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1)
- 2023(17454)
- 2022(14681)
- 2021(13279)
- 2020(10805)
- 2019(24483)
- 2018(23837)
- 2017(44805)
- 2016(24748)
- 2015(27575)
- 2014(27855)
- 2013(27459)
- 2012(26097)
- 2011(23897)
- 2010(24231)
- 2009(22211)
- 2008(21969)
- 2007(20067)
- 2006(17950)
- 2005(16407)
- 学科
- 济(118518)
- 经济(118406)
- 管理(67126)
- 业(63142)
- 企(48006)
- 企业(48006)
- 方法(42047)
- 数学(36508)
- 数学方法(36180)
- 农(32567)
- 中国(32499)
- 地方(31017)
- 学(26094)
- 业经(25454)
- 财(24742)
- 农业(22438)
- 贸(20483)
- 环境(20475)
- 贸易(20470)
- 制(20146)
- 易(19736)
- 银(17690)
- 银行(17620)
- 融(17461)
- 金融(17458)
- 地方经济(17366)
- 行(16904)
- 和(16263)
- 发(16028)
- 理论(15713)
- 机构
- 学院(363721)
- 大学(360289)
- 济(153858)
- 经济(150545)
- 研究(132981)
- 管理(130180)
- 理学(110551)
- 理学院(109156)
- 管理学(107247)
- 管理学院(106571)
- 中国(99464)
- 科学(84095)
- 京(77237)
- 农(73048)
- 所(70509)
- 财(68349)
- 研究所(63911)
- 中心(60140)
- 业大(58993)
- 江(58715)
- 农业(57465)
- 财经(53435)
- 范(48920)
- 北京(48857)
- 师范(48294)
- 经(48225)
- 经济学(47473)
- 院(47313)
- 州(46196)
- 省(45386)
- 基金
- 项目(236351)
- 科学(182968)
- 研究(169194)
- 基金(166919)
- 家(148087)
- 国家(146756)
- 科学基金(122771)
- 社会(106581)
- 社会科(100889)
- 社会科学(100856)
- 省(96954)
- 基金项目(88438)
- 划(80329)
- 自然(78811)
- 教育(77221)
- 自然科(76898)
- 自然科学(76871)
- 自然科学基金(75459)
- 编号(68459)
- 资助(67397)
- 发(57030)
- 成果(55296)
- 重点(54433)
- 部(50523)
- 创(49198)
- 课题(49151)
- 创新(46077)
- 科研(45222)
- 发展(44860)
- 计划(44761)
- 期刊
- 济(182348)
- 经济(182348)
- 研究(109163)
- 中国(79411)
- 农(67540)
- 学报(64473)
- 科学(56443)
- 财(53047)
- 管理(47430)
- 大学(47207)
- 农业(45483)
- 学学(44701)
- 教育(40772)
- 融(35159)
- 金融(35159)
- 技术(32352)
- 业经(30145)
- 经济研究(29400)
- 财经(26640)
- 业(24198)
- 问题(23737)
- 经(23096)
- 技术经济(19389)
- 贸(18801)
- 版(18619)
- 商业(17558)
- 科技(17293)
- 资源(16808)
- 图书(16754)
- 世界(16632)
共检索到56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忠 任俊义 黄婉澈
2012年之后全世界将进入"后京都时代",虽然《京都议定书》并未强制中国在2012年有减排义务,但也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山东省作为能源大省,由以前的能源输出省份到现在能源自给率越来越低,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和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是势在必行。文章采用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8种能源消费量数据测算了2000~2010年的碳排放量值,分析了山东省碳排放的现状,并详尽分析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快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 影响因素 低碳经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格 董会忠 张慧
利用Arc GIS平台探究山东省碳排放演化格局。根据山东省各市2005年、2007年、2010年和2012年4个年份的碳排放时空格局演化趋势,得出山东省碳排放总量未来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利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山东省能源-经济-社会-环境(碳排放)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平台对山东省未来经济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模拟,研究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行方案,设置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并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省低碳经济的综合发展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情景Ⅳ模式下,山东省2020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量
关键词:
碳排放 时空差异 系统动力学 情景方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曾小平
首先全面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现状,然后从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人口与城市化和政策与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并从建立现代低碳配套体系、建立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和建立现代低碳市场机制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最后从低碳工业、低碳农业、低碳城市和碳汇减碳等方面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碳排放 低碳 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薇
全球变暖的严峻现实带来了人们对低碳经济的重视,而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生态系统面临的低碳减排任务更加迫切。北京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经济社会相对发达,探讨在这样的大都市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方向和基本路径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北京 城市发展 低碳经济 实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董立锋
本文基于三大产业和居民生活部门的12种能源消费量数据,较全面地测算了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建立了碳排放驱动因素分解模型,将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分解为能源强度、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四大类效应,并采用对数平均权重分解法(LMDI)测算了各类效应对碳排放量的贡献值、变化趋势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8年,浙江省碳排放量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对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远超过能源强度和结构调整产生的负向驱动效应。本文同时测算出浙江已跨越了碳排放强度的高峰阶段,但仍处于碳排放强度高峰迈向人均碳排放量高峰的阶段。为缩短不同碳排放高峰的跨越时间,降低高峰峰值...
关键词:
碳排放 驱动因素 LMDI分解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金辉 刘军
发展低碳产业是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依据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表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产业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即低碳产业是由高碳产业低碳化、含碳量低、生产低碳技术及碳交易等作业构成,具有低碳化、产业化两个重要特征,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低碳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低碳产业 低碳经济 产业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建华
低碳经济是当前人们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上海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上海发展低碳经济的传统路径及其效果。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在传统的节能减排工作上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的一些国际大都市相比,节能减排还有差距,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需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鉴于此,面对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新潮流,以及上海举办世博会的良好机遇,如何实现上海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作出上海的贡献,这是人们关切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对上海未来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路径提供了框架性分析的认识和思考,一是着眼于服务全球和...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路径 上海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殿伟 文桂江
随着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低碳经济是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选择。该文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滞后的原因,认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低碳经济创新的两个支撑点,从政府、企业、产业链和区域4个层面论述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方式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10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增长明显,2010—2014年则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十余年间中国低碳经济动态绩效变化实现了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推动向技术进步推动的转变;④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低碳经济发展绩效动态变化差异较大,掣肘低碳经济发展动态绩效变化的因素随研究时段、地区的变化而变化;⑤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碳排放总量始终是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主要原因,其它因素也影响着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志祥 秦耀辰 沈威 荣培君
通过构建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对2000—2014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低碳经济发展绩效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在此基础上借助Tobit回归模型分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14年我国低碳经济静态绩效发展水平不高但省际差异显著,纯技术效率得分是造成低碳经济发展绩效静态差异的主要原因;②低碳经济发展绩效不同类型区之间的集聚态势减弱,各类型区向着相互掺杂的态势发展并在空间格局上初显出"大杂居、小聚集"的分布特征;③2000—2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霞
结合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提炼出低碳经济系统、低碳技术系统、低碳生活方式系统、低碳生态系统等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问卷调查并取得相关数据。最后,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在信度、效度满足结果的前提下,利用AMOS17.0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相关假设,得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低碳经济 影响因素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刘露
开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例,积极探索影响二氧化碳排放量水平的驱动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于促进天津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其他地区的低碳经济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邱士雷 董会忠 吴宗杰
采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2006年版能源消耗碳排放计算公式和水泥生产碳排放模型,选取2005—2014年能源消费数据和水泥产量数据,计算并分析山东省10年间的碳排放量及其特征,并通过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模型,利用2005—2014年山东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燃料、动力类价格对碳排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解释能力为0.894 3;其余变量与碳排放均呈正相关,其中人口增长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回归 碳排放 变量投影重要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燕 孙慧
文章从产业异质性理论视角,将资源型行业划分为高耗能-低碳(I型)、低耗能-高碳(Ⅱ型)和低耗能-低碳(Ⅲ型)三类异质性产业,运用LMDI法分解异质性产业的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异质性产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演化轨迹,结果表明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动态演化存在产业异质性。从比较优势理论视角,测算碳排放技术进步、能源利用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规模调控四种低碳发展路径对异质性产业碳排放变化的作用效应,发现碳排放技术进步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最优路径";能源利用技术进步是Ⅲ型产业的"最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较优路径";经济规模调控是Ⅲ型产业的"较优路径",是I型和Ⅱ型产业的"一般路径";能源结构调整对三类异质性产业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异质性产业低碳发展路径存在"比较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