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1)
- 2023(12718)
- 2022(11162)
- 2021(10459)
- 2020(8934)
- 2019(20344)
- 2018(20140)
- 2017(38840)
- 2016(21579)
- 2015(23890)
- 2014(23627)
- 2013(23532)
- 2012(21707)
- 2011(19590)
- 2010(19155)
- 2009(17261)
- 2008(16639)
- 2007(14365)
- 2006(12410)
- 2005(10613)
- 学科
- 济(80362)
- 经济(80277)
- 管理(57956)
- 业(56057)
- 企(45014)
- 企业(45014)
- 方法(38068)
- 数学(33296)
- 数学方法(32963)
- 农(23405)
- 学(20675)
- 中国(20168)
- 财(19451)
- 地方(18422)
- 业经(17818)
- 农业(15878)
- 贸(15728)
- 贸易(15724)
- 易(15214)
- 环境(13614)
- 制(13386)
- 技术(13160)
- 和(12849)
- 务(12404)
- 理论(12367)
- 财务(12344)
- 财务管理(12329)
- 企业财务(11669)
- 划(11140)
- 银(10850)
- 机构
- 大学(300712)
- 学院(299364)
- 管理(118731)
- 济(111509)
- 经济(108828)
- 理学(103857)
- 研究(103221)
- 理学院(102616)
- 管理学(100663)
- 管理学院(100156)
- 中国(73906)
- 科学(70445)
- 京(65233)
- 农(61426)
- 业大(54323)
- 所(54006)
- 研究所(50230)
- 农业(48959)
- 财(47750)
- 中心(46665)
- 江(42830)
- 北京(40881)
- 范(39494)
- 财经(39239)
- 师范(38977)
- 院(37467)
- 州(37004)
- 经(35774)
- 省(32887)
- 农业大学(32798)
- 基金
- 项目(218190)
- 科学(168606)
- 基金(156602)
- 研究(150829)
- 家(140580)
- 国家(139396)
- 科学基金(117442)
- 社会(92230)
- 社会科(87212)
- 社会科学(87187)
- 省(86363)
- 基金项目(85009)
- 自然(80989)
- 自然科(79053)
- 自然科学(79026)
- 自然科学基金(77591)
- 划(74122)
- 教育(68216)
- 资助(63917)
- 编号(60874)
- 重点(49149)
- 成果(47373)
- 部(46590)
- 发(46454)
- 创(45324)
- 计划(43454)
- 科研(42711)
- 创新(42321)
- 课题(42007)
- 大学(39197)
- 期刊
- 济(117110)
- 经济(117110)
- 研究(81102)
- 学报(59195)
- 中国(54859)
- 农(54649)
- 科学(50972)
- 大学(42263)
- 学学(40155)
- 管理(40069)
- 农业(38209)
- 财(33720)
- 教育(29840)
- 技术(23371)
- 融(21798)
- 金融(21798)
- 业经(20613)
- 业(19979)
- 经济研究(18306)
- 财经(17806)
- 科技(16916)
- 图书(16602)
- 业大(16546)
- 问题(15815)
- 资源(15726)
- 版(15627)
- 经(15016)
- 理论(14330)
- 林业(13911)
- 技术经济(13489)
共检索到4208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秀娟 赵庚星 李涛 岳玉德
通过调查山东省青州市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养分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处理软件对土壤养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对耕地利用方式与土壤养分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结果表明,不同耕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中有机质、大量元素以及中量元素都有显著的影响。对有机质和大量元素的影响程度为碱解氮>有效磷>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机质;对中量元素的影响程度为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硅>有效硫;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除有效锌、硼在不同耕地利用方式间有差异性外,耕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有效锰、铜、铁以及氯离子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耕地 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青州市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群 赵庚星
选择山东省寿光市,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利用数理统计软件SPSS,系统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研究集约农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各养分含量分布存在明显规律。有机质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水浇地>果园>旱地>盐碱地;全氮、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和有效锌均值的分布特征是菜地>果园>水浇地>盐碱地>旱地;土壤pH值、交换性镁均值的分布特征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果园>菜地;交换性钙在不同利用方式中的含量为盐碱地>旱地>水浇地>菜地>果园;有效硼为果园>菜地>盐碱地>水浇地>旱地;有效铁为菜地>果园>水浇地>旱地>盐...
关键词:
集约农区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寿光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万盼 胡艳波 张弓乔 王宏翔 李录林 王鹏 惠刚盈
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便了解土壤质量状况,为实现不同植被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小陇山山麓区移栽至耕地(前期种植柴胡)后生长3年的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苗木土壤为对象,并以长期种植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耕地作对照,采用对比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2种人工植被类型下不同土层(0~10、10~20和20~30 cm)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均小于柴胡耕地,除0~10 cm土层有机质外,其余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 0.05)。油松苗地3个土壤层的速效钾均显著大于柴胡地(P 0.05)。2)2种植被类型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表聚现象",即养分含量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减趋势;而全钾含量在2种植被类型下均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即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增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 0.05)。3)主成分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磷是影响油松苗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而全氮和全磷是影响柴胡地土壤质量的最主要土壤因子,且土壤养分综合得分表现为油松地(1.467)<柴胡地(1.504)。可见,油松人工苗明显地降低了耕地土壤养分含量,长期栽植将会导致土壤养分处在较低水平,因此在大苗培育期间要因土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尤其需要及时补充土壤有机磷肥;而对柴胡耕地也应该补充有机氮肥和磷肥。这些结论可为小陇山山麓区域耕地进行土地合理利用和土壤科学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家斌 李华珍 缪一飞 张翠英 赵海军 武卫
通过对全县6个土类,19 496.93 hm2耕地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交换性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49.81%的土壤偏酸,37.84%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69%的土壤碱解氮缺乏,47.41%的土壤缺磷,37.25%的土壤缺钾,53.89%的土壤缺硫,25.95%的土壤缺镁,97.25%的土壤缺硼,41.77%的土壤缺锰,69.28%的土壤缺锌;根据丰缺情况,提出烤烟、甘蔗、玉米、水稻等主要栽培农作物的施肥建议,指导农户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作物 施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鲁明星 贺立源 徐辉 吴礼树 杨文兵 巩细民 胡正梅
以湖北省江陵县1982年和2004年2次土壤调查数据为基础,比较了耕地养分状况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高有机质含量和极低有机质含量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减少,原来有机质含量中等的耕地土壤面积所占比例增加,总体趋向均一化;土壤全氮含量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可能主要是增施化学氮肥导致的;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变化与有机质含量呈类似趋势,总体上呈升高趋势;土壤钾素含量总体呈耗减状态;土壤微量元素除有效锌、硼缺乏外,有效铜、铁、锰等含量多处于适宜水平。这些结果可为当地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耕地 土壤养分 变化 湖北省江陵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治华
山东省青州市发展专业村的经验王治华近几年,为推进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效益,青州市在制定并实施“农村产业化工程”中,把发展专业村作为突破口和着力点,精心培育,积极扶持,正确引导,大力促进,使专业村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对全市农村经济产生了强劲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刘明新 师丽华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是整个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教育在考虑国家统一发展与需要的同时,还应关注并发扬自身的民族文化与传统特色。本文在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州市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并为散杂居少数民族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关键词:
青州 回族 满族 教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瑷玲 赵庚星 王瑞燕 袁祥明
根据土地整理措施对农地质量的影响,评定土地质量整理等级,确定区域农地整理时空配置,可以为科学的区域农地整理规划提供依据。文章以山东省青州市为例,在深入分析农地整理特点和青州市自然、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整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综合指数法和GIS技术取得各评价单元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农地整理时空配置。研究结果表明,青州市一级(近期)土地质量整理区分布于东部平原,整理面积106.21km 2,占整理总面积的8.85%,二级(中期)整理区分布于中部平原和西部丘陵区,整理面积234.04km 2,占19.51%,三级(远期)整理区分布在西部平原和中部丘陵,整理面积559.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庆玲 常庆瑞 刘京 刘梦云 王德彩
为了研究吴旗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的影响,对农耕地、天然草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和乔木林地5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进行了调查、样品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天然草地和乔木林地0~20cm表层土壤有机质增长率均较大,为36.11%和32.96%,二者碱解氮含量也较高,分别为66.88和69.37 mg/kg;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0~20 cm表层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乔木林地速效钾含量最高。乔木林地0~20 cm土层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3种水解酶活性均高于其他4种土地利用方式,0~20 cm土层土壤酶活性均高于20~40 cm土层,表明人工种植乔木林可以使土壤水...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 酶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马家斌 田旺海 苏龙 尹志涛 李艳芳 李华珍 武卫
为了解稻区土壤养分状况,并根据养分丰缺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施肥,最终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对云南省新平县稻田土壤p 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硫、有效镁、有效硼、有效锰、有效锌进行养分分析。结果表明,53.80%的土壤偏酸,23.40%的土壤有机质偏低,24.20%的土壤碱解氮缺乏,39.20%的土壤缺磷,65.80%的土壤缺钾,22.60%的土壤缺硫,7.87%的土壤缺镁,85.27%的土壤缺硼,14.04%的土壤缺锰,37.67%的土壤缺锌。水稻生产中应注意增施有机肥、钾肥,以培肥地力,补施硼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养分 施肥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远华 张兴旺
今年以来,山东省青州市国土资源局坚持"三三"工作法,有力地推动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至8月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全部完成;已发放农村宅基地使用证61792宗;完成总工作量的56%。依靠三种力量,形成工作合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工作中,青州市国土资源局充分依靠政府、部门和群众三种力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群众支持的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玮 王丽阳 郄海涛
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山前平原交接地带的山东省青州市,地貌类型主要有丘陵、山前平原、河谷阶地3种,全市土壤共分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4个土类。年降水量偏低,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全市的农业灌溉条件较差。全市低质量耕地近3.008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9.04%,且细碎化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部分工矿用地沿公路带状分布,集聚程度较低,农村墓地零星分布,缺乏统一规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玮 王丽阳 郄海涛
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山前平原交接地带的山东省青州市,地貌类型主要有丘陵、山前平原、河谷阶地3种,全市土壤共分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4个土类。年降水量偏低,水资源分布不均、利用率不高,全市的农业灌溉条件较差。全市低质量耕地近3.008万公顷,约占耕地总面积的39.04%,且细碎化问题较为突出;农村居民点分布零散,部分工矿用地沿公路带状分布,集聚程度较低,农村墓地零星分布,缺乏统一规划;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青州市 农业示范区 山东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贵宝 尹澄清 孙克刚 焦有 白乐高
通过对河南省1995年取得的1130个土样进行了土壤全钾、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 ,并同第二次土壤普查 (1985年 )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河南省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02 6mg/kg,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下降了30 4mg/kg,年平均下降3 04mg/kg;以豫东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最多 ,为46 5 % ,豫中区下降最少 ,仅为6 8 %。土壤缓效钾含量低的仅为177 5mg/kg,高的达2553mg/kg,平均为863mg/kg。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17 2g/kg,也下降了10 4 % ;下降幅度最大的为潮土达16 9 % ,褐土下降最低为0 5 %。
关键词:
河南省 土壤 钾素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