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5)
- 2023(7440)
- 2022(6252)
- 2021(5541)
- 2020(4511)
- 2019(9755)
- 2018(9580)
- 2017(17918)
- 2016(9523)
- 2015(10845)
- 2014(11210)
- 2013(10878)
- 2012(10325)
- 2011(9760)
- 2010(9990)
- 2009(9233)
- 2008(8871)
- 2007(8206)
- 2006(7590)
- 2005(7065)
- 学科
- 济(64653)
- 经济(64615)
- 管理(29296)
- 业(20244)
- 地方(20164)
- 方法(17433)
- 企(16251)
- 企业(16251)
- 数学(14873)
- 数学方法(14760)
- 地方经济(14030)
- 环境(13801)
- 中国(13445)
- 学(12239)
- 业经(11401)
- 农(10961)
- 财(9519)
- 划(8505)
- 和(8115)
- 制(8114)
- 经济学(8003)
- 发(7724)
- 理论(7712)
- 农业(7705)
- 资源(7559)
- 融(7433)
- 金融(7431)
- 体(6715)
- 银(6573)
- 银行(6568)
- 机构
- 学院(148178)
- 大学(144835)
- 济(69645)
- 经济(67995)
- 研究(53454)
- 管理(51022)
- 理学(42793)
- 理学院(42223)
- 管理学(41469)
- 管理学院(41189)
- 中国(40711)
- 科学(31224)
- 京(30314)
- 财(30188)
- 所(27207)
- 研究所(24196)
- 江(24068)
- 中心(23878)
- 财经(23604)
- 经济学(22972)
- 经(21134)
- 范(20957)
- 师范(20805)
- 经济学院(20347)
- 院(19443)
- 北京(19358)
- 州(19308)
- 农(18745)
- 业大(17234)
- 财经大学(17048)
- 基金
- 项目(90369)
- 科学(71202)
- 研究(69164)
- 基金(63825)
- 家(54590)
- 国家(54124)
- 科学基金(46406)
- 社会(45523)
- 社会科(43093)
- 社会科学(43083)
- 省(36647)
- 基金项目(33305)
- 教育(30900)
- 划(29551)
- 编号(28224)
- 自然(27193)
- 自然科(26423)
- 自然科学(26418)
- 自然科学基金(25894)
- 资助(25774)
- 成果(22979)
- 发(22100)
- 重点(20940)
- 课题(20524)
- 国家社会(19179)
- 部(19147)
- 发展(18608)
- 展(18320)
- 创(18178)
- 性(17178)
共检索到237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任建兰 吕婷婷
山东省是全国的人口、经济大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使生态环境的压力日趋严重。文章从这一矛盾现状出发,在综合借鉴生态区划的思路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AHP方法,对山东省经济-环境胁迫区进行了划分,从地域差异角度提出了分区特点及问题,以期为全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经济-环境胁迫区 地域分异 山东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维通 徐晓鹰
区域经济研究,首先要对经济区域作出正确的划分。而在不同的区域经济理论指导下,其经济区域划分的结果是各不相同的,相应的研究结论也在不相同。本文用点轴开发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网络开发理论作依据,对山东的经济区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划分,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各种划分方式的利弊。
关键词:
山东经济区域 划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爱民,刘宇,高翔
农牧耦合存在两种基本耦合类型:一是特定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中农牧业生产之间的内部耦合;二是不同地域农(牧)生态系统之间的农牧空间耦合。在对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现状结构和问题分析基础上,结合对农牧空间耦合的理论探讨,提出了河西地区农牧空间耦合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农牧耦合 地域分异 河西地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杜霞 钱宏胜 吴殿廷
运用GEODA软件中的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人均GDP为指标,结合变异系数,对山东省近10年来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县域经济差异近10年来逐渐加大;高高型地区空间自相关明显,范围不断扩大,从东部沿海地区向鲁北地区扩散,低低型区域主要集中在鲁西和鲁南地区,后期逐渐向鲁北和鲁中地区扩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高低交错空间格局,极化效应明显;热点区主要集中在以济南、青岛为核心的鲁中和沿海地带,还有北翼的黄河三角洲地带,冷点区集中分布在鲁西、鲁西北边缘地带、鲁中南地区。从政府政策、产业基础、区位因素等方面对空间格局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县域发展 空间分异 ESDA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慧 孙晋芳 余静
借助GeoDA软件,运用标准差、加权变异系数、库兹涅茨比率和空间自相关等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05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时空双重维度着手,对山东省1995—2012年县域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趋势和空间格局分异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时间序列上山东县域经济绝对差异显著扩大,相对差异缓慢上升,极化现象显著;从空间格局来看,山东县域经济存在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总体呈现"大异质,小均质"的空间经济格局,东部县域发达而西部县域相对落后,县域间经济发展的空间依赖性呈现出由增强到减弱的趋势,县域经济发展遵循"积累循环"法则,空间自相关集聚模式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梅林 郭建香
采用外贸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均外贸总额、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外贸依存度和资本依存度等6个外向型经济测度指标,对黑龙江省13个地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和分类比较研究,结论表明黑龙江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地域分异十分明显,这种地域分异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区位因素、经济因素、空间联系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主观因素主要是指决策行为因素,包括政府决策行为和企业决策行为。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外向型经济 地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在构建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系统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城市填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影响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的主要因子,对耦合的地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对不同耦合地域类型的特征和问题进行了解析,系统揭示了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地域分异规律。结果表明:长春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空间耦合地域分异突出,不协调状态明显,为此,提出了相应的调控对策与优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灵敏 杨运祥 刘新庚
对于没有地理、自然条件优势的广大内陆地区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凭借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东风 ,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模式 ,邵东经济现象可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内陆经济 县域经济 邵东经济现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非 蔡建明 刘军萍
本文致力于探析京郊小城镇的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发展的动力机制,综合运用了H.J.纳尔逊的城镇职能分类方法和区位商法,从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从业结构出发,将京郊183个小城镇划分为四大类型。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进一步探讨了京郊四大类小城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演变趋势,结果发现这四大类小城镇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十分明显,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定位和演进机理。基于此,为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制定了不同的发展策略,以便为今后不同类型的小城镇开展分类规划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天华 方小强
在消费社会中,文化褪掉其精英和高高在上的外衣而进入社会大众日常生活,文化消费逐渐成为大众的一种消费习惯,发展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在文化消费中,地域文化正成为大众缓解工作压力、释放紧张情绪和节假日休闲娱乐的理想消费形式。这种消费社会的消费亮点得到了重点培育,社会大众日益高涨的消费需求不断利益化。在一些地方以地域文化为平台,打造地域文化名片,塑造地域文化品牌,以实现区域经济利益和文化效应的最大化。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文化消费 地域文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琪生,宋凤兰
论中国经济地域划分西北师范大学地理系王琪生宋凤兰根据劳动地域分工的理论,对我国的经济地域划分进行研究,旨在使经济地带和经济区的分界线不发生矛盾,以利于经济发展,弘扬东西部地区,各省、市、区的优势,加强经济区的横向联系和寻求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彤 马晓冬 蔡韡宇
以江苏省61个县(市)为研究单元,定量研究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类型及其演化过程,发现近10年来江苏省农村经济的总体水平在逐步提升,但是仍呈现出较大的地域差异。采用"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的命名方法,总结出12种乡村经济发展类型:农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欠发达型、农业主导经济不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较发达型、工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发达型、第三产业主导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较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中度发达型、均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型。并分析了类型形成原因。为江苏省分区分类制定乡村经济发展政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村 经济类型 模比系数 江苏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芹 冯仲科 刘惠清 周嘉 孟昭虹
该文依据第二松花江干流的地形、水文、水质信息及其干流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选用合理的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模型,将水环境纳污能力与水环境的地理、水文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第二松花江干流水环境承载力的地域分异特征,探索水环境承载力与其水体动力特征、环境压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深入探讨第二松花江流域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并提出减污、增水、污水资源化等提高水环境承载力的建议和措施,进而为该流域污染控制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伟明 王明 吴志军 赖新峰
长江经济带是连接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文章构建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双向互动关系模型,选取2003—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估算各地的环境质量,分区域呈现其动态演变规律和时空特征,并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长江经济带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及空间效应。结果显示:(1)长江经济带的环境质量呈逐年改善的趋势,下游地区的污染排放相对较低,中游和上游则相对较高。(2)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互动关系,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而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减少治理成本,吸引高端要素集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3)各地级及以上城市之间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人口规模、技术水平、政府干预和污染治理投入等因素对相邻地区的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都存在间接空间效应。最后,在狠抓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及构建统筹全方位的区域合作关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