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37)
2023(15968)
2022(13929)
2021(12883)
2020(10652)
2019(24406)
2018(24478)
2017(47020)
2016(25283)
2015(28495)
2014(28541)
2013(28573)
2012(26819)
2011(24405)
2010(24719)
2009(22724)
2008(21976)
2007(19532)
2006(17615)
2005(15840)
作者
(74942)
(62245)
(61832)
(58933)
(39775)
(29937)
(28182)
(24467)
(23727)
(22439)
(21172)
(21046)
(19941)
(19932)
(19194)
(19051)
(18370)
(18104)
(17807)
(17740)
(15657)
(15446)
(15020)
(14363)
(14103)
(13795)
(13769)
(13647)
(12609)
(12263)
学科
(122829)
经济(122641)
管理(68928)
(65630)
(52378)
企业(52378)
方法(46743)
数学(39193)
数学方法(38834)
中国(32891)
地方(32112)
(31938)
业经(26792)
(25449)
(24424)
(23294)
贸易(23280)
(22516)
农业(21674)
(19164)
(18608)
环境(18477)
理论(18007)
地方经济(17835)
(16719)
金融(16716)
(16384)
银行(16339)
技术(16241)
(15821)
机构
大学(367222)
学院(365296)
(155209)
经济(151869)
管理(141621)
研究(131834)
理学(121517)
理学院(120043)
管理学(118083)
管理学院(117435)
中国(97404)
科学(80325)
(79635)
(68610)
(67345)
研究所(61029)
(60706)
中心(58308)
(55242)
财经(54120)
业大(53561)
北京(50827)
(50668)
师范(50249)
(49054)
(47423)
经济学(47101)
农业(46930)
(44651)
经济学院(42098)
基金
项目(244229)
科学(191863)
研究(180267)
基金(176099)
(152851)
国家(151536)
科学基金(129455)
社会(115397)
社会科(108592)
社会科学(108558)
(96262)
基金项目(93694)
自然(82313)
教育(81641)
自然科(80343)
自然科学(80323)
(79841)
自然科学基金(78874)
编号(73401)
资助(72429)
成果(60054)
(56195)
重点(54808)
(53958)
课题(51083)
(49981)
国家社会(46815)
创新(46617)
教育部(46216)
科研(46004)
期刊
(182420)
经济(182420)
研究(115306)
中国(76022)
学报(57214)
(56689)
科学(53730)
管理(53267)
(49869)
大学(43375)
教育(42075)
学学(40625)
农业(39205)
(33129)
金融(33129)
技术(31971)
经济研究(29157)
业经(28996)
财经(26951)
问题(23666)
(23145)
(19745)
图书(19684)
技术经济(19243)
(18840)
科技(17419)
世界(17369)
理论(17338)
资源(17101)
现代(16786)
共检索到562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亚峰  甄文栋  王倩  
本文利用2001-2010年山东省环渤海4市的废水、COD、氨氮排放量3项废水污染负荷输出数据,通过与人均GDP拟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对山东省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污染负荷输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环渤海沿海地区的水污染负荷输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基本符合典型的倒"U"型的EKC曲线关系。各市COD和氨氮排放曲线出现拐点的情况表明,"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山东省采取的一系列水环境保护政策对EKC曲线拐点的出现甚至提前出现起到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旭  赵军  朱悦  王彤  
本研究根据1999—2008年营口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原理,建立水环境污染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型,解析营口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和生活污水排放量等五项环境污染排放指标的演变轨迹和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生活COD输出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EKC特征,即"倒U"型,并已在人均GDP为20447元跨越了模型曲线拐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COD排放量分别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倒"N"型,现已经跨越第二拐点,进入下降阶段;生活污水排放量和生活氨氮排放量与人均GDP呈"S"型,在未来仍有恶化趋势。结论建议:区域内应优化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加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梁涵  刘志春  
科技人力资源是劳动力队伍中有技术且高效率的组分。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具有全国性比较优势,但其集聚程度与经济发展的联动趋势不显著,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不明显,其集聚并未带来劳均资本同样快速的集聚,只在产业分布上与产业结构呈现一定的正相关。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明莉  杜超  马艳芳  
环渤海地区已经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之后的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但由于体制和观念等问题,环渤海地区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何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自身优势,促进该地区经济良好发展,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珂玲  葛翔宇  董利民  
洱海流域人口增加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洱海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从洱海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两个方面,系统解析了这个两个因素与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定量关系,并构建相关数学模型,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求出模型中的相关统计检验值,得到流域的城乡结构和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对污染的贡献度,为进一步探讨和设定流域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布局奠定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玉  周艳兵  王国刚  曾志炫  
以县域为基本研究单元,应用统计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指标,分析1996—2009年间环渤海地区县域经济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趋势;县际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部分县域人均GDP处于极端高水平;1996—2009年间,县域人均GDP的绝对差异增大而相对差异波动性缩小,省间差异是区域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人均GDP空间自相关显著,经济发展热点区和冷点区的空间集聚特征增强。基于1996年各县人均GDP及1996—2009年间人均GDP增长差异,将环渤海地区划分为基础好增长较快型、基础中等增长较快型等6种类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晓峰  许学工  
以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理论基础,选取1981年以来工业废水、SO2、烟尘、工业废弃固体等污染物有效排放量为环境指标,采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通过二次及三次方程拟合回归,建立最优模型,分析了山东省经济不断发展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进行三次曲线回归模拟效果较好,四项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均呈现出近似"N"形的特征,污染物排放随着人均GDP增长都已经渡过了峰值,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几年来,下降趋势停止并产生波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与山东省产业结构变化以及环境保护政策有显著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加强污染治理投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建议,避免环境污染水平随经济增长再次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夏昊  王云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操作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广东省1998年、1999年水质状况为例,建立了河流水污染空间信息系统,以地区(市)为单位,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水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的定量关系,并进行了二者的空间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统计关系还是空间分布上,水质状况与单位面积人口数目、人均工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业产值之间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通过比较,本文指出了广东省水体重污染区人口密度,工、农业总产值的范围与分布,为分析河流水污染及其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提供了一种新的尝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彪  杨三变  熊英汉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确定了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然后对环渤海地区近三年的各指标进行整理,经过纵横对比分析各省市循环经济发展情况,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2008年的相关指标进行评价,认为总体上环渤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内部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进而分析这种不平衡性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资源、环境问题。并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主张,以期对环渤海区域循环经济的平衡发展有所帮助,进一步促进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景禹,马苹  
环渤海地区在东北亚国际经济圈中占有重要位置,所以它的具体运作业已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环渤海地区经济的跨世纪发展,要在对内制定整体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面向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实施外向牵动的国际化战略,大力启动区域经济国际化的操作方案。在中国和东北亚地区培育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缩小南北之间与东西之间的经济差距,必将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产生扩张性的影响与拉动性的作用。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肖金成  
环渤海地区有三大城市群,十几个重要的港口,港口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反过来也给该区域港口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经济全球化和港口集群式分布必然使港口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环渤海地区港口应整合资源,联手发展,发挥优势,合作共赢。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悦  
根据辽宁省环渤海地区1999年-2010年经济和环境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和模型,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环渤海地区水环境污染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其EKC曲线不完全符合典型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主要呈显著的三次曲线特点,即工业COD曲线为"倒N"型、工业氨氮曲线为"U"型、生活COD曲线为"U"型、生活氨氮曲线为"N型";此外,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呈线性关系。由此可见,环境质量的改善并非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自动发生。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有邦  杨林芳  
山东黄淮海平原地区是全省最大农区。区内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很大,但至今仍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本文分析该区资源环境特点,经济发展现状与问题,探讨成因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开发途径和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重  周云波  
本文利用1981-2005年环渤海三省二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实际GDP以及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外商直接投资占GDP的比重等两个污染控制变量的年度数据,建立panal data模型,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否存在以及什么因素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实证结果表明,环渤海地区工业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呈现整体向上倾斜的倒"N"形的曲线特征,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经济规模的扩大和重化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呈现出持续恶化的趋势;恶化速度可能存在一个先相对减缓、后加速、然后相对减缓的过程,这不同于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假说;就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玖长  赵定涛  
从分析可知,万人事故发生起数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单起事故死亡人数、特大事故死亡比与人均CDP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并不高。这说明:(1)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了事故高发阶段,公众发生事故的概率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增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