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88)
- 2023(8222)
- 2022(6937)
- 2021(6544)
- 2020(5297)
- 2019(12102)
- 2018(11682)
- 2017(22406)
- 2016(12282)
- 2015(13714)
- 2014(13683)
- 2013(13360)
- 2012(12855)
- 2011(11828)
- 2010(11781)
- 2009(10674)
- 2008(10390)
- 2007(9230)
- 2006(8244)
- 2005(7436)
- 学科
- 济(54952)
- 经济(54871)
- 管理(29873)
- 业(25797)
- 方法(18815)
- 企(18309)
- 企业(18309)
- 地方(18282)
- 数学(16640)
- 农(16518)
- 数学方法(16416)
- 学(14617)
- 中国(13078)
- 农业(11322)
- 财(10894)
- 业经(10751)
- 制(10567)
- 土地(10162)
- 地方经济(9740)
- 环境(9363)
- 贸(7846)
- 贸易(7843)
- 融(7764)
- 金融(7761)
- 易(7444)
- 和(7266)
- 体(7232)
- 银(6823)
- 银行(6794)
- 经济学(6759)
- 机构
- 大学(177142)
- 学院(175471)
- 济(68311)
- 经济(66728)
- 研究(66404)
- 管理(62540)
- 理学(53856)
- 理学院(52955)
- 管理学(51840)
- 管理学院(51489)
- 中国(49536)
- 科学(44210)
- 京(39721)
- 农(35234)
- 所(34758)
- 研究所(32054)
- 财(31446)
- 中心(30706)
- 业大(29069)
- 江(28479)
- 农业(27673)
- 范(27250)
- 师范(27004)
- 院(24966)
- 财经(24889)
- 北京(24739)
- 经(22610)
- 师范大学(22279)
- 省(22279)
- 州(22221)
- 基金
- 项目(125399)
- 科学(98508)
- 基金(91265)
- 研究(88677)
- 家(82125)
- 国家(81474)
- 科学基金(68237)
- 社会(56586)
- 社会科(53412)
- 社会科学(53395)
- 基金项目(49233)
- 省(48395)
- 自然(44885)
- 自然科(43725)
- 自然科学(43712)
- 自然科学基金(42903)
- 划(42449)
- 教育(39297)
- 资助(35562)
- 编号(34822)
- 重点(29291)
- 发(28399)
- 成果(27944)
- 部(27295)
- 创(25170)
- 课题(25074)
- 科研(24029)
- 国家社会(23969)
- 计划(23847)
- 创新(23770)
共检索到264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臧玉珠 刘彦随 杨园园
地形是影响土地利用的重要地理因素,山区土地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方式深受地形条件限制。以井冈山市为例,采用1995-2015年多期遥感数据,选取坡度、高程、地形位指数等多项因子,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井冈山市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林地、草地多分布在海拔>400 m、坡度>15°的山地和高丘陵区,耕地、水域、建设用地多分布在海拔<15°、人类活动密集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亦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平原和低缓丘陵区,斑块密集分布,景观多样性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斑块密度及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高值分布;而在高海拔、坡度大的山地丘陵区,优势斑块明显,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以及蔓延度指数呈高值分布。优化山区土地资源配置,促进贫困山区减贫发展,应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的影响作用,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优势开发原则,重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加快推进山区精准脱贫、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坚诚
宁冈县旅游开发的理念基础(MI)是“再现红色政权革命胜迹,开发绿色天地自然风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宁冈县将与井冈山市形成一个整体共同繁荣。本文针对井冈山市和宁冈县生物多样性尤其各种植被类型特点,对多样性景观、具有多样性的生态回归情调的分地段旅游开发进行分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聂金荣 钟全林 戴卓
本文应用消费者剩余理论,建立游览率与旅行费用等因子的相关关系方程,求出旅游需求曲线;以旅行费用法计算井冈山市的游憩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郭洪峰 许月卿 吴艳芳
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借助DEM提取高程、坡度信息,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平谷区1993—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方式选择及空间格局的影响,以期为该区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布局提供决策依据。结果表明:①1993—2008年,平谷区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大幅度增加;②坡度、高程及地形位对平谷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时空变化有着重要影响。③耕地、园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低地形位区间,草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地形位区间,林地、未利用地分布的优势区间集中于中高地形位区间,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的增加而不断下降。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郁成 金茨萍
中国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形态,乡村地区为自然经济,而城市的市场经济则比较明显。但随着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深入,乡村地区城市化的趋势十分明显,这种城市化不仅是乡村空间形态上的城市化,更包括经济形态的城市化。江西井冈山市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经过10多年的商业性旅游开发,呈现出了3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化模式,一是城市外延扩张模式,二是在乡村导入城市模式,三是乡村经济城市化模式。通过对这3种城市化模式的分析,归纳国内乡村地区旅游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及城市化的后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月萍 刘伙根
中国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发展,"三农"问题业已成为社会焦点。信息化时代下媒介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涉及方方面面,媒介在完善自我、促进农村及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选择井冈山区域农村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农村受众与媒介的接触行为、内容及其偏好,探讨大众传媒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及其利用程度,以优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
农村受众 媒介 接触行为 偏好 失衡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路昌 雷国平 周浩 杨雪昕
研究目的: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原因、过程及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地形位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分布特征,水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地形梯度优势分布区均为低区段,旱地和建设用地为低、中低区段,林地为中低、中高和高区段;(2)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二者分布较为分散,稳定型主要为低、中低地形梯度的旱地和中、高地形梯度林地,前期变化型主要为低地形梯度的旱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路昌 雷国平 周浩 杨雪昕
研究目的:探讨地形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影响,揭示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原因、过程及机理,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方法:土地利用信息图谱法、地形位分析法和标准差椭圆分析法。研究结果:(1)各地类在地形梯度上表现出明显的层级分布特征,水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的地形梯度优势分布区均为低区段,旱地和建设用地为低、中低区段,林地为中低、中高和高区段;(2)土地利用变化以稳定型和前期变化型为主,二者分布较为分散,稳定型主要为低、中低地形梯度的旱地和中、高地形梯度林地,前期变化型主要为低地形梯度的旱地和中地形梯度的林地二者转变为水田,其余图谱类型的比例均在5%以下,分布较为集中,主要表现为低地形梯度耕地内部结构转变。研究结论:在自然、社会和政策因素综合作用下,挠力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地形梯度效应显著,未来应加强对低地形梯度耕地和中、高地形梯度林地的规划管理。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裴新平
为进一步提高村级财会人员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履职能力,近日,井冈山市财政局组织全市各乡镇、场、居委会共132名村级财会人员进行了为期2天的村级财务管理培训,对村级报账员工作程序、村级财务管理相关文件解读、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乡镇村级换届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三资"代理中心会计知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案例讲解和剖析。
关键词:
村级财务管理 财政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红花 尹西明 陈劲
构建长效脱贫机制、提高贫困人口和地区的内生发展能力,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从反贫困创新的理论视角切入,以在全国率先脱贫的井冈山市为案例,深入分析三十年来该市扶贫管理机制及脱贫路径,发现井冈山市成功脱贫得益于贫困户精准管理、挂点帮扶队伍管理和帮扶资金项目管理三大长效机制的成功实施,以及生活性扶贫、生产性脱贫和自我发展性帮扶三大路径的融合推进。在"井冈山经验"基础上,提炼出贫困地区长效脱贫管理机制及脱贫路径优化模型,为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加快反贫困创新与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启示和实践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斌 王占岐 姚小薇 张利国
地形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空间结构特征有着重要影响。该文以鄂西北山区房县为研究对象,利用DEM提取高程和坡度信息,并生成地形位指数,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采用地形位指数、分布指数和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系统分析房县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在此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探讨其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特征,高程、坡度及地形位对房县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2)水域、交通用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耕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低地形位区间,园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中地形位区间,林地的优势分布区间集中在高地形位区间;(3)房县土地利用强度综合指数随着地形位指数的增加逐渐降低;(4)房县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维数介于1. 275 3~1. 759 3之间,各类用地的稳定性大小依次为:水域>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园地>林地>耕地>草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志军 黄细嘉 范桂辰
本文以井冈山为例,基于旅游感知视角视角,采用SPSS18.0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红色旅游地满意度的游客感知指标。研究表明,游客对井冈山的总体评价是正向积极的,但实际感知与其期望值有较大差距,满意度不高;游客对井冈山的感知可分为旅游项目、硬件设施、软件服务三个主因子,其中旅游项目的认同度最低;居民热情友好程度、导游讲解服务、旅游交通、旅游项目构成四项因子与井冈山游客满意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是影响旅游者对红色旅游地满意度的较为敏感性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旅游感知 红色旅游 满意度 井冈山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吉安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郭六生
利率市场化是指货币当局逐步放松和取消对利率的直接管制,由资金供求双方自主确定利率,以达到优化资金配置的目的。目前,农村贷款利率市场存在缺陷,贷款利率"单边控制"现象普遍,有必要建立反"贷款利率控制"常规制度,通过制度补充进一步规范激活农村金融市场,以加快农村利率市场化进程。
关键词:
市场缺陷 反利率控制 常规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