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43)
2023(6730)
2022(5657)
2021(5013)
2020(3919)
2019(8934)
2018(8720)
2017(16195)
2016(8914)
2015(9960)
2014(10185)
2013(10162)
2012(10048)
2011(9398)
2010(9755)
2009(9054)
2008(8980)
2007(8276)
2006(7883)
2005(7692)
作者
(27555)
(22805)
(22690)
(21560)
(14585)
(11077)
(10241)
(8903)
(8794)
(8393)
(7870)
(7720)
(7569)
(7488)
(7231)
(7096)
(6733)
(6641)
(6581)
(6528)
(6141)
(5722)
(5543)
(5398)
(5291)
(5220)
(5205)
(5129)
(4745)
(4539)
学科
(44968)
经济(44918)
管理(22461)
(22102)
地方(18999)
中国(17117)
(15154)
(14926)
企业(14926)
业经(11867)
农业(10641)
地方经济(10431)
(9709)
方法(9661)
(9255)
银行(9246)
(9093)
(9036)
金融(9035)
(9033)
(8250)
环境(7934)
数学(7800)
数学方法(7693)
(7494)
发展(7284)
(7258)
(7193)
贸易(7178)
(6829)
机构
学院(129525)
大学(127215)
(54790)
经济(53432)
研究(52533)
管理(44599)
中国(41769)
理学(35875)
理学院(35324)
管理学(34741)
管理学院(34471)
科学(31163)
(29543)
(27469)
(25880)
研究所(24306)
中心(24274)
(24047)
(23775)
(20966)
师范(20781)
(19837)
北京(19782)
(19389)
(19036)
财经(18620)
农业(17932)
业大(17552)
(16630)
师范大学(16499)
基金
项目(76566)
科学(60004)
研究(59552)
基金(52315)
(45181)
国家(44701)
科学基金(37556)
社会(37334)
社会科(35347)
社会科学(35343)
(31820)
基金项目(26832)
教育(26558)
(26149)
编号(24974)
(23776)
自然(21831)
成果(21498)
自然科(21293)
自然科学(21289)
资助(21156)
自然科学基金(20871)
发展(19612)
(19272)
课题(19102)
重点(17748)
(16014)
(15691)
(15548)
国家社会(15006)
期刊
(76793)
经济(76793)
研究(47463)
中国(37532)
(24289)
教育(21075)
管理(19249)
(18828)
(18542)
金融(18542)
科学(18303)
学报(18173)
农业(16234)
业经(14255)
大学(13954)
技术(12594)
学学(12588)
经济研究(11340)
问题(9802)
财经(9274)
图书(8650)
(8294)
(8098)
(7356)
(7220)
论坛(7220)
(7080)
世界(6915)
书馆(6773)
图书馆(6773)
共检索到233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妙龙,方辉亚,李兆华  
山区县作为一个明显有别于沿海、城郊、平原湖区县(市)域的地理空间实体,总是与老(革命老区)、少(少数民族集聚区)、边(省城或大行政区域的边缘地区)、穷(落后贫穷地区)相联系;国家所定的重点扶贫县,至今仍有大量人口尚未彻底解决温饱问题的贫困县几乎都是这些“老少边穷”的山区县。山区县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广大山区人民的脱贫致富,对于我国第二步战略宏图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发展工业(特别是乡镇企业)是地方经济振兴的重要举措。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傅伯杰  
自然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基础学科,也是地理学综合研究的基石。本文在梳理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思考了新时代自然地理学的发展方向。在全球环境变化驱动下,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在传承中得到新的发展。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表现为自然地理过程综合与深化、陆地表层系统集成、陆海相互作用和区域生态环境管理应用等方面。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学强,张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许多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政治独立。以前由于受宗主国控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多数处于落后待开发状态。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大。如何缩小差距,引起了许多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的关注,促成了以发展为主题的研究方向,形成了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占仓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地理学要转变观念,突破传统学科的约束,面向市场,服务于市场,尽快形成自我发展能力,并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的要求,在资产管理、企业化发展、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姚星垣  
浙江金融发展:现状与挑战民营经济迅猛发展,特色鲜明,同时也带动了浙江金融业整体水平上的提升。我们把浙江金融业发展的特点归纳如下:1.金融总量增长快。以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长为例,浙江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存贷款增长速度更快。正因为如此,以存贷款近似计算的浙江金融相关率也由1995年的1.67上升到2000年的2.73,再升到2004年的4.18。相对于全国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而言,我省金融保险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却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见表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雷  陆大道  陈汉欣  赵令勋  
首先分析新中国工业地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曲折成长时期(1950—1979);②全面成长时期(1979—1997);③兴旺发达时期(1998—2009)。三个时期各有特点,但都围绕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开展工作。指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工业地理学研究内容呈多元化趋势。然后阐述工业地理学五个主要成就:①任务带学科,结出丰硕成果;②借鉴国外经验,编著国外工业地理及翻译方法论著作;③实践出真知,以创新精神进行理论总结和提高;④开拓新的领域,高新产业和公司地理开花结果;⑤文化创意产业进入学者研究视野。而在结论部分对今后中国工业地理学的发展作了轮廓性的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晓农  
自从中央提出鼓励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以来,全国各地的家庭农场像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家庭农场要达到规模化经营就离不开资金,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在调研国定贫困县遂川发展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就金融如何助推贫困山区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助农致富,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哈里斯  张文奎  
哈里斯教授1980年接受日本著名城市地理学家本内信藏的邀请赴日本讲学,本文是他1980年10月9日在日本成城大学的报告。内容简洁明确,对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脉络清楚,内容充实.对了解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很有启发。因此,全文译出,以飨读者。美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如下四个时期:1)做为专门学科以前的城市地理学;2)做为专门学科的城市地理学的产生;3)以计量化、模式化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艳红  
邹代钧(1854-1908年),晚清著名的地理学家、地图学家及地理学教育家。早年出使欧洲。1895年春夏间,他独资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地理学学术团体———译印西文地图公会(简称地图公会,后改称舆地学会)。这个团体主要的任务是译绘出版各种地图,采取发行股票的方式经营,存在期间共出版了七百多张地图,在中国首次采用了烂铜版法印刷地图,使中国出现了彩色制图,对地图的出版水平、地理知识的普及与地名学的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促进了中国地理学从传统的舆地学向近代地理学发展。本文就邹代钧的生平与舆地学会的经营活动等方面,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文山  唐四妹  
山区县实现工业立县有利于实现城镇化、扩大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建设新农村。山区县工业立县的困难在于工业基础薄弱、工业企业素质较低和外部环境较差。山区要实现工业立县战略,一是以农业和资源项目带动工业项目,二是推进城镇化和发展非公有经济,三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才,王荣成  
在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地理学发展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任务进行了若干思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1926—2021年中国出版有53种经济地理学大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949—1978年除了特殊背景下的波折外,教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1979年之后,教材数量和质量均出现良好成长势头;21世纪以来,其成就更加突出。近百年教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以介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为主到以经济地理学原理统领,从引入为主转为逐步增加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从不同知识汇集为主转向构建明晰的理论框架。当前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仍存在理论性较为薄弱、地理性不够突出、理论和应用结合不很密切等问题。未来教材建设应注重尽力突出中国特色、着力服务探究式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关联和增强经济格局理论的地理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小建  
1926—2021年中国出版有53种经济地理学大学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949—1978年除了特殊背景下的波折外,教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1979年之后,教材数量和质量均出现良好成长势头;21世纪以来,其成就更加突出。近百年教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从以介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为主到以经济地理学原理统领,从引入为主转为逐步增加中国特色研究成果,从不同知识汇集为主转向构建明晰的理论框架。当前经济地理学教材建设仍存在理论性较为薄弱、地理性不够突出、理论和应用结合不很密切等问题。未来教材建设应注重尽力突出中国特色、着力服务探究式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关联和增强经济格局理论的地理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关美宝  
20世纪的地理学经历了"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的分裂,对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持久的影响。本文从历史角度探究"空间—分析"地理学和"社会—文化"地理学分裂的原因,提出保持地理学观点的多样性、促进不同领域的沟通是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理性选择。在实现"空间—分析"地理学与"社会—文化"地理学沟通的方式方面,地理学认识论与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可以在不同领域中混合使用,从而实现对社会—理论与空间—分析隔阂的超越。本文阐释了"混合性"的理念在超越地理学社会—文化/空间—分析二元性中所具备的潜质,并简要总结了混合地理学已有的研究实践,对以"混合性"为基础、面向"后社会—理论、后空间—分析"的地理学未来进行了展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