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3)
2023(5343)
2022(4736)
2021(4542)
2020(3883)
2019(9005)
2018(8932)
2017(16491)
2016(9523)
2015(10819)
2014(11255)
2013(10738)
2012(9777)
2011(9018)
2010(9364)
2009(8538)
2008(8568)
2007(7540)
2006(6831)
2005(5997)
作者
(28219)
(23570)
(23313)
(22063)
(15075)
(11418)
(10704)
(9088)
(8821)
(8669)
(8361)
(7916)
(7839)
(7575)
(7210)
(7147)
(7114)
(6995)
(6753)
(6681)
(5811)
(5801)
(5755)
(5416)
(5321)
(5300)
(5238)
(5227)
(4884)
(4745)
学科
(38520)
经济(38490)
管理(26760)
(21173)
方法(19119)
(17647)
企业(17647)
数学(16016)
数学方法(15600)
地方(9862)
(9361)
理论(8928)
(8616)
中国(8452)
(7657)
业经(7582)
资源(6944)
(6880)
环境(6829)
农业(6805)
(5654)
(5418)
贸易(5410)
教学(5286)
(5284)
(5205)
(5137)
(5132)
财务(5108)
财务管理(5089)
机构
学院(134651)
大学(130165)
管理(49510)
(44387)
研究(43712)
经济(43022)
理学(41827)
理学院(41231)
管理学(39933)
管理学院(39659)
中国(33173)
科学(30421)
(29006)
(22750)
(22111)
(21304)
(21284)
(20877)
师范(20688)
中心(20532)
研究所(20528)
业大(19548)
北京(18781)
(18745)
财经(16670)
(16454)
农业(16402)
师范大学(16347)
技术(16281)
(15798)
基金
项目(87963)
科学(67765)
研究(62692)
基金(60912)
(54035)
国家(53602)
科学基金(45324)
社会(36783)
(36549)
社会科(34783)
社会科学(34774)
基金项目(32327)
自然(31271)
(30626)
自然科(30314)
自然科学(30306)
教育(29863)
自然科学基金(29692)
资助(27254)
编号(26856)
成果(20975)
重点(19984)
(19458)
课题(19221)
(17797)
(17196)
科研(16713)
计划(16630)
大学(16013)
创新(15957)
期刊
(53301)
经济(53301)
研究(35561)
中国(29418)
学报(21131)
科学(20253)
(18458)
教育(18159)
管理(17710)
(16577)
大学(14918)
学学(13627)
技术(13002)
农业(12722)
资源(10736)
业经(9650)
图书(9449)
(8451)
金融(8451)
(8271)
统计(8035)
(7505)
经济研究(7226)
(7203)
(7117)
财经(6999)
问题(6972)
书馆(6876)
图书馆(6876)
(6705)
共检索到203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肖胜和  孙治  包亚芳  
以浙江省临安市南天目山为例,总结出山地型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规划方法:通过转变资源利用方向,以扭转资源劣势;通过借用旅游区区外景观资源,丰富可利用的景观资源;与区外旅游区的联动开发,以增强旅游吸引力;通过观赏场景转换,以提升普通景观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将旅游区小的特色加以扩展与强化,以突显易被认知的特征;将某些旅游设施进行旅游项目的开发,以增强特色;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将大地景观化平常为独特等。这些手段可改善和促成旅游资源非优区向旅游开发优区转变,从而使这类区域变得较有开发价值。表1参1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咏淑  陈健  
经济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有着多种有利条件,即使旅游资源条件不优越也可以发展得很好。顺德作为一个典型的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在高度发达的经济驱动下,旅游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但仍存在旅游形象不鲜明、经济发展造就的优势资源未能开发整合形成拳头产品。本文针对顺德旅游业现状,提出了其旅游发展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跃军  孙虎  胡默言  
旅游资源非优区主要是在资源质量及其开发条件等方面表现出“非优性”的特征。在区域发展中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思路和方法,必然使区域旅游业处于市场竞争中的劣势。因此,对于该类型区域有必要探索出新的经济发展思路。从区域比较优势角度,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发展应以资源禀赋特征为基础,以旅游经济园区发展为主体,走产业多样化的道路。以吕梁山苍儿会生态旅游经济区为例,提出加快园区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旅游经济与区域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是避免片面强调旅游经济而抑制其它产业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战略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依附式开发是一种客观现象 ,存在着功能互补、时间补足和综合补足 3个类型。总结其开发机理 ,表现出资源优势互补为必要条件 ,合作与竞争融合为基本属性 ,功能差异为表现形式 ,等级—规模配比为基本规律 ,适者生存为基本归宿。本文以湖南省武冈市旅游业的依附式发展为案例 ,进行了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对旅游资源的评价目前仍以定性描述为主,在考察评价过程中,因观察角度、经验积累的差异以及主观希望评价区尽早开发等原因,导致评价结论偏差,影响开发决策的科学性。为此,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合理开发,是一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属性1.1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一般特征1.1.1 相对性旅游资源非优区客观存在,它有多种相对性。①非优区相对于优越区而存在。因区域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旅游资源优越区内可能含若干非优小区,旅游资源非优区内可能含有悬殊的程度差别,甚至含个别优越小区。此称渗透现象;②旅游资源的同类排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春晓  
本文论述了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突变概念,分析了突变类型,揭示了突变规律,归纳了突变征兆,设计了突变预测方法,认为研究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突变的意义重大,可直接指导旅游开发战略的制定。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宋国琴  周旭霞  
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与优越区相比,其旅游资源吸引力具有明显的弱势:"4S"特色不突出;人文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同时,具有相对性、不均质性、可塑性、时限性及继增性等特征。可采取依附和借鉴旅游资源优越区、优化非优区旅游资源、系统开发及可持续发展等战略来开展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芮晔  张树夫  
旅游资源非优地区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那么这些地区如何合理开发和规划旅游资源 ,如何发展旅游经济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是旅游资源非优地区亟待思考并寻找出路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常州市为例 ,论述了旅游非优地区旅游发展的基本对策 ,或许对我国其它类似地区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许春晓  
21 世纪世界旅游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新特点,为旅游地理学提出了新任务,但现有研究领域存在局限性,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呼唤旅游资源非优区研究。国内外旅游资源非优区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近期亟待研究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以完善理论体系,指导旅游开发实践。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韩卢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经营运作机制出现重大突破。本文探讨对旅游资源在转让经营权时出现的问题,提出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的对策和旅游资源资产评估流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冠雄  
英、美的一些知名旅游地理学者,如H·罗宾逊和M·马特勒等,都主张把旅游地理学列为应用地理学或者实用地理学。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笔者对此抱有同样的见解。我国的旅游地理学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应运兴起的。从一开始,大家就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旅游资源研究上。此后几年,许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上的要求,又积极承担任务,对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成果。实践表明,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能够在发展我国旅游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显示出了它的创造性和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旺  张文忠  
现有的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在某种程度上已束缚旅游业的进一步持续发展和妨碍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变革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试图运用有关产权理论在对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我国旅游资源产权制度构建的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玲玲  曹辉  黄杰龙  赖启福  
研究立足于中国广泛的竹林资源,从游客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悟觉等六感出发,分析了竹林资源在感官视角下的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与开发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竹林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模式,即:康体休闲模式、健康管理模式、银发养老模式和养生科普模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丰生  
通过对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的分析,从价值哲学出发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是指其能够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的效益的货币衡量,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旅游资源经济价值体系,将其划分为利用价值和非利用价值,并提出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增值性和潜在价值不易衡量性的特点。
[期刊] 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闻致中  
水利工程旅游事业的开展,是发掘水资源潜在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又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能促进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工作.发展山东省的水利旅游事业,具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就开发水利旅游事业的有利条件、水利旅游建设的开发、设计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旨在呼吁开展山东省的水利旅游事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