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7)
2023(9246)
2022(8217)
2021(7922)
2020(6677)
2019(15379)
2018(15526)
2017(29784)
2016(16396)
2015(18383)
2014(18342)
2013(18153)
2012(16458)
2011(14741)
2010(14454)
2009(13016)
2008(12488)
2007(10622)
2006(9085)
2005(7661)
作者
(48311)
(40152)
(39780)
(37824)
(25481)
(19331)
(18040)
(15990)
(15260)
(14214)
(13744)
(13302)
(12613)
(12555)
(12356)
(12323)
(12153)
(12123)
(11352)
(11258)
(10208)
(9651)
(9606)
(9046)
(8994)
(8935)
(8909)
(8740)
(8115)
(8081)
学科
(60748)
经济(60681)
管理(46107)
(43281)
(36746)
企业(36746)
方法(30245)
数学(26076)
数学方法(25778)
(15694)
(15300)
中国(14765)
(14476)
业经(13685)
地方(12815)
理论(10896)
(10631)
农业(10610)
技术(10411)
(10403)
贸易(10398)
(10078)
环境(9963)
(9548)
(9496)
财务(9490)
财务管理(9473)
企业财务(8974)
教育(8951)
(8854)
机构
大学(229090)
学院(226845)
管理(93218)
(82493)
理学(82046)
理学院(81099)
经济(80525)
管理学(79538)
管理学院(79158)
研究(74560)
中国(52383)
科学(50696)
(49187)
(40108)
业大(38944)
(37998)
(35933)
研究所(35249)
中心(33042)
农业(31733)
(31245)
北京(30826)
(29923)
财经(29679)
师范(29624)
(27292)
(27075)
(25917)
技术(25121)
师范大学(24003)
基金
项目(165674)
科学(128849)
基金(119473)
研究(117572)
(105160)
国家(104281)
科学基金(89180)
社会(71320)
社会科(67387)
社会科学(67367)
(65815)
基金项目(64830)
自然(60990)
自然科(59541)
自然科学(59525)
自然科学基金(58436)
(55254)
教育(53624)
资助(48975)
编号(47965)
成果(38153)
重点(36702)
(35409)
(34594)
(34470)
课题(32832)
科研(32195)
创新(32154)
计划(31187)
大学(30448)
期刊
(86780)
经济(86780)
研究(62960)
学报(41921)
中国(38694)
科学(37054)
(36353)
管理(32876)
大学(30636)
学学(28969)
农业(25703)
(25306)
教育(24875)
技术(18855)
(14860)
金融(14860)
业经(14822)
图书(13469)
财经(13354)
经济研究(13290)
科技(12956)
(12826)
理论(11931)
业大(11558)
林业(11360)
实践(11276)
(11276)
(11158)
问题(11146)
(11141)
共检索到313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丁婷婷  柳佳莹  沈明浩  
【目的】研究山刺玫叶总黄酮的抗衰老作用机制,为山刺玫叶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SPF级昆明种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衰老模型组、维生素E组和山刺玫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共6组(n=10),其中空白组小鼠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衰老模型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25 mg/(kg·d)D-半乳糖,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维生素E组小鼠颈背部皮下注射125 mg/(kg·d)D-半乳糖,灌胃维生素E溶液50 mg/(kg·d);山刺玫叶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均颈背部皮下注射125 mg/(kg·d)D-半乳糖,并依次灌胃山刺玫叶总黄酮溶液1.0,2.0,4.0 g/(kg·d),同样条件下饲养。6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及血清、脑和肝脏组织中的SOD、GSH-Px活性和MDA浓度,HE染色法观察各组小鼠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IL-6、TNF-α的质量浓度。【结果】山刺玫叶总黄酮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衰老模型组小鼠脑、胸腺和脾脏指数(P<0.05,P<0.01),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其脑、肝脏、血清中的SOD、GSH-Px活性(P<0.05,P<0.01),同时显著或极显著降低小鼠肝脏、血清和脑组织中的MDA浓度(P<0.05,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山刺玫叶总黄酮剂量组小鼠脑组织的神经元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的坏死及变性情况减轻,且随着山刺玫叶总黄酮剂量的增加恢复程度逐渐增加,即存在剂量依赖性。山刺玫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的质量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衰老模型组小鼠(P<0.05,P<0.01),而IL-6、TNF-α的质量浓度则显著或极显著低于衰老模型组小鼠(P<0.05,P<0.01)。【结论】山刺玫叶总黄酮对机体的衰老有延缓作用,其机制与清除过多自由基、预防脂质过氧化及增强免疫功能有关。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孟宪军  于欣灵  孙仁艳  张锐  
为了研究蓝莓提取物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记忆力减退及衰老的影响,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和游泳试验的方法对记忆力下降及衰老小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提取物可显著改善D-半乳糖对小鼠记忆力减退及衰老,但蓝莓提取物高剂量组与蓝莓提取物低剂量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清中SOD活性上升(p<0.05),肝脏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谢康代  
红薯,民间俗称番薯,是一种高产的杂粮,几乎每户农家都种吃它,城乡农贸市场也有售,常见的吃法有:生吃、熟吃、整个煮熟或烤熟剥去皮吃、洗净切片煮汤吃,还有煮熟切成片晒或生刨丝晒干长久食用等。红薯含丰富淀粉、胡萝卜、维生索B1和B2,以及少量蛋白质、脂肪、磷、钙、铁和烟酸等人体所需的养料,但有胃痛、反酸者,则不宜多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大旗  王燕  刘灼均  胡义文  王荡  
用低温激发的红外电磁波处理小麦种子后,以50%甲醇人工老化,测定种子的质膜透性和幼苗抗衰老指标。结果表明,在距离5cm和10cm处理1hr的种子相对电导率、幼苗O2-含量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均低于对照。发芽率、GI、VI、叶绿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则比对照高,提高了麦苗素质。证明用该治疗器的电磁辐射处理,确具有抗衰老的生理功能。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电泳谱带表明,治疗器只产生激发效应,未诱导基因改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楠  王璐  白鸽  张明星  肖娅萍  张坤  王攀  王筱冰  刘全宏  
【目的】对绞股蓝籽油(GPSO)进行毒理学分析与评价,为绞股蓝籽油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及其新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对GPSO进行食品安全毒理学评估。在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于小鼠禁食16 h后,各试验组分别经口一次性灌胃0,4.6,10.0及21.5 g/kg GPSO,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饮食、运动、排泄、中毒表现及死亡情况;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中,试验组小鼠以2.5,5.0,10.0 g/kg的剂量分别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邹德堂  臧家祥  王敬国  刘化龙  刚爽  张艳梅  刘海彬  
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寒地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穗部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除齐穗后7d、14d)在齐穗后松粳9号高于松粳6号,两品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丙二醛含量在齐穗后呈升高趋势,松粳9号低于松粳6号,叶绿素含量在齐穗后呈下降趋势,松粳9号高于松粳6号,两品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松粳9号穗部农艺性状优于松粳6号,产量高于松粳6号且差异极显著。POD活性、CAT活性(除齐穗后7d、14d外)、叶绿素含量在齐穗后与穗数/m2、粒数/穗及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晓林  金龙哲  钟方丽  杨文楷  
探索聚酰胺动态吸附-解吸纯化刺玫果总黄酮的工艺条件.以总黄酮的比吸附量、吸附率及比解吸量、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对刺玫果总黄酮的纯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聚酰胺纯化刺玫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上样液总黄酮的质量浓度为0.9 mg/mL、上样量为19.5 mL/g(上样液体积/聚酰胺质量)、上样液的pH值为24、吸附流速为1.52.0 mL/min、解吸液为70%乙醇水溶液、解吸流速为1.01.5 mL/min、解吸液的pH值为89、解吸液用量为12 mL/g(解吸液体积/聚酰胺质量).在上述纯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昌禄  江慎华  陈志强  陈勉华  王玉荣  刘常金  夏廉法  
该文对香椿老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乙醇浓度50%,提取温度40℃。根据最佳提取工艺,得到5批质量稳定的香椿总黄酮(平均黄酮含量55.24%);该总黄酮具有比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更强的抗氧化能力(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林川  俞炳杲  
0.1~1.0μmol/L Na_2SeO_3处理不同程度地延缓了玉米连体叶片的衰老,其中1μmol/L 效果最好。30C 黑暗条件下,1μmol/L Na_2SeO_3处理,玉米离体叶的 H_2O_2和丙二醛含量低于对照,变化平稳;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比活力,处理比对照变化平稳。可见以适当浓度硒处理玉米叶片可以降低其 H_2O_2水平,减轻膜脂过氧化,延缓衰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燕芳  孙焕  孙计平  宋学立  平文丽  侯咏  李旭辉  俎焕新  李雪君  
以烟草赤星病抗源为材料,分析了不同品种在叶片成熟衰老过程中的丙二醛含量和保护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衰老成熟期间,抗病品种,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的丙二醛含量、SOD活性都呈升高趋势,感病品种的MDA含量和SOD活性升高幅度大于中抗品种和抗病品种;POD、PAL活性4个品种的变化趋势一致,叶片衰老后期感病和中抗品种的POD活性降幅显著高于抗病品种,而抗病品种的PAL活性始终高于中抗品种和感病品种;CAT活性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升高幅度大且峰值出现更早,可能CAT活性变化与烟草赤星病抗源抗病性启动有关。抗病品种病情指数与SOD、POD、CAT和PAL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中抗和感病品种病情指数与CAT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扬  高小丽  张东旗  妙佳源  刘凤琴  赵涛  
【目的】研究不同年限连作荞麦功能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特性,探讨连作荞麦叶片衰老机理和产量形成的内部生理机制。【方法】以‘西农9920’苦荞品种为材料,在连续4年定位试验基础上,以轮作荞麦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连作年限荞麦功能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收获时测定不同连作年限和轮作荞麦的产量、千粒质量、株高和主茎节数,最后对荞麦生育后期功能叶片生理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荞麦开花后,随着生育进程的推移,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POD活性、MDA和氧自由基含量持续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志伟  杜康  周治国  赵文青  胡伟  赵建明  朱素芹  王友华  
【目的】探寻可精确指示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方法及适宜性指标,明确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为玉米精确高效栽培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于2020年春、夏两季在江苏大丰(33°12′N,120°28′E)稻麦原种场开展田间试验,以苏玉29(SY29)为材料,基于不同施氮量(0、67.5、136.5、205.5、274.5、343.5 kg N·hm~(-2))构建6个叶氮浓度差异群体(N1—N6)。采用Logistic模型对吐丝后12种与玉米穗位叶衰老相关的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进行拟合,对比分析不同衰老相关指标指示衰老进程的精准性。【结果】Logistic公式y=(a-d)/(1+(x/c)~b)+d对12种叶衰老相关指标变化动态的拟合趋势、拟合度R~2整体优于前人所用Logistic公式y=a/(1+e~(-b(x-c)))。基于多指标分析,春、夏玉米穗位叶衰老启动分别发生在吐丝后■,快速衰老发生在吐丝后■,衰老终止发生在吐丝后■。春、夏玉米由吐丝至衰老启动的25.8 d、23.9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92.9℃和477.6℃;春、夏玉米由衰老启动至衰老终止的20.1 d、18.2 d内有效积温分别为360.0℃和284.0℃。基于指标分类分析,相同衰老阶段内,生理指标所指示的衰老特征时间的正态分布σ值大于形态指标,春、夏玉米结果一致。丙二醛(MDA)、总叶绿素、叶绿素a、果糖、葡萄糖含量及蒸腾速率(T_r)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5%;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所指示衰老特征时间与各阶段时间均数的均方根误差(RMSE)均小于2。【结论】Logistic公式y=(a-d)/(1+(x/c)~b)+d可作为准确拟合叶衰老指标动态变化的数学工具。春、夏玉米穗位叶分别在吐丝后26 d、24 d左右开始衰老,于34 d、32 d左右衰老速度达到峰值,于46 d、42 d左右进入功能性死亡的末端衰老阶段,有效积温是影响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重要因素。MDA、总叶绿素、果糖、葡萄糖含量是表征玉米穗位叶衰老进程的优良指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东林  严景华  曹恒生  蔡丽琼  叶要清  
黄山松不同龄阶针叶衰老指标的比较研究*李东林严景华曹恒生蔡丽琼叶要清关键词黄山松针叶衰老自由基衰老是最终导致有机体或器官死亡的变化过程,是生命过程的必然规律。对植物体衰老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是在一些农作物上进行,如水稻[1]、大麦[2]、小麦[3]...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虹  姜玉萍  师恺  周艳虹  喻景权  
【目的】明确不同光质对黄瓜叶片衰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黄瓜为材料,研究白光(W)、紫光(P)、蓝光(B)、绿光(G)、黄光(Y)和红光(R)等不同光质对叶片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和CAT、G-POD、A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紫光和蓝光诱导了抗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及活性的上升,延缓了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下降,并且使MDA的含量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从而延缓了植株的衰老。绿光、黄光和红光则抑制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导致黄瓜植株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不断下降及MDA含量的持续上升,加速了植株的衰老进程。【结论】紫光和蓝光可以使叶片维持较高的抗氧化酶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明军  马锋旺  马春花  张林森  韩明玉  束怀瑞  
以苹果(M a lus d om estica Borkh)品种嘎拉(G a la)秋梢成熟叶片为试材,在水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离体苹果叶片衰老过程(0,6,12,18,30,48和72 h)中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 SA-G SH)循环及A SA合成关键酶L-半乳糖-γ-内酯脱氢酶(G a lLDH)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衰老过程中,伴随H2O2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M DA含量升高,离体苹果叶片中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 DHAR)活性下降,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AHR)活性分别在18和30 h达到最高值,而后开始下降。G a lLDH对苹果叶片离体衰老反应迅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