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77)
- 2023(7846)
- 2022(6975)
- 2021(6462)
- 2020(5753)
- 2019(13541)
- 2018(13357)
- 2017(26194)
- 2016(14794)
- 2015(16636)
- 2014(17054)
- 2013(17252)
- 2012(16380)
- 2011(14806)
- 2010(15082)
- 2009(14239)
- 2008(14278)
- 2007(13376)
- 2006(11706)
- 2005(10202)
- 学科
- 济(67534)
- 经济(67482)
- 农(46747)
- 业(45159)
- 管理(32900)
- 农业(30839)
- 方法(29151)
- 数学(26555)
- 数学方法(26317)
- 企(23930)
- 企业(23930)
- 业经(17085)
- 地方(16650)
- 中国(15238)
- 学(14042)
- 财(13813)
- 制(12508)
- 贸(11495)
- 贸易(11493)
- 易(11148)
- 发(10625)
- 农业经济(10436)
- 环境(9675)
- 村(9199)
- 农村(9188)
- 策(9100)
- 土地(8894)
- 体(8672)
- 和(8594)
- 银(8564)
- 机构
- 学院(218377)
- 大学(213360)
- 济(89769)
- 经济(87713)
- 管理(82436)
- 研究(75902)
- 理学(71076)
- 理学院(70298)
- 管理学(69047)
- 管理学院(68673)
- 农(64533)
- 中国(57918)
- 科学(50369)
- 农业(49977)
- 京(44730)
- 业大(43909)
- 所(41114)
- 研究所(37605)
- 财(37300)
- 中心(36658)
- 江(35317)
- 农业大学(30792)
- 财经(29400)
- 省(29304)
- 范(28611)
- 师范(28341)
- 北京(27313)
- 州(27012)
- 经(26548)
- 经济管理(26200)
- 基金
- 项目(146035)
- 科学(112608)
- 研究(105127)
- 基金(102349)
- 家(90055)
- 国家(89217)
- 科学基金(74366)
- 社会(64558)
- 省(62359)
- 社会科(60625)
- 社会科学(60598)
- 基金项目(55591)
- 划(50167)
- 自然(48292)
- 自然科(47019)
- 自然科学(47000)
- 教育(46465)
- 自然科学基金(46068)
- 编号(44740)
- 资助(41247)
- 农(35293)
- 成果(35052)
- 发(33785)
- 重点(33215)
- 部(31964)
- 课题(30416)
- 创(29615)
- 计划(28673)
- 科研(28258)
- 创新(27816)
- 期刊
- 济(105001)
- 经济(105001)
- 农(67533)
- 研究(57648)
- 农业(45774)
- 中国(43893)
- 学报(39885)
- 科学(35155)
- 大学(29493)
- 学学(28306)
- 财(27769)
- 业经(23981)
- 业(22573)
- 管理(22378)
- 融(20684)
- 金融(20684)
- 技术(18818)
- 教育(18232)
- 问题(15671)
- 农村(14220)
- 村(14220)
- 农业经济(14036)
- 版(13907)
- 经济研究(13487)
- 财经(13457)
- 资源(13144)
- 技术经济(12216)
- 业大(11786)
- 经济问题(11547)
- 世界(11535)
共检索到3214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咏梅 张漫 王圣伟 刘刚
以山东省滨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及评价。通过对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Pb、Hg、Cu、Cd、Cr、As和Zn)及速效磷、速效钾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形成原因,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部分样点中Pb、Cd、Cu和As总量超过背景值,超出比例分别为38.3%、46.8%、42.6%和14.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富集原因存在差异,其中重金属Hg、Cd、Cr和As主要源于化肥、农药、有机肥的过量施用以及灌溉用水受污染;...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主成分分析 环境质量 评价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继舟 吕品 于志民 王立民
为了解三江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并摸清其来源,通过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地统计学和经典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三江平原农田土壤Cd、Cr、Pb、Cu、Zn、Ni、Hg及As含量的空间变异与来源,结果表明:研究区Hg的变异系数为100%,属于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其他7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为34.68%~51.93%,具有中等空间异质性。土壤重金属含量呈斑块状、条带状、大斑块状零星块状分布特征。三江平原农田土壤中Pb、Ni和Zn的平均值低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其他5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即表现为累积的特征,但8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未超过(GB 15618-1995)国家二级标准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磊
[目的]通过测定秦巴山区巴中市农田土壤中镉(Cd)、铅(Pb)、锌(Zn)3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为农田重金属防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文章采用内梅罗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来综合评价巴中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果]巴中市农田土壤锌平均含量比四川省丘陵地区背景值高6.78%,而镉和铅含量均未超出其背景值,总体评价良好,但各检测点之间差异较大,镉含量最多超出背景值5.7倍。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全市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1.10,接近清洁状态。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其最小值为15.94,最大值为177.74,平均值为35.38。[结论]巴中市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基本处于低度风险级别,但各地块污染程度不尽一致,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措施治理土壤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雨 韩平 任东 罗娜 王纪华
【目的】研究土壤重金属与影响因子以及不同土壤重金属之间相关关系,为土壤重金属空间预测模型提供更加全面的辅助变量。【方法】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结合空间插值技术对2014年湖南省湘潭县5个乡镇农田中5种土壤重金属Pb、Cd、As、Cr和Hg的空间分布变化与6种影响因子以及5种土壤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和交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GDP、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对5种土壤重金属解释力较大(PD,H值均在0.5以上),土壤pH、土壤类型与高程对土壤重金属的解释力较小(PD,H值均在0.3以下),其中土壤类型对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陆安祥 孙江 王纪华 董文光 韩平 张国光 王开义 潘立刚
【目的】揭示土壤中重金属的变化趋势,为土壤环境监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05—2009年北京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持续监测,分析了该地区农田土壤中As、Hg、Cu、Cd、Cr和Pb等重金属的统计特征和年度变化趋势,并结合采样点的土壤类型、地理位置和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研究了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结果】2005年至2009年间,As、Hg、Cu、Cd、Cr和Pb等重金属中,Hg和Cr的含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Hg的含量逐年为0.053、0.065、0.077、0.090和0.116 mg·kg-1,Cr含量为50.0、53.3、55.8、56.1和61.8 mg·kg-1。其它重金属含量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莫良玉 范稚莲 陈海凤
利用淋洗方法研究硝酸铵、磷酸二氢铵和草酸铵3种铵盐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淋洗次数的增加,淋洗液中Zn浓度下降,草酸铵在低浓度时下降幅度大,而高浓度下降较小;淋洗液中的Pb浓度随淋洗剂浓度及淋洗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草酸铵处理的增加较大。草酸铵使土壤保持碱性状态,而硝酸铵和磷酸二氢铵则使土壤保持酸性状态。淋洗液的电导率随着淋洗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草酸铵处理的增加明显。玉米能够在经过铵盐修复过的土壤上发芽生长,草酸铵修复的植株生物量最高,且植株Zn含量最低;高浓度磷酸二氢铵修复的植株Pb含量最高,是中、低浓度修复的7.3和9.1倍,而不同浓度硝酸铵和草酸铵修复对植株Pb含...
关键词:
铵盐 土壤淋洗 重金属 土壤修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科堰 范成五 刘桂华 柴冠群 吴正卓 秦松
【目的】了解喀斯特地区小尺度区域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特征和生态风险,为利用土地功能和保护耕地土壤环境提供参考。【方法】在黔西南中部某农用地土壤上共布设27个点位,采集表层土壤(0~20 cm)样品,分析测定pH与Cd、Hg、As、Pb、Cr、Cu、Zn和Ni等8种重金属元素,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2018)为评价标准,分析其分布特征、生态风险和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pH为5.46~8.07,重金属Zn、Cr、Pb、Ni、As、Cu、Cd与Hg平均含量分别为154.24、153.71、64.25、61.76、50.38、49.86、0.41和64.25 mg/kg。研究区农用地土壤受As和Cd污染指数分别为1.68和1.38。8种重金属的危害指数(I_R)为69.00,小于生态危害下限(I_R=150)。Cd与Pb, Hg与As、Cu、Zn、Ni, As与Cu、Zn、Ni、Cr, Cr与Cu、Zn、Ni, Cu与Zn、Ni, Zn与Ni间分别具有同源性,存在复合污染。As、Hg、Cr、Cu、Zn、Ni在第一主成分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57.565%,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长期含重金属化肥施用造成;Cd和Pb在第二主成分中有较高载荷,其方差贡献率为80.277%,含量较高原因主要为成土母质中含量较高。【结论】研究区农用地土壤pH为5.46~8.07,已受不同程度As和Cd污染;Cr和Ni污染处于尚清洁范围;Hg、Pb、Cu和Zn处于清洁范围。污染程度为轻微生态危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钱力 张超 齐鹏 余树全
基于浙江省永康市市域范围内7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采样点共计203个,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评价分析、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表层重金属质量分数、污染程度和重金属相关关系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永康市城市土壤表层重金属砷(As),钴(Co),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钛(Ti),钒(V),锌(Zn)的平均质量分数为6.57,10.57,119.55,22.978,528.51,22.45,37.67,5751.81,84.37,90.25 Mg·kg~(-1);2研究区表层土壤均呈现为轻度及以上污染水平,重金属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牟力 张弛 滕浪 黄会前 付天岭 李相楹 何腾兵
【目的】为了解山区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安全风险。【方法】采集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鸡鸣村河流阶地27个田块土壤样品,测定其重金属(Cd、Cr、Pb、Zn、Cu)含量,利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价,结合重金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来判断河流阶地稻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土壤中Cd、Cr、Pb、Zn和Cu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61.51、32.79、160.78和29.61 mg/kg,土壤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依次为Cd>Zn>Pb>Cr>Cu,地积累指数依次为为Cd>Zn>Cu>Pb>Cr,综合污染指数算术平均值为4.42。土壤重金属单项生态风险指数依次为Cd>Cu>Pb>Zn>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为228.87,生态风险处于中等水平,Cd对综合潜在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94%,是研究区生态风险的主要来源。【结论】土壤受到重度污染,土壤环境质量较差,其中Cd为重度污染,Zn为轻度污染,Pb、Cr和Cu为于无污染。重金属来源主要包括农业运输源、交通污染源、自然活动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庆辉 王贵 朱晋 程莉 同丽嘎 赵捷
【目的】评价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的麻池乡城梁村,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采样点,按照"梅花形"布点取样采取农田表层0~20cm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Pb、Cr、Cu、Zn、Ni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还不到污染级,但除Cu含量基本接近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外,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科璧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部分城市农田土壤及农作物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对土壤中与农作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间的相互关系以及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以及该技术的优点和局限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鹏杰 李柱 吴龙华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和对策建议。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物化稳定—低吸收作物联合阻控、农艺(水分等)调控、植物吸取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替代种植与安全利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鲜有考虑土壤自净能力,修复目标极少考虑土壤的自然与肥力属性,修复前调查评估难以细致、修复方案可行性不强,修复实施过程监理、第三方检测需规范,以及影响修复成败的非技术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出应当加强修复技术基础创新,加快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加强污染调查和修复过程管理与评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友进 韩国辉 余端 李燕 廖敦秀 谢永红 魏朝富
三峡库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生态脆弱性,其重金属污染状况备受关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多目标调查数据,在分析土壤中As、Cd、Cr、Cu、Ni、Hg、Pb和Zn等8种重金属积累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污染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评估法以及层次分析法与加权平均评价模型法等方法进行了重金属来源分析和污染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表层土壤中8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r(81.45 mg·kg~(-1))>Zn(71.6 mg·kg~(-1))>Ni(31.54 mg·kg~(-1))>Pb(25.27 mg·kg~(-1))>Cu(23.53 mg·kg~(-1))>As(7.39 mg·kg~(-1))>Cd(0.21 mg·kg~(-1))>Hg(0.06 mg·kg~(-1));多元统计分析表明Cd和Cr含量主要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Ni、Zn和Cu含量则主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影响,Hg、Pb和As则受到两者的共同影响。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趋于一致,均表明大部分样品(>84.9%)的重金属污染水平属于清洁或轻度污染水平,只有少数样品(<15.1%)达到中度或重度污染水平,这些样品主要采集于巫山、涪陵、忠县境内。综合分析,认为忠县和涪陵境内土壤出现中度或重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受其工业生产的影响,巫山境内则主要受到其成土母质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余鸿燕 唐子茜 王娜 张伟 付婷婷 曾婷婷 黄永川 阎应红
【目的】探明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特征并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为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及耕地土壤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重庆市7个典型水稻主产区的稻田土壤样品230个,分析测定土壤样品的pH值及Cd、Hg、As、Pb、Cr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与地累积指数评价法进行污染程度分析,并与重庆土壤重金属背景值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进行比对,分析评估重庆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再通过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究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来源。【结果】研究区土壤中Pb、Cd、Cr、As、Hg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4、0.312、66.8、4.71、0.082 7 mg/kg。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与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研究区稻田土壤有19.57%的点位处于Cd元素轻污染状态,0.43%的点位处于Hg元素中污染状态,其余点位处于无污染状态。地累积指数分析发现,稻田土壤中Cd处于轻污染水平,其余重金属元素属于无污染水平,但存在极少部分土壤的Hg元素地累积指数极高(4.03,属于强-极强污染等级)。与重庆市土壤背景值比对发现,Cd、Hg元素含量均超过了重庆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2.84倍、1.38倍,有累积效应;Pb、Cr、As元素含量略低于重庆土壤背景值,基本无富集。通过与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比对,所调查的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均值均小于对应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筛选值。相关性及聚类分析发现,重金属污染主要源于成土过程及人为因素。【结论】重庆稻田土壤总体处于清洁状态,但存在Cd、Hg元素的污染风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鲤岭 程先锋 齐武福
对云南个旧锡矿业活动区农田土壤及农作物进行野外调查采样,测定分析土壤及农作物中Pb、As、Hg、Cd、Cr、Cu和Zn含量。结果表明,土壤中Pb、As、Cd、Cu、Zn污染严重。其中Pb、As元素超标率为100%,土壤中Hg没有超标。在矿业活动区的小麦、萝卜、豌豆尖均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小麦污染程度:Pb>As>Cr>Hg>Cd>Zn。萝卜污染程度:Pb>As>Cr>Hg>Zn>Cd>Cu。豌豆尖污染程度:Pb>As>Cr>Cd>Zn>Hg>Cu。通过土壤和农作物中重金属含量相关性分析,小麦中的大部分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