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49)
2023(9056)
2022(7702)
2021(7199)
2020(5907)
2019(13015)
2018(12585)
2017(24281)
2016(12971)
2015(14108)
2014(13526)
2013(13136)
2012(12393)
2011(11053)
2010(11367)
2009(10463)
2008(10128)
2007(9287)
2006(8362)
2005(7339)
作者
(34666)
(29112)
(28542)
(27297)
(18538)
(13701)
(12853)
(11059)
(10891)
(10408)
(9768)
(9712)
(9335)
(9127)
(8953)
(8913)
(8601)
(8460)
(8399)
(8258)
(7149)
(7100)
(6794)
(6713)
(6566)
(6540)
(6391)
(6281)
(5850)
(5609)
学科
(51186)
经济(51146)
管理(42719)
(42209)
(34884)
企业(34884)
地方(18308)
(17214)
技术(16593)
方法(16277)
中国(15196)
数学(13708)
数学方法(13489)
业经(12998)
(12819)
技术管理(12113)
农业(11761)
(10682)
(10627)
地方经济(10059)
(9014)
银行(9006)
(8682)
(8676)
贸易(8667)
环境(8568)
(8499)
(8380)
金融(8379)
(8362)
机构
学院(173826)
大学(168596)
(74117)
经济(72375)
管理(71114)
理学(60658)
理学院(59980)
研究(59255)
管理学(59147)
管理学院(58785)
中国(46225)
(34596)
(34578)
科学(34384)
(29749)
(28566)
中心(28543)
(25999)
财经(25804)
研究所(25549)
(24254)
师范(24100)
(23277)
(23182)
业大(22856)
(22116)
北京(21436)
(21240)
经济学(21081)
农业(19775)
基金
项目(116083)
科学(94443)
研究(90878)
基金(82594)
(70150)
国家(69480)
科学基金(61604)
社会(58490)
社会科(55475)
社会科学(55463)
(50559)
基金项目(43768)
教育(41603)
(39794)
自然(38044)
编号(37707)
自然科(37195)
自然科学(37185)
自然科学基金(36522)
资助(31712)
成果(30283)
(30165)
(27577)
课题(27334)
创新(27173)
重点(26207)
(25112)
国家社会(23284)
发展(23093)
(22785)
期刊
(88350)
经济(88350)
研究(54688)
中国(41612)
管理(29063)
(25302)
教育(25106)
(23998)
科学(21817)
(20332)
金融(20332)
学报(19445)
技术(17473)
农业(16311)
业经(15775)
大学(15580)
学学(14398)
经济研究(13437)
财经(11946)
科技(10912)
问题(10415)
(10399)
技术经济(9997)
(9172)
论坛(9172)
(8852)
资源(8660)
(8492)
(8387)
现代(8257)
共检索到274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孔来  王忠辉  薛占胜  于吉海  樊慧海  
山东是经济大省,但还不是经济强省,要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必须立足于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春光  程钧谟  谭晓宇  
为实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山东省经济区域均衡发展,选取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研究并深入把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动态发展和空间差异特征。首先从科技创新发起能力、科技创新实现能力、科技创新转化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能力4个维度构建山东省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全局熵权法、改进的灰色TOPSIS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2013—2016年各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动态评价和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最后提出加强区域间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内科技创新发展环境等提高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韩子睿  
多年来,江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立科技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积极探索科技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大发展。根据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9年以来,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是我国创新活力最强、创新成果最多、创新氛围最浓的省份之一。本文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3》的数据为基础,把江苏的各主要指标数据与广东、浙江、山东等创新先进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梳理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玉明  李娓娓  
本文概述了技术创新对农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效应;以山东省为例,分析了山东省农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和矛盾;从宏观调控与政策引导,构建技术创新和推广体系,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发挥农产品比较优势,建立风险保障体系方面,提出了技术创新推动山东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安  高福一  于吉海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能源科技孕育新突破。作为东部沿海经济人口大省、环渤海地区第一经济大省和能源消费大省,山东省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一、山东省能源供需现状分析(一)能源消费现状分析1.能源消费总量持续扩张,增速逐步放缓。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立平  王乃静  
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山东省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来看,山东省的技术创新能力在逐渐增强;从横向的区域间比较分析来看,山东省的技术创新综合因子得分在全国排名第8,在技术创新投入与教育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则具有比较劣势。据此提出建议:山东省应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物质商品,从而实现技术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姜东杰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2012年来,山东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战略任务,将其纳入山东省"十二五"规划,在全省普遍实行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将各项任务逐一分解细化,采取项目化管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一)进展1.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建设逐渐增强。山东省是全国较早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省份,在重大社会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前,实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基本做到"不评估不决策"。通过将评估机制引入到维护社会稳定中,努力推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设,极大的提升了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水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浩  
大多数国家或地区都有一个由非均衡发展逐步到均衡发展的过程,非均衡条件下的协调发展是山东省经济增长与工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为推动山东经济在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区域经济非均衡条件下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政策措施:一要科学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推动山东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二要建立生态互补型产业结构,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竞争格局;三要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推动跨区域合作;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推动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莹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而物流业作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对于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故而对我国区域物流能力进行评价并探究针对性提升对策,对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高质量发展视角出发,选取我国物流业较为发达的山东省作为评价对象,对其物流能力进行评价,旨在为我国各区域提升物流能力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2010-2013年间,山东省物流业表现出平稳的发展趋势。在2013-2016年间,物流产业结构实现优化升级,山东省物流能力评价值由2013年的0.202提升到0.353,物流产业呈现出快速的增长趋势。在2016-2019年间,山东省物流能力评价值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在2017年,山东省经济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各产业的发展节奏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导致物流业能力评价值增速减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晶晶  程钰  曹欣欣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推动创新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强大动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对于引领区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选取基尼系数、变异系数等多种区域创新能力差异测度指数,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相关等空间分析方法,探讨山东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区域创新产出的基尼系数从0. 747提高到0. 813,变异系数从2. 934提升到3. 852,山东省区域创新产出总体实力提高,区域内部差异呈扩大趋势;空间演化格局呈现济南市、青岛市"双核心"分布态势,空间核密度值依旧保持济南市、青岛市两个高值区,趋势面变化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特征;区域创新产出空间集聚现象明显,热点数量由9个增加至20个,青岛都市圈成为新的"高—高"创新产出集聚区域,冷点数量则由82个下降至63个;区域创新产出空间演化受到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政府政策、创新环境、产业需求及技术溢出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对于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改善创新环境、优化创新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史星际  杨鹏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和效益。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一直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虽然近些年来,山西省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有了长足发展,但通过对其现阶段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综合分析发现,在涉及创新能力提高方面仍存在着许多制约性因素。因此,山西省尤其应在知识创造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夯实省内区域间协调互补、产学研结合等工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萍  
本文在确定了金融创新、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测量方法后,实证分析了三者关系,得出结论:山东省的金融创新水平总体显示波动上升的趋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金融配置效率则没有明显的提高;金融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正向的协整关系,金融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单向格兰杰原因;金融效率与产业结构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关系。政府要高度重视金融创新,将推动金融产业持续创新作为推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超  彭宏  
本文通过选取反映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的指标,建立创新驱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河南省2015年创新驱动能力进行评价。通过与全国其他省市各级指标的得分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河南省在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方面存在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提出提升创新驱动能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永久  王忠辉  吴风庆  
城市创新能力是由城市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和创新投入六方面要素所构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城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城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实证分析;提出了加快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