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1)
- 2023(10115)
- 2022(8844)
- 2021(8094)
- 2020(7090)
- 2019(16400)
- 2018(16202)
- 2017(30888)
- 2016(17201)
- 2015(19588)
- 2014(19872)
- 2013(19828)
- 2012(18833)
- 2011(17281)
- 2010(17167)
- 2009(16073)
- 2008(15804)
- 2007(14476)
- 2006(12636)
- 2005(11395)
- 学科
- 济(74078)
- 经济(74012)
- 管理(45810)
- 业(39925)
- 方法(31984)
- 企(29854)
- 企业(29854)
- 数学(28293)
- 数学方法(27997)
- 农(22355)
- 地方(21947)
- 学(18679)
- 中国(17886)
- 财(15856)
- 农业(15189)
- 业经(14397)
- 环境(14352)
- 制(12437)
- 贸(12232)
- 贸易(12227)
- 和(11872)
- 易(11720)
- 地方经济(11585)
- 理论(10263)
- 融(10257)
- 金融(10254)
- 银(10090)
- 银行(10044)
- 划(9760)
- 行(9562)
- 机构
- 大学(249958)
- 学院(249099)
- 济(96046)
- 经济(93668)
- 研究(90869)
- 管理(90316)
- 理学(77140)
- 理学院(76068)
- 管理学(74439)
- 管理学院(74004)
- 中国(68188)
- 科学(61583)
- 京(55904)
- 农(52651)
- 所(48449)
- 研究所(44481)
- 业大(43289)
- 中心(43003)
- 财(42130)
- 农业(41879)
- 江(40375)
- 北京(35370)
- 范(35028)
- 师范(34557)
- 财经(33276)
- 院(33157)
- 州(31963)
- 省(30551)
- 经(30067)
- 经济学(28858)
- 基金
- 项目(170765)
- 科学(131590)
- 基金(120951)
- 研究(119371)
- 家(108610)
- 国家(107721)
- 科学基金(89432)
- 社会(72451)
- 省(68342)
- 社会科(68323)
- 社会科学(68297)
- 基金项目(65103)
- 自然(60337)
- 划(58741)
- 自然科(58718)
- 自然科学(58694)
- 自然科学基金(57628)
- 教育(54141)
- 资助(49642)
- 编号(48228)
- 重点(39798)
- 成果(38880)
- 发(38596)
- 部(36515)
- 课题(34547)
- 创(34293)
- 计划(34104)
- 科研(33460)
- 创新(32226)
- 大学(30739)
- 期刊
- 济(109562)
- 经济(109562)
- 研究(68647)
- 中国(51769)
- 学报(47237)
- 农(47015)
- 科学(41595)
- 大学(33991)
- 财(32746)
- 学学(32030)
- 农业(31994)
- 管理(30438)
- 教育(25074)
- 技术(21939)
- 融(21014)
- 金融(21014)
- 业经(18188)
- 业(17834)
- 经济研究(16177)
- 财经(15763)
- 资源(15433)
- 问题(15032)
- 版(14032)
- 经(13569)
- 图书(13284)
- 业大(12293)
- 科技(12158)
- 技术经济(12036)
- 理论(11472)
- 统计(11334)
共检索到373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左伟 陈洪玲 熊尚发 李硕
数据的高效获取和信息的实时提取,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区域生态安全研究领域和地学过程研究领域的瓶颈和难题。在对案例研究区———重庆忠县地区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波谱信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目视判读解译和模型模拟自动信息提取等多种有效技术和方法,实现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山区县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因子体系中的3个主要因子: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强度、植被盖度等进行数据提取,并用GIS技术对这些指标因子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尺度山区县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因子数据提取与地学分析的技术和方法难题。通过GIS空间分析,揭示出忠县部分生态安全因子的时空分异特征,为山区县域生态环境退化评价和...
关键词:
生态安全因子 遥感 GIS 忠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桂香 袁宇新 葛大兵 王成 吕志贤
以湖南省永顺县为例,建立生物资源消费账户、能源消费账户、污染物消纳账户,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永顺近年来生态足迹、生态安全状况.结果显示:永顺县人均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指数分别由2003年的0.285、1.684增加到2007年的0.379、1.867,生态经济多样性指数和生态经济发展能力分别由2003年的1.097、0.963增加到2007年的1.130、1.094.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安全 湖南永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艳 邱道持 张怡然
在剖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分析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驱动力,揭示出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发展驱动和政策引导驱动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驱动因子。针对分析结果,系统地提出完善流转运作机制,培育流转服务体系,健全流转监管体系等对策建议,以助推集体建设用地高效流转。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邱道持 钱昱如 王玲燕
耕地流转将会引起耕地的用途发生变化。本文在对研究区的实际调研基础上,利用"RS"和"GIS"技术,分析了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从理论上阐述了耕地流转中用途发生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表明:耕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耕地用途的变化,流转耕地用途变化趋势主要是耕地变为建设用地、耕地变为园地等其他农地、种粮田变为非种粮田,土地利用比较效益是推动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耕地流转 用途变化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林勇刚 张孝成 王锐 莫燕
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从县级层面提出并验证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的两种测算方法,得出了丘陵山区农用地整治数量潜力不完全取决于耕地地形坡度和田坎系数,农用地整治潜力分级考虑质量潜力更能科学地指导区域农用地整治、特别是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为合川区农用地整治安排、特别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布局提供依据,也为西南丘陵山区的县域农用地整治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用地整治 潜力 西南丘陵山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雪莹 邵景安 曹飞
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评估对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实施、政府决策等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使用访谈数据、图件数据和统计数据,构建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估样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成效。结果表明:1)与建设前相比,农地平整状况维度中耕地连片度增加13.56%。耕地破碎度呈显著离散性,梯田化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条件维度中道路通达度提升25%,空间离散度略微增加,有集聚效应。道路硬化率建设后分布仍呈中部高、两端低的态势。灌溉保证率和沟渠密度显著增加,空间分布均与南部产业结构、地形密切相关;农田生态环境维度植被覆盖率在建设后空间分布仍呈显著离散性。有效土层厚度明显增加,空间分布格局与道路通达性相当;多主体满意度维度农民满意度和公司企业满足度在空间上均表现为南部鹤大台地区满意度最为明显,农民人均新增年收入建设后空间分布较为均匀。2)Ⅰ级成效区,综合成效评价最佳,4个子目标也引起了足够重视,占比为53.26%;Ⅱ级成效区的综合评价次之,4个子目标的投影值也与之匹配,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选址及建成后综合成效凸显的重点区,占比37.62%;Ⅲ级成效区的综合成效相对较差,4个子目标所得投影值也相对较低,占比为9.12%。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评价,应考虑区域独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程序,有序开展差别化评价。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绩效评价 投影寻踪模型 垫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洪惠坤 蔡智聪 廖和平 刘亭
居业协同作为乡村人居融合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协同程度是衡量乡村振兴质量的重要指标,探究县域乡村居业协同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是科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以重庆市37个县(区)为研究单元,运用综合评价法对2020年县域乡村居业协同度进行测度,并结合Pearson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诊断县域乡村居业协同度分异的主导因子,揭示其空间分异机制。结果表明:重庆市近32.43%的县域乡村居业协同度处于低协同状态,总体呈现“中高周低”的分布态势;产业结构、省会城市临近度、海拔和医疗卫生条件是影响重庆市县域乡村居业协同度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不同类型县域乡村居业协同形成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划分为综合发展型、社会公共服务约束型、经济因素—社会公共服务约束型、资源环境—经济约束型和综合约束型5种类型。研究结果可为西南丘陵山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科学依据与决策支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超平 田庆刚 陈静稚 翟琼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对于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在厘清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和比较,以科学认识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发展的水平,探寻影响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县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建设总体水平偏低,区域间发展极不平衡;县域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对当地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首要影响;良好的农村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信用环境是促进区域内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的保障,农村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将为农村金融生态系...
关键词:
农村 金融生态系统 因子分析法 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杰 杨达源 李爱英 舒肖明
在分析忠县近55年来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对三峡二期施工以来1996~2003年忠县耕地资源数量增减状况及构成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揭示了忠县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耕地保护开发的对策。分析表明,忠县耕地数量变化有一定增减波动,但整体呈明显减少之势。农业结构调整占地占耕地总减少量的82.25%,是忠县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非农建设占地和水域淹没,分别占总减少量的4.32%和13.22%;新增加的耕地构成中,开荒仍是目前耕地增加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农业结构调整,二者分别占耕地总增加量的71.92%和21.88%。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提高耕地的比较经济效益,加强耕地的整理、复垦和...
关键词:
三峡库区 忠县 耕地利用变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钱昱如 邱道持 王玲燕
近年来,农地流转引起了耕地的用途变化,导致耕地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对耕地的保护提出了挑战。本文立足于重庆市忠县农地流转的实地调研,对忠县2002~2007年农地流转中耕地用途变化的数量特点、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流转耕地用途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严格土地流转中耕地用途管制、加强农地流转中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地流转 用途变化 耕地保护 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黄麟 刘纪远 邵全琴
为了对长江源头高寒草地退化的时空过程规律取得全面客观的科学认识,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和2004年的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信息源,结合气象数据、DEM、草地分布图及社会统计数据等辅助资料,以青海省治多县为例分析了近30年来长江源头的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时空格局与过程及其驱动因素,从新的视角阐释高寒草地退化的过程与机理,为退化高寒草地的恢复、治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呈现自东南向西北,退化面积减少、退化程度降低、退化类型由复合型向单一型过渡的总体趋势。研究区东部是草地退化最严重的区域,主要表现为沿着原退化草地斑块的扩张,而西部即唐古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颖 邹蜜 李妍均 李云明
核心提示本文以重庆市忠县永丰镇团丰村为例,在全面梳理其自然地理格局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以整村规划为手段,统筹优化其农用地布局,调整耕地“下山”、园林地“上山”的经验做法,为丘陵山区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地整治 永丰镇 重庆市忠县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衍波 齐伟 商冉 李乐
研究目的:综合应用数字高程模型(DEM)、TM遥感数据和各种调查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基于栅格对栖霞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山区土地生态安全研究探索一种精确的评价方法。研究方法:首先建立栖霞市地形、土壤和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库;然后结合区域特征选取评价因子,并进行空间量化处理和赋值;最后以地形为主导因子建立评价模型,完成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划分。研究结果:栖霞市土地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安全、较安全、预警和中警4个状态级,各级别面积分别占22.62%、49.82%、20.51%和7.05%,土地生态安全级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北部的倾斜平地和山间泊地,土地生态较安全级广泛分布于低山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远胜 宋青锋 韩诚
本文利用重庆市首批新农合试点县忠县589户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对门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采用Logit模型计量分析了新农合对住院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样本农户的主要就诊机构为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新农合可以显著促进参保农民对医疗服务特别是住院医疗的利用,但也受到逆向选择问题的困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董国仓 罗有贤 翁才银 苏维词
生态足迹模型已成为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法,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但大都是静态地揭示某个区域的生态足迹,或纵向揭示生态足迹演化过程,而很少横向对比某个省(市)的县域生态足迹。从县级区域来评价重庆市2007年的生态足迹区域差异,揭示各区县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生态压力和发展优势,为重庆市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和依据,并应用Arcgis软件直观表现重庆市生态足迹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区域贫困农户生计能力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以重庆市16个区县为例
基于遥感信息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大宁河流域为例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农户生计变化影响研究——以三峡库区重庆市忠县天子村社区为例
基于熵权TOPSIS和GIS的重庆市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及空间分析
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忠县新立镇为例
基于定量遥感技术的重庆市热岛效应
广义城市生态系统安全性的评价与分析——以河北省11个设区市为例
基于RS与GIS的大型滑坡解译——以重庆市武隆县为例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维护生态系统安全——以河南省济源市为例
重庆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