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4)
- 2023(8402)
- 2022(7340)
- 2021(6594)
- 2020(5955)
- 2019(13851)
- 2018(13505)
- 2017(27023)
- 2016(14850)
- 2015(17084)
- 2014(17098)
- 2013(17237)
- 2012(16438)
- 2011(14849)
- 2010(14707)
- 2009(13731)
- 2008(13746)
- 2007(12395)
- 2006(10608)
- 2005(9307)
- 学科
- 济(69916)
- 经济(69850)
- 业(41820)
- 管理(40707)
- 方法(38329)
- 数学(35298)
- 数学方法(35061)
- 企(31399)
- 企业(31399)
- 农(20539)
- 财(17092)
- 中国(15044)
- 地方(14854)
- 农业(13821)
- 学(13066)
- 业经(13031)
- 贸(12974)
- 贸易(12973)
- 易(12554)
- 务(10766)
- 财务(10751)
- 财务管理(10720)
- 制(10575)
- 企业财务(10220)
- 环境(9621)
- 融(9090)
- 金融(9088)
- 和(8880)
- 技术(8757)
- 银(8647)
- 机构
- 大学(222890)
- 学院(221655)
- 济(95638)
- 经济(93723)
- 管理(86155)
- 理学(75338)
- 理学院(74526)
- 研究(73944)
- 管理学(73366)
- 管理学院(72959)
- 中国(54701)
- 科学(46400)
- 农(45945)
- 京(45487)
- 财(41922)
- 所(38300)
- 业大(37673)
- 农业(36634)
- 中心(35134)
- 研究所(35058)
- 财经(34308)
- 江(33776)
- 经(31272)
- 经济学(30492)
- 经济学院(28051)
- 范(27916)
- 北京(27603)
- 师范(27593)
- 州(25950)
- 院(25667)
- 基金
- 项目(151979)
- 科学(119538)
- 基金(111342)
- 研究(107253)
- 家(97656)
- 国家(96872)
- 科学基金(82732)
- 社会(69248)
- 社会科(65798)
- 社会科学(65773)
- 省(61486)
- 基金项目(59401)
- 自然(54283)
- 自然科(53043)
- 自然科学(53025)
- 自然科学基金(52146)
- 划(50539)
- 教育(50057)
- 资助(46667)
- 编号(42484)
- 部(34770)
- 重点(34489)
- 成果(33668)
- 发(32871)
- 创(31213)
- 科研(29912)
- 教育部(29625)
- 创新(29302)
- 课题(29232)
- 国家社会(28780)
共检索到313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继文 崔家鸣
为了探索影响山东省各地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及受何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DEA-Malmquist指数值法对2011—2017年山东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取决于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基于上述研究,提出相关建议:以山东农业科技规律为根本,提高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水平;改进粮食耕作模式,实现要素资源优化配置。
关键词:
全要素 粮食 技术进步水平 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焦晋鹏 宋晓洪
文章基于2003~2011年间粮食主产区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测算粮食全要生产率的Malmquist指数,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直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直补金额的增长不仅抑制了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还抑制了农户对技术使用效率的提升,仅实现了促进粮食生产技术的进步;粮食直补不仅具有推动效率提升的激励效应,还有阻碍生产效率提高的挤出效应。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周明华
以我国29个省市的粮食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和基于DEA-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对粮食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与分解,结果表明:1978~2010年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上升,代表创新效应的技术变化指数和代表追赶效应的技术效率指数都实现正增长;技术变化指数上升与国家农业政策相关,代表管理效率的纯技术效率指数与每亩收益水平相关;生产规模较大和中等的省份处于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规模较小的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单立岩
本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曼奎斯特指数法,对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予以度量,从时间变迁、地域分布与个体差异层面分析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技术资本深化的态势,认为提高黑龙江垦区持续稳定的粮食增产能力,应从制度设计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的角度,寻求促进粮食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突破口,走适度规模经营与技术进步相结合的道路。
关键词:
粮食 全要素生产率 DEA-曼奎斯特指数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礼连 张利国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分析了2001年~2015年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及驱动因素。结果发现:从时间上来看,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驱动因子由技术进步型向技术效率型转换;从空间上来看,长江经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及分解在区域上呈"阶梯"分布,下游、中游、上游地区依次下降;种粮人口比重、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单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税减免政策与滞后一期粮食价格指数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粮食受灾率对长江经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学林 李隆伟 董晓波 毛昭庆 王雪娇 郭沛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法对2009—2014年云南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分解。首先,通过对DEA-Malmquist指数变动的内在因素分析,探索影响全省各州市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同时,对规模效率变化分析,得到全省各州市粮食技术效率、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基本要素情况。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进一步优化粮食技术扩散环境、加大粮食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合理规划布局粮食主产区、调整粮食种植区域与结构以及拓展境外空间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高帅 王征兵
本文基于Malmquist指数和β收敛分析,实证测算了2003—2010年陕西省32个产粮大县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及其收敛性。主要结论是:陕西省产粮大县粮食增产源于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双重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年度波动较大。在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中,技术效应改善所贡献的"水平效应"大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增长效应"。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发达县与落后县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蒋晶晶 冯邦彦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其主要依靠资源投入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后果也越来越显现。通过对1985年~2008年广东省的经济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探讨了广东省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并对要素投入增长与全要素增长进行了格兰杰检验,得出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投入、有效劳动作用不明显的结论,指出今后经济发展要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重视人力资本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邓灿辉 马巧云 魏莉丽
[目的]为探索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方法]分别运用SBM-ML指数模型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传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和对比分析,并采用ESDA法探讨了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空间关联性。[结果]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传统全要素生产率; 2004—2016年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驱动因素经历了由技术进步驱动转变为技术效率驱动再转变为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共同驱动的过程,但技术进步的贡献率明显高于技术效率;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二元全局空间自相关大体呈"N"型变化,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粮食产出由不平衡发展逐渐趋向平衡发展。[结论]忽视碳排放的传统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实际有较大偏差。建议通过转变发展模式,探索粮食绿色增产道路;因地制宜,有效利用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双轮驱动;不断推进河南省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粮食产出的平衡发展3项措施来实现粮食生产的综合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榆霞
运用DEA-Tobit两步法估算和解释1992~2008年中国区域环境规制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第一,总体来说,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是上升的,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的推动,并且TFP指数存在时序和区域特征。第二,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支持"波特假说"。第三,环境规制对TFP影响系数的时间虚拟变量不显著,但区域特征显著,其表现为:东部地区环境规制较为严格且TFP较高,这可能与工业化所处的阶段、中央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博弈、FDI技术外溢效有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珺鑫 杨学成
山东省17市粮食总产和单产从2002~2012年均呈增加趋势,其中,德州粮食产量和增产幅度最大,菏泽总产位居第二,而单产较低。菏泽、临沂、潍坊、聊城等产粮大市粮食单产仍有很大提升潜力。采用改进的多要素投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山东省17个地市2002~2012年粮食总产量及影响其粮食生产三大投入要素(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的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表明,粮食种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山东粮食总产量均呈正向相关关系,且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总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分别增长1.097个百分点、0.258个百分点和0.082个百分点,在山东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闵锐
本文使用粮食主产区湖北省2004—2010年的县域面板数据,运用序列DEA分析方法对该省全面落实粮食补贴政策和免除农业税以后的粮食生产进行分品种全要素生产率核算与分解,并讨论了该省粮食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变化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粮食生产TFP增长主要体现为技术进步单独驱动的模式,技术效率改进的作用相对有限。从TFP的变化趋势来看因为技术进步动力不足和技术效率持续恶化而在考察期内呈刚性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增长的贡献来源仍然主要为生产要素投入,TFP对该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较小。因此,扩大TFP增长对该省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份额,尤其是改善粮食生产的技术效率成为该省粮食实现发展方式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高睿璇 刘刚 毛美玲
全要素生产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文章基于索洛余值法对山东省1978-2016年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以分析山东省经济增长的源泉;运用赛尔奎因分解公式对TFP进行分解,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两个方面深度探讨TFP变动的内在原因,同时测算三次产业TFP增长变动情况,从三次产业角度对总体经济TFP进行细化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长期实行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占30.65%;相较于结构变迁,技术进步是推动TFP增长的主要源泉;第二产业是拉动总体经济TFP增长的主要力量,然而第二产业的TFP增速最慢,仅为1.83%;近年来,二、三产业TFP增长率基本为负且持续走低。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丽霞
本文使用SBM-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2012年省级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核算,在此基础上以累积相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为指标,采用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方法,系统考察了我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及增长分布的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中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较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论文基于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化差异将28个省区分为"持续下降型"、"缓慢上升型"和"快速上升型"三种类型。(2)Kernel密度估计表明,全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差距呈扩大态势。从三大区域来看,东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