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27)
- 2023(11307)
- 2022(8779)
- 2021(7678)
- 2020(5713)
- 2019(12803)
- 2018(12308)
- 2017(23174)
- 2016(12408)
- 2015(13684)
- 2014(13909)
- 2013(14002)
- 2012(13785)
- 2011(12775)
- 2010(13192)
- 2009(12225)
- 2008(11816)
- 2007(10893)
- 2006(9936)
- 2005(8988)
- 学科
- 济(68193)
- 经济(68130)
- 业(35493)
- 农(31515)
- 管理(28344)
- 地方(25567)
- 业经(22639)
- 中国(22356)
- 企(21446)
- 企业(21446)
- 农业(21444)
- 方法(16173)
- 产业(15769)
- 发(13764)
- 数学(13631)
- 数学方法(13559)
- 地方经济(13476)
- 制(12550)
- 融(12385)
- 金融(12384)
- 财(11888)
- 银(11723)
- 银行(11710)
- 行(11526)
- 学(10805)
- 发展(10640)
- 展(10616)
- 环境(10344)
- 技术(10080)
- 信息(10008)
- 机构
- 学院(186930)
- 大学(181827)
- 济(81775)
- 经济(80035)
- 研究(71879)
- 管理(68131)
- 理学(57148)
- 理学院(56399)
- 管理学(55673)
- 中国(55301)
- 管理学院(55284)
- 科学(41778)
- 京(40147)
- 农(37193)
- 财(36332)
- 所(36120)
- 江(35606)
- 中心(33281)
- 研究所(32425)
- 范(28617)
- 师范(28353)
- 农业(27525)
- 财经(27297)
- 业大(26945)
- 院(25889)
- 州(25262)
- 经济学(25073)
- 省(25051)
- 北京(24935)
- 经(24581)
- 基金
- 项目(121833)
- 科学(96860)
- 研究(95372)
- 基金(85930)
- 家(73616)
- 国家(72869)
- 社会(63034)
- 科学基金(62333)
- 社会科(59601)
- 社会科学(59590)
- 省(50923)
- 基金项目(45141)
- 教育(40406)
- 划(40332)
- 编号(39617)
- 自然(35008)
- 发(34722)
- 自然科(34059)
- 自然科学(34054)
- 自然科学基金(33441)
- 成果(32634)
- 资助(32613)
- 发展(29002)
- 展(28500)
- 课题(28301)
- 重点(27727)
- 国家社会(26364)
- 部(26018)
- 创(25771)
- 创新(24041)
- 期刊
- 济(107441)
- 经济(107441)
- 研究(59908)
- 中国(47073)
- 农(41370)
- 农业(27535)
- 科学(26117)
- 学报(25980)
- 管理(24730)
- 财(24727)
- 融(23760)
- 金融(23760)
- 业经(22373)
- 教育(22287)
- 大学(20575)
- 学学(19156)
- 技术(15784)
- 经济研究(15396)
- 问题(14138)
- 财经(13051)
- 业(12332)
- 经(11452)
- 农业经济(10951)
- 农村(10687)
- 村(10687)
- 图书(10645)
- 世界(10477)
- 资源(10122)
- 经济问题(10064)
- 商业(9543)
共检索到30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任秦 沈月琴 朱哲毅
【目的】通过数字经济带动共同富裕,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浙江走在全国前列。研究浙江县域数字化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总结实践经验,对推动山区县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选取浙江省常山县、遂昌县和淳安县3个山区县,开展实地访谈调研,从县域层面分析数字化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借助“遂昌县农村电商模式”“常山县物联网模式”和“淳安县互联网+特色农业模式”3种典型模式剖析数字化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作用机制。【结果】数字化对乡村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具体作用途径包括创造新业态带动就业,降低成本扩大获利空间,提升人力资本吸引返乡创业等。【结论】未来应当在充分考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农村数字人才,充分挖掘地区特色资源等举措,推动山区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图3表4参31。
关键词:
数字乡村 产业发展 山区县 浙江经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彩瑶 任燕 翟郡 孔凡斌
【目的】在加快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现代产业体系的背景下,研究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森林资源富集地区制定数字赋能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浙江省山区26县2001—2021年面板数据,构建县域数字乡村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等量化分析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1) 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呈增长态势,其中跨越发展县的数字乡村建设水平高于生态发展县;林业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区域间差异明显且两极分化较严重;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小幅上升,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波动上升。2)数字乡村建设能够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即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高级化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3)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技术赋能、劳动力赋能和治理赋能等路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升级。4)数字乡村建设对林业产业发展升级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同时对邻近地区的林业产业发展规模、林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林业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显著正向影响。【结论】2001—2021年浙江省山区26县数字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状况向好,技术应用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森林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效率等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数字乡村建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各县域单元需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从创新技术运用、大力引进人才、提升林业部门生态治理能力和林业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培育林业龙头企业并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发力,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山区县林业产业发展升级,打造数字赋能现代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园争
乡村治理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是未来乡村治理的发展趋势。浙江省湖州市和山东省淄博市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数字治理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医疗、养老、垃圾回收、安全防护等公共服务相融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初步成效。探索中虽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但同时也形成了将数字化治理由理念细化为标准、强化数字治理平台地方特色、以简易便捷提升数字治理可及性等有益经验,并从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支持力来源、信息分配等角度为其他地区的乡村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一些启示。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 公共服务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程宝栋 宋维明
没有资源禀赋优势的浙江嘉善木材产业形成了经济学界所谓的“零资源”现象。从产业资源、产业布局和产业组织三个方面总结与分析了嘉善木材产业的发展沿革;通过归纳其发展经验,得出了对其它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祖辉 朱允卫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人多地少、各种自然资源匮乏、国家投资又严重不足的工业化条件下,从自身省情出发,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注重激发民间的创业热情,依靠民间力量的内源积累走出了一条以社会分工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块状经济”为显著特征、富有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认真分析和总结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可以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农村工业化 制度变迁 启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韩悦 金露
时值安吉县践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年计划的收尾阶段,作为十年前发展无门、县域生态崩溃乃至被黄牌警告的"差等生",安吉充分发掘自身特色,建立生态博物馆群落,用十年时间交出了一份在乡村旅游发展赶考路上的满意答卷。本文在对"安吉模式"十年发展历程进行纵向梳理的基础上,通过针对性地与国外乡村建设路径进行横向对比,从中归纳总结出乡村旅游发展的借鉴性经验;并对现阶段安吉乡村旅游发展的代表性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安吉模式 生态博物馆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廖菁 邹宝玲
乡村产业发展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目前中国迈入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要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着力点,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乡村产业发展将被期待在此阶段发挥更大作用。但目前中国乡村产业仍存在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投资力度不足、产业品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而不少发达国家的乡村产业发展走在前列并提供了经验借鉴。为此,本文选取亚洲、欧洲和美洲6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以考察乡村产业发展的异质性及其探索路径。结果发现,国外乡村产业发展主要得益于政府和市场协同发力、有效互补,形成了宏观调控有度、市场经济运行有效的乡村产业发展环境,由此培育了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化、规模化经营主体,有力地促进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了乡村产业链的延伸,期望能够对推进中国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路军慧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受各种条件制约一直处于一种落后且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态。为摆脱这种长期受制局面,乡村旅游业的3H(Health、Happiness、High)发展思想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在深入了解新昌县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评价新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继而提倡健康、快乐及深度体验的3H发展思想,提出新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3H发展战略,以期为促进新昌县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稳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可靠的决策数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龚晓菊 臧杨杨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路军慧
长期以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受各种条件制约一直处于一种落后且资源利用率低下的状态。为摆脱这种长期受制局面,乡村旅游业的3H(Health、Happiness、High)发展思想将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以浙江省新昌县为例,在深入了解新昌县乡村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利用SWOT矩阵分析法评价新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继而提倡健康、快乐及深度体验的3H发展思想,提出新昌县发展乡村旅游的3H发展战略,以期为促进新昌县乡村旅游产业链的稳固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为政府决策部门提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思敏 陈晨
当前的乡村振兴实践中不乏高度依赖财政资金的样板乡村,而对乡村发展中的内生动力和可持续性却关注不足,未能起到真正的示范和推广作用。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在30多年里从无到有地培育出白茶产业,并带动了溪龙乡的乡村重构,是内生动力驱动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本文从历史视角研究白茶产业驱动溪龙乡乡村重构的特征和机制,并从个体视角剖析白茶产业兴起前后居民对本地经济、社会、环境、空间等方面的感知变化,最后提出对乡村规划的若干启示。我国乡村地区丰富多元的资源禀赋孕育了丰富多样的具有根植性的乡村产业,白茶产业仅是农业型乡村的一个典型代表。规划师应深入研究乡村发展的产业基础,探索基于内生动力的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鹏 刘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今后农业农村的发展指引了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基础。本文在回溯日本和韩国的乡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两国乡村发展经验与教训,并分析了目前中国乡村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提出从顶层设计、精神文明建设、基层治理体系和农村经济建设等方面入手,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特色乡村振兴道路。
关键词:
日韩 乡村振兴 借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晓燕 孔静芬
乡村旅游因久居城市的人们对美丽田园景色和美好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产生,并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和解决农业农村发展困境的主要路径,在土地、金融、投资方面积极扶持,在乡村旅游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我国应创新乡村旅游业态、鼓励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加强乡村旅游的宣传营销、培育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倡导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旅游景观建设、注重旅游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性开发。
关键词:
乡村旅游 政府 保护性开发 品牌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