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67)
- 2023(16018)
- 2022(13936)
- 2021(12875)
- 2020(10955)
- 2019(25397)
- 2018(25292)
- 2017(49740)
- 2016(27187)
- 2015(30685)
- 2014(30901)
- 2013(30905)
- 2012(28554)
- 2011(25912)
- 2010(25888)
- 2009(24063)
- 2008(23842)
- 2007(21410)
- 2006(18674)
- 2005(16299)
- 学科
- 济(114675)
- 经济(114554)
- 业(81467)
- 管理(76368)
- 企(59047)
- 企业(59047)
- 方法(54405)
- 农(49799)
- 数学(48136)
- 数学方法(47666)
- 农业(32912)
- 财(27692)
- 中国(27510)
- 业经(27122)
- 学(24423)
- 地方(23139)
- 贸(21455)
- 贸易(21449)
- 易(20834)
- 制(20756)
- 环境(18283)
- 务(17385)
- 财务(17315)
- 财务管理(17270)
- 技术(17258)
- 银(16604)
- 理论(16555)
- 银行(16531)
- 和(16453)
- 企业财务(16362)
- 机构
- 学院(395842)
- 大学(394926)
- 济(159462)
- 管理(157560)
- 经济(156070)
- 理学(137344)
- 理学院(135894)
- 管理学(133581)
- 管理学院(132892)
- 研究(130656)
- 中国(97500)
- 农(84386)
- 科学(83557)
- 京(82968)
- 财(69883)
- 业大(67926)
- 所(67069)
- 农业(65677)
- 研究所(61333)
- 中心(60911)
- 江(57952)
- 财经(56921)
- 经(51920)
- 北京(51858)
- 范(50609)
- 师范(50138)
- 经济学(47349)
- 州(46728)
- 院(46256)
- 经济管理(43625)
- 基金
- 项目(273087)
- 科学(213089)
- 基金(197502)
- 研究(196504)
- 家(172873)
- 国家(171421)
- 科学基金(146379)
- 社会(123118)
- 社会科(116428)
- 社会科学(116392)
- 省(108058)
- 基金项目(105575)
- 自然(96369)
- 自然科(94065)
- 自然科学(94037)
- 自然科学基金(92352)
- 划(89731)
- 教育(88922)
- 资助(81654)
- 编号(80844)
- 成果(64381)
- 重点(60644)
- 部(60099)
- 发(58440)
- 创(56232)
- 课题(54454)
- 科研(52603)
- 创新(52535)
- 教育部(50770)
- 大学(50355)
- 期刊
- 济(173302)
- 经济(173302)
- 研究(110500)
- 农(82660)
- 中国(70017)
- 学报(67917)
- 科学(60741)
- 农业(56070)
- 管理(51641)
- 财(51476)
- 大学(50925)
- 学学(48417)
- 教育(37131)
- 融(35046)
- 金融(35046)
- 业经(33294)
- 技术(33066)
- 业(27716)
- 财经(26867)
- 经济研究(25877)
- 问题(24262)
- 经(22769)
- 版(20988)
- 技术经济(20170)
- 图书(19360)
- 科技(19283)
- 理论(19164)
- 业大(18368)
- 统计(17685)
- 实践(17638)
共检索到565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美晔 王凯
绿色农产品已逐渐成为市场需求的主流 ,同时种植绿色农产品也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目前对种植绿色农产品的微观主体———农民的生产意愿以及影响意愿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甚少。本文对皖南山区茶叶生产进行了典型调查 ,收集到相关数据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山区农户种植绿色农产品生产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
关键词:
绿色农产品 生产 意愿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芳 李欣 王浩
以广东省油茶种植为例,本文利用对广东省4个市7个县32个村57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油茶种植意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食品质量监管机制、农民的质量安全责任感以及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正向影响,农民的年龄、油茶种植的技术障碍对农户油茶种植意愿有负向影响。因此,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鼓励油茶企业把分散的农户和国内外市场联接起来,健全油茶种植技术支持体系,有利于油茶产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农产品 生产意愿 影响因素 油茶 广东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炎忠 罗小锋 余威震
基于湖北省790份稻农样本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食品安全观念与市场信任对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与市场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户的食品安全重要性认知不断提升,但对农产品市场信任度不足,其食品安全观念提升与市场信任度缺失存在的现实矛盾是导致农户被迫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的重要原因;研究进一步发现,身体健康程度较高以及有老人与小孩的家庭,更倾向于进行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且市场信任缺失导致的农户绿色农产品自给生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其土地市场的退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海鹏 杨海晨
基于湖北省382份茶叶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一步估计"法分析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和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户茶叶种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样本户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剩余;茶园的海拔、树龄、茶农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面积、户主是否受过种茶培训等因素对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紧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推动贫困山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建立茶产业"三项补贴",改善茶园基础设施条件;优化茶叶种植布局,提高合作社服务水平;成立茶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职业茶农,以提高贫困山区农户茶叶生产技术效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国宝 鲍步云
在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物流模式的选择是关键因素之一。文章以安徽省茶叶加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在不同的物流配送模式选择下,库存成本、加工包装成本、运输成本、订货时间成本、物流单据处理成本、配送延迟成本、货损成本会有不同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就在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过程中,整体物流费用还比较高,物流配送模式对运输成本和订货时间成本有显著性影响等现象提出了区域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茶叶加工企业 农产品 物流配送模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斯 陈玉萍
[目的]探讨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及其效应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武陵山区657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内生转换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收入效应。[结果](1)山区农户关于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水平还有待提高,11.58%的农户未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同时采用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农户占样本农户的一半不到。(2)农户关于科学用药技术与理化诱控技术的采用行为存在互补关系,影响农户采用两种不同技术的因素存在差异性。(3)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绿色防控技术可使未采用技术的农户农业收入提高6.04%;技术采用农户若未采用技术,农业收入水平将下降8.08%,且不同家庭收入水平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技术采用收入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结论]绿色防控技术采用可显著提升山区农户农业收入水平。建议从鼓励农户多技术采用,拓宽农户信息获取途径,引导农户实现规模经营,以及强化技术培训与资金支持力度方面促进农户技术采用,实现绿色防控技术采用的增收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静 霍学喜 贾丹花
绿色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制约了绿色农产品的生产。运用信息经济理论,分析了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机会主义和信用。研究表明:信息不对称不能排除混同均衡存在的可能性,在消费水平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农户专业合作组织,能有效地控制农户在绿色农产品生产中的机会主义,进而实现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提升区域内绿色农产品的可信度,破解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难题。
关键词:
信息 信用 农户专业合作组织 绿色农产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富桥 丁士军 姜爱芹
本文以对茶叶种植户的调查数据为例,考察了不同产销对接方式对农户农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农户特征、生产规模及地区差异情况下,通过产地批发市场销售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以批发市场为对照组,通过合作社或自产自销方式的影响最为显著,交给龙头企业的方式没有表现出增收效应,交给坐地中间商对农户产品销售收入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而交售给上门收购商贩有一定程度的正向影响。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了通过产销对接提高农户收入的建议。
关键词:
产销对接方式 销售收入 农户 茶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瑞增 唐若迪 姚瑶 王玉玲 施宇恬 花茜 季国军
[目的] 针对规模农户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的意愿及形成机制开展研究,对于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TPB)和规范激活理论(NAM)的整合模型作为理论框架,利用江苏省1228份规模农户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结果](1)感知行为控制和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两个变量对生产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且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还可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间接影响生产意愿;(2)个人规范不仅可以被结果意识直接激活,还可通过责任归属的中介效应被间接激活;(3)规模农户在考虑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时,出于成本-收益的“利己”动机要高于出于道德义务感的“利他”动机;(4)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加,感知行为控制和个人规范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影响效应逐渐增强。[结论]今后,要兼顾“利己”和“利他”两个维度,发挥规模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认知、个人规范的积极作用,激发规模农户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意愿,扩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建华 马玉婷 刘茁
基于河南、山东、江苏、浙江、黑龙江等5个典型农业生产省份的100个行政村986个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计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由农户生产行为意愿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比较高的变量中,年龄、婚姻状况、打工经历、农户家庭土地规模、家庭农业生产农产品主要用途、农药价格等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有正向影响,而农业经营者的性别、农户家庭人口、农户家庭年收入、主要农产品的预期售价等影响不显著。农户家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复杂,在不同的层次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爱华 宋婷婷
加快绿色生产转型,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内容。文章基于山东省寿光市、莘县等5个县市的331户农户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法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网络、信任、声望、参与四个维度与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正相关,而社会规范对农户绿色生产意愿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本的五个维度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绿色认知进而提升绿色生产意愿,即农户绿色认知具有中介作用;受教育水平越高的农户,社会资本对农户绿色认知的效用越大,且农户绿色认知在社会资本与绿色生产意愿间的中介作用越强。
关键词:
社会资本 绿色认知 绿色生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靳明 赵昶
本文通过对绿色农产品消费者群体的划分,采用指数效用和需求价格弹性等综合性指标来全面深入反映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实证结果表明以中青年、文化程度较高和白领职员为主的人群是绿色农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绿色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高,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绿色农产品对普通农产品的消费替代还不高。在各类农产品中,消费者对绿色蔬菜的需求程度最高。
关键词:
绿色农产品 消费意愿 指数效用 价格弹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靳明 赵昶
本文主要以浙江绿色农产品消费状况的调查为例,分析不同消费群体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和消费行为的一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关系,认为目前中国消费者的食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整体生态环境意识有了较大提高,从而推进了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的提升,但较高的绿色农产品消费意愿并未真正有效地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实际消费行为,消费者存在着较高程度的消费意愿与消费行为不一致的现象。
关键词:
绿色消费 绿色农产品 消费意愿 消费行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富民 段豫川
基于县域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SBM-DEA模型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对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农业产业分工、农产品种类分工、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川南山区农业生产效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且不同县域间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农业产业分工和农业生产环节分工对山区农业生产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县域层面的农产品种类分工对其存在制约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斯 陈玉萍
为了解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基于武陵山茶叶主产区634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分析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不同茶叶收入水平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农户对品种改良、土壤改良与生物农药单项技术的采用率较高,但对所考察的3项技术的整体采用率还有待提高;2)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行为的因素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家庭规模、务农人数比重、茶叶收入占比、技术便利性认知、亲戚朋友数量、信息获取途径均对农户是否采用技术有正向影响,年龄则产生负向影响;文化程度、技术效率认知、技术或资金支持对农户技术采用程度产生正向促进作用,但子女抚养比则相反。3)技术采用行为对农户茶叶收入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影响效应因农户茶叶收入水平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技术采用行为对较低收入农户的增收效应显著大于中高收入农户,这有利于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依据农户技术采用行为的实际状况及其对收入的差异化影响,应从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认知水平,推动茶叶生产集约化与规模化经营,加大技术培训与资金补贴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用,强化技术的增产增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