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4)
- 2023(7346)
- 2022(5690)
- 2021(5321)
- 2020(4597)
- 2019(10747)
- 2018(10526)
- 2017(20829)
- 2016(11077)
- 2015(12655)
- 2014(12584)
- 2013(12254)
- 2012(10820)
- 2011(9489)
- 2010(9931)
- 2009(9410)
- 2008(9566)
- 2007(8796)
- 2006(7685)
- 2005(7102)
- 学科
- 企(69453)
- 企业(69453)
- 业(63618)
- 管理(53801)
- 济(53125)
- 经济(53060)
- 方法(27446)
- 数学(20229)
- 财(20129)
- 业经(19736)
- 数学方法(19727)
- 务(17440)
- 财务(17404)
- 财务管理(17394)
- 企业财务(16483)
- 技术(14153)
- 理论(13121)
- 企业经济(12033)
- 和(11396)
- 划(11212)
- 经营(10889)
- 策(10644)
- 制(10572)
- 技术管理(10457)
- 体(9682)
- 中国(9238)
- 决策(9093)
- 农(8376)
- 计划(8257)
- 贸(8255)
- 机构
- 学院(161892)
- 大学(158758)
- 管理(72436)
- 济(67021)
- 经济(65504)
- 理学(62141)
- 理学院(61608)
- 管理学(60556)
- 管理学院(60242)
- 研究(44407)
- 中国(35815)
- 京(32658)
- 财(31683)
- 江(25145)
- 财经(25122)
- 科学(24885)
- 经(22663)
- 所(20873)
- 中心(20757)
- 业大(20670)
- 商学(20599)
- 北京(20508)
- 商学院(20397)
- 州(19761)
- 经济学(19066)
- 研究所(18590)
- 财经大学(18582)
- 经济管理(18306)
- 农(18227)
- 范(18014)
- 基金
- 项目(103811)
- 科学(84398)
- 基金(76997)
- 研究(76610)
- 家(65561)
- 国家(64919)
- 科学基金(58988)
- 社会(49311)
- 社会科(46874)
- 社会科学(46859)
- 省(41811)
- 基金项目(40003)
- 自然(39513)
- 自然科(38781)
- 自然科学(38773)
- 自然科学基金(38136)
- 教育(36819)
- 划(34041)
- 资助(32602)
- 编号(31002)
- 成果(24005)
- 创(23817)
- 部(22910)
- 重点(22793)
- 业(22407)
- 创新(22047)
- 课题(20998)
- 发(20567)
- 教育部(20469)
- 项目编号(20347)
共检索到2410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厚斌
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以数控、机电、化工、汽修等为特色专业的国有工科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设有金工实训中心、数控与汽修实训中心、焊接实训中心、电工实训室、家电维修实训室、化工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修实训室、财会模拟室等实验实训场地。青岛市现代制造业教育集团总部设于校内。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施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注重工学结合,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培养学生成为"做人有品德、就业有优势、升学有希望、创业有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北京电气工程学校构建职业化德育评价模式,突出学岗对接,使学生建立起"职业人"的道德意识和能力意识。学校在调研基础上组建由学校代表、企业代表和家长、社区、学生代表共同组成的德育特色项目管理团队,并制订《德育团队管理办法》,使团队成员在职业化评价体系建设中起参与制定、组织实施、监督反馈作用。团队的建设、权力的赋予、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全方位、多渠道评价的顺利实施。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星钊 刘世立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如何办出特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所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宁波市着力推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强化"四项驱动",推动"四项对接",创新"四项模式",形成了政府推进、学校跟进的良好格局。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强化"四项驱动"。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在全国率先为校企合作立法,制定《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配套出台了《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实施办法》等相关政策文件,为校企合作提供法律保障。二是推进资源互补。成立宁波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顺德梁琚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联系行业,紧紧依靠企业,按人才市场和企业需求设专业,按生产要求配置教学实习设备,教学过程企业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实施"双零模式",促进教育公平。为帮助贫困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从2006年起,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成荣
文章从体制、课程和教学三个层面,以及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等三个维度,论述了校企合作模式分析框架的建立,并对校企合作模式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模式 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彦春
文章针对通信行业人才需求特点,提出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思想,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专业教育、师资培养等角度全方位合作,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并结合唐山学院校企合作具体案例,说明校企合作方案的可行性。
关键词:
通信类专业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黄海燕 续智丹 杨福源 袁泉 边明远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世界工业发展带来了新契机,也对未来工程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系统思维、创新设计和实践技能等是卓越工程领军人才必须具备的工程素养。实践表明,上述工程素养难于通过课堂讲授获得,只能在实践中通过体验逐渐养成。该文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校企深度合作开展实践教育为背景,研究如何有效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培养具备工程素养的卓越工程领军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校企深度合作 工程实践教育 工程教育创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传涛 陈宝江 秦华
将校企合作引入到物流工程专业的教学中来,通过分析国内外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特点,构建了物流工程专业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包含四个教学模块:基础教学模块、校企合作教学模块、实践教学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依次对这四个模块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目标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物流工程 校企合作 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三法 张冬琴 王吉连 张爱东 丁丽雄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核心和难点,难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了解不足。本文总结了几所职业学校和厚载公司之间长达四年的深入合作的效果,提出了引入第三方咨询服务机构、在学校与企业间构架桥梁,以提高校企合作质量的"校企企"合作新模式。本文对校企企合作模式的概念、角色关系、特色与创新做了阐述,对成功实施的经验进行分析,并分享了实施的体会与思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前平
山东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前身为东港区第二职业中专,始建于1996年。1999年实施五校合一组建了职教中心,同年,被授予省级重点称号。2009年初,学校实施扩建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扩大了办学规模,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2010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超锋
以校企合作推动实践教学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但已有校企合作模式尚不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积极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了其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丰富校企合作形式和内容,打造现代物流服务中心教学企业平台,促进专业产教合一建设的成功经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丽颖
在都市农业背景下,培养高等农业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要面向现代都市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等领域,掌握信息采集与智能处理技术,而且要熟练解决农业领域信息技术应用、物联网应用工程设计、系统管理和维护、应用推广等,也要克服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校企合作是一个新生事物,缺乏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到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影响校企合作开展的深度;校企合作缺乏成功的经验支撑,学校与企业互利互惠性不明显。因此,高等农业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政府应发挥指导和支持的作用,校企双方建立合作共信共赢机制,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与企业无缝对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晓霞
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内涵及合作深度,分析了校企合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普遍属于浅层次的合作,缺乏整体运筹、通盘考虑,运行的形式大都限于表面上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同时,阐述了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推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提出了"订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校厂一体化""联合共建"这五种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最佳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