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36)
- 2023(8352)
- 2022(6934)
- 2021(6379)
- 2020(5207)
- 2019(11575)
- 2018(11200)
- 2017(21478)
- 2016(11913)
- 2015(12738)
- 2014(12327)
- 2013(12130)
- 2012(11133)
- 2011(10082)
- 2010(10056)
- 2009(9163)
- 2008(9058)
- 2007(8235)
- 2006(7364)
- 2005(6169)
- 学科
- 济(49073)
- 经济(49019)
- 农(44889)
- 业(40993)
- 农业(29803)
- 管理(27925)
- 企(20077)
- 企业(20077)
- 方法(18867)
- 数学(17231)
- 数学方法(17103)
- 业经(16166)
- 中国(11740)
- 财(10423)
- 贸(10151)
- 贸易(10147)
- 制(10104)
- 农业经济(10009)
- 易(9949)
- 学(9678)
- 地方(9492)
- 发(9245)
- 村(8941)
- 农村(8935)
- 技术(7983)
- 策(7749)
- 收入(7653)
- 发展(7640)
- 体(7563)
- 展(7542)
- 机构
- 学院(170444)
- 大学(165183)
- 济(71519)
- 经济(70357)
- 管理(65598)
- 农(60794)
- 理学(58322)
- 研究(58244)
- 理学院(57731)
- 管理学(56783)
- 管理学院(56512)
- 农业(47165)
- 中国(44458)
- 业大(39961)
- 科学(39403)
- 京(33471)
- 所(31081)
- 农业大学(29867)
- 研究所(28775)
- 中心(27871)
- 财(27189)
- 江(25129)
- 业(23543)
- 财经(22375)
- 经济管理(22059)
- 省(21886)
- 经(20643)
- 经济学(20553)
- 科学院(20292)
- 范(20255)
- 基金
- 项目(123318)
- 科学(96237)
- 基金(90330)
- 研究(84645)
- 家(82110)
- 国家(81324)
- 科学基金(68246)
- 社会(55545)
- 社会科(52290)
- 社会科学(52274)
- 省(50212)
- 基金项目(49101)
- 自然(45193)
- 自然科(44183)
- 自然科学(44169)
- 自然科学基金(43428)
- 划(41159)
- 教育(36258)
- 资助(34514)
- 编号(34042)
- 农(34027)
- 发(27661)
- 重点(27445)
- 部(26669)
- 业(26063)
- 创(26020)
- 成果(25138)
- 计划(24697)
- 创新(24310)
- 科研(24097)
- 期刊
- 济(79750)
- 经济(79750)
- 农(64887)
- 农业(43787)
- 研究(40823)
- 学报(36809)
- 中国(32434)
- 科学(31115)
- 大学(27310)
- 学学(26610)
- 业经(22321)
- 业(20607)
- 财(18104)
- 管理(16796)
- 融(16742)
- 金融(16742)
- 农业经济(13297)
- 农村(13263)
- 村(13263)
- 问题(12768)
- 业大(12422)
- 版(12025)
- 技术(11246)
- 农业大学(10947)
- 经济研究(10626)
- 教育(10426)
- 财经(10040)
- 世界(9892)
- 经济问题(9637)
- 科技(9217)
共检索到239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洁 李树茁 费尔德曼
农户如何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情况是实现森林丰富地区农户生计改善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西安周至县南部4个山区乡镇20个行政村1 07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着4种与林业相关的生计活动类型,即:林业专业化、林业补充型、林业依赖型和生计多样化,该4种类型的农户在家庭人口数、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数、非农收入、户纯收入、贫困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被调查农户发展生计多样化出现了收入的两极分化,林业专业化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状况总体上要好于生计多样化型农户。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农户林业相关生计活动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数量、女性比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宁 徐秀英
基于浙江省山区3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山区农户的生计策略、不同类型农户的家庭禀赋、收入水平及来源,运用mlogit模型就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指标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平均健康程度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生计策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对选择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自然资本指标中,林地面积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生计策略具有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则对于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指标中,家族能人数量对于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促进非农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本;加强山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家庭禀赋 生计策略 mlogit模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亦有助于农户调整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力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同时,台地面积少、健康水平高、参与合作社、现金或存款金额较大、海拔较低也有助于农户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而劳动力比重大、现金或存款金额少则有助于农户提高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力比例,由此促进山区农户生计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易华 黄桀烽
文章依据恢复力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湖北武汉市、广东揭阳市、浙江杭州市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影响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2)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规模、社交网络质量、社交网络紧密度、家庭教育支出、政策认同度均对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拥有不同生计策略的家庭之间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差异性。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失地农户 生计恢复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范乔希
统筹城乡背景下,如能将大量闲置、废弃或低效利用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顺畅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是破解“保红线,保增长”的捷径。本文选取重庆东南典型山地丘陵区武隆县长坝镇为样点,采用入户调查和实地踏勘方法获得5044份有效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个人因素、房屋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对山区农户拆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如何激活农户拆迁意愿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邰秀军
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农户薪材消费研究的基础上,使用陕西省安康市1106户山区农户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西部山区农户薪材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贫困导致了农户对薪材的依赖,不稳定的脱贫并不能减少农户的薪材消费量,劳动力外出务工可以使农户减少对薪材的依赖;此外,替代能源的可及性也是影响西部山区农户薪材消费量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薪材 消费 影响因素 农户 西部地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妮笛 舒澍成 肖腊梅
【目的】中国绝大多数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小农户,探究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中国农林业现代化发展和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价值的借鉴。【方法】从有限理性理论视角切入,整合区间二型模糊集(IT2FS)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两种方法,辅以问卷调查,围绕小农户、物质条件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提出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IT2FS-DEMATEL分析框架,定量计算15个影响因素的原因度与中心度,并归纳总结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核心因素。【结果】1)互联网普及率(C_6)、土地规模(C_8)和地方财政支农力度(C_(13))共3个指标不仅是系统中的核心因素,对小农户参与现代农林业生产行为至关重要,而且是原因组中关键影响因素,极易对系统中其他因素产生影响;2)农林业机械化水平(C_9)、农林业生产托管服务(C_(11))和农产品产销服务(C_(12))共3个指标为结果组中关键影响因素,在系统中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结论】从长远看,原因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优先给予重视,从短期看,结果因素组关键影响因素应给予重点激励改进,并建议动员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创新农林业生产技术、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强化灾害预警体系和加大政策支农力度等措施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林业发展有效衔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韩育霞 李桦 杨扬 董理
文章基于浙江、江西两省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可得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商品林经营农户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普遍较低;在不同商品林经营类型农户中,各项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可得性均受到是否是合作社社员、是否有林业补贴、林地规模、林地管护次数和林区道路质量的显著正向影响;而经营经济林为主和经营用材林为主的农户还受到非农收入占比、林地到家距离和村庄到加工厂的距离的显著负向影响;此外户主文化程度、是否是党员、家庭社会关系对农户接受林业社会化服务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调动集体林区农户营林积极性,应继续完善林权改革配套服务措施,提高服务可得性和实用性,并有效发挥林业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加强林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建立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曹淑英 徐秀英 吴伟光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浙江省临安、开化、永康、龙泉等4个县(市)的调查数据,从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后果等3个方面比较分析了农业收入为主农户(Ⅰ类农户)和非农业收入为主农户(Ⅱ类农户)的生计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山区,2类农户的生计资本各具优势,Ⅰ类农户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较为丰裕,最欠缺金融资本;Ⅱ类农户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较为丰裕,最欠缺自然资本。与Ⅰ类农户相比,Ⅱ类农户劳动时间更少,收入更高,来源更加多样化,贫困发生程度更低,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更高,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也更大。在应对风险和压力选择上
关键词:
林业经济学 生计状况 浙江山区 农户分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玉婷 杨钢桥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投入的微观主体,其农地投入行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本文以湖北省江汉平原和鄂北岗地6个县(市、区)的473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近年来,农户耕地的投入水平处于上升趋势,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②相对于消费型农户而言,利润型农户的总投入水平较高;③目前农户农地投入主要是流动资本投入,固定资本投入较少,农业污染较为严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的提升空间;④农户农业生产目标决定其农地投入行为:消费型农户与市场联系不太紧密,依据家庭消费需求进行生产投入决策;利润型农户与市场联系非常紧密,追求利润最大化...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户类型 农地投入 问卷调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羊照云 徐学荣
基于福建省290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i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林业合作社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产品价格波动幅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的年龄、政府的支持政策以及林地种植面积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的性别、家庭劳动力人数、兼业化程度、林业种植历史以及林产品销售的难易程度等5个变量对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凡永 杜娟 康小兰 朱述斌
文章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潜在变量的路径分析技术,研究集体林改背景下农户林业收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新一轮集体林改成效显著,林地资源不仅对农户有直接的收入效应,而且通过影响农户的林业经营投入行为影响农户林业收入;但农户的林业生产经营还处于投入阶段,当前林业生产还不能得到预期合理的回报,且收益率相对不高,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户的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挤出效应,林业生产经营投入动力不足。针对问题提出应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升林业经营发展水平、加大对林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提高林业生产整体效益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林业收入差异 影响因素 作用机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秀媚 张毅 茅水旺 温金灿
以福建省沙县区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的影响因素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林地规模、当地农户参与各类型林业合作的比例、农户的筹资难度、林木销售难度、当地是否有扶持合作的政策和农户的林地地块数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对自己林业技术评价、户主的年龄和户主对自有林地质量的评价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家庭劳动人口、农户家庭中林业收入比例和户主对林业风险感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农户参与国有林场合作经营,首先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合作经营模式,促进林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其次要强化政策引导和试点村的示范作用,营造合作氛围;同时还要加强组织领导,构建合作利益保障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