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8)
2023(11223)
2022(10108)
2021(9749)
2020(8234)
2019(19092)
2018(18823)
2017(36898)
2016(20605)
2015(23494)
2014(23778)
2013(22997)
2012(21364)
2011(19179)
2010(19225)
2009(17113)
2008(16403)
2007(14318)
2006(12572)
2005(11003)
作者
(58075)
(47992)
(47476)
(45671)
(30800)
(23001)
(21761)
(18943)
(18387)
(17513)
(16453)
(16007)
(15277)
(15225)
(14904)
(14890)
(14661)
(14335)
(13732)
(13655)
(12017)
(11980)
(11561)
(10986)
(10913)
(10740)
(10732)
(10591)
(9742)
(9642)
学科
(73623)
经济(73538)
管理(57522)
(54440)
(44480)
企业(44480)
方法(33883)
数学(29283)
数学方法(28889)
(22728)
中国(20588)
(19405)
业经(16731)
地方(16438)
(16402)
农业(14979)
理论(14551)
(14197)
贸易(14193)
(13788)
(13766)
技术(13420)
(12594)
(12484)
教育(12186)
(12107)
财务(12043)
财务管理(12024)
环境(11933)
(11419)
机构
学院(284658)
大学(277679)
管理(113550)
(107555)
经济(104778)
理学(98110)
理学院(97053)
管理学(95405)
管理学院(94907)
研究(93474)
中国(68651)
(59602)
科学(58496)
(49345)
(47101)
(45812)
研究所(42906)
中心(42886)
(42408)
业大(42393)
财经(39192)
(38317)
师范(38007)
北京(37895)
技术(35765)
农业(35699)
(35619)
(34886)
(34110)
师范大学(30321)
基金
项目(194292)
科学(151884)
研究(147696)
基金(136997)
(118142)
国家(117042)
科学基金(100265)
社会(88156)
社会科(83239)
社会科学(83219)
(78239)
基金项目(73032)
教育(69936)
自然(65621)
(65538)
编号(64123)
自然科(64023)
自然科学(64009)
自然科学基金(62842)
资助(57175)
成果(52407)
课题(44690)
重点(43376)
(42838)
(41708)
(40460)
项目编号(38611)
创新(37458)
科研(36776)
教育部(36581)
期刊
(118046)
经济(118046)
研究(83514)
中国(54492)
学报(42235)
教育(41776)
(41531)
管理(40182)
科学(39094)
(35140)
大学(31764)
学学(29552)
农业(29017)
技术(27888)
(25263)
金融(25263)
业经(20122)
财经(17827)
经济研究(17781)
图书(16713)
问题(15118)
(15050)
职业(14742)
理论(14338)
(14300)
科技(13596)
(13397)
论坛(13397)
实践(13373)
(13373)
共检索到413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同军  胡云斗  
2012年5月课题组在山东省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学风状况总体良好,但在学习目标、学习习惯、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动机、时间管理等方面仍需加强指导,班级、宿舍等微观学习环境管理也需改善。建议结合高职学生生源现状,树立接纳学生、增强信心、因材施教、多元评价的新观念,把握学风建设制度性、常态性、阶段性的特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学风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雪菊  
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市某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学生采用“伯恩斯抑郁量表”评定,在对该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了解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转化不良心态的应对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权福军  王玉香  王俊燕  
本文通过采用抽样问卷、座谈、实地走访、个案访谈等调查方法对山东省社会闲散青少年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显示,山东省社会闲散青少年人数较多,其年龄分布主要在18—25岁年龄段;学历层次以高中以下为主;多数是未婚青少年而且多与父母居住在一起;较为自卑与孤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望,内心充满了矛盾。因此,要依托社区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的综合网络与体系,及时监测青少年失学、失业状态,为闲散青少年提供培训、就业等支持,使社会闲散青少年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够处在一个安全的网络系统中。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林士俊  周梅华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本文以某职业学院和某大学的学生为样本,对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总体状况良好。六大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并与普通大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20项积极心理品质中,高职生发展最好的五项品质为心灵触动、团队精神、感受爱、真诚、爱与善良;最差的五项品质为创造力、勇敢坚持、热爱学习、自制、领导能力。高职生在社交智慧上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大学生。但在好奇心、宽容和心灵触动上得分却显著低于普通大学生。在创造力、爱学习等13项积极心理品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且大多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徐畅  
高职院校由于扩大招生,生源质量受到质疑。在这次调查中发现学生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焦虑现象存在。因此教育学生学会学习、热爱学习、享受学习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课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凯  
西部新升本科院校的学风问题值得我们高度关注。调查发现,西部新升本科院校评估前后学风在学习纪律、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以及考试作弊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评估前后学校对学风的重视程度、监督力度的差异、学校工作重心的不同、教师学生思想状态的差异以及评估成绩对学校地位的影响等造成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陶书中  袁海燕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必备条件。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有效地进行早期心理危机干预,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十分必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乃余  王传荣  
山东工业技术状况与对策钱乃余,王传荣(一)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山东工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改革开放十六年来,实现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但是,不容否认,山东工业企业技术落后的状况也令人担忧。在全省范围内,既有一部分现代化的企业,也存在大量落后于...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嵇留洋  汪云香  
调查表明,地方院校大学生国际视野培养状况特征为对国际惯例熟悉度呈现专业特色,对专业教学国际化了解度具有学科差异,对出国的认识与选择表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对国际化学习关注度、国际化教育活动参与主动性与效果以及对学校国际化教育现状认同度等均不够理想。为此,文章从将国际化教育理念落实到具体人才培养目标中、校园氛围营造、学校政策支持、教师国际化素质提升等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海云  廖小伟  
文章阐述了笔者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146名技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过程与结果,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被试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性别、家庭结构、专业系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技工院校应根据不同性别、专业系、家庭结构的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如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素质拓展训练、团体心理辅导等,以培养学生具备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王宝英  马爱芳  
利用网络对山东省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郝思惠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育工作需要因势利导,工作方法也应当有所创新、有所进步。笔者通过对所在学院部分2013级高职新生入学后思想状况的调查,探讨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和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建议高职院校以深入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为对策,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使得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龚芸  
为了解高职学生学习的状况,采用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522名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的检出率为34.87%,存在较严重的行为不当;(2)理科学生的情绪低落和总倦怠水平高于文科学生;(3)大二、大三学生在行为不当和总体倦怠水平上高于大一学生(P﹤0.05);(4)不同学业成绩的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各维度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01),结论是高职院校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学习倦怠的蔓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艳双  徐大真  
采用学习倦怠问卷对705名高职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高职生轻度倦怠的检出率为28.94%,中度倦怠的检出率为17.02%,高度倦怠的检出率为7.94%,学习倦怠的累积检出率为53.9%;总体来说,学习倦怠在性别、学校、独生与否、家庭居住地、学习成绩、选择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根据学习倦怠检出率及各统计变量的差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进行干预,从而构建良好的高职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郑振华  
高职专业设置对于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和首都"四个中心"城市功能定位下,高职专业设置需要做出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需要。文章对2018年首都高职专业设置情况进行深入分析,阐述高职专业设置的特点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优化专业设置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