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4)
- 2023(14060)
- 2022(11713)
- 2021(10640)
- 2020(8941)
- 2019(20274)
- 2018(20371)
- 2017(39398)
- 2016(21377)
- 2015(24176)
- 2014(24427)
- 2013(24167)
- 2012(22118)
- 2011(20086)
- 2010(19916)
- 2009(18425)
- 2008(17523)
- 2007(15455)
- 2006(13823)
- 2005(12315)
- 学科
- 济(106453)
- 经济(106350)
- 管理(59855)
- 业(55575)
- 企(44919)
- 企业(44919)
- 方法(40496)
- 数学(35081)
- 数学方法(34761)
- 地方(26213)
- 农(25905)
- 中国(25862)
- 业经(22494)
- 学(21788)
- 财(20050)
- 农业(17636)
- 制(15791)
- 地方经济(15041)
- 环境(14779)
- 和(14640)
- 理论(14554)
- 贸(14109)
- 贸易(14100)
- 易(13543)
- 融(13370)
- 金融(13369)
- 银(12968)
- 银行(12927)
- 技术(12752)
- 发(12710)
- 机构
- 大学(309288)
- 学院(307709)
- 济(130575)
- 经济(127754)
- 管理(121861)
- 研究(107230)
- 理学(105492)
- 理学院(104335)
- 管理学(102553)
- 管理学院(102014)
- 中国(78186)
- 科学(66147)
- 京(65654)
- 财(55920)
- 所(53931)
- 农(50108)
- 研究所(49217)
- 中心(47659)
- 业大(46265)
- 江(45333)
- 财经(44978)
- 北京(41390)
- 范(41107)
- 经(40790)
- 师范(40771)
- 经济学(39666)
- 农业(38980)
- 院(38525)
- 州(36581)
- 经济学院(35397)
- 基金
- 项目(210345)
- 科学(165217)
- 研究(154327)
- 基金(152089)
- 家(131914)
- 国家(130810)
- 科学基金(112445)
- 社会(97928)
- 社会科(92718)
- 社会科学(92690)
- 省(83687)
- 基金项目(81221)
- 自然(72350)
- 自然科(70601)
- 自然科学(70585)
- 教育(69526)
- 自然科学基金(69295)
- 划(68617)
- 编号(62933)
- 资助(62165)
- 成果(50631)
- 重点(46897)
- 发(46022)
- 部(45811)
- 课题(43208)
- 创(42969)
- 创新(40159)
- 国家社会(39951)
- 科研(39648)
- 教育部(39279)
- 期刊
- 济(149878)
- 经济(149878)
- 研究(94604)
- 中国(57430)
- 学报(48501)
- 农(46622)
- 管理(45358)
- 科学(45077)
- 财(40871)
- 大学(36666)
- 学学(34482)
- 农业(32141)
- 教育(31962)
- 技术(27177)
- 融(26082)
- 金融(26082)
- 经济研究(24155)
- 业经(23250)
- 财经(22371)
- 问题(19463)
- 经(19166)
- 技术经济(16517)
- 图书(16246)
- 业(15952)
- 理论(15534)
- 科技(14601)
- 现代(14469)
- 实践(14033)
- 践(14033)
- 资源(13820)
共检索到4565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辛树人
近年来,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两个万亿大台阶,同时“平稳”特征鲜明,经济增长波动趋缓现象显著。从与全国经济的关系来看,山东省经济增速与全国经济增速同频变化,但经济波动整体强于全国水平;充当全国经济的“风向标”,与全国经济增长存在“领先—滞后”关系;具备“挑大梁”优势,有效带动全国经济增长;充分发挥“稳大盘”作用,经济增长趋稳化特征强于全国水平。进一步从产业结构及经济增长视角拆解山东省经济波动来源,结果发现第二产业波动是近年来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从经济周期视角来看,投资既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第一拉动力,也是山东省经济波动的最大贡献因素。建议山东省充分发挥领先带动、预警引领及辐射影响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展现山东担当;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优势,结合经济周期波动规律与发展态势,力求在经济扩张期牵头引领,在经济收缩期率先反弹;驱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同向发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
关键词:
经济平稳化 经济波动率 产业关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本文运用随机波动模型分析1980年1季度~2008年4季度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性特征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趋向平稳化的分水岭。本文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增强了实体经济抗冲击的能力,推动了经济波动趋向平稳化转变。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准确划分不同区间分析经济周期问题提供了经验依据,同时对新形势下运用货币政策提振市场信心和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
随机波动 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汪川 满向昱
自2008年以来,经济周期平稳化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经济服务化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具体而言,本文在工业和服务业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中间产品使用的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引入使得模型产生了冲击放大机制,而放大机制的大小取决于两部门中间产品投入比例。研究表明,由于工业部门使用更大比例的中间产品,其冲击放大机制更大;而随着经济的服务化,工业部门增加值占比下降则降低了经济整体的冲击放大机制,从而产生了经济波动趋稳的现象。通过两部门中间产品比重的数值模拟,本文证实了冲击放大机制的存在;进而对1995—2007年和2008—2018年之间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对两个阶段的模型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论显示,2008年之后服务业对工业的替代导致了更低的经济波动性和更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产业关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曹永福
近50年来美国经济周期出现了稳定化的趋势,其中二战之后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比二战之前有明显下降,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比80年代之前亦有显著下降。引起这种经济周期稳定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宏观经济学界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对该领域的主要文献进行了梳理,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比较,并从美国的争论中得出了对中国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
经济周期 稳定化 外部冲击 传导机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开忠 欧阳一漪 王宇光
通过研究1979—2017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和协动性水平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省域经济周期波动呈现平滑化、微波化特征,1995年后协动性水平明显增强,密度、距离、分割、异质性(即"4D")对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在"4D"影响中,地理毗邻与周期协动性负相关,反映出我国相邻各省域间分割严重,行政和贸易壁垒问题较强;人均GDP差距与周期协动性正相关,反映出我国省域经济周期协动性水平整体虽然提高,但人均收入扩大的趋势尚未改善。在分区域"4D"影响分析中发现,东部地区受外商直接投资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人均GDP差距影响最大,西部地区受对外开放度、产业结构差异影响最大。地理毗邻变量在东、中、西部三地的回归结果均不显著,说明三地内部省域分割仍然比较严重,区域一体化程度有待提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立群
我国的经济周期问题研究张立群一、我国是否存在经济周期(一)关于经济周期的一般认识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经济周期,这是国内外经济界所公认的。我国经济中是否存在经济周期,是一个到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这一问题,首先应该界定经济周期这一概念的内涵。一般的认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全林 梁宏
近年来随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快速发展以及共同所表现出的相对于发达国家经济的差异化特征,学术界兴起了一阵新兴市场研究的热潮。其中实际经济周期的研究者们也试图通过新兴市场的研究来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体系进行完善与补充。文章归纳了至今所总结出的主要的新兴市场的一些差异特征,并且站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角度,借鉴前人的研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理论解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永琴 李泽祥
运用恒常条件相关(CCC)和动态条件相关估计方法(DCC),本文考察了中国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1999年开始,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程度和金融市场开放度的提高,金融经济周期与真实经济周期的动态关联程度持续上升。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货币政策对真实经济的引导效果进一步强化,金融经济周期在中国表现愈加明显。政府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平抑经济波动时,不能仅以真实经济指标作为参考,还应参考金融经济指标。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洪亮 王铁成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技术创新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与经济周期类似,技术创新通常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同时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仍然未能形成一致结论。从逻辑上、历史上分析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的关系,不仅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两种周期之间相关作用的机制,而且对于政策制定来说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周期 经济周期 创新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勇 冯心悦 田拓
本文通过构建综合性的金融周期指数,对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周期、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在经济周期中的不同影响和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不仅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而且对经济周期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同时,与传统的货币周期和信贷周期相比,金融周期变化不仅成为货币周期、信贷周期、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的关键驱动因素,而且成为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本文的实证分析结论不仅使得"金融-实体经济"内生关联的命题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同时也为后续同时关注金融和实体经济稳定的政策实践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融周期 经济周期 货币周期 信贷周期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小林 李鑫 刘倩男
本文采用BBQ算法和Morlet小波分析先后考察了2000~2018年我国保险周期和经济周期的波动特征与动态关联。研究发现:两大周期的平均长度均为3~4年,其中经济周期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由扩张型转为收缩型波动,而保险周期总体呈收缩型波动,且其波动幅度明显大于经济周期;两大周期的关联虽在中短期具有较强时变性,但仍在较多时段高度正相关,且经济周期是引起保险业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而在长期内,二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部分时段里负相关,在危机后则转为正相关。这表明从中短期视角看,我国保险周期存在显著的顺经济周期效应,但从长期看,两大周期并非总是同向波动,二者的协动关系在危机前后发生了结构性变动;寿险市场和保险市场整体的周期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高度相似,而产险市场波动与经济周期的关联则具有明显差异;两大周期的关联在扩张期更显著,且会受利率和股价波动的影响。本研究为深化认识我国保险业的周期波动规律及其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多重关联特征,进而为增强保险监管措施及产业发展政策的稳健性、预见性和有效性提供启示。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超 任志宏
本文基于我国2001-2017年季度数据,选取信贷、金融杠杆、股票价格、房产价格等变量指标,运用BP滤波技术、VAR等方法,实证研究我国金融周期特征以及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相互作用、传导机制、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一是金融周期比经济周期持续时间更长、波动幅度更大,而经济周期比金融周期波动的频率更高;二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在大多数时候表现出相互促进的顺周期性特征;三是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峰值对彼此都具有显著的预测性;四是在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互动影响过程中,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发挥着关键的传导中介作用。由上述研究结论得到的启示:一是要重视防范和化解由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叠加而引致的系统性风险;二是要完善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管理框架,减少房地产价格周期、信贷周期、金融杠杆周期、股票价格周期相互交织、叠加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的不利冲击;三是要注重短期宏观调控目标与长期宏观调控目标的协同,避免出现为了短期调控目标而急功近利地采取"一刀切"的调控措施、进而有损于经济金融长期健康发展的现象;四是监测和管控房地产等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调整通过资产价格变动、金融加速器效应等传导机制对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产生的不利冲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恒 袁文平
1991年中国经济进入建国以来的第九轮周期,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轮周期。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14.2%,达到本轮周期的高峰,此后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速度,但逐年下滑,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1%,是否达到本轮周期的谷底还不明朗。人们通常把一个周期中出现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平稳回落,整体经济的运行较长时期处于低谷的徘徊状态,称为经济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铖 梁婉群 马永谈
本文基于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1981Q1-2018Q2的季度样本数据,在使用HP滤波法测度金融周期的基础上,运用三阶段周期划分方法和面板Probit模型,对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动态演变的金融稳定效应及驱动成因问题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同步变动的"顺周期效应"并不显著,"异步"演化时金融不稳定却频繁发生。金融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动态交织演变对金融危机具有一定的预测功能,其演化机制和驱动成因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样本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宏观审慎监管政策的实施,既要关注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同步"时的顺周期效应,还应高度重视"异步"时的风险演化机理与应对问题。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金全 李楠 刘汉
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的减缓,我国经济波动也呈现出稳定性趋势。文章通过建立具有货币政策干预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对我国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成分分解,并将实际产出波动的来源归结为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和货币冲击的作用。通过这些经济冲击方差序列的度量,又对实际产出波动率进行了冲击方差序列的回归检验,发现我国需求冲击和货币冲击强度的逐渐平稳是经济周期波动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而供给冲击对实际产出波动率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仍然需要坚持需求管理的政策导向,以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关键词:
经济周期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货币冲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