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4)
- 2023(10019)
- 2022(8646)
- 2021(7920)
- 2020(6271)
- 2019(14355)
- 2018(14295)
- 2017(26791)
- 2016(14662)
- 2015(16688)
- 2014(17206)
- 2013(17202)
- 2012(16746)
- 2011(15416)
- 2010(16081)
- 2009(14911)
- 2008(14757)
- 2007(13511)
- 2006(12685)
- 2005(12059)
- 学科
- 济(84261)
- 经济(84178)
- 管理(37410)
- 业(35196)
- 地方(28852)
- 企(24658)
- 企业(24658)
- 中国(24560)
- 农(23100)
- 方法(21064)
- 业经(18123)
- 数学(17651)
- 数学方法(17428)
- 地方经济(16755)
- 农业(16249)
- 学(15318)
- 制(14445)
- 财(14277)
- 融(13115)
- 金融(13113)
- 银(12980)
- 银行(12968)
- 发(12765)
- 行(12598)
- 环境(12052)
- 贸(11614)
- 贸易(11599)
- 易(11001)
- 理论(10448)
- 和(10102)
- 机构
- 学院(218603)
- 大学(213240)
- 济(97825)
- 经济(95482)
- 研究(84068)
- 管理(74349)
- 中国(65984)
- 理学(60399)
- 理学院(59564)
- 管理学(58545)
- 管理学院(58134)
- 科学(48957)
- 京(47238)
- 财(45344)
- 所(44307)
- 研究所(38994)
- 江(38462)
- 中心(38144)
- 农(36730)
- 财经(33477)
- 范(32681)
- 师范(32430)
- 北京(31262)
- 州(31107)
- 省(30500)
- 经济学(30326)
- 经(29796)
- 院(29592)
- 业大(28557)
- 农业(27668)
- 基金
- 项目(126227)
- 研究(98942)
- 科学(97365)
- 基金(85454)
- 家(72785)
- 国家(72025)
- 社会(61569)
- 科学基金(60229)
- 社会科(58088)
- 社会科学(58075)
- 省(53971)
- 教育(44736)
- 基金项目(44571)
- 划(42470)
- 编号(42147)
- 成果(35879)
- 资助(35306)
- 发(34933)
- 自然(34717)
- 自然科(33748)
- 自然科学(33740)
- 自然科学基金(33063)
- 课题(31552)
- 重点(29180)
- 发展(29003)
- 展(28514)
- 部(26799)
- 年(25926)
- 性(25629)
- 创(25507)
- 期刊
- 济(134454)
- 经济(134454)
- 研究(78144)
- 中国(56488)
- 农(36615)
- 财(34981)
- 教育(30992)
- 管理(30791)
- 学报(29264)
- 科学(28336)
- 融(26884)
- 金融(26884)
- 农业(24499)
- 大学(22501)
- 技术(22033)
- 业经(21809)
- 学学(20711)
- 经济研究(20658)
- 财经(17308)
- 问题(17195)
- 经(15222)
- 贸(12985)
- 技术经济(12400)
- 业(12260)
- 世界(11942)
- 国际(11631)
- 图书(11456)
- 经济问题(11393)
- 资源(11037)
- 坛(10948)
共检索到3789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有邦 杨林芳
山东黄淮海平原地区是全省最大农区。区内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但至今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分析该区资源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成因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开发途径和对策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经济发展 资源环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志宏 郝晋珉 郭力娜 高红梅
本文利用基尼系数方法研究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要素与产出的空间集聚状况,并依据不均衡发展理论构建其产业与用地空间集聚发展战略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相对黄淮海地区产业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而言,该地区人口和建设用地的空间分布则表现出比较分散性;由于土地具有固定性和基础承载属性,土地空间配置的分散性必然导致其它生产要素不能按照最优方式进行配置,进而导致区域产业发展的低效性。鉴于国外发展经验和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该区域非农经济建设进入大力发展大都市圈与都市带相结合的网状聚集发展阶段。依据点轴发展理论及黄淮海地区各市非农社会经济建设竞争力和主要交通状况分析,区域非农产业和用地在空间上呈现出"两横三纵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穆信芳 张佩昌 刘建国
一、前言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冲积平原,包括京、津、冀、豫、苏、皖五省二市部分地区。1988年国务院决定开发黄淮海平原,主要是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以增产粮食为中心,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辖83个县,区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资源丰富,劳力充足,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但在人均耕地日趋减少的情况下,平原林业如何发展,这是一个新课题。林业发展规模和布局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自然资源的可能性来确定,由于山东省黄淮海平原森林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因此,我们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林业发展战略动态仿真模型,定量地研究林业发展规模及其效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林业发展战略 动态仿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曹志宏 梁流涛 郝晋珉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区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可以导致区域在许多特性上存在高度的相关性。本文采用综合法对区域的社会经济进行评价,并根据不均衡发展原理,利用Moran空间相关指数,对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空间集聚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黄淮海地区各地社会经济在数量上具有差异性,在空间上具有相似性;从时间变化的角度看,近年来区域社会经济空间集聚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区域非农经济发展已经体现出显著的社会经济空间分异格局。黄淮海地区社会经济综合水平比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直辖市、省会、沿海地区和经济区位比较优越的地区,比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中部和南部。已经初步表现出4个非农社会经济集聚增长区,它们分别是京津冀经济区、山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苏皖北部经济区。但是目前中原经济区和苏皖北部经济区核心地带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今后应加强其核心辐射带动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平衡和周边经济发展。文章最后根据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实际,构建了区域社会经济集聚发展战略模式,其实质就是加强区域内部地区间农业生产和非农经济建设的分工与协作,以促进区域土地利用优化布局和提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竞争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林芳,田西斗
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地区土地后备资源开发与保护杨林芳,田西斗(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济南250014)山东省地处黄淮海平原中部。全省除胶东半岛外,大部分属于这个区域。本文所述范围主要指鲁西平原和鲁北滨海平原地区的63个县(市、区),土地面积669.29万h...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媛 王秀东 闫琰 韩昕儒
[目的]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分析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小麦整体质量,促进小麦产业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利用2013—2017年全国小麦主要品种推广数据, 2017年河北、山东、河南3省共308户农户的调研数据,以及2010—2017年中国小麦质量报告的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和对比分析,对黄淮海地区小麦品种的种植情况、品质质量情况以及成本收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黄淮海地区小麦育种经历了抗病稳产、矮化高产、多抗广适和优质高效4个阶段,但当前小麦生产还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品质质量低、产购销体系不完善等3方面的问题。[结论]未来消费及加工市场对小麦品种及品质的要求会不断提升,黄淮海地区的小麦特别是优质强筋小麦的供给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于此,提出加快优质小麦品种改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优质优价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吴敏一
地区,作为构成宏观经济系统的一个子单元,其经济关系及运行机理并不比后者显得简单。遗憾的是,这一显见的道理在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规划中常常被忽视。可以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玉升 阎爱华
农业综合开发是国家和各级政府为了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经济活动,山东省自1988年开始实施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开发区域涉及13个市地、82个县市区,土地、耕地和人口均占全省的2/3左右。开发内容包括兴修农田水利、开荒改土、农业科技推广、林业建设、畜牧业建设、淡水养殖、农业机械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峰 甄文栋 王倩
本文利用2001-2010年山东省环渤海4市的废水、COD、氨氮排放量3项废水污染负荷输出数据,通过与人均GDP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负荷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环渤海沿海地区的水污染负荷输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典型的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各市COD和氨氮排放曲线出现拐点的情况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采取的一系列水环境保护政策对EKC曲线拐点的出现甚至提前出现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焕成 陈佑启
我国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问题研究──兼论黄淮海地区农业与农村发展郭焕成,陈佑启(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100101)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问题早在本世纪初就受到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1972年,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学杰
文章通过利用HLM模型来研究山东省91个市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废气的排放量与当地第一第二产业总产值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这预示着一种环境随经济增长恶化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 地区经济发展 HLM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庆春 赵炳新 李晓晨
文章对山东省物流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1998年~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中的数据,计算了物流业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力两个指标,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物流量每变动1,引起经济增量同方向变动约5.54;物流业与三大产业均呈现较高正相关关系,与第二产业关联最强而与第一产业关联最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甘永祥
黄淮海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农区,跨五省,二市,总面积30万平方公里,人口二亿,耕地2.7亿亩,幅员广阔,平畴千里,地处要冲,交通便利,位于北暖温带,农业自然资源丰富河南省黄淮海是黄淮海平原的西南部分,包括本省八个地区,72个全部和部分县(市),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0.5%,是全国粮、棉、油及畜产品的重要产区之一,对于本省农业发展,举足轻重,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但是由于本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种种历史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彪 杨三变 熊英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然后对环渤海地区近三年的各指标进行整理,经过纵横对比分析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8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认为总体上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内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进而分析这种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资源、环境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主张,以期对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环渤海地区 循环经济 不平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