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5)
- 2023(11745)
- 2022(10022)
- 2021(8864)
- 2020(7868)
- 2019(18170)
- 2018(17790)
- 2017(36259)
- 2016(19404)
- 2015(21944)
- 2014(22101)
- 2013(22418)
- 2012(21508)
- 2011(19416)
- 2010(19650)
- 2009(18459)
- 2008(18095)
- 2007(16521)
- 2006(14598)
- 2005(13312)
- 学科
- 济(111871)
- 经济(111782)
- 业(55206)
- 管理(53900)
- 方法(46444)
- 企(42614)
- 企业(42614)
- 数学(41721)
- 数学方法(41480)
- 农(26847)
- 地方(25915)
- 中国(25008)
- 财(23090)
- 业经(20786)
- 学(19678)
- 农业(18612)
- 制(16756)
- 贸(16679)
- 贸易(16675)
- 易(16033)
- 地方经济(15899)
- 务(13843)
- 财务(13827)
- 产业(13794)
- 财务管理(13790)
- 融(13577)
- 金融(13575)
- 和(13239)
- 企业财务(13159)
- 环境(13140)
- 机构
- 大学(292920)
- 学院(292744)
- 济(139220)
- 经济(136674)
- 管理(112276)
- 研究(102049)
- 理学(97150)
- 理学院(96074)
- 管理学(94638)
- 管理学院(94097)
- 中国(75936)
- 财(60638)
- 京(59927)
- 科学(59436)
- 所(52091)
- 农(48964)
- 财经(48907)
- 研究所(47063)
- 中心(46161)
- 经济学(45314)
- 江(44684)
- 经(44376)
- 业大(41798)
- 经济学院(40884)
- 农业(38226)
- 北京(37488)
- 范(36629)
- 师范(36286)
- 财经大学(36145)
- 院(35788)
- 基金
- 项目(190052)
- 科学(151062)
- 基金(140090)
- 研究(137941)
- 家(120755)
- 国家(119779)
- 科学基金(103321)
- 社会(91601)
- 社会科(87058)
- 社会科学(87033)
- 省(75242)
- 基金项目(74259)
- 自然(65075)
- 自然科(63615)
- 自然科学(63597)
- 教育(62631)
- 自然科学基金(62526)
- 划(61464)
- 资助(58465)
- 编号(53944)
- 部(43470)
- 成果(43386)
- 发(43004)
- 重点(42881)
- 创(39069)
- 国家社会(38240)
- 教育部(37697)
- 课题(37306)
- 人文(36815)
- 创新(36589)
- 期刊
- 济(157163)
- 经济(157163)
- 研究(88659)
- 中国(55083)
- 财(47088)
- 农(43921)
- 学报(43498)
- 科学(40856)
- 管理(40473)
- 大学(33049)
- 学学(31640)
- 农业(29231)
- 融(27062)
- 金融(27062)
- 经济研究(26524)
- 财经(25990)
- 技术(24956)
- 业经(23700)
- 经(22527)
- 教育(22054)
- 问题(21031)
- 技术经济(17550)
- 统计(16544)
- 贸(16366)
- 业(15303)
- 策(14667)
- 商业(14581)
- 世界(14539)
- 理论(13500)
- 经济问题(13465)
共检索到4384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志伟
本文根据山东省1980-2009年数据,通过构建VAR和VEC模型,对山东省的人均GDP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就业结构变化、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就业规模扩大和就业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短期内,产业结构和就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呈非同步变化,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任彪 郭海龙
通过对经济增长、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GDP的发展,但GDP的增长不能带动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总的就业人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关系,同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提高还会对劳动就业产生挤出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秉杰 孙旭杰
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学者还用实证分析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此,本文主要通过运用VAR模型、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10年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并且这种均衡协同关系具有反向修正机制。根据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山东省产值结构的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持续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产业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瀑
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笔者在剖析三者耦合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构建VAR模型,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联系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三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由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及其内部的非均衡发展割裂了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故需从提升产业发展角度来推动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扩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劳动就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瀑
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变量,理论分析表明三者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累积性、双向循环式的作用机制,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具有作用与反作用关系。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三个变量间具有长期的协整关系,但是由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间及其内部的非均衡发展割裂了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就业间的互动,需要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来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扩大。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就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国新 李竹宁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上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外资的依存度也日益提高,可以说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就业的促进效应尤为明显,它不仅体现在外资企业直接提供的就业机会,还包括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刺激经济增长而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劳动就业贡献率 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农华
The paper statistically measures the contribution of employ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of Shanghai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capacity to absorb labor force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paper furthermore presents several suggestions.
关键词:
第三产业发展 就业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波 张宁 于潮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有关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效应的研究却相对滞后。相比较金融规模而言,金融结构更能反映金融业的功能和效率且金融结构的优化对经济增长更具有推动作用。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且贷款结构与经济增长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山东省经济增长与融资结构演进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银行集中度变化并未构成经济增长的原因。
关键词:
山东省 金融结构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白先春 孟梅花 李洪英
按西方经济理论,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目标通常是满足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被列为首要目标,扩大就业、降低失业率也往往成为政府向公民承诺的重要内容。文章以2007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江苏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投入产出关系加以研究。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 投入产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
本文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分析方法深入研究了1978年以来广东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测算了各产业在不同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瀑 王培三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工业化国家,都面临着劳动就业问题的挑战。劳动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并与资本雇佣劳动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从根本上说,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并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它不仅表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表现在需要创造更多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工作环境的就业岗位,促使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更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途径,从而有效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对具有丰富劳动力资源的中国,如何更好地处理劳动就业问题无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发。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劳动就业 市场经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罗国勋
经济增长导致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这种变化又对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显示,增长加速将大量未充分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而导致就业结构变化,同时伴随着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或者国际贸易的更大开放。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和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而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又是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分析我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谭菊华
通过对经济增长、产业发展和劳动就业三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建立计量模型,利用中国1990~2011年间的宏观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既有增加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有二重性作用,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与产业发展存在双向因果关系。据此从提高经济增长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和延长中国劳动力红利的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发展 劳动就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袁小军 孙金山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1978-2010年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实证表明:新疆产业结构变动和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就业结构对新疆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长期内,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VAR协整关系 新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