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9)
- 2023(13269)
- 2022(11425)
- 2021(10921)
- 2020(9291)
- 2019(21512)
- 2018(21543)
- 2017(42605)
- 2016(23021)
- 2015(25968)
- 2014(26019)
- 2013(25549)
- 2012(23782)
- 2011(21453)
- 2010(21577)
- 2009(20119)
- 2008(19992)
- 2007(18261)
- 2006(15990)
- 2005(14095)
- 学科
- 济(98125)
- 经济(98032)
- 业(73597)
- 管理(64504)
- 企(51928)
- 企业(51928)
- 农(48912)
- 方法(43592)
- 数学(38899)
- 数学方法(38385)
- 农业(32247)
- 财(25037)
- 中国(24286)
- 业经(24063)
- 地方(20394)
- 制(19820)
- 贸(18802)
- 贸易(18795)
- 易(18337)
- 策(17187)
- 学(16790)
- 务(15271)
- 银(15252)
- 银行(15227)
- 财务(15219)
- 财务管理(15180)
- 技术(14630)
- 行(14501)
- 企业财务(14380)
- 融(13619)
- 机构
- 学院(329600)
- 大学(323890)
- 济(140140)
- 经济(137309)
- 管理(131770)
- 理学(113815)
- 理学院(112700)
- 管理学(110823)
- 管理学院(110192)
- 研究(107510)
- 中国(83844)
- 农(68205)
- 京(66445)
- 科学(64444)
- 财(63097)
- 所(53661)
- 中心(52605)
- 农业(52498)
- 业大(52151)
- 江(50597)
- 财经(50017)
- 研究所(48503)
- 经(45425)
- 范(41502)
- 经济学(41470)
- 师范(41130)
- 北京(41014)
- 州(39810)
- 院(38013)
- 经济学院(37538)
- 基金
- 项目(218554)
- 科学(172652)
- 研究(162383)
- 基金(158625)
- 家(136861)
- 国家(135648)
- 科学基金(117222)
- 社会(102865)
- 社会科(97265)
- 社会科学(97236)
- 省(86589)
- 基金项目(83843)
- 自然(75265)
- 教育(74290)
- 自然科(73502)
- 自然科学(73481)
- 自然科学基金(72184)
- 划(71683)
- 编号(68040)
- 资助(65087)
- 成果(54818)
- 部(49163)
- 重点(48610)
- 发(48148)
- 课题(45672)
- 创(45498)
- 创新(42457)
- 教育部(42061)
- 国家社会(42055)
- 科研(41924)
共检索到485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本文利用来自滇西南山区405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K-均值聚类法将样本农户的生计策略划分为五种类型,通过随机占优检验确定农户最优生计策略,并采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农户最优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以橡胶生产为主和以甘蔗、咖啡和茶叶生产为主的生计策略随机占优于其他类别生计策略,其中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培训、海拔、离市场距离因素是农户放弃最优生计策略而采用"粮食和经济作物并重"生计策略的决定因素;土地面积、培训、海拔是农户放弃最优生计策略而采用"以粮食作物种植为主"生计策略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山区农户 生计策略 农户行为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伍艳
不同的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实现不同生计策略的能力依赖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经济作物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面积每增加一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有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一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由于不同区域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农户在进行可持续生计策略调整时,打工和经商作为生计多样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丽
本文以可持续生计为理论框架,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采用专家打分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测算了农户的生计资本综合指数,并以农业生产和外出务工为标准将农户的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粹农业型、外出务工型、农工兼顾型和当地非农型四类,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生计资本组合下的农户生计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生计资本整体偏低,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方面存在明显的内部分化;耕地面积缺乏但人力资本丰富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外出务工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不足且耕地严重缺乏的农户偏向于选择当地非农型生计策略;家庭人力资本充足的农户多选择农工兼顾型生计策略。在农户生计资本类型中,人力资本及其配置是影响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自然资本对农户农业生产策略的黏性作用主要体现在耕地面积方面,且其黏性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物质资本对农户农业生策略产的黏性作用较强,主要通过家庭物质资料和社区公共设施指标发挥作用;虽然农业贷款从政策导向层面扶持农户从事农业生产,但农户的自发存款多用于非农生产,农业生产的自发投资效应还未形成。
关键词:
生计资本 生计指数 生计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恩毅 聂思言
失地农户作为城镇化过程中因征地拆迁而产生的特殊群体,其生计策略选择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为此,构建失地农户"生计资本-适应能力-制度环境-生计策略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利用西安市的调查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分析生计资本、适应能力、制度环境对失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并构建失地农户生计策略选择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其应用模型。研究结果显示:(1)失地农户可选择的生计策略包括以农业种植活动为主、以个体经营为主、以外出打工为主和以获取工资性收入为主4种类型。(2)具有不同资本禀赋的家庭在生计策略选择方面存在差异,通过ANP和SVM构建的模型可为失地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提供指导。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园庭雁 杨君
基于湖南桃江县和长沙县291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从生计多样性和优势生计收入比重两方面揭示了农户生计策略"单一生计——生计多样化——优势生计"的路径演变规律,农户生计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并趋于稳定,优势生计收入比重逐渐增大。农户生计策略演变对农业土地利用集约度、利用结构和经营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土地的资金和物质投入取代劳动力投入趋势明显,土地利用类型和种植结构朝着高收益、低劳动投入的方向调整,土地经营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程度有所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汉石 乐章
农户的生计风险是当今农村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优质高效的生计资本是农户降低生计脆弱性、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的基础。本文以全国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为基础,以生计资本为视角,对农户在生计过程中的风险状况、生计资本对生计风险的影响作用等问题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当前我国农户主要面临大病风险、子女受教育风险和养老风险;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对其生计风险具有极其复杂的影响关系,生计风险的大小还与农户在利用生计资本基础上所选择的资本搭配及生计策略有着密切关系。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生计风险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卓 陈银蓉 朱庆莹 梅昀
农地流转作为土地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对农户生计策略有重要影响。文章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湖北省8个县(区)503份调研样本为数据源,在测算农户生计资本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农地转出、农户生计资本与农户生计策略之间的影响机理与效应,为完善农地流转政策、提高农户生计水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1)农户生计资本存在空间异质,地形平坦区生计资本高,农地转出会降低自然资本,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农地转出后农户生计资本改变,进而对生计策略转变产生显著影响,生计资本在农地转出对生计策略影响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农地转出对农户兼业型生计策略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平原区与山区影响系数分别为0.901、0.788;农地转出对农户非农型生计策略有正向显著影响,在平原区与山区影响系数分别为0.767、0.861。(3)江汉平原地区农户粮食补贴、社会保障水平高,耕种条件好,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兼业型生计策略。鄂西生态圈地区农户受到教育、地形等因素限制,更倾向于选择非农型生计策略。文章研究认为,应通过完善农地流转市场、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户生计资本水平,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进而实现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亦有助于农户调整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力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同时,台地面积少、健康水平高、参与合作社、现金或存款金额较大、海拔较低也有助于农户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而劳动力比重大、现金或存款金额少则有助于农户提高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力比例,由此促进山区农户生计转型。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沈宁 徐秀英
基于浙江省山区31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描述了山区农户的生计策略、不同类型农户的家庭禀赋、收入水平及来源,运用mlogit模型就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禀赋对山区农户林业相关生计策略具有显著影响;在人力资本指标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平均健康程度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生计策略具有一定的正向影响;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对选择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在自然资本指标中,林地面积对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生计策略具有正向影响;耕地面积则对于林业补充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指标中,家族能人数量对于农户选择林业专业化型、林业补充型、生计多样化型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提出促进非农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本;加强山区农户的人力资本建设等建议。
关键词:
家庭禀赋 生计策略 mlogit模型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对不同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累积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与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当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利于混合型收入的提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苏芳 周亚雄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伍艳
本研究利用平武县和南江县372户调查问卷,实证分析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计策略的选择取决于农户所拥有的生计资本。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牲畜数量的增加与农业专业型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每增加1个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的概率会相应提高3.472;获得信贷的情况和家庭是否有干部与非农单一化生计策略的选择显著正相关,农户获得信贷每增加1个单位,导致农户选择以非农为主和以农业为主的发生比扩大1.615倍。同时,不同区域的农户生计策略存在差异。南江县农户选择以农业专业型为主的生计策略,对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依赖较强;平武县农户选择以非农单一化为主的生计策略,对金融...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海涛 陈玉萍 张永敏
【目的】采用来自滇西南山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杂交玉米技术对农户收入、农户生计策略和农户间收入不均等的影响。【方法】利用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农户收入决定因素和农户生计策略决定因素,并采用基于回归分解的方法测度杂交玉米技术采用对农户间收入差距的贡献。【结果】杂交玉米技术采用对农户人均纯收入提高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杂交玉米面积比重每增加1%,农户人均纯收入增加0.5%;杂交玉米种植面积比重每增加1%,农户人均粮食作物收入增加2.5%。杂交玉米技术采用对农户间收入不均等的效应仅为0.005。【结论】在滇西南山区,杂交玉米技术既可增加农户收入又不会导致农户间收入差距扩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晨芳 赵微
论文先对农户生计策略类型进行细分,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PSM-DID)排除其他混杂因素,探讨农地整治在生计资本差异下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效用,并运用多种匹配方法和反事实检验法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1)农地整治的实施能够显著改变二兼型农户的生计策略,但并不能显著改变专业型或多兼型农户的生计策略;2)农地整治对传统兼业型、现代兼业型、非农兼业型农户生计策略有显著影响,传统兼业型、现代兼业型农户比重显著增加,而非农兼业型农户比重显著减少,说明农户能够通过调整自身生计策略适应农地整治带来的变化,农地整治促进了农户生计多样化;3)通过多种匹配方法及反事实法开展稳健性检验,证实论文主要估计结果是稳健的。建议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家庭需求制定差别化的鼓励政策;充分利用当地产业特色,依托农地整治与现代农业政策,带动现代兼业型农户发展区域特色农业或休闲农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孔令英 李媛彤 王明月 郑涛
[目的]探究贫困农户生计资本变化及其与生计策略关系,有助于民族贫困地区项目制扶贫的精准实施,对调整生计资本结构,维持农户可持续生计,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稳定脱贫,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新疆疏勒县225户调查问卷数据,测算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前后生计资本变化,并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探讨其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结果]精准扶贫项目实施后,农户生计资本水平整体得以提高,生计资本结构有所改善,但是各项生计资本发展不均衡,生计脆弱性依旧存在;同时生计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生计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资本是决定农户选择纯农型生计策略的基础,而金融、人力、社会、物质、民族文化等资本决定了该地区农户生计策略由纯农型向非农型的转变。[结论]政府需要加大自然、物质、社会、教育等生计资本方面的扶贫项目投入、提升农民组织化水平、注重金融资本、民族文化资本等生计资本方面扶贫项目投入的精准化并加大监控力度以维持贫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生计资本和区域异质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基于收入源的农户生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不同农地整治模式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研究——以江汉平原和鄂西南山区部分县市为例
贫困山区不同生计策略类型脱贫农户生计风险识别与评估
旅游扶贫政策引导下的农户生计策略选择
黄土高原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及未来生计策略——基于陕西延安市和宁夏固原市1076户农户调查
气候变化感知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云南省农村居民调查数据
扶贫效果、农户特征对生计策略选择的影响
移民搬迁对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基于陕南安康地区的调查
乡村旅游视角下农户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影响研究——基于重庆乡村旅游地农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