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09)
- 2023(8145)
- 2022(6819)
- 2021(6009)
- 2020(4858)
- 2019(10913)
- 2018(10749)
- 2017(20645)
- 2016(10995)
- 2015(12165)
- 2014(12256)
- 2013(12325)
- 2012(12122)
- 2011(11025)
- 2010(11188)
- 2009(10159)
- 2008(9966)
- 2007(9013)
- 2006(8296)
- 2005(7740)
- 学科
- 济(58603)
- 经济(58555)
- 业(28944)
- 管理(25049)
- 地方(24160)
- 农(20641)
- 中国(20410)
- 企(18503)
- 企业(18503)
- 业经(15449)
- 方法(15330)
- 农业(15042)
- 地方经济(13627)
- 数学(12887)
- 数学方法(12791)
- 产业(11313)
- 发(10805)
- 学(9614)
- 技术(9465)
- 环境(9424)
- 制(9246)
- 融(9241)
- 金融(9239)
- 贸(8899)
- 贸易(8887)
- 银(8787)
- 银行(8771)
- 行(8654)
- 易(8464)
- 财(8279)
- 机构
- 学院(159234)
- 大学(154580)
- 济(71359)
- 经济(69835)
- 研究(62072)
- 管理(58359)
- 理学(48892)
- 理学院(48275)
- 管理学(47589)
- 管理学院(47291)
- 中国(46195)
- 科学(37005)
- 京(34030)
- 所(31941)
- 农(30144)
- 财(29654)
- 研究所(28762)
- 中心(27864)
- 江(27415)
- 范(23727)
- 业大(23604)
- 师范(23519)
- 农业(23070)
- 省(22726)
- 财经(22414)
- 院(22345)
- 经济学(21756)
- 州(21752)
- 北京(21661)
- 经(20102)
- 基金
- 项目(103253)
- 科学(81776)
- 研究(78897)
- 基金(71650)
- 家(61638)
- 国家(61030)
- 科学基金(52108)
- 社会(50980)
- 社会科(48419)
- 社会科学(48409)
- 省(45396)
- 基金项目(38140)
- 划(35328)
- 教育(34067)
- 编号(32426)
- 自然(30745)
- 发(30566)
- 自然科(29961)
- 自然科学(29954)
- 自然科学基金(29361)
- 资助(28152)
- 成果(25740)
- 发展(25353)
- 展(24890)
- 课题(23869)
- 重点(23645)
- 创(22042)
- 部(21624)
- 创新(20665)
- 国家社会(20515)
共检索到262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遇,赵峰
一、山东省第三产业在业人口现状 1990年,山东省第三产业及其在业人口的基本情况是,第三产业提供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为272.79亿元,在业人口总数为463.56万人;三次产业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31.9∶47.7∶20.4,在业人口比例为78.80∶12.06∶9.13。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荣胜 覃成林
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村劳动力及其供养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并向城市(镇)集聚的过程。在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空间,转移空间越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拉力就越大,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就越快。据此,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城市化的一个主导过程,并基于河南城市化水平较低与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的事实,提出“第三产业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力不足,是制约河南城市化进程的最主要因素”这个假设。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对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该假设是成立的。以此为依据,最后提出河南省通过合...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 第三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艳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芹 李焕荣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佛山市为例,通过分析佛山市第三产业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先通过图形观察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然后建立相适应曲线估计模型,对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块对回归残差函数进行逼近,并对预测值进行残差补偿,从而减少单一曲线估计模型的误差波动性,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 预测 MLP神经网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冯仁毅,王杰
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三次产业的分类范围,就浙江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及其发展变化作一简要的分析,并对今后浙江第三产业的发展略作探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孙玉奎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历史,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978-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带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就业带动效应显著,发展潜力很大;随后,将第三产业细分为四大类,综合各种考察方法,分析它们各自的就业吸纳能力;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就业吸纳能力 回归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刃刚
根据著名的配第一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将依次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然后再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这一规律已被许多发达国家所走过的道路所证实。但萨博洛(Y·Sabolo)、戈德(J·Gaud)和韦雷(R·Wery)合著的《第三产业活动中就业增长比较分析》(1974)一书中指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来万萍
湖北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状况与发展趋势来万萍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劳动力资源潜能大,特别是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劳动力的需求总量进一步扩大,需要层次提高。依据全国第三产业普查资料,分配和研究湖北省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这对合理配置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伟
在扩展的"中心-外围"模型框架内,利用全国性面板数据对城市房价与劳动力流动、第三产业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相对房价升高会阻碍劳动力的流动,导致就业率的下降,但城市相对优越的公共服务又会产生一定的集聚效应,弱化了房价的影响。(2)相对房价升高对部分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促使第三产业由低附加值领域向高附加值演进,进而实现了城市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关键词:
房价水平 劳动力流动 产业升级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艳 孙明
通过现代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山东省一、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双向影响关系,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影响显著于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因此,山东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产业 VEC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达
第三产业对吸纳就业、保护环境和支撑传统制造业升级具有关键性作用。在国际经济前景不乐观、外需减弱的大环境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应要求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尽快提升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份额。当务之急是要创造有利环境,支持第三产业持续加快发展。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态势 政策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曾志娟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了定量分析和预测,并提出了要发展第三产业市场化,这有助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深化,才能使第三产业成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润滑剂”,成为加速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催化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炼利
本文比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中的有关要求,对1998年至今第三产业10个行业门类的经营效益和投资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得出我国第三产业与“可持续发展”渐行渐远的基本结论,并对第三产业的发展得失做出深刻思考。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可持续发展 发展得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