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11)
- 2023(13266)
- 2022(11351)
- 2021(10312)
- 2020(8718)
- 2019(19949)
- 2018(19557)
- 2017(36874)
- 2016(19938)
- 2015(22319)
- 2014(22144)
- 2013(22003)
- 2012(21102)
- 2011(19247)
- 2010(19575)
- 2009(18116)
- 2008(18087)
- 2007(16658)
- 2006(14656)
- 2005(13281)
- 学科
- 济(90192)
- 经济(90119)
- 业(59125)
- 管理(56860)
- 企(45895)
- 企业(45895)
- 方法(33728)
- 数学(29071)
- 数学方法(28821)
- 中国(28005)
- 农(27825)
- 地方(27431)
- 技术(21376)
- 业经(21060)
- 财(19380)
- 农业(19336)
- 学(17491)
- 制(15915)
- 贸(15672)
- 贸易(15657)
- 银(15216)
- 银行(15185)
- 易(15032)
- 融(14945)
- 金融(14943)
- 行(14682)
- 地方经济(14526)
- 环境(14105)
- 技术管理(13770)
- 发(13548)
- 机构
- 学院(287959)
- 大学(285386)
- 济(120631)
- 经济(117879)
- 管理(109215)
- 研究(103567)
- 理学(92838)
- 理学院(91673)
- 管理学(90216)
- 管理学院(89646)
- 中国(78305)
- 科学(64361)
- 京(61648)
- 财(53888)
- 所(53361)
- 农(52657)
- 研究所(48202)
- 中心(47968)
- 江(46918)
- 业大(43415)
- 财经(41746)
- 农业(40962)
- 范(40454)
- 师范(40084)
- 北京(39156)
- 经(37653)
- 州(37364)
- 院(37195)
- 经济学(36208)
- 省(34318)
- 基金
- 项目(187778)
- 科学(148358)
- 研究(139013)
- 基金(133025)
- 家(115635)
- 国家(114575)
- 科学基金(98146)
- 社会(88046)
- 社会科(83444)
- 社会科学(83417)
- 省(78521)
- 基金项目(71709)
- 划(63975)
- 教育(63017)
- 自然(61950)
- 自然科(60542)
- 自然科学(60522)
- 自然科学基金(59416)
- 编号(56635)
- 资助(52428)
- 发(46636)
- 成果(45766)
- 创(44098)
- 重点(42599)
- 课题(40560)
- 部(40508)
- 创新(40457)
- 发展(37651)
- 展(37019)
- 国家社会(35635)
- 期刊
- 济(142039)
- 经济(142039)
- 研究(87782)
- 中国(66753)
- 农(49148)
- 学报(43348)
- 科学(42321)
- 管理(41253)
- 财(40860)
- 教育(34761)
- 农业(33410)
- 大学(32376)
- 学学(30213)
- 融(28877)
- 金融(28877)
- 技术(26875)
- 业经(25199)
- 经济研究(22046)
- 财经(20035)
- 业(18797)
- 问题(18719)
- 经(17319)
- 科技(17230)
- 技术经济(16536)
- 商业(14308)
- 图书(14093)
- 坛(14025)
- 论坛(14025)
- 资源(13965)
- 贸(13847)
共检索到448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祝恩元 李俊莉 刘兆德 李姗鸿
在探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市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分析与类型划分。研究发现:青岛市位居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水平之首;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总体处于拮抗阶段,呈现"双核心高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水平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根据各地市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可将山东省划分为高耦合中和谐地区、中耦合中和谐地区、中耦合低和谐地区和低耦合低和谐地区4种类型区。不同类型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科技创新驱动的侧重领域也有所不同。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鸿 赵晓菲
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空心化背景下,了解农业生产现状、明确生产要素关系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文章利用2018年的截面数据,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法和Moran’s I来测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吻合,总体上呈现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局面;农业基础要素投入效率降低,信息水平、创新水平、价格指数等成为影响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成本效益方面,区域投入产出水平配比失衡;我国农业围绕地形条件、经济水平在空间上形成集聚,空间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焱明 马欣 张大锐 王兆亮
文章分析了山东省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依靠科技创新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并结合现状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科技支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成林 宋爱环 胡炜 张艳萍 赵斌 李翘楚 麻丹萍
对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山东省作为我国刺参养殖的主产地,初步构建了刺参养殖优势产业带。以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为原主产区的刺参养殖属刺参优势产业带,主导着行业的发展;东营、滨州二地市属开发引进刺参养殖新兴产业带,证明在我省西部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以日照、莱州地区为主的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参属新模式开发优势产业带,成为2007年以来刺参养殖的新亮点。此外,本文系统总结了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对策,对山东省乃至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导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
关键词:
山东省 刺参养殖产业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邹小伟 陈福时 张永薇 万贤贤
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重点建设的国家级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方法,对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评估,探索其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为全方位推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统筹协调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容贤标 胡振华 熊曦
从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各选取了7个指标,构建了测度两者耦合度的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结合的方法测度了各省(区、市)旅游业发展得分情况与生态文明建设得分情况,并通过耦合度计算公式测度了各省(区、市)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情况。实证发现,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的地区间差异是十分明显的,中东部地区的浙江、河南、山东、湖南等省实现了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水平耦合发展,而西部地区的青海、西藏、宁夏等省两者则仍处于低水平耦合发展阶段。研究认为,自然旅游资源、区位条件、旅游通达能力、人口密度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等差异是导致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地区间差异存在的重要原因。而加大旅游业领域投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力度、加快旅游业重点领域和重点设施投入力度、加强旅游业支撑与保障投入力度、加速产业的生态转型发展等是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耦合度提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旅游业发展 耦合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春光 程钧谟 谭晓宇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动态评价 空间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季良 王少芳
新时代下加强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是促进我国高耗能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应实现耦合乃至协同发展。本文构建了高耗能企业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双向关联度和耦合度评价模型,以2006-2015年间宝钢公司发布的数据为例,对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系统间耦合影响展开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技术创新系统与节能减排系统的交互作用已基本达到良性耦合的程度,但强度不高、不均衡、有短板;技术创新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大于节能减排对技术创新的反作用。最后,提出了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与节能
关键词:
高耗能企业 技术创新 节能减排 耦合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晓玲 张跃胜
以2003-2012年30个省份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基础设施与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运用耦合模型分析了二者间动态耦合的演化轨迹。结果显示:基础设施与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并呈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二者的耦合度呈收敛趋势,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多数省份仍处于轻度失调和濒临失调状态,同样存在东高西低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卜祥兰
本文从山东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五个方面分析了山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山东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 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再罗 张伟 薛建航 侯爽
科学的评价是做好形象建设的前提,为克服主观性评价的不足,在定性评价的基础上,分别从理念形象、行为形象、视觉形象三个维度构建地方高校形象评价指标体系,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功能角度构建地方高校发展指标体系,进而构建"高校形象与高校发展耦合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能有效说明高校形象建设情况,以及对学校发展的作用状况。通过对陕西省某地方高校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该校的形象建设与发展之间的耦合度较高,耦合作用较强,高校形象在促进实现自身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明显。这也为其他高校开展形象评价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形象 高校发展 耦合度 实证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公茂刚 宋梦月 王学真
文章基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领域层来构建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利用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内23个区县的数据,使用变异系数法、熵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其2000—2019年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数,以此分析了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变化趋势和各区域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黄河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均有上升但仍存在明显差异,黄河入鲁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最高且增长较快,黄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均略低于中部地区和黄河入鲁地区;领域层中,经济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均呈上升趋势,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则呈下降趋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个系统工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只有协调共进,才能真正实现黄河下游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洁 李忠德 杨萍 季明川 李明辉
生态足迹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生态足迹模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标尺,主要反映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强度。研究采取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数理模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生态足迹模型为评价手段,通过对2000~2013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山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3.662 2hm2/人增至2013年的7.709 4hm2/人,而2013年生态赤字率更是高达1709%的结论,在此...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公正
发展非主业经营 ,进行产业替代 ,实现二次创业是矿业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 ,与矿业经济密切联系的城市经济通过结构调整 ,实施产业结构多元化和城市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持久繁荣的普遍规律。本文通过对山东省矿业城市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上述结论。
关键词:
矿业城市 可持续发展 结构调整 山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