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9)
2023(12695)
2022(11154)
2021(10251)
2020(8672)
2019(19972)
2018(19978)
2017(38998)
2016(20957)
2015(23667)
2014(23781)
2013(23880)
2012(22103)
2011(20028)
2010(20093)
2009(18653)
2008(17788)
2007(15523)
2006(13948)
2005(12290)
作者
(62276)
(52001)
(51560)
(49179)
(33120)
(24930)
(23360)
(20591)
(19700)
(18498)
(17753)
(17723)
(16594)
(16565)
(15956)
(15858)
(15283)
(15192)
(14783)
(14635)
(12961)
(12904)
(12444)
(11832)
(11743)
(11587)
(11348)
(11265)
(10571)
(10086)
学科
(105053)
经济(104954)
管理(60187)
(54857)
(44076)
企业(44076)
方法(41390)
数学(35968)
数学方法(35637)
地方(25499)
(24869)
中国(22841)
(22816)
业经(20578)
(19713)
农业(17443)
(15543)
环境(15483)
地方经济(15039)
(14696)
(14414)
贸易(14405)
理论(14244)
(13812)
资源(12970)
技术(12307)
(12164)
(11842)
金融(11841)
(11787)
机构
大学(306375)
学院(304481)
(128555)
经济(125788)
管理(122202)
研究(106409)
理学(105890)
理学院(104671)
管理学(102954)
管理学院(102420)
中国(77115)
科学(66583)
(65237)
(55064)
(54145)
(50319)
研究所(49552)
中心(46948)
业大(46499)
(44690)
财经(44434)
北京(41176)
(40685)
师范(40383)
(40313)
农业(39133)
经济学(38487)
(38255)
(36001)
经济学院(34368)
基金
项目(209252)
科学(164109)
研究(152133)
基金(151761)
(132188)
国家(131103)
科学基金(112328)
社会(96136)
社会科(91029)
社会科学(91001)
(82540)
基金项目(81463)
自然(73373)
自然科(71473)
自然科学(71457)
自然科学基金(70176)
(68081)
教育(68009)
资助(62351)
编号(61929)
成果(49429)
重点(46489)
(45854)
(45658)
(42566)
课题(41956)
创新(39751)
科研(39507)
国家社会(39137)
教育部(39039)
期刊
(147257)
经济(147257)
研究(91325)
中国(57709)
学报(48708)
科学(45677)
(45369)
管理(44387)
(40074)
大学(36004)
学学(33873)
农业(31509)
教育(29178)
技术(26132)
经济研究(23418)
(22765)
金融(22765)
业经(22620)
财经(21824)
问题(18759)
(18676)
图书(16937)
资源(16677)
技术经济(16597)
(15850)
理论(14969)
科技(14451)
现代(13920)
实践(13493)
(13493)
共检索到4497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建  张广辉  
耕地数量的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文献都是从耕种农作物土地的总数量对经济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而没有考虑耕种不同作物土地数量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的不同。该文则将耕地分为耕种粮食、棉花和油料作物三类,以1996-2009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为依据开展了分析,通过统计数据显示: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趋势,而耕种棉花和油料作物的则呈现出多样化趋势。通过面板数据的单位根、协整以及因果关系检验得到:耕种粮食的土地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且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耕种棉花与油料作物的土地面积与经济增长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后,提出为了保持山东省经济的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春秋  徐长生  
利用山东省1997-2008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耦的时间过程和原因。结论认为:1997-2008年间,山东省耕地面积经历了由上升到下降的变化过程,2004年是增减的拐点。2004-2008年间,建设占用成为山东省耕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因子。2001-2004年与2005-2008年,山东省耕地建设占用与经济增长均表明发生了明显的脱耦现象,且有加速发展的趋势,山东省经济增长逐渐摆脱了对耕地资源的依赖。相对1997-2000年,2001-2004年间山东省经济增长对耕地资源占用的压力呈减轻趋势,属于相对脱耦;与2001-2004年相比,2005-2008年间山东省建设占用耕...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马慧景  赖志花  马慧卿  
土地一直是社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尤其在种植业发展中,更是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土地对种植业经济增长有什么样的影响,是人们所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生产函数的推导找出耕地资源与种植业经济增长可能存在的关系,并用河北省1991~2004年的有关数据进行了研究,提出今后种植业经济增长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刚  
本文基于1999—2016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耕地资源与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都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就证明了耕地资源诅咒效应的存在。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教育投入和技术创新都是耕地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在这4个因素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尤其重要。耕地资源通过挤出人力资本而间接抑制了经济增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基凯  吴群  黄秀欣  
耕地非农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耕地非农化的关系是直接影响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利用山东省17个地级市1995年-2006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并从资源配置效率角度提出了各地级市耕地非农化的最优配置数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7个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都在3%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3%,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土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无法低估的;②耕地非农化贡献率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从总体分布趋势上看,贡献率由鲁东地区向鲁西逐渐递减;③各地级市的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区域差异不仅仅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城市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延斌  董大朋  陈才  
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为理论基础,选取山东省1981年以来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计量模型,通过分析经济因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探究山东省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山东省工业废水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EKC呈"倒U形右侧"曲线特征,SO2与烟尘的EKC呈"N形"曲线特征;研究时段内,污染物排放量均已渡过峰值,其后随人均GDP的增长呈下降趋势,但是2002年以来,下降趋势停止并产生波动。分析表明,山东省EKC特征与工业结构变化、环境保护投资、环境政策取向有显著关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波  张宁  于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相比较金融规模而言,金融结构更能反映金融业的功能和效率且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更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贷款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演进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银行集中度变化并未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窦旺胜  王成新  
在新时代全面推进对外开放背景下,对外贸易成为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分析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对外贸易现状的基础上,选取1984年~2017年山东省进口额、出口额与地区生产总值(GDP)为数据样本,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建立协整方程、VAR模型对山东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的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和贸易方式处于中低层次;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稳定协整关系;进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原因;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出口贸易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白丽月  邱昌颖  黄曦  陈秀灵  
利用1996~2008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变化过程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变化关系,建立了耕地面积与人口数量、GDP、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间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福建省耕地面积经历了急剧减少-缓慢减少-急剧减少-缓慢减少的变化过程;近12年来福建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与3个影响因素之间存在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国家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对耕地面积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孔伟  欧名豪  
利用山东省建国以来的耕地序列数据以及近10多年来的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宏观分析了山东省耕地资源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地研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和人口压力是造成山东省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三类主要动因。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耕地变化回归模型,同时通过人均粮食需求量预测法,分别预测出2020年的山东省的耕地数量和耕地最低需求量,结果表明山东省未来的耕地资源态势不容乐观,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最后提出了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会广  曲福田  陈江龙  
显化耕地资源价值 ,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山东省为例 ,将耕地看作一个生态经济系统 ,按耕地资源价值形成的影响因素 ,以收益倍数法为基础 ,应用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原理 ,对耕地资源进行价值核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冲  赵向豪  汪晶晶  
基于2002—2019年中国省级单元面板数据,在对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量和出口量进行测算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虚拟耕地资源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探讨虚拟耕地资源对于农业经济增长作用机理和“尾效”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出口波动幅度大,进口呈线性增长特征,其中,虚拟耕地资源出口品种由单一转向多元化,进口品种以大豆为主,占比高达90%以上;(2)农业经济增长对要素的投入更偏向于虚拟耕地资源进口;(3)我国主要农产品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和出口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均表现为“增长红利”,但是虚拟耕地资源出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较弱,人地矛盾激烈,而虚拟耕地资源进口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依赖程度较高,人地矛盾缓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耿春燕,王爱丽,梁丽娟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流涛  马凯  杨渝红  
采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利用1979—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了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聚集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各变量与耕地消耗之间均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误差修正模型显示经济规模扩大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增长指标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同时经济增长的聚集效应在短期内具有减少耕地消耗的趋势,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在短期内对耕地消耗的作用不明显;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投资效应与耕地消耗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雪梅  李慧欣  
文章以我国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山东省为例,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对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性的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政府消费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