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6)
- 2023(12873)
- 2022(11406)
- 2021(10561)
- 2020(8840)
- 2019(20456)
- 2018(20385)
- 2017(38631)
- 2016(21104)
- 2015(23743)
- 2014(23538)
- 2013(23296)
- 2012(21249)
- 2011(19191)
- 2010(18854)
- 2009(17269)
- 2008(16768)
- 2007(14371)
- 2006(12677)
- 2005(10912)
- 学科
- 济(84424)
- 经济(84344)
- 管理(63848)
- 业(56720)
- 企(47153)
- 企业(47153)
- 方法(39404)
- 数学(33908)
- 数学方法(33505)
- 农(23555)
- 地方(21103)
- 中国(20696)
- 环境(20426)
- 学(20169)
- 业经(19431)
- 财(19428)
- 农业(16096)
- 和(15687)
- 划(14788)
- 理论(14381)
- 贸(14117)
- 贸易(14107)
- 易(13664)
- 制(13458)
- 技术(13303)
- 资源(12651)
- 务(12411)
- 财务(12345)
- 财务管理(12328)
- 企业财务(11708)
- 机构
- 大学(296578)
- 学院(296091)
- 管理(121398)
- 济(112744)
- 经济(110085)
- 理学(106172)
- 理学院(104984)
- 管理学(103086)
- 管理学院(102579)
- 研究(97860)
- 中国(71067)
- 科学(64959)
- 京(63389)
- 农(49828)
- 所(48968)
- 财(48918)
- 业大(47488)
- 研究所(45288)
- 中心(44638)
- 江(42802)
- 范(40510)
- 师范(40163)
- 财经(39898)
- 北京(39632)
- 农业(38988)
- 经(36312)
- 院(36193)
- 州(35143)
- 师范大学(32553)
- 经济学(32180)
- 基金
- 项目(214036)
- 科学(168207)
- 研究(154563)
- 基金(154553)
- 家(135212)
- 国家(134102)
- 科学基金(115573)
- 社会(96276)
- 社会科(91240)
- 社会科学(91210)
- 省(86383)
- 基金项目(83537)
- 自然(76952)
- 自然科(74961)
- 自然科学(74944)
- 自然科学基金(73569)
- 划(71283)
- 教育(69668)
- 编号(63148)
- 资助(62821)
- 成果(49343)
- 重点(47867)
- 发(46103)
- 部(45934)
- 创(44111)
- 课题(43097)
- 创新(41108)
- 科研(40904)
- 计划(39028)
- 国家社会(38973)
- 期刊
- 济(121600)
- 经济(121600)
- 研究(80755)
- 中国(55965)
- 学报(49523)
- 科学(45105)
- 农(44118)
- 管理(42563)
- 大学(36380)
- 财(34967)
- 学学(34098)
- 教育(31736)
- 农业(31286)
- 技术(25491)
- 业经(21150)
- 融(19598)
- 金融(19598)
- 资源(18449)
- 图书(18217)
- 财经(18001)
- 经济研究(17723)
- 业(16435)
- 问题(15901)
- 科技(15738)
- 经(15190)
- 技术经济(14237)
- 理论(14211)
- 版(13661)
- 实践(13303)
- 践(13303)
共检索到4200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翰 高明秀
文章运用超效率DEA和熵权法TOPSIS模型分别测算2001—2015年山东省17市生态效率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其时空变异特征;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生态效率—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CCD_(Ee-Rebc))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综合区域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评价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状况。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生态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特征和自内陆向沿海递增的空间变化格局。小区域集聚特征明显并形成济南、青岛两个极化中心,生态效率平均值威海最高、德州最低;山东省资源承载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各市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资源承载力子系统是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主要因素,山东省的CCD_(Ee-Rebc)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具有较大提升空间;耦合协调度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发生迁移交换现象,青岛成为区域极化中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段佩利 刘曙光 尹鹏 张海峰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厘清19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沿海城市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沿海城市开发强度加速上升,均值由1995年的2.5254%增至2015年的5.1568%,高值集中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冲积平原,深圳(35.6402%)和上海(35.0359%)始终处于最高一级,资源环境承载力稳步上升且处可载状态,均值由1995年的0.3126增至2015年的0.3825,呈现以长江口为界,北高南低的空间特征。(2)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多处于低水平耦合阶段,非同步性特征明显,深圳耦合度最高,宁德耦合度最低,两者协调度整体不高,以中度失调为主,深圳协调度最高,汕尾协调度最低。(3)各参数对开发强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地理空间非平稳性特征,5个自变量影响程度大小排序为对外开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规模程度>产业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学振 孙雨萌 杨春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探究畜牧业生产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关系是破解畜牧业资源环境约束的关键。以肉蛋奶蛋白当量度量畜牧业生产布局,构建涵盖资源供给、环境消纳、社会支持三大系统的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分别采用状态空间模型、耦合协调指数测算全国省域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及其与畜牧业布局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并采用GWR模型分析耦合协调关系的驱动因素及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表明:(1)全国畜牧业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实值小幅增长,多数省区超载状态有一定改善。(2)承载力提升拉近实际承载状态与最优承载状态的距离,全国平均协调度已稳定在0.920上下,畜牧业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由低度协调提升并稳定于中度协调水平。(3)耕地资源配置、畜牧业集聚度、环境治理力度、草地资源配置是影响协调关系的主要因素且影响效果存在地理空间非平稳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段佩利 刘曙光 尹鹏 张海峰
文章运用熵值法计算2015年五大城市群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运用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发现:城市群开发强度整体不高但空间分异特征明显,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对较强且空间分异特征不明显;城市群开发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度处于较低的拮抗耦合阶段,耦合协调度总体不高,以轻度失调类型为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晓青 李玉江
山东省人均耕地资源和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低,近年来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土资源的供需矛盾,水土资源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空间角度对山东省水土资源现状和未来承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为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合理布局等宏观决策提供依据。论文分为4部分。一、二部分通过建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和多目标规划模型分别对17市地水资源承载现状及未来承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第三部分,在预测光温水土生产潜力和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估算各市地耕地人口承载力;文章最后根据水土资源承载力的空间组合,将全省划分为五种类型区,他们具有相对集中连片的特征,并且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关婧文 石丹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三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全面了解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基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层面结合DPSIR模型构建综合承载力评价体系,借助模糊物元—贴近度模型、探索性空间关联分析、灰色GM(1.1)预测模型对东北三省2010—2019年综合承载力及其各子系统时空格局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表明:(1)时间演化上,10年间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整体呈现波动上升变化趋势;(2)空间演化上,东北三省综合承载力呈现自北向南“低高相间”的分布情况,3个省会城市及2个经济强市(大连、吉林)综合承载力均高于周边;(3)空间分异上,仅在局部空间分布存在着一定空间集聚性及部分各市(州、地区)间空间依赖性;(4)预测结果看,综合承载力及其各子系统发展演变曲线整体变化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资源环境承载力保持较高水平。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钰 李新刚
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测度,能够反映该系统有序均衡持续发展的基本情况。本文以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交通、科技、财政为主要因素,从城市土地支撑力水平和城市土地受压力强度这一视角出发,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灰关联熵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合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给出了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进而对2010年山东省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运用ArcGIS技术和GeoDa软件对系统协调发展度进行了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地级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协调发展度空间差异比较显著,呈现出以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为"主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婉侠 韩彬 谢潇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14.29%,总体呈现“东高西低”、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引领全域发展的局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增幅36.09%,空间上聚集于哈大线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年增幅有所下降,且辽西北、吉林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核心城市和重要城市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亟须提升核心城市对中小城镇的辐射引领能力,并加强生态退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婉侠 韩彬 谢潇
理清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提供决策参考。在分析2003—2019年东北地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格局的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剖析了二者耦合关系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3—2019年,东北地区综合城镇化水平提升了114.29%,总体呈现“东高西低”、辽中南城市群和哈长城市群核心城市引领全域发展的局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呈增加趋势,增幅36.09%,空间上聚集于哈大线周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与综合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近年增幅有所下降,且辽西北、吉林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核心城市和重要城市耦合协调度普遍较高。亟须提升核心城市对中小城镇的辐射引领能力,并加强生态退化地区的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衍广 林振山 陈玲玲
水资源承载力是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水资源紧缺地区能否支撑人口、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限制指标。论文用动力学模型,通过3种方案对山东省未来20年水资源承载力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方案在未来20年的水资源平衡指数都是小于零的,这说明,水资源对应的社会经济系统是不可承载的,经济规模也是不可以承载的,人口规模只有方案2可以承载。从方案1预测的结果看,从2006年到2025年,山东省总需水量在270×108~340×108m3之间,波动不是很大,工业用水上升了3倍,但农业用水下降不大;从方案2预测的结果看,总需水量变动较大,20年增加了近3倍,水资源消耗量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的...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动力学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凯 邹荟霞 任建兰 赵琳 孙雪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了1979—2014年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伴随城镇化综合指数提高,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经历了"U"型变化过程;第二,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既存在城镇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胁迫效应,也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第三,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临界协调三个阶段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关系 中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凯 邹荟霞 任建兰 赵琳 孙雪
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研究了1979—2014年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关系及其演变过程,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伴随城镇化综合指数提高,中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先下降、后上升,经历了"U"型变化过程;第二,中国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度一直处于拮抗阶段,既存在城镇化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胁迫效应,也存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的约束作用;第三,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耦合协调度经历了中度失调、轻度失调和临界协调三个阶段。
关键词:
城镇化 资源环境承载力 耦合关系 中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永玲
文章综合考虑水资源的供给、利用、管理以及污染情况,采用灰色关联熵法客观赋予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构造支持指数和压力指数并通过支持-压力耦合机制测度水资源承载力,最后运用障碍度模型从支持角度识别水资源承载力的障碍因素。考察了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承载力的时空演变,对水资源承载力状态进行区域划分,综合评价中国省域水资源承载力状况。研究发现:(1)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源承载力区域WRCC状态划分结果差异较大。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青海和宁夏的水资源承载力都处于超负荷状态,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海南以及新疆的水资源承载力非常接近警告线,其余省份的水资源承载力存在过剩。(2)总体而言,考察期内30个省份的平均水资源承载力指数为“V”型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平均支持指数为“V”型变化,但呈下降趋势;平均压力指数为“倒V”型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但平均压力指数的变化大于平均支持指数。(3)地下水供水总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以及供水总量/常住人口数量是限制水资源承载力提升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岩
在总结山东省耕地资源及人口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了2000年山东耕地生产能力及人口的发展趋势和消费水平,探讨了山东耕地的承载力问题,并提出提高耕地承载力的对策
关键词:
耕地承载力 粮食生产 人口控制 山东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