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03)
2023(14909)
2022(12689)
2021(11409)
2020(9591)
2019(22201)
2018(21809)
2017(41624)
2016(22725)
2015(25760)
2014(26133)
2013(26012)
2012(24987)
2011(22868)
2010(23305)
2009(21965)
2008(21849)
2007(19949)
2006(17818)
2005(16723)
作者
(68529)
(57466)
(57158)
(54538)
(36745)
(27545)
(26021)
(22199)
(21739)
(20578)
(19737)
(19165)
(18574)
(18398)
(18138)
(17882)
(17066)
(17007)
(16728)
(16515)
(14675)
(14402)
(13875)
(13146)
(13027)
(12968)
(12859)
(12751)
(11673)
(11359)
学科
(114921)
经济(114784)
管理(67009)
(62504)
(48864)
企业(48864)
方法(40279)
数学(35063)
数学方法(34784)
中国(31502)
地方(30417)
(30243)
(26628)
业经(24541)
(23607)
(21634)
农业(20463)
(18361)
贸易(18346)
(18044)
银行(18011)
(17964)
金融(17960)
(17653)
(17348)
地方经济(17111)
环境(17006)
(16145)
(15245)
(15117)
机构
学院(337972)
大学(337242)
(150033)
经济(146800)
管理(124365)
研究(123304)
理学(104763)
理学院(103515)
管理学(101973)
管理学院(101328)
中国(94200)
科学(72736)
(72336)
(70684)
(63921)
(58991)
研究所(57164)
中心(55866)
(55034)
财经(54215)
(48747)
业大(48377)
经济学(46900)
北京(46196)
农业(45755)
(45289)
师范(44878)
(43769)
(42819)
经济学院(41914)
基金
项目(212319)
科学(166538)
研究(157600)
基金(151786)
(131106)
国家(129964)
科学基金(110640)
社会(101287)
社会科(96032)
社会科学(96004)
(85775)
基金项目(79956)
教育(71922)
(70196)
自然(68405)
自然科(66719)
自然科学(66699)
自然科学基金(65499)
编号(64006)
资助(62159)
成果(53370)
(51175)
重点(48470)
(47343)
课题(45723)
(43697)
(42010)
国家社会(41693)
发展(41527)
创新(41081)
期刊
(181978)
经济(181978)
研究(108984)
中国(76724)
(55839)
(55570)
学报(50672)
管理(47412)
科学(47042)
大学(38568)
教育(37326)
农业(37151)
学学(36253)
(36016)
金融(36016)
技术(30491)
经济研究(29108)
业经(28725)
财经(27892)
(24090)
问题(23659)
(19642)
技术经济(18511)
(18358)
世界(16982)
统计(16477)
国际(15913)
商业(15887)
理论(15731)
(15376)
共检索到539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国力  房娟  
针对山东省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政策,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全局莫兰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及驱动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政府、企业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投资以及人民推动的消费水平;其发展速率呈“n”形趋势,2015—2019年为发展的“瓶颈期”;山东省各地级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依存关系,整体上表现出东北部高、西北部和南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演变处于停滞状态,表现出以济南和青岛为核心的“双核模式”;投资、消费、出口、科技的驱动效果较好。今后,山东省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改善经济结构体系,优化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增强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推动绿色发展及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娟  秦放鸣  
提高经济效率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途径。文章构建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测算了中国30个省份2000—2019年的经济效率值,发现各区域呈东、中、西递减的分布格局。通过对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了深入分析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在测算经济效率的基础上,运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对提高经济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经济发展、绿色环保、公平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经济效率的提高。只有经济发展与绿色环保协调兼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基于2009—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和全局空间自相关法,实证分析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不断上升,且呈现显著空间分化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相对较低。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驱动中国省(区、市)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优化农业资源投入结构、健全农村循环经济差异化发展机制、统筹农村绿色低碳资源配置的举措,以期为提升农业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峰  吴兴鲁  巩灿娟  刘厚风  李艺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全面剖析2011—2017年山东省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运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定量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影响,结论如下:(1)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环境规制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沿海、沿河地区以及西部"通道"地区;(2)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增加态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环境规制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关系,具有门槛效应,且2016年以后大部分城市开始逐渐越过门槛值。人力资本、固定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亚峰  吴兴鲁  巩灿娟  刘厚风  李艺  
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全面剖析2011—2017年山东省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格局特征,运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定量分析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影响,结论如下:(1)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环境规制高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部沿海、沿河地区以及西部"通道"地区;(2)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逐年增加态势,呈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环境规制对山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影响呈"U"型关系,具有门槛效应,且2016年以后大部分城市开始逐渐越过门槛值。人力资本、固定资本、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外贸依存度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邦克  邢茂源  杨青龙  
文章从经济增长高质量、创新发展高质量、生态文明高质量和民生发展高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一种新的综合评价模型——组合加权主成分法,对我国2013—2017年各省份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领域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空间聚集效应,形成"东高""中平"和"西低"的分布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勇  蒋蕊  张敏  骆琳  
为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大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数字经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发展不充分问题,文章基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界定,据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空间错位修正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时空演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两极分化较为明显,从时间上看,样本研究期内各省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升有降,大多数省份均在上升但增速不高,从空间上看,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特征,同时具有较强的集聚性且大部分省份处于低水平地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静  吴海伟  郑小青  
为了评价山东省内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依据经济学理论,选取了12项统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各个城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综合因子得分和SPSS结果,发现这些城市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等级,并据此从政府调控、吸引内资和外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三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亚雪  田成诗  程立燕  
在全球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构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刻不容缓。本文采用世界银行WDI数据库2001—2017年99个国家的数据,在"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基础上,加入稳定发展指标,构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发现:全球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明显优于发展中国家,欧洲国家明显优于非洲国家;某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与各分系统水平表现不一致:中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上表现相对最优,但协调发展水平和绿色发展水平表现相对较差;创新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的变化趋势表现为一致性,说明创新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打造高质量世界经济,全球需要针对性地制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等政策促进全球经济协同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林艳丽   江润泽   刘嘉卿  
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权法对2010~2020年东北地区34个地级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Markov链分析法、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法揭示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演变特征及地区差异,研究发现:2010~2020年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以年均3.72%的增长速度稳步上升,各地级市表现出由低质量水平向高质量水平转移的动态过程,逐渐形成了以正向空间聚集为特征的辽中南和哈长城市群;东北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出“俱乐部趋同”现象,既存在向更高等级转移的可能性,又具有一定的向下转移风险,且邻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等级越高,其空间溢出效应越大;东北地区发展的总体差异呈下降趋势,主要来源是组内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利军  陈梦冬  
文章以新阶段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立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选取34个指标构建省际可比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CRITIC-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份2008—2019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与分析。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分维度、分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间创新、开放维度差异较大,协调和绿色维度相对均衡,共享维度高低错落。各区域内泰尔指数变化显示:东部地区各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差距大,且呈扩大趋势;中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小,且相对稳定;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内部差距逐渐缩小,发展失衡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指数平滑法得到的2025年预测值,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得到提升,区域差距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扬  解柠羽  韩清艳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文章依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从美好生活、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绿色发展4个维度来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粗糙集与相关系数指标筛选方法最终选定了12项指标。借助德尔菲-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方法,探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非均衡格局及其成因。研究发现:北京、上海、浙江和广东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最为优异;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水平差异是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敏  李书昊  
研究目标:测度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其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构建面向新时代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进行实证测度。研究发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水平在不同省份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综合水平总体呈现"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依照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高低,30个省份被划分为明星型、平庸型和落后型三种类型。研究创新:构建了涵盖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体系。研究价值:把脉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分布规律,为推进各省份全面、协同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鹏洲  
流通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与先导性产业,推动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对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国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进一步分析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一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流通业高质量发展驱动力从依靠规模扩张转变为依靠流通业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对外开放程度等要素;二是长江经济带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呈现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较高,长江中上游地区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随着时间跨度的延伸,两地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最后本文从加强流通业技术创新应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角度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晓玲  王军  张江洋  
本文通过构建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省域高质量发展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基于松弛的模型(SBM)和曼奎斯特-卢恩伯格(ML)指数,测算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趋势来看,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大多数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为稳定,仅有个别省份波动较大;从区域差异来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的省域为东部地区,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驱动因素来看,造成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技术效率和生产技术同时降低或生产技术的单一下降。因此,各省份要充分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统筹经济增速与经济质量,更加注重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持续改善技术效率,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向更高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