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83)
2023(13827)
2022(11613)
2021(10438)
2020(8576)
2019(19243)
2018(18640)
2017(35480)
2016(19447)
2015(20976)
2014(20725)
2013(20606)
2012(19606)
2011(17955)
2010(18171)
2009(16589)
2008(16289)
2007(14534)
2006(13144)
2005(11797)
作者
(60901)
(50944)
(50791)
(47875)
(32189)
(24487)
(22673)
(19771)
(19418)
(18206)
(17577)
(17018)
(16500)
(16108)
(15999)
(15562)
(15160)
(15136)
(14650)
(14625)
(12976)
(12729)
(12323)
(11627)
(11566)
(11300)
(11261)
(11222)
(10297)
(10155)
学科
(88212)
经济(88132)
管理(52265)
(51098)
(38285)
企业(38285)
方法(30995)
(27539)
地方(27221)
数学(26445)
数学方法(26202)
中国(25300)
业经(21519)
(20962)
环境(20896)
农业(18957)
(17710)
(15765)
贸易(15755)
(15195)
地方经济(15012)
(14890)
(14395)
技术(14247)
产业(14115)
(13701)
金融(13700)
(13269)
银行(13208)
(13008)
机构
学院(283663)
大学(280771)
(117311)
经济(115005)
研究(107089)
管理(103291)
理学(89199)
理学院(88013)
管理学(86402)
管理学院(85903)
中国(77733)
科学(70494)
(61444)
(60622)
(56641)
研究所(52214)
(49641)
业大(49274)
农业(48348)
中心(47375)
(44765)
(39671)
财经(39394)
师范(39132)
(38677)
北京(37830)
(36430)
经济学(35716)
(35703)
(35127)
基金
项目(196770)
科学(154534)
基金(141723)
研究(137123)
(127526)
国家(126457)
科学基金(106227)
社会(88565)
社会科(84050)
社会科学(84027)
(81362)
基金项目(75994)
自然(69671)
自然科(67890)
自然科学(67866)
(67461)
自然科学基金(66635)
教育(60580)
资助(55948)
编号(52600)
(49534)
重点(46073)
(41756)
(41533)
成果(40954)
创新(38999)
计划(38917)
发展(38647)
课题(38148)
(38027)
期刊
(135241)
经济(135241)
研究(80469)
中国(59769)
(56503)
学报(54038)
科学(48753)
大学(39411)
农业(38748)
学学(37683)
管理(36860)
(35137)
教育(27738)
(25199)
金融(25199)
业经(24784)
技术(21992)
经济研究(21200)
(20509)
财经(19024)
问题(18376)
(16540)
资源(16271)
科技(15603)
(15127)
业大(14627)
技术经济(13957)
商业(13747)
(13196)
世界(12600)
共检索到425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苟露峰  高强  
揭示海洋产业结构发展与生态环境互动演化的一般规律,通过定量分析2002-2012年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得到以下结论:2002年以来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势头良好,海洋生态环境水平小幅下降。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度呈现出逐年增大趋势,表明二者的耦合程度不断提高;同期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发展对生态环境水平演变产生明显的"胁迫"影响,但胁迫程度逐渐减小。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环保投入增加及海洋保护区面积比重加大等因素对胁迫程度减小具有推动作用,其中海域利用效率提升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苟露峰  王海龙  汪艳涛  
海洋产业结构变化是海洋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人海关系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海域利用变化研究的有益补充。文章试图探寻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正趋于转好,逐步体现出两大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洪斌  
在综合衡量国家产业政策、山东省海洋资源环境基础、海洋产业的增长潜力以及海洋产业劳动生产率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将山东省2010年和2020年海洋经济发展总目标分解到各海洋产业,以各海洋产业分解目标为指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和区位熵分析,确定海洋产业优化重点领域,推动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研究表明:①2010年山东省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632.880亿元,1521.010亿元,863.066亿元;2020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100.040亿元,5059.557亿元,4000.375亿元。②海洋新兴产业的优化是海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2010年,山东省海洋新兴产业...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尤芳湖  周勇  刘君钦  王凤起  
本文分析了世界和中国的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其总体趋势为,随着科技进步,海洋一产比重逐渐下降,海洋二、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山东省近年来海洋二、三产业发展较快,但仍以海洋渔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滞后,根据山东海洋资源特点和国际海洋产业结构分析,山东省只有通过加大海洋科技的有效投入,提高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植、促进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实现海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中逐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振兴海洋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钰 任建兰 徐成龙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环境建设.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一人地关系协调研究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命题。以具有中国缩影之称的经济大省、工业大省、人口大省与资源大省山东省为例.构建协调度、锅合度、响应度模型.探讨山东省人地关系演进趋势.并识别人地关系演进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1991-2012年山东省人类活动强度呈逐步上升趋势.由0.410上升至 0.819.资源环境水平呈小幅度波动下降趋势.由0.736下降至0.537;(2)人类活动强度与资源环境水平的协调度基本在0.959以上.属于高水平协调.由磨合阶段向高水平锅合阶段演变;(3)资源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增周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成龙  任建兰  程钰  
运用SE-DEA和EVIEWS6.0模型对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得到以下结论:12000—2012年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具有波动性;2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逐渐由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演变为相对均衡的空间格局,但淄博、枣庄和德州等市的环境规制效率仍然较低;3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力度、工业化水平、产业类型以及利用外资水平等是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影响因素。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利用外资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环境保护力度和工业化水平与环境规制效率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制定差别化区域环境政策等是提高山东省环境规制效率的主要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  高强  
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及科技进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2000-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基本保持同步上升,同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海洋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缓解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华  高强  
文章在分析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对我国海洋科技、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层次回归模型考察了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关系及科技进步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2000-2014年,我国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基本保持同步上升,同时,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成为制约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生态环境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海洋科技进步具有明显缓解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矛盾关系的正向调节能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海洋科技对我国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该研究拓展了当前关于海洋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研究视角,对三者关系的探讨为我国海洋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现实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姜艳艳  
环渤海经济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存在渔业产品开发程度低、海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海洋资源利用度低等问题。文章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在创新、合作、绿色发展驱动下,确定了山东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财政支持方式创新、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创新及创新型示范园区建设的产业发展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景建军  高学栋  
文章引入"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系数"概念,分产业对山东省以及17城市产业结构的城市化响应变化特征及空间差异进行研究,探讨不同产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此基础上对17城市进行了城市化响应地域类型划分,分为一致响应型、偏R2型和偏R3型。最后建立指标体系和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揭示两者间的作用机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晓彤  赵林  贾建琦  
通过构建包容性绿色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对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6—2019年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指数呈波动上升态势,包容性绿色发展水平类型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演进,地市间绝对差异呈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呈缩小趋势;山东省包容性绿色发展呈由低水平集聚向高水平双核结构演变的格局特征,形成以省会经济圈和胶东经济圈为核心的高水平集聚区,呈现出胶东经济圈>省会经济圈>鲁南经济圈的空间特征;科技创新水平、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政府行政能力、对外开放水平对包容性绿色发展具有驱动作用,其中科技创新水平起主导驱动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