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5)
- 2023(16762)
- 2022(14032)
- 2021(12999)
- 2020(10818)
- 2019(24591)
- 2018(24317)
- 2017(46988)
- 2016(25502)
- 2015(28421)
- 2014(28328)
- 2013(28269)
- 2012(26172)
- 2011(23487)
- 2010(23545)
- 2009(21940)
- 2008(21638)
- 2007(19246)
- 2006(17333)
- 2005(15543)
- 学科
- 济(112682)
- 经济(112560)
- 业(93259)
- 管理(82752)
- 企(81727)
- 企业(81727)
- 方法(45657)
- 数学(35309)
- 数学方法(34966)
- 农(34638)
- 业经(33884)
- 财(30256)
- 中国(30097)
- 地方(28016)
- 农业(24642)
- 务(21588)
- 财务(21520)
- 财务管理(21495)
- 学(21472)
- 技术(21140)
- 制(20544)
- 企业财务(20351)
- 和(20198)
- 理论(19982)
- 贸(18623)
- 贸易(18608)
- 易(17991)
- 环境(17657)
- 划(17232)
- 策(16600)
- 机构
- 学院(365869)
- 大学(361502)
- 管理(148406)
- 济(147239)
- 经济(144062)
- 理学(126809)
- 理学院(125399)
- 管理学(123597)
- 研究(123350)
- 管理学院(122905)
- 中国(94281)
- 京(78976)
- 科学(76594)
- 财(67119)
- 农(62635)
- 所(62249)
- 江(56636)
- 研究所(56354)
- 中心(55677)
- 业大(55304)
- 财经(52922)
- 北京(50435)
- 范(48824)
- 师范(48397)
- 农业(48295)
- 经(47987)
- 州(45728)
- 院(45545)
- 经济学(42337)
- 省(39652)
- 基金
- 项目(243845)
- 科学(192298)
- 研究(180700)
- 基金(175172)
- 家(152007)
- 国家(150600)
- 科学基金(130205)
- 社会(113246)
- 社会科(107225)
- 社会科学(107195)
- 省(98228)
- 基金项目(93918)
- 自然(84419)
- 自然科(82397)
- 自然科学(82378)
- 教育(80953)
- 自然科学基金(80916)
- 划(80321)
- 编号(74163)
- 资助(71552)
- 成果(58766)
- 发(56099)
- 重点(54120)
- 部(52500)
- 创(52237)
- 课题(50989)
- 创新(48120)
- 科研(46139)
- 业(45866)
- 国家社会(45640)
- 期刊
- 济(173550)
- 经济(173550)
- 研究(108968)
- 中国(72450)
- 管理(58280)
- 农(58056)
- 学报(54657)
- 科学(53170)
- 财(52050)
- 大学(41934)
- 农业(40064)
- 教育(39989)
- 学学(39579)
- 技术(33192)
- 融(33112)
- 金融(33112)
- 业经(32274)
- 经济研究(25665)
- 财经(25427)
- 问题(22676)
- 业(22419)
- 经(21775)
- 技术经济(19677)
- 科技(18635)
- 图书(18087)
- 现代(18016)
- 商业(17441)
- 资源(17143)
- 理论(16967)
- 版(16036)
共检索到5542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孙兆明 孙丰胜
山东省森林公园旅游业起步较早,发展迅速,成为林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总体仍处于粗放的资源驱动型发展阶段。人均旅游消费、旅游消费结构、旅游收入偏低,投入不足,在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产品供给、旅游企业能力、产业发展机制、旅游配套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制约,产业综合素质、产出效率偏低,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森林公园旅游业转型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遵循系统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转变旅游开发理念,丰富旅游产品内涵,优化旅游业态结构,整合森林公园内外资源和要素,促进多部门、多产业的协同耦合,创新产业发展机制,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
森林公园旅游业 转型发展 山东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战书彬 鹿永华 庞英
森林公园旅游是林业产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在弘扬生态文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担当重要角色。文章从经营效果视角,对比分析了山东与浙江两省森林公园旅游在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接待游客人数以及就业人数方面的效果数据,找出了山东森林公园旅游在经济和社会效果方面的差距,并从提高食宿收入、其他收入、游客人数等方面探讨了相关对策,以期有效提高山东省森林公园旅游的经营效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水发 潘晨光 潘家华 郑艳 张莹
发展旅游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森林公园旅游业是中国森林旅游业的主体。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森林公园建设与发展状况,并基于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中国森林公园旅游业发展及直接就业效应,进而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森林公园旅游业的间接就业效应进行了测算,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森林公园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就业效应可观。测算数据显示,2011-2020年森林公园旅游业的总体就业量为512.1万人,其中直接和间接就业量分别为238.5万人和273.6万人。
关键词:
中国 森林公园 旅游业 就业 投入产出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世东 陈鑫峰
本文通过对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游客量、旅游收入等指标变化的研究,以及对不同省(区、市)、规划分区、全国4大地区各指标的变化与所占份额等方面的分析,系统地展现了中国森林公园与森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轨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发展分为4个阶段,即起步阶段、急速发展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具有时间分布上的加速现象、空间分布上的位移现象、游客量与旅游收入上的耦合现象、在全国旅游业地位上的提升现象。预测分析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森林公园事业还将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到2010年,全国森林公园总数将由目前的19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东杰 王瀛旭 郭燕茹
随着体验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旅游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游客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追求多样化的旅游体验已是大势所趋。文章将游客满意度理论运用到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森林旅游游客体验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挖掘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潜在因素,并借助IPA模型对游客期望与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以山东省49处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游客体验满意度的因素依次为消费价格、管理服务、条件设施、资源禀赋、游憩活动、景区环境及情感氛围7种体验;(2)游客职业、年龄、学历、月收入等特性差异对旅游满意度影响显著,且游客期望与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3)森林旅游各体验项目期望均值为4.15,满意度均值为3.76,游客对山东省森林公园森林旅游基本满意,森林旅游产品的各体验项目还有待修补与改善;(4)根据IPA分析结果,得出继续保持项目12个、供给过度项目5个、从容改进项目6个、重点改善项目9个。在此基础上提出准确定位旅游市场,进行个性化体验设计;丰富体验产品类型,增强游客旅游体验;改进旅游设施,提高管理服务品质;整合旅游资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等政策启示。研究结果验证了游客满意度理论在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中的可行性及指导意义,从体验主体角度出发,扩展了游客特性、期望与体验满意度之间关系的研究维度,以期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准确把握游客感知现状,提升森林旅游体验满意度,深入发展森林旅游体验产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游客满意度 森林旅游 体验产品开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志东 徐东瑞
以山东省蒙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应用景观生态学干扰理论,分析旅游资源系统和旅游活动的耦合关系,建立旅游生态承载力和旅游干扰强度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为:旅游生态承载力TECC=2.913 437万元/d,旅游干扰强度TDI=1.809 370万元/d,TDI/TECC=0.621,接近于优选法确定的黄金分割点,说明蒙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景区的生态状况处于良好的发展阶段,游客的接待能力尚具一定的拓展空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秀娟
借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利用2003—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森林公园发展效率进行研究,为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测算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中国31个省区间和东、中、西三大区域间的效率及TFP增长率。结果显示:省区间比较,上海、浙江等地区的效率最高,贵州、山西等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三大区域间比较,东部地区的效率最高,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大,西部地区的效率和TFP增长率都最低。最后,从要素投入、旅游吸引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几个方面对影响效率大小及其差异的原因进行理论上的探讨,提出继续加...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曹先磊 贾小茹
发展森林公园旅游产业不仅是把森林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两山”理论的客观要求。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31个省(区、市)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及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测度森林公园资源禀赋,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从外部市场占有率和内部产业综合效率角度检验森林公园资源禀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1)增加森林公园面积、提高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当地及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从长远看存在明显的“资源福音”效应;(2)相较于森林公园数量增加,提高高等级森林公园比例对其旅游产业发展的正向影响更大;(3)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改善区域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扩大旅游市场占有率和提高产业综合效率来推动森林公园旅游产业的发展;(4)我国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邻近地区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对当地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同区域间森林公园资源禀赋优化利用对其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的拉动作用小于区域间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导致的挤压效应。最后,文章提出了把我国森林公园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以及区域协调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隋春花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了解韶关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现状,在分析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单一、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旅游产品发展类型、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三高投入"与"三高效益"紧密结合等对策。
关键词:
韶关国家森林公园 调查研究 旅游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贾丽娜 赵希勇
选取2013、2015和2017年数据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进行计算,分析随机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协调性的影响及调整前和调整后数据的差异性。结合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协调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和随机因素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性呈现负影响;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协调度均值为0.771,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协调等级呈现聚集现象,处于失调等级呈现分散现象,协调度高低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无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协调性发展的关联程度,在31个省级行政区未出现"H-H"区域和"L-L"区域,位于"L-H"区域有上海和天津两个城市,"H-L"区域只有甘肃省,说明随着森林旅游行业发展,各省间差距逐渐减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丽军 万志芳 胡潇敏 王庆
在评价森林公园旅游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根据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泰尔系数法,结合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对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快,但总体水平低;区域间的总差异大,73.45%来源于区域内差异,南方林区差异呈显著扩大态势,南方、西南林区对差异贡献率波动增长,而西北、华北和北方林区则波动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基础设施条件和资源优势都对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有显著正向影响;交通区位有显著负向影响;产业结构和管理投入无显著影响。为实现中国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区域协调,应加强区域间合作,提高总体发展水平;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哲根 刘安兴 许祖福 陈学堂 陈安统
森林公园是基于自然保护前提下的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的生态旅游地 .森林公园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适宜开发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产品 ,可归为 9大类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总体上表现为融自然美、运动美、健康美、成就美于一体的旅游产品风格 ,给游客形成生态回归的意境流 .森林公园旅游产品的成功开发决策应重视产品市场定位、产品创意与创新 ,并作出可持续的森林公园旅游产品规划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国 徐晛
【目的】探究浙江省森林公园在省域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发展模式。【方法】以浙江省128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分析森林公园空间分布特征、均衡态势和分布密度,结合定性分析,探讨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发展历程与旅游发展模式。【结果】(1)浙江省森林公园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随机型,其中舟山市、台州市、衢州市为均匀型分布,宁波市、绍兴市为随机—离散型分布,温州市、丽水市、湖州市、杭州市、金华市为随机型分布。(2)核密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森林公园的疏密分布呈现3个梯次,东北部为第1梯次,中部和南部为第2梯次,西部为第3梯次。(3)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发展分为探索起步期(1982—1992年)、快速增长期(1993—2001年)、规范建设期(2002—2010年)、内涵提升期(2011—2017年)和全面发展期(2018年至今)5个阶段;旅游开发分为城郊休闲型、景观游赏型、生态度假型、森林运动型和生态教育型等5种模式。【结论】在多重因素制约下,浙江省森林公园在各地级市间分布不均,发展模式各异。今后浙江省森林公园的建设和旅游发展,要在充分利用森林资源条件的基础上,积极对接森林旅游消费需求,优化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图2表2参23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平 王维薇 张俊飚
文章利用林业统计资料,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中国2003~2012年生态旅游产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及影响因素开展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以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市场容量、从业人员和建设投入均实现快速增长;生态旅游服务业在林业经济内部有着较强的规模效应;生态旅游业技术进步年增长率为1.1%,但中国整体和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开发技术效率仍徘徊于较低水平上;区域层面上生态旅游业的技术效率差异呈现出中西部高于东部地区的情形,区域间东部地区技术效率先降后升,中西部地区省际差异总体表现为不断增高的态势;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是影响生态旅游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但相关资源...
关键词:
生态旅游 市场开放 规模效应 增长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