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41)
- 2023(17790)
- 2022(15303)
- 2021(13922)
- 2020(11828)
- 2019(26791)
- 2018(26574)
- 2017(51653)
- 2016(27721)
- 2015(31003)
- 2014(31061)
- 2013(31130)
- 2012(29391)
- 2011(26805)
- 2010(26979)
- 2009(25005)
- 2008(24203)
- 2007(21674)
- 2006(19465)
- 2005(17670)
- 学科
- 济(135363)
- 经济(135230)
- 管理(77918)
- 业(75046)
- 企(60231)
- 企业(60231)
- 方法(53729)
- 数学(46500)
- 数学方法(46091)
- 中国(34954)
- 农(33966)
- 地方(32848)
- 业经(28739)
- 学(28434)
- 财(27984)
- 农业(23233)
- 制(22479)
- 贸(21652)
- 贸易(21638)
- 易(20784)
- 融(19246)
- 金融(19245)
- 环境(19139)
- 银(18763)
- 银行(18696)
- 和(18634)
- 理论(18515)
- 地方经济(18512)
- 技术(18281)
- 行(18011)
- 机构
- 大学(408434)
- 学院(405993)
- 济(173364)
- 经济(169777)
- 管理(156423)
- 研究(146852)
- 理学(134547)
- 理学院(132986)
- 管理学(130764)
- 管理学院(130069)
- 中国(108679)
- 科学(90010)
- 京(88238)
- 财(77105)
- 所(75406)
- 农(70456)
- 研究所(68468)
- 中心(64643)
- 江(61529)
- 业大(61322)
- 财经(61265)
- 北京(56386)
- 经(55578)
- 农业(55013)
- 范(54194)
- 师范(53603)
- 院(53272)
- 经济学(53015)
- 州(49232)
- 经济学院(47462)
- 基金
- 项目(272002)
- 科学(213544)
- 基金(197024)
- 研究(196810)
- 家(172650)
- 国家(171193)
- 科学基金(145997)
- 社会(125042)
- 社会科(118518)
- 社会科学(118485)
- 省(107134)
- 基金项目(104108)
- 自然(94787)
- 自然科(92552)
- 自然科学(92528)
- 自然科学基金(90914)
- 划(89392)
- 教育(89291)
- 资助(82238)
- 编号(78594)
- 成果(63750)
- 发(62000)
- 重点(61422)
- 部(60025)
- 创(55972)
- 课题(55280)
- 创新(52283)
- 科研(51712)
- 国家社会(51311)
- 教育部(51227)
- 期刊
- 济(201407)
- 经济(201407)
- 研究(126601)
- 中国(82135)
- 学报(66370)
- 农(63991)
- 科学(61183)
- 管理(59640)
- 财(55923)
- 大学(49883)
- 学学(47100)
- 农业(43931)
- 教育(43045)
- 融(38143)
- 金融(38143)
- 技术(35151)
- 经济研究(33142)
- 业经(32083)
- 财经(30907)
- 经(26604)
- 问题(25568)
- 业(22640)
- 技术经济(21564)
- 图书(19742)
- 商业(19404)
- 科技(19161)
- 贸(19106)
- 理论(19078)
- 世界(18597)
- 现代(18439)
共检索到618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传平 高伟 赵亚楠
文章基于1980-2012年统计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能源消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对产业结构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也有单向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费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均大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孟庆春 赵炳新 李晓晨
文章对山东省物流业与地区经济发展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根据1998年~2008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及相关资料中的数据,计算了物流业对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增长的贡献率与拉动力两个指标,并进行了回归分析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物流业与山东省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而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物流量每变动1,引起经济增量同方向变动约5.54;物流业与三大产业均呈现较高正相关关系,与第二产业关联最强而与第一产业关联最弱。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省市经济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其内部仍有欠发达地区。促进沿海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异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依据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对山东省菏泽市进行实证分析,揭示菏泽产业结构的演变特征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机理,提出今后菏泽产业结构演进的态势,以期为菏泽市及与其相似的沿海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仁 王新华
文章基于2012—201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利用数据,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单位根检验手段对影响能源效率的相关指标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省能源效率的空间依赖性明显,并没有出现完全随机的状态。空间相关性指数极其显著,表明我国省域能源效率之间内在作用机制长期存在且相互影响;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人口数量、技术进步等因素也在影响着各省份的能源效率,并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平衡关系,此外,该平衡关系具有较明显的波动效应和短期修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志伟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0-2009年数据,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对山东省的人均GDP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呈非同步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孙旭杰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学者还用实证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通过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山东省产值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产业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波 张宁 于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相比较金融规模而言,金融结构更能反映金融业的功能和效率且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更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贷款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演进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银行集中度变化并未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山东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志新 任欣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确定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方向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1980~2008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长期趋势关系,且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通过对柯氏生产函数的扩展计量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结论:山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程度较高。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吴刘仓 程晓歌 马婷
采用1985~2007年中国能源消费、环境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煤炭消费、石油消费、电力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电力消费之间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经济增长与石油消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洪军 莎娜
本文构建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1978—2009年的数据检验了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探索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能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差异明显,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增长更多依赖隐性环境指标;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综合性的,强化单方面环境指标并不必然加速区域经济增长;山东省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步摆脱显性区域环境指标的负面影响,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环境显性指标与隐性指标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发展环境 发展模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阳
在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以山东省农产品为例,通过协整分析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证研究得出,农产品物流对山东农业经济短期影响作用不明显,长期影响效果增强。总体来说,山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的步伐,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政府、企业、农户及合作单位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流通体系。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产品物流 农业经济 实证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丹羽 姜振煜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重点分析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货运量四个参数间的关联性。通过采用山东省1995年至2014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物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并且推导出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所产生的引导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丹羽 姜振煜
利用时间序列模型,基于协整理论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重点分析生产总值、进出口总额、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货运量四个参数间的关联性。通过采用山东省1995年至2014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实证结果表明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货物吞吐量和货物运输量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并且推导出国际贸易对国际物流所产生的引导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明波
作为成长中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以1985~2007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利用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得出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惟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验证了配第-克拉克定律的正确性,即经济的增长是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但却否认了库兹涅兹收入影响论,即在环渤海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经济增长的原因,而不是相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超 瞿德文 栾贻信 吕娜 冯捷
山东省属于世界水危机区。工业企业是城乡用水大户,工业废水是环境主要污染源。近年来,山东省把工业水资源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探索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文章全面分析山东省水资源危机形势与循环经济发展意义,系统阐述工业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效与经验,提出推进整体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