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52)
- 2023(13199)
- 2022(11615)
- 2021(11073)
- 2020(8928)
- 2019(20849)
- 2018(21008)
- 2017(39777)
- 2016(21961)
- 2015(25034)
- 2014(25383)
- 2013(25153)
- 2012(22908)
- 2011(20784)
- 2010(20905)
- 2009(19048)
- 2008(18523)
- 2007(16681)
- 2006(14931)
- 2005(12903)
- 学科
- 济(87292)
- 经济(87197)
- 业(65322)
- 管理(59695)
- 农(50927)
- 企(43882)
- 企业(43882)
- 方法(35637)
- 农业(33935)
- 数学(30431)
- 数学方法(30067)
- 业经(24630)
- 中国(22333)
- 地方(19705)
- 财(19438)
- 学(19369)
- 制(16584)
- 理论(15059)
- 发(14629)
- 和(14581)
- 环境(14351)
- 贸(14218)
- 贸易(14208)
- 易(13801)
- 技术(13486)
- 教育(12722)
- 策(12711)
- 农业经济(12654)
- 银(12025)
- 银行(11986)
- 机构
- 学院(312754)
- 大学(308292)
- 管理(124953)
- 济(117814)
- 经济(114915)
- 理学(108026)
- 理学院(106860)
- 管理学(105013)
- 管理学院(104462)
- 研究(101842)
- 中国(77416)
- 农(69247)
- 京(66270)
- 科学(66149)
- 业大(54004)
- 农业(52974)
- 所(51989)
- 财(51485)
- 中心(47889)
- 江(47485)
- 研究所(47233)
- 范(42863)
- 师范(42514)
- 北京(41471)
- 财经(41058)
- 州(39007)
- 经(37283)
- 院(36064)
- 经济管理(34270)
- 省(34168)
- 基金
- 项目(213184)
- 科学(165452)
- 研究(159685)
- 基金(150844)
- 家(130849)
- 国家(129623)
- 科学基金(110610)
- 社会(96883)
- 社会科(91172)
- 社会科学(91145)
- 省(85902)
- 基金项目(81284)
- 教育(71865)
- 自然(71658)
- 划(70351)
- 自然科(69785)
- 自然科学(69771)
- 编号(69695)
- 自然科学基金(68492)
- 资助(60879)
- 成果(55842)
- 重点(46997)
- 发(46427)
- 课题(46370)
- 部(45946)
- 创(43681)
- 创新(40583)
- 科研(40206)
- 项目编号(39884)
- 大学(39324)
- 期刊
- 济(138304)
- 经济(138304)
- 研究(86933)
- 农(71244)
- 中国(64851)
- 学报(51883)
- 农业(48620)
- 科学(47556)
- 管理(40695)
- 大学(38881)
- 教育(37592)
- 财(37468)
- 学学(36208)
- 业经(29126)
- 技术(27695)
- 融(26373)
- 金融(26373)
- 业(22762)
- 图书(21271)
- 问题(19145)
- 财经(18141)
- 经济研究(17879)
- 版(17471)
- 资源(17285)
- 理论(15639)
- 科技(15542)
- 经(15311)
- 农业经济(15273)
- 农村(15020)
- 村(15020)
共检索到4610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晓敏
本文着眼于我国山区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资源现状,通过调查分析,探讨了山区农村"四荒"资源循环利用的方法、途径,以期通过对"四荒"资源的循环利用,切实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我国山区农村的生态环境,增加山区农村的经济收入。
关键词:
四荒 循环利用 探索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徐立敏 赵永刚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产业多元化日趋凸显,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农民从事非农经营成为常态,导致农村"四荒地"愈发增多,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为推进我国农村"四荒地"的开发利用,应通过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探索有效利用的经营方式,并在制度层面上构建健全的"四荒地"处置机制。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 “四荒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常守奎
山区农村奔小康探索常守奎到本世纪末,全国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在党的十二大和十三大上确定的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全国达小康,大头在农村;而农村达小康,关键在山区,山区又重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曦
农村"四荒"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可以依法流转。现在农民集体对"四荒"土地所有权的被动享有,流转制度的未尽完善不能很好地平衡和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在"公共利益"优先前提下,应实现农村"四荒"土地所有权与国家土地所有权的平等设置,摒弃目前"四荒"土地使用权一级流转资金"村有乡管"的法律设置,完善"四荒"土地使用权二级流转方式及其适用要求,明确"四荒"土地抵押制度的基本架构与核心内容,进一步完善"四荒"土地使用权制度设置,以更高效实现"四荒"土地综合效益目标。
关键词:
农村 “四荒”土地 产权 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建新
拍卖“四荒”探析徐建新以拍卖“四荒”(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推动土地开发的作法,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对此本文谈点看法,与同行商榷,共同探讨开发土地的有效途径。一、拍卖“四荒”的实践效果拍卖“四荒”其本质就是将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耿怀英
晋中市“四荒”拍卖与治理开发已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荒而不卖”、“买而不治”和“治而不好”等。应高度认识到“四荒”拍卖与治理的重要现实意义 ,在新的阶段加快推进“四荒”拍卖与治理 ,需要摆脱旧的模式和思维定式 ,确立新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晋中市 “四荒”拍卖与治理 农村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艾云航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 加快"四荒"资源开发艾云航土地历来是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焦点之一。拍卖"四荒"地(荒山、荒坡、荒沟、荒滩)使用权,是继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后土地制度建设的又一次深刻变革和重大突破,由于它具有明晰土地产权,延长土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永馨 秦钦堂 王淑敏
县级四低(低产耕地、林地、园地、水面)四荒(荒地、荒山、荒水、荒滩)资源调查,是继十年农业区划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农业后备资源调查。这项调查已在全国大部分省、区陆续展开。制图工作是这次调查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技术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作出高质量的图件,以满足研究和开发低荒资源的需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綦好东 岳书铭 刘小明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綦好东,史建民,岳书铭
要实现“四荒”资源的持续而有效的利用,必须选择适宜的使用权流转形式,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科学的操作规程。本文对“四荒”资源使用权流转的具体形式和操作规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具体设计,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关键词:
四荒资源 产权流转形式 操作规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开瑞 蔡彧
农村空心化现象造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出严峻挑战,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空心村"形成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解决我国空心村现象,为我国农村土地的集约、有效利用提出一条可行之路。
关键词:
“空心村” 土地资源 有效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岳书铭 史建民 綦好东
本文围绕如何把广阔的“四荒”地 (指荒山、荒沟、荒坡、荒滩等 )资源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相结合 ,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步提高为宗旨 ,对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出的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产权制度模式的作用及局限性进行理性的分析与评价 ,以提高产权制度创新的绩效 ,减少或避免因产权制度安排不当可能造成的效率的损失 ,实现“四荒”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
四荒 治理 产权 制度 模式 比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段兴勤 叶洪伦
关于“四荒”资源的开发管理设想段兴勤,叶洪伦搞好“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贫困山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避免盲目开发所造成新的资源破坏和生态失衡,实现“四荒”资源的综合有序开发,则对资源的开发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笔者认为:“四荒”资源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林守渊 王明连 马兴敏
我区位于大巴山南侧,属老、边、穷山区,全区共有13个县市(区),940多万人口,农村人口占90%以上。为了实现“1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从1986年开始,逐步在农村试行医疗保健保偿制度,今年已在全区普遍推开。现状可喜一、医疗保健保偿面不断扩大 3年来,由点到面,全区732个乡,已有300多个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医疗保健保偿,有的县入保率达60%之多,其中儿童计划免疫保健保偿面达9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