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72)
2023(7491)
2022(6190)
2021(5988)
2020(4906)
2019(11319)
2018(11306)
2017(21715)
2016(11945)
2015(13512)
2014(13217)
2013(13461)
2012(12615)
2011(11499)
2010(11449)
2009(10691)
2008(10443)
2007(9444)
2006(8616)
2005(7515)
作者
(34458)
(29572)
(28900)
(27757)
(18394)
(14313)
(13172)
(11608)
(11341)
(10570)
(10213)
(9944)
(9459)
(9239)
(8978)
(8882)
(8663)
(8591)
(8248)
(8241)
(7398)
(7354)
(7214)
(7010)
(6751)
(6671)
(6617)
(6236)
(5952)
(5939)
学科
(53900)
经济(53861)
(46709)
(36864)
农业(31271)
管理(26163)
地方(19372)
方法(16422)
业经(15319)
(15065)
企业(15065)
数学(14703)
数学方法(14572)
中国(12352)
(10932)
农业经济(10781)
(10251)
土地(9922)
(9759)
环境(9458)
(9281)
农村(9263)
资源(8994)
(8759)
地方经济(7965)
发展(7868)
(7861)
(7594)
贸易(7590)
(7505)
机构
学院(167833)
大学(160903)
(66983)
经济(65436)
管理(63606)
研究(59581)
理学(54877)
理学院(54174)
管理学(53120)
管理学院(52816)
(51724)
中国(46467)
科学(39510)
农业(39249)
(35155)
业大(33739)
(30961)
中心(29687)
(28231)
研究所(28187)
(26514)
(25110)
师范(24966)
(24726)
农业大学(24336)
(22256)
北京(21376)
(20743)
财经(20665)
科学院(20649)
基金
项目(117122)
科学(91106)
研究(88186)
基金(82180)
(71893)
国家(71146)
科学基金(60098)
社会(54823)
社会科(51186)
社会科学(51169)
(49704)
基金项目(45341)
(39251)
编号(38412)
自然(38314)
教育(37352)
自然科(37101)
自然科学(37090)
自然科学基金(36364)
资助(31585)
(30068)
成果(29482)
(28172)
重点(26196)
课题(25515)
(25174)
(23544)
发展(22701)
(22352)
国家社会(21985)
期刊
(85553)
经济(85553)
(56349)
研究(44531)
中国(39733)
农业(38576)
学报(27786)
科学(26780)
业经(21607)
大学(21111)
学学(19882)
(18468)
(18465)
管理(16241)
(15889)
金融(15889)
资源(15852)
教育(15462)
农业经济(13957)
农村(13799)
(13799)
技术(13483)
问题(12994)
(10678)
经济问题(9808)
世界(9452)
农村经济(9363)
图书(9280)
经济研究(9270)
(8649)
共检索到258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乔荣锋  高进云  张安录  
本文在回顾农地价值理论及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湖北省宜昌市农地为代表,采用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法,通过实地抽样调查对不同地类的农地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在尽量减少评估偏差的前提下,得到宜昌市农地主要地类资源总价值:宜昌市耕地总价值约为396.32×108元,园地总价值约为509.24×108元,林地总价值约为29.37×108元,水域总价值约为30.30×108元。其中,单位耕地的市场价值约为9.44×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2.49×104元/hm2;园地的市场价值约为54.88×104元/hm2,非市场价值约为3.97×104元/hm2;林地的非市场价值约为0.23×104...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伟  方辉亚  
本文的“岗地”亦称“台地”,相对高差10~30m、地面平均坡度3~7度、由第四纪红色土层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集中分布于江汉加积平坦平原外围和南襄盆地内部。“丘陵”相对高差30~200m、地面平均坡度7~25度、由不同性质的基岩组成的地形总称,主要分布在鄂西山地、桐柏~大别山地及幕阜山地的前缘。丘陵岗地面积之和占所在县级行政区域面积60%以上的县(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往往会伴随着农地边际化现象的发生。为了减轻农地边际化的不利影响,提高农地利用收益,农户在农地经营的模式、方法、规模等方面会作出相应的响应。而为了减缓农地边际化进程和促进边际农地的有效利用,我国目前的农地制度改革必须强调农地利用效率的提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怀超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地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地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更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地适度流转和推进农地业主开发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仇童伟  石晓平  马贤磊  
在构建"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农地转入意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市场潜在需求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江西省东南部丘陵地区的铅山县、余江县和贵溪市辖区2006年和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流转市场潜在需求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在江西省丘陵地区,农户转入农地的经历将激励农户农地转入需求,转出农地的经历会抑制农户农地转入需求。安全的产权认知能够激励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转入需求,但对转入户的激励效应明显大于转出户和未流转农户。为了促进丘陵地区农地流转,建议应以转入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象,加大农地规模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詹海斌  吴群  
借助林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机遇,进行林地资源的集约经营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研究,对于实现南方丘陵地区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分析法与实证研究法,针对南方丘陵地区林地利用状况与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对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等内容进行研究。基本结论是:通过完善林地产权制度,实行林地特色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提高林地的集约利用度,保护生态环境等措施,引导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走上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并强调在大力开发林地资源,提高林地资源集约经营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南方丘陵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并...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丁志良  朱捷缘  徐望朋  荣月静  
针对湖北省宜昌市香溪河、良斗河流域五大生态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策略,为整体保护、系统治理、水陆协同的三峡库区重要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纯收入减少;②农地边际化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和边际农地的退耕;③农地边际化会使一些丘陵山区从农村景观演变成半自然景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近几年来,宜昌市物价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优化发展环境、树立行业新风"为主题,以"为民、务实、清廉"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阳  胡继亮  
运用熵值法研究了宜昌市工业结构调整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宜昌市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首位,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应大力推进其发展;食品产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较前,属于第二梯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应得到有效支持促进其健康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大部分位列前10位,属于第三梯队产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工业中坚力量,在进行低碳技术创新的前提下,应得到有效的支持和发展;宜昌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纺织等轻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也比较靠前,应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轻工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竞争能力;宜昌市化工业的节能减排指数排名靠后,对其应采用产业调整和技术创新相结合的手段;宜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成新  余向勇  于雷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成新  余向勇  于雷  
目前,一些城市用地模式粗犷,城镇等级体系和规模结构出现严重失衡。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与落脚点。以山地城市宜昌市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建立土地集约利用空间评价模型。通过土地建设适宜性评价、安全格局构建、经济性建设用地识别等空间与网络分析技术,评价识别城市发展优先利用的建设用地。最后,依据城镇和经济发展趋势,构建不同的土地利用情景,提出人口与用地规模建议,从空间上构建与生态安全相适应的城镇发展格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任艳胜  张安录  邹秀清  
主体功能分区实际上就是针对我国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而进行的空间区域划分,主体功能区划中的限制开发区采取差异化农地保护政策,限制了不符合区域内主体功能要求的土地开发,这必然导致区内可实现的农地产权价值减少,需要给予产权人土地价值补偿。本文提出了限制开发区农地发展权补偿的概念,尝试以资产定价理论(CAPM)为基础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构建了限制开发区农地发展权补偿标准模型,并以宜昌、仙桃等地部分地区为研究区域对补偿标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农地发展权价值是农地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城郊而且整个区域农地发展权价值总额都可能大于区内农地农业用途总价值。研究区域内农地发展权总价值为15...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光银  张孝成  刁承泰  王锐  陈令  
采用统计数据和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重庆市合川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和现状数据以及合川区统计年鉴相关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居民点呈"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布局随地貌、地域差异明显,且布局散乱;人均用地接近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上限,土地闲置严重,其中闲置农村居民点用地还具有分散、块小、有一定坡度、交通不便等特点。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董捷  张安录  
研究目的:探讨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的运作模式与方法,提高该地区土地利用效率。研究方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结果:南方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有鲜明的特色,具有多种多样的土地整理运作模式。研究结论:丘陵地区土地整理既要因地制宜,同时又必须机动灵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