地审批权上收至省级政府对抑制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具有区域差异性,东部和西部地区审批权上收省级政府抑制作用明显但其他地区无明显效果;(3)土地督察制度在全国层面显著减缓城市建设用地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汤淯媚 钟太洋 陈宇琼 徐智颖
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受到包括土地政策制度在内的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用地审批是控制土地用途转用进而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重要制度之一。1995年以来,中国用地审批权配置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省级政府和适度调整"下放"。为分析用地审批权配置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影响,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梳理了中国用地审批权改革历程,采用2000-2013年全国231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用地审批权上收至国务院对城市建设用地增长只在局部地区有明显减缓作用,审批权"名义下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莹 王慧敏
[目的]通过构建基于结构绩效、经济绩效、公平绩效、环境绩效的建设用地供应绩效四维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十二五"期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水平,判定影响绩效水平的障碍因子。[方法]运用熵权TOPSIS模型,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5年西安城市建设用地绩效水平及因子障碍度进行测算。[结果]"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结构绩效呈波动式上升,经济绩效贡献度降低,公平绩效有所提升,环境绩效显著提高。进一步分析,结构障碍度平均达到58.44%,其后依次是经济障碍度、公平障碍度、环境障碍度,均值分别为14.84%、13.66%和11.24%。[结论]"十二五"期间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综合绩效总体呈上升态势,但仍旧处于中级水平。结构与经济是制约西安市建设用地供应绩效的主要方面,而公平与环境则对土地供应绩效贡献度较大。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平 许西猛
文章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市为例,运用主成份分析方法研究了重庆市第二产业产业梯度的决定因素,得出:重庆第二产业总体梯度是不断上升的,产能梯度指标对提升第二产业总体梯度的作用不断弱化,而重庆的区位优势在提高重庆第二产业产业梯度方面,作用更加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