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1)
2023(8967)
2022(7617)
2021(6929)
2020(5618)
2019(12659)
2018(12686)
2017(23707)
2016(13171)
2015(14936)
2014(15417)
2013(15164)
2012(14470)
2011(13188)
2010(13553)
2009(12213)
2008(12081)
2007(11137)
2006(10097)
2005(9530)
作者
(39064)
(32365)
(32347)
(30665)
(20718)
(15535)
(14757)
(12678)
(12540)
(12097)
(11066)
(10970)
(10600)
(10373)
(10226)
(9943)
(9757)
(9466)
(9350)
(9286)
(8403)
(8150)
(7907)
(7646)
(7512)
(7318)
(7270)
(7244)
(6732)
(6698)
学科
(61660)
经济(61602)
(31961)
管理(30607)
地方(24859)
(22288)
企业(22288)
中国(21802)
(21350)
业经(16462)
方法(15571)
农业(14721)
地方经济(13330)
(12700)
数学(12447)
数学方法(12337)
产业(11415)
(11140)
(11099)
(10815)
(10339)
(10326)
金融(10324)
银行(10324)
技术(10122)
(10071)
环境(10049)
发展(9635)
(9605)
(9535)
机构
学院(186357)
大学(179146)
(76045)
经济(74038)
研究(69931)
管理(64692)
理学(53209)
中国(53147)
理学院(52499)
管理学(51612)
管理学院(51254)
科学(42671)
(40022)
(36857)
(35340)
(34410)
(33789)
研究所(32799)
中心(32229)
(28597)
师范(28329)
业大(27266)
(27146)
(27036)
农业(27016)
北京(25924)
财经(25449)
(25192)
技术(22829)
(22626)
基金
项目(114268)
研究(89862)
科学(88122)
基金(75716)
(64919)
国家(64195)
社会(54515)
科学基金(53785)
(51605)
社会科(51449)
社会科学(51437)
教育(40492)
基金项目(40098)
(39915)
编号(39226)
(33003)
成果(32120)
自然(31380)
自然科(30516)
自然科学(30509)
资助(30219)
自然科学基金(29912)
课题(29377)
发展(27203)
(26725)
重点(26461)
(24295)
(23978)
(23612)
(22755)
期刊
(102559)
经济(102559)
研究(61120)
中国(50817)
(35323)
教育(29913)
学报(26372)
(25593)
管理(25562)
科学(25285)
农业(24055)
(20614)
金融(20614)
业经(19865)
大学(19834)
技术(18968)
学学(18166)
经济研究(14795)
问题(13419)
(12474)
财经(11774)
图书(11000)
(10411)
(9936)
论坛(9936)
商业(9756)
职业(9515)
(9498)
技术经济(9476)
资源(9410)
共检索到313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晁玉方  杜同爱  
特色产业镇作为镇域经济发展典范,有力地推动了镇域各项事业的发展。就山东而言,特色产业镇发展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较大,工业发达地区较多的特征;从产业分布来看,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呈现出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大部分属于轻工、机械产业的特征;从企业数量及规模来看,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呈现出骨干企业、规模企业较多与规模小、数量多并存的特征。目前来看,山东省特色产业镇面临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发展、企业继承与创新等问题。山东省特色产业镇应进一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以企业创新为主体,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与人才工程,才能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隋鹏飞  任建兰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结合新的海洋经济核算标准,深入分析了山东省海陆产业关联程度。结果表明,山东省地区经济与陆地产业关联度高于海洋产业;海洋第一产业与陆地经济、陆地第一产业、陆地第三产业联系较弱,海洋第三产业与陆地第二产业联系较弱;山东省陆地经济与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务业联系较弱。提出要以海岸带为纽带优化海陆产业联动发展布局,加强海陆产业内部的产业链对接,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庞鸿钧  付英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探索,山东省产业化经营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需要进一步整合农业生产资源,以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竞争活力。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确定合理的发展模式,从促进农业生产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两方面入手,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创  
特色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的一种特殊形式,凭借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独树一帜,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章介绍了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的总体发展现状以及分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河南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欧明胜  肖华  李曾  
搞好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是地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什邡县畜牧局根据当地具体条件,总结农村养鸭经验,积极组织发展稻田养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可为相同条件地区发展农村经济,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参考。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建国  徐书铭  
综述山东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根据本地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提出本省信息服务业发展对策及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军  
农业专业镇产业链发展目前呈现出四个模式特征:以加工环节为重点的产业拉伸、以科技扶持为核心的节点加固、以地理标志为特色的品牌塑造、以农超对接为引领的整链盘活;同时,存在四大问题:节点规模效应的显现面临瓶颈、"断环""孤环"现象依然突出、科技扶持量虽大但质不高、相关规划难以在基层落实。本文认为,推动农业专业镇产业链发展应当从四个方面进行政策选择:全面优化各种配套的基础设施、大力培育镇域的土地流转市场、从根本上调整科技扶持的办法、改革地方官员考核与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柳治国  
农村经济要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要提高,农民的收入要增长,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针对农村金融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论述,并对农村未来金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牟文婕  鹿永华  
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战略背景下,将传统水果产业与互联网整合升级,对推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山东省水果产业绿色升级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山东省"互联网+"水果产业实施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提出完善信息体系建设、推动线上线下交易融合、搭建多元化"互联网+"流通渠道,强化"互联网+"领域人才培养4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许耀亮  
山东省是全国海洋渔业的主要省份之一。1990年海洋捕捞产量达103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61%。海洋捕捞业仍然是山东省水产业的一大支柱。海洋捕捞渔船和渔具是从事海洋捕捞生产的基本工具,海洋捕捞业的生产对象是鱼、虾、蟹、贝类等具有再生性的渔业生物资源。因此,海洋捕捞强度必须与渔业资源再生能力相适应。但是,由于经济因素的刺激,近年来,我国沿海渔区有不少个体和联户渔民,不顾国家政策限制,盲目地兴造近海小型捕捞渔船,在沿岸和近海进行掠夺性生产,使已经衰退的渔业资源更加恶化。由此可见,进一步加强渔政管理,完善海洋渔业的经营体制,有效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晓艳  宗景才  
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越来越重要。虽然山东省的现代服务业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仍旧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进  谢永刚  
减灾不仅可以减少灾害事故的危害及损失,而且从长远来看能够增强人类社会抗御灾害的能力,在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亟须大力倡导发展减灾产业,规范和完善减灾产业的发展,努力推动减灾产业化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我国减灾产业的现状、减灾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减灾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的思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赵俊权  杜国祯  陈家宽  
花卉业作为一种高效农业产业,在农业及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在美化城市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观光旅游、促进情谊交往、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本文结合云南花卉业现状和花卉生态产业规划建设,提出了云南花卉产业基础发展建设新模式,以期与业内专家和相关人士共同探索花卉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敬银  王葵  吕强  
山东省会展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并且有着自身的文化和资源优势。对山东省会展业的发展现状做了阐述,分析了山东省会展业的特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山东省会展业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