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71)
2023(4999)
2022(3993)
2021(3531)
2020(2865)
2019(6679)
2018(6349)
2017(11314)
2016(6389)
2015(7191)
2014(7144)
2013(7170)
2012(7023)
2011(6149)
2010(6212)
2009(5439)
2008(5453)
2007(5106)
2006(4551)
2005(3720)
作者
(18910)
(15651)
(15378)
(14871)
(10160)
(7603)
(7092)
(6206)
(6032)
(5842)
(5688)
(5465)
(5023)
(5022)
(4874)
(4847)
(4787)
(4655)
(4522)
(4372)
(3931)
(3871)
(3860)
(3691)
(3558)
(3539)
(3539)
(3427)
(3149)
(3143)
学科
(24955)
经济(24942)
管理(15563)
地方(13289)
(12699)
(11202)
中国(8675)
农业(7918)
(7438)
企业(7438)
方法(7179)
(6912)
业经(6491)
数学(6350)
数学方法(6303)
(5816)
金融(5816)
(5633)
银行(5631)
(5520)
(5476)
地方经济(5268)
环境(5053)
土地(4851)
资源(4584)
(4491)
(4489)
(3713)
(3587)
制度(3582)
机构
学院(81993)
大学(79881)
研究(30285)
管理(29957)
(29074)
经济(28065)
中国(24861)
理学(24409)
理学院(24070)
管理学(23560)
管理学院(23414)
科学(19578)
(18874)
(18570)
中心(16635)
(16172)
业大(15150)
(15122)
(14999)
(14998)
农业(14629)
(14374)
研究所(13430)
(12742)
师范(12641)
(11763)
北京(11453)
技术(10438)
财经(10268)
师范大学(10089)
基金
项目(57486)
科学(44073)
研究(43460)
基金(37853)
(32865)
国家(32519)
科学基金(27750)
(27017)
社会(25786)
社会科(24221)
社会科学(24211)
基金项目(20876)
(20675)
教育(19845)
编号(18701)
自然(17977)
自然科(17462)
自然科学(17458)
自然科学基金(17092)
成果(14785)
资助(14650)
课题(14641)
(13832)
重点(13268)
(11861)
(11832)
(11255)
发展(11197)
(10995)
规划(10973)
期刊
(39151)
经济(39151)
中国(26918)
研究(25075)
(17897)
教育(13817)
学报(13447)
农业(12632)
科学(11954)
(11188)
金融(11188)
(10425)
大学(10182)
管理(10041)
学学(9266)
技术(8830)
业经(7444)
资源(6904)
(6836)
图书(5672)
问题(5010)
(4935)
职业(4883)
书馆(4481)
图书馆(4481)
经济研究(4427)
财经(4386)
(4340)
(3915)
论坛(3915)
共检索到140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书芳  
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发展,德州市于2006年建立了市、县(市、区)二级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开展为期5年的定期定点耕地质量监测活动,为耕地质量建设提供连续的定性、定量的依据。概述了耕地质量检测的必要性,介绍了山东省德州市开展耕地质量监测的技术方法,分析了该市11个耕地土壤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提出了建立耕地质量监测体系制定耕地质量建设规划等3项加强耕地质量建设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珍   张丙华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开展专门调查研究,对山东省德州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做法、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殷守强  王鑫  贺文龙  门明新  张利  
耕地质量监测是及时掌握耕地质量和产能变化的必要手段,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法不仅能保证监测精度,还可以减少监测成本。本文以河北省黄骅市为研究区域,结合区域耕地质量的实际状况,运用6种抽样方法抽取耕地单元作为监测样点,并计算和比较不同抽样均值的最大相对误差和相对抽样精度。结果表明,抽样精度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而提升,速度由快变慢。与简单随机抽样相比,在抽样精度方面,系统分层抽样和系统等距抽样的优势极大,并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优势扩大;等别分层抽样的优势较大并且平稳;乡镇分层抽样的优势不大。网格分层抽样不但没有优势,反而可能造成精度的损失。不同的抽样方法在满足相同的监测精度时所需的样本量差异显著,合理的抽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方琳娜  宋金平  
基于2004年SPOT多光谱影像、2004年耕地地力调查数据等,以山东省即墨市为例,开展耕地质量评价研究。采用RS技术,从SPOT多光谱影像中提取耕地质量评价因子,如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水分状况、土壤退化状况等不同信息的NDVI、DVI、RVI,结合坡度信息、土地利用程度等,构建了基于RS技术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压力-状态-响应框架(PSR),构建评价模型,旨在开展遥感技术在耕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评价结果表明,即墨市耕地质量普遍较好。研究将该市耕地分为六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资源保护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志飞  梁晓琳  高浩  
地方传统美食不仅展示了当地传统文化,更是探索当地传统文化重要的依据。武城旋饼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武城的传统特色小吃,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但由于制作工艺繁琐、制作手艺继承困难、食品不易保存等问题,很难被推广和传承,难以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因此,针对德州市特色小吃武城旋饼的发展现状,研究适合德州市特色小吃武城旋饼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极其重要。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朝豹  代曰娥  李伟涛  
德州市审计局在全市2009年度政风行风建设评议中获得免评。此前,他们已连续四年在该项评议中名列第一,并荣获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一个以查处违纪违规问题、维护经济秩序为己任的审计机关,在一般人眼中,干的都是"得罪人"的事,为什么德州市审计局能得到群众的信赖、社会的追捧?不仅如此,他们先后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媚  
山东德州历史悠久,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解德州市红色文化资源基本情况,厘清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促进地区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深化认识,加大扶持;重视硬件,提升软件;整合资源,持续发展;创新形式,注重方式;优化队伍,提升素养等方面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倪建伟  
跟踪调研表明,"两区同建"如何持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如何互动、融合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后如何解决农业远距离耕作问题、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表现突出的三个重要问题。德州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即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传统城镇产业改造升级、现代农业赶超推动、社区集聚吸纳发展等四种特色化现实路径促进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产业园区、尊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习惯改进管理模式、社区为企业提供多种社会服务等促进社区与园区的融合;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公司参与打造农产品高科技示范园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助推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  
文章提出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应用于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和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划定的方法,并在阐述确定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耕地限制类型与中低产田改造类型进行对应,制定了"最大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第二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最小限制因素及其限制系数"的耕地等别限制因素组合命名规则,将耕地质量等别监测成果按此规则命名表达,在划定耕地质量重点提升区的同时,方便把握耕地质量改造方向和时序安排。耕地质量重点保护区的划定方法是,提取监测成果中高等别耕地、等别提升耕地与规划基本农田重合的部分提取出来,删去其与规划为非农用地重叠部分,将其集中连片的部分,其与土地整治规划区一起划为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毅  高尚  刘希霖  安萍莉  
耕地质量和数量的保护是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如何科学有效地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监测县进行监测,从而能够实时掌握各地区的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是实现耕地质量保护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文章以西部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对耕地质量监测县的选取进行了探讨。从影响西部耕地质量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出发,在此基础上结合西部各区县的耕地自然质量等,分析各二级区的耕地质量变化特征,并辅以空间地统计学技术,探讨了有关耕地质量监测县选取方法。最终确立了以102个基准县、89个突变县为监测代表的西部地区耕地质量监测县节点网络,经检验,该网络能够较好地反应西部地区的整体耕地质量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万涛  吉静怡  许明祥  李彬彬  
耕地质量监测样本量的优化配置对降低成本,实现可持续土地资源监测与利用有重要指导价值。以陕西省宝鸡市为例,采用2018年耕地质量监测数据,运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探讨耕地质量监测中土壤监测指标的合理样本量及不确定性。研究表明:样本变异性大小与样本量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样本代表性评价方法和地统计学方法较Cochran方法能有效降低样本的不确定性;样本代表性评价法适用性更广,但研究结果缺乏稳定性;地统计学方法的适用性存在局限性,可降低中等变异性指标的不确定性,但对低、高变异性指标适用性较低。中等变异性指标宜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低、高变异性指标宜采用代表性评价方法确定合理样本量。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石元  贺李帆  唐旭  
研究一种将人力、物料、时间等资源配置与业务流程设计集成的网络线索法,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采样的野外调查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先对象定位,再采样调查"的基本线索,以野外调查采样的对象集、事务集为结点,以调查对象遍历的空间路径和调查事务实施的逻辑路径为网络弧段,构建了复合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源需求汇总、事务资源配置以及人员事务调度等内容的模型应用方法;以湖北省阳新县2015年度耕地质量监测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实例应用说明基于网络线索法可以:(1)梳理耕地质量监测采样野外调查完整的事务逻辑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博士  吴克宁#教授  赵华甫#副教授  许妍#博士  周子健#硕士  
针对以县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该文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网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组织体系的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其中,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开放性可选择的监测指标的构成及其监测周期;监测网络体系则由监测控制区、监测样区和监测样点构成;监测评价体系包括耕地生产性评价、保护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环境健康性评价、等别变化评价。重点阐述了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限制系数划分耕地等别类型的方法、监测控制区划定的方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评价的评价方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胡石元  贺李帆  唐旭  
研究一种将人力、物料、时间等资源配置与业务流程设计集成的网络线索法,为耕地质量等别监测采样的野外调查方案编制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先对象定位,再采样调查"的基本线索,以野外调查采样的对象集、事务集为结点,以调查对象遍历的空间路径和调查事务实施的逻辑路径为网络弧段,构建了复合网络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包括资源需求汇总、事务资源配置以及人员事务调度等内容的模型应用方法;以湖北省阳新县2015年度耕地质量监测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实例应用说明基于网络线索法可以:(1)梳理耕地质量监测采样野外调查完整的事务逻辑关系,实现调查方案的总体业务流程设计;(2)实现调查人员,包括运输、采样和记录工具的物料资源以及调查时间等3大类要素的需求汇总统计;(3)实现每一个事务结点所需调查人员配置、物料资源的分解及前驱后继传递关系配置;(4)明确每一个调查人员的业务顺序分工、承担事务结点的任务内容与使用的物料资源。网络线索模型显化了事务与资源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很好地为耕地质量监测类似的、具有多任务并行特点的野外调查采样的工作实施方案设计提供方法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艳  陈兰康  尹秋月  段正松  尹晋磊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对全面掌握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如何合理确定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是当前土地工作者的一个难点。文章以扶绥县为例,将时序比较法引入耕地质量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的确定,通过对一定时间段的耕地质量分等因素变化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引起耕地质量等别渐变的主导因素分布范围作为监测渐变分布范围,并与组合类型法比较,分析两种方法优劣,以期为优化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将时序比较法引入监测渐变分布范围确定,得到了精度较高的监测渐变分布范围。该方法较组合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