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4)
- 2023(11406)
- 2022(10137)
- 2021(9496)
- 2020(7986)
- 2019(18534)
- 2018(18423)
- 2017(36384)
- 2016(19570)
- 2015(21694)
- 2014(21504)
- 2013(21359)
- 2012(19618)
- 2011(17545)
- 2010(17269)
- 2009(15640)
- 2008(15008)
- 2007(12984)
- 2006(11252)
- 2005(9683)
- 学科
- 济(80194)
- 经济(80117)
- 管理(57026)
- 业(53141)
- 企(43871)
- 企业(43871)
- 方法(38229)
- 数学(33374)
- 数学方法(33049)
- 农(21833)
- 财(19411)
- 中国(19099)
- 地方(19004)
- 学(18075)
- 业经(17656)
- 环境(16937)
- 农业(14603)
- 贸(13308)
- 贸易(13302)
- 制(13142)
- 易(12870)
- 和(12817)
- 划(12799)
- 技术(12398)
- 务(12360)
- 理论(12338)
- 财务(12303)
- 财务管理(12286)
- 企业财务(11712)
- 产业(10250)
- 机构
- 大学(275960)
- 学院(274446)
- 管理(113536)
- 济(110065)
- 经济(107648)
- 理学(99869)
- 理学院(98785)
- 管理学(97182)
- 管理学院(96706)
- 研究(90160)
- 中国(64271)
- 京(57911)
- 科学(57811)
- 财(47452)
- 所(44537)
- 农(44151)
- 业大(43005)
- 研究所(41171)
- 中心(40772)
- 财经(39241)
- 江(38740)
- 范(36593)
- 师范(36266)
- 北京(35951)
- 经(35817)
- 农业(34525)
- 院(33143)
- 经济学(32692)
- 州(31419)
- 经济学院(29776)
- 基金
- 项目(198297)
- 科学(156723)
- 基金(144803)
- 研究(143961)
- 家(125962)
- 国家(124934)
- 科学基金(108255)
- 社会(91085)
- 社会科(86372)
- 社会科学(86347)
- 省(79039)
- 基金项目(78450)
- 自然(71492)
- 自然科(69787)
- 自然科学(69771)
- 自然科学基金(68506)
- 划(65023)
- 教育(64941)
- 资助(59054)
- 编号(58136)
- 成果(45478)
- 重点(44136)
- 部(43580)
- 发(42401)
- 创(40993)
- 课题(39348)
- 创新(38244)
- 科研(37918)
- 教育部(37247)
- 国家社会(37078)
- 期刊
- 济(115460)
- 经济(115460)
- 研究(78087)
- 中国(46830)
- 学报(44136)
- 科学(40912)
- 管理(39400)
- 农(39244)
- 财(33894)
- 大学(33108)
- 学学(31241)
- 农业(27691)
- 教育(27304)
- 技术(22994)
- 业经(19754)
- 融(19010)
- 金融(19010)
- 财经(18266)
- 经济研究(18039)
- 经(15519)
- 问题(15321)
- 图书(14871)
- 科技(14182)
- 资源(13945)
- 业(13673)
- 理论(13645)
- 技术经济(13639)
- 实践(12634)
- 践(12634)
- 现代(12396)
共检索到3814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钰 徐成龙 任建兰 刘雷
本文以LMDI分解方法研究山东省1991-2011年工业经济增长的环境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的变化特征,测度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大气环境效应。研究发现:①山东省SO2、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总体趋势改善,但污染物排放的产业集聚性特征明显,其中污染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工业总增加值的25-45%,而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90%以上;②规模效应是造成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控制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主要因素,结构效应对大气污染物减排效果并不明显,因此调整工业结构特别是减少污染密集型产业比重是污染物减排的重要途径;③1991-2011年山东省污染密集型产业比...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徐成龙 程钰
论文利用动态面板的系统GMM估计方法、LMDI分解模型、历史值外推模拟及线性规划约束模型等探究了新常态下山东省环境规制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其大气环境效应,得到以下结论:1)2001—2013年,山东省工业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二者的环境规制强度基本呈上升趋势;2)环境规制对山东省工业比重、污染密集型行业比重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43、-0.451和0.523,说明山东省环境规制的实施对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正向作用;3)随着山东省环境规制强度的增加,工业结构效应和技术效率效应抑制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而污染密集型行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成龙 程钰 任建兰
文章采用LMDI分解方法研究了1991-2011年山东省工业结构演变对水环境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参照世界银行认定的水污染密集型产业选取了山东省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污染密集型产业结构变动的水环境效应。得出以下结论:经济总量增长引起了水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技术效率的提高则抑制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但技术效率的减排效应在不断减弱,因此,工业结构的调整是污染物减排的重要内容;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左右,但其污染物排放量却占到整个工业污染物排放量的85%以上;污染密集型产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红 王绪龙
目前大气污染已成为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在测算出的大气环境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测算出山东省的最优经济规模。测算结果表明,1996~2005年山东经济规模已趋近合理,理论值与实际值之比趋近于1,这说明山东目前经济发展规模已接近环境容量条件下的最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润森 濮励杰 刘振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原因,随着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已成为国内外全球变化的前沿和热点课题。通过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大气环境系统的作用机制分析,认为目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大气质量、大气污染以及气候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带来了显著的城市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在全球尺度上的气候效应则存在较多的争论。今后应加强土地变化科学和大气科学的融合,从多尺度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大气环境效应,并注重大气环境改善视角下的土地利用策略和空间规划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文平 王鸿康 刘红平 单宝艳
文章通过构建城镇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气污染监测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和谐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及GIS等方法,研究山东省城镇化发展与大气环境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2014-2017年,城镇化水平呈从东北往西南递减格局,鲁中和鲁东提升较快,鲁西北及鲁南提升较慢;城镇化与各类大气污染物的耦合协调性都有不同程度提高,呈从东往西递减趋势;城镇化与大气环境高度协调的地区为鲁东沿海三市,全省协调发展的城市达94.12%,仅鲁西南一市欠协调。据此提出山东省城镇化发展建议:对高度协调型城市,应借助其蓝色半岛经济区核心地位发挥对周边的带动作用;对基本协调型中的城镇化超前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需注重与大区域污染联防;对基本(欠)协调型中的城镇化滞后型城市,需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并积极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城镇化发展 大气环境 耦合协调性 山东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苟露峰 杨思维 高强
在分析我国海洋经济活动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29个指标组成的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定量评价,随后构建了生态环境综合效应指数及其分级评判标准,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2年,山东省海洋经济活动的生态环境效应呈现由一般到较大的变化,且预测结果呈恶化趋势;粗放式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对资源、环境的胁迫作用明显,加之状态子系统对响应子系统存在滞后型,各种响应措施并未对状态产生积极作用,海域环境状态仍呈退化趋势
关键词:
海洋生态环境 评价指标 预测 山东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傅强 陈雪娇
产业结构转型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影响。本文根据结构效应、规模效应及技术效应建立模型,利用重庆市1999—2008年22个工业行业的相关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结构效应对于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工业粉尘所起到的影响有限,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主要归功于政府环境政策强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大气环境的改善逐渐显现。重庆市应重点加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高污染排放行业的治理及技术创新。
关键词:
工业结构 大气环境 面板数据 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重阳 胡起源 查思含 肖潇 刘明 李卓 谭琨 张威仪 孙丹峰 伦飞
为研究县级尺度的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及其环境效应。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基于物质流分析与灰水足迹的理论框架与方法,构建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磷元素流通模型,并探讨各个子系统的磷元素流动特征、利用效率、环境排放等内容。结果表明:栖霞市2018年外源总磷投入达到了11 304.24t,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所占比例95.9%,栖霞市输出的农产品与畜禽产品所含磷元素总量仅占其磷元素投入总量的16.5%,而剩余部分磷元素主要积累在当地的农业系统土壤中;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的磷元素利用效率相对较低,且不同子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农业种植子系统和畜禽养殖子系统的磷利用效率分别仅为22.4%和29.3%;栖霞市社会经济系统对当地造成了严重的水土环境风险,其中当地水体中的磷元素所造成的灰水足迹总量达到了1.1×10~9 m~3,而当地果园面临着严重的土壤污染风险。因此,有效地减少磷肥使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方式,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地磷元素管理能力,减少当地的环境风险,从而更好地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苟露峰 王海龙 汪艳涛
海洋产业结构变化是海洋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是可持续发展、人海关系及全球变化区域响应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对海域利用变化研究的有益补充。文章试图探寻海洋产业结构演变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机理,构造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元素指标,并以山东省为例,运用耦合度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状态。研究表明,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与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正趋于转好,逐步体现出两大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克亮 刘蕾 孟祥瑞 杨宝臣
基于区域技术异质性假定与共同边界理论,文章将大气污染排放物视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考虑投入产出松弛变量的SBM-Undesirable方法系统考察2006—2013年中国省域大气环境效率与大气环境治理技术的差异性,运用面板计量Tobit回归模型定量考察省域大气环境效率水平及其治理技术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大气环境效率较低且区域差异明显,三大区域之间大气环境治理技术落差较大,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提升贸易开放度有利于促进大气环境效率及其治理技术的改善,相比之下,煤炭消费比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陶源 赵晓颖 刘庆志
[目的]绿色农业技术的环境与经济收益核算,对于推进技术应用、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究竟绿色农业技术有没有顺利实现农户的经济目标与社会的环境目标?现有研究诸多争议与困惑。[方法]文章以水肥一体化技术为例,基于山东省649份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借助内生转换模型,从微观层面探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结果](1)总体来看,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节肥增收的目的。(2)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后,样本农户能够节约化肥施用量11.79%~20.98%,提高农产品收入8.15%~9.07%。(3)不同规模农户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节肥增收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对于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规模户而言,其化肥减量作用强度明显高于小规模农户。与此同时,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只对规模户有明显的农产品增收作用。[结论]注重完善市场流通机制下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使绿色农产品能够获得质量溢价的收益。同时创建有利于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的土地规模条件,获得规模化带来的节肥增收效应。推动外部性内部化补偿制度实施,政府对具有正外部性行为的农户给予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建事 程钰 王鑫静 丁立
研究运用生态足迹模型、LMDI分解模型、Tapio脱钩理论等方法,测算2007—2016年山东省及17市生态足迹时空演变特征,探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研究发现:(1)2007—2016年,山东省生态足迹呈上升态势,生态承载力缓慢下降;(2)山东省17市生态足迹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半岛沿海地区高于鲁西南和鲁西北内陆地区;(3)从LMDI分解因素看,生态足迹正向响应于经济效应和人口效应,而技术效应对生态足迹的变化贡献值为负值,说明技术进步能够有效降低山东省人均生态足迹。(4)在生态足迹和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中,强脱钩、扩张连接、弱脱钩出现的频率分别是22.222%、11.111%、66.667%。
关键词:
生态足迹 时空演变 因素分解 山东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兆东
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是我国政府审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结合污染源的大气污染扩散特征,构建了污染源模式、地面最大污染模式、污染迁移轨迹模式等大气环境治理绩效审计模式,探讨了审计区域和对象选择的原则和方法,从环境、经济、健康及综合效果等层次对审计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并结合可能的审计判断结果分析了审计建议方式。
关键词:
审计模式 大气环境 环境治理 环境审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