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53)
- 2023(18941)
- 2022(16016)
- 2021(14841)
- 2020(12427)
- 2019(28192)
- 2018(28035)
- 2017(53863)
- 2016(29360)
- 2015(32919)
- 2014(32985)
- 2013(32930)
- 2012(30313)
- 2011(27459)
- 2010(27857)
- 2009(26127)
- 2008(26062)
- 2007(23565)
- 2006(21418)
- 2005(19425)
- 学科
- 济(125668)
- 经济(125492)
- 业(109025)
- 管理(96662)
- 企(89636)
- 企业(89636)
- 农(50244)
- 方法(49678)
- 数学(39430)
- 数学方法(39008)
- 财(37345)
- 业经(37200)
- 中国(35236)
- 农业(33616)
- 制(28861)
- 地方(28217)
- 务(25130)
- 财务(25051)
- 财务管理(25009)
- 企业财务(23746)
- 学(23680)
- 技术(22577)
- 贸(21799)
- 贸易(21781)
- 和(21648)
- 理论(21523)
- 易(21122)
- 银(20653)
- 银行(20607)
- 体(20585)
- 机构
- 学院(425674)
- 大学(422312)
- 济(174543)
- 经济(170762)
- 管理(170136)
- 理学(145290)
- 理学院(143737)
- 研究(143585)
- 管理学(141640)
- 管理学院(140854)
- 中国(111928)
- 京(91275)
- 科学(86236)
- 财(83430)
- 农(79155)
- 所(72534)
- 江(66468)
- 中心(65620)
- 研究所(64955)
- 业大(64839)
- 财经(64764)
- 农业(60566)
- 经(58683)
- 北京(57963)
- 范(55053)
- 师范(54567)
- 州(53005)
- 院(51718)
- 经济学(50730)
- 财经大学(47416)
- 基金
- 项目(277946)
- 科学(219478)
- 研究(207611)
- 基金(200939)
- 家(173667)
- 国家(172050)
- 科学基金(148642)
- 社会(131705)
- 社会科(124534)
- 社会科学(124499)
- 省(109786)
- 基金项目(106599)
- 自然(94866)
- 教育(93697)
- 自然科(92605)
- 自然科学(92585)
- 自然科学基金(90958)
- 划(90798)
- 编号(86022)
- 资助(81608)
- 成果(70025)
- 发(62312)
- 重点(61596)
- 部(61373)
- 创(59089)
- 课题(58776)
- 创新(54651)
- 制(54277)
- 国家社会(53710)
- 教育部(52597)
- 期刊
- 济(208686)
- 经济(208686)
- 研究(129895)
- 中国(90424)
- 农(77638)
- 财(66355)
- 管理(66252)
- 学报(63784)
- 科学(61065)
- 农业(52249)
- 大学(49632)
- 教育(47171)
- 学学(46855)
- 融(43420)
- 金融(43420)
- 技术(38358)
- 业经(38345)
- 财经(32134)
- 经济研究(30300)
- 问题(27484)
- 经(27464)
- 业(27344)
- 技术经济(22516)
- 版(20629)
- 现代(20526)
- 科技(20232)
- 理论(19990)
- 世界(19760)
- 图书(19751)
- 商业(19418)
共检索到6567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本效
现有的山区效益农业模式潜存着剥夺和变相剥夺农民的动机和机制 ,难以成为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基础机制。包含着多个层级的股份合作制体制 ,是山区效益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源。保证能人资源成为个体农民的代言者是个体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参 8
关键词:
山区 效益农业 可持续发展 基础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卿
一、农地制度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农地是用于发展农业的土地,包括耕地,牧草地,林地及水域。农地制度是规范人们在农地问题上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农地制度核心是农地的产权制度。是指农地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各项权能的设置与划分。农地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文科 林后春
要实现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品性农业的转变 ,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有发达和完善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与之相配套。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意义在于 :从抽象看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产业部门 ;从具体看 ,它是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 ;从动态看 ,它是农村也是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 ;从现实看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从未来看 ,中国农业基础设施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化的发展 ,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业基础设施 可持续发展 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金富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的弊病是一切社会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以商品生产、市场调节和追求剩余价值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推动了生产力与社会的巨大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对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因而破坏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既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因此,在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必须进一步推进生产方式全面、深刻的变革,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生产方式 制度基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曰瑶 杨友孝
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才能有效地增加农民购买力,从而增加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进而保证粮食增产。我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两个矛盾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社会化的矛盾以及小农经济与科技化之间的矛盾,面临的两个分离是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分离以及传统供销合作社与农民利益的分离。增加农民收入的规模经济论与乡镇企业论的确有成功的典范,但是,对我国更多的农村地区来讲,不具有普遍意义。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符合区域特色的区域农业专业化,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制度创新,将分散的家庭组织起来,以解决家庭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巨大矛盾。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杜威漩
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既是技术性问题,更是制度性问题;不仅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创新来逐步消除,更需要通过制度创新与完善加以解决。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发展观、功利主义与实用主义利益观、传统的资源价值观、传统的人口生育观等非正式制度,都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进而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根源。对这些非正式制度加以创新和完善,是目前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性举措。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非正式制度 创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平建
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支撑系统进行了研究 ,结果认为 ,由家庭承包制、农业产业化、行政管理组织的协调这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三维结构体系”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的制度支撑系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唐代盛 杨庆丽 蒋华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业经济的不可持续发展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了农业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制度创新 ,包括农业产权、国家制度供给、农业经济组织和财税制度方面的创新 ,其中土地产权制度和农业经济组织的制度创新是核心所在。
关键词:
制度创新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延信 李伟毅
我国自2007年建立政府补贴的农业保险制度,其本质是在国家财政政策支持下建立的农业灾害补偿制度。经过五年多的实践,农业保险制度建设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显露出制度设计存在的缺陷,有必要认真总结农业保险发展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客观把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完善相关制度设计,以促进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可持续发展 政府补贴 制度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辉煌
一、制度与经济增长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里,制度是指约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诺思指出,制度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系列社会游戏规则。制度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人们的经济活动就是在正式或非正式制度约束下进行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制度的替代、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钱文荣 陈建秀
以浙江省部分山村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探讨山区生态村建设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山区生态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对此, 本文提出加强高效实用生态技术创新、实行生态农业企业化经营和建立 “以工建农” 制度等措施。参2
关键词:
山区 生态村 农业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彭宏祥 何新华
石山地区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区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其生存、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 ,因此在石山地区如何正确解决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简要介绍了我国石山地区的基本情况及其在进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所面临的挑战 ,对如何加快大石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
石山地区 喀斯特山区 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丽
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家长治久安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需求,但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率过低、基础设施太差、农村人口素质过低、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和缺乏起码的社会保障,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去甚远。从制度层面来看,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村产业政策与工业政策的不健全,是制约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认为,应该进一步创新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创新农村企业的制度、创新新型城镇化的制度以及创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制度,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