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53)
2023(10822)
2022(9656)
2021(9249)
2020(7670)
2019(18286)
2018(18366)
2017(35985)
2016(19574)
2015(22160)
2014(22301)
2013(21909)
2012(19705)
2011(17732)
2010(17732)
2009(16041)
2008(15374)
2007(13069)
2006(11287)
2005(9607)
作者
(55981)
(46105)
(45913)
(43869)
(29580)
(22081)
(20858)
(18343)
(17590)
(16392)
(15937)
(15324)
(14503)
(14402)
(14374)
(13904)
(13862)
(13783)
(13072)
(13067)
(11488)
(11175)
(11165)
(10518)
(10281)
(10185)
(10144)
(10141)
(9172)
(9061)
学科
(79589)
经济(79506)
管理(54620)
(50589)
(42500)
企业(42500)
方法(40507)
数学(35911)
数学方法(35252)
中国(21062)
(19038)
(17227)
地方(17010)
(16730)
业经(16363)
理论(14415)
农业(12735)
(12655)
贸易(12648)
(12556)
环境(12344)
(12224)
技术(11742)
(11544)
(10815)
(10803)
财务(10741)
财务管理(10723)
企业财务(10103)
教育(9972)
机构
大学(273712)
学院(272705)
管理(113223)
(103394)
经济(100771)
理学(99454)
理学院(98352)
管理学(96236)
管理学院(95763)
研究(87116)
中国(62507)
(58623)
科学(57008)
(44361)
(42995)
业大(41840)
(41004)
研究所(39677)
中心(39066)
(37386)
北京(36953)
(36760)
财经(36678)
师范(36462)
(33388)
(32322)
农业(32190)
(31280)
经济学(29894)
师范大学(29596)
基金
项目(195279)
科学(153786)
基金(141541)
研究(140413)
(123116)
国家(122137)
科学基金(106135)
社会(86797)
社会科(82281)
社会科学(82256)
(76570)
基金项目(75957)
自然(71694)
自然科(70060)
自然科学(70048)
自然科学基金(68731)
教育(64942)
(64587)
资助(59405)
编号(57724)
成果(45353)
重点(43149)
(42187)
(40564)
(40150)
课题(39330)
科研(37414)
创新(37397)
大学(36159)
教育部(36076)
期刊
(106874)
经济(106874)
研究(76962)
中国(46187)
学报(41895)
管理(39861)
科学(39854)
(35973)
大学(31558)
(31335)
教育(30583)
学学(29680)
农业(25588)
技术(24930)
业经(18011)
(17892)
金融(17892)
经济研究(16937)
财经(16433)
问题(15314)
图书(15133)
(13856)
科技(13806)
技术经济(13506)
理论(13463)
统计(13213)
(13155)
资源(13030)
实践(12610)
(12610)
共检索到376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许爱霞  
文章选择1990,1995~2001年山东17个地级城市用地面积的资料,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分析了城市土地利用规模的变化规律,运用分形理论阐释了城市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结果显示:(1)以建成区面积作为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17个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拟合曲线的判定系数都在0.758以上。(2)根据位序规模曲线的形态,这些城市按建成区面积可分为3类。(3)城市建成区用地的位序-规模曲线有平行向前推进的特点,这为预测17个城市未来建成区用地规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4)城市用地规模分布的均衡度不断增强,建成区用地规模总量将持续增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兴辉  宋丽红  车娟娟  
文章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对山东省1985-2009年城市分维数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进行实证计量研究。发现该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具有分形特征,城市人口分布比较均衡,高位次城市垄断功能不突出,中小城市发展较好,而且通过检验还发现该省城市规模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格兰杰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其霆  苗建军  
文章应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分形理论,通过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江苏城市规模分布各项参数进行了估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从1990~2002年的演变趋势。结果显示:(1)位序—规模法则能够很好地描述江苏城市规模分布规律;(2)城市体系发育较为健全,均衡度不断增强;(3)江苏城市人口规模分布规律性明显,随着时间推移,城市规模分布呈现近似平行状态;(4)江苏城市分布的区域性差距明显。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万庆  吴传清  朱媛媛  曾菊新  
1983—2017年的35年里,学术界关于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聚焦于特征事实、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影响效应和合理性评价等议题。相关研究文献十分丰富,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概言之,城市规模分布特征事实考察有待规范,城市规模统计分布模式的形成机理研究仍需拓展,城市规模空间分布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亟待强化,城市规模分布影响效应研究较为薄弱,城市规模分布合理性评价研究尚不充分,城市规模分布优化理论和政策研究缺乏。因此,今后应在规范研究设计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完善研究内容,着力深化全球因素和本土因素对城市规模空间分布的影响机理研究,加强城市规模分布的资源环境效应、合理性评价理论、系统模拟方法、优化模式与对策等方面的研究,并综合集成理论和方法体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勇  陈嵘  艾南山  李后强  
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城市之间总是通过物质、能量、人口和信息的交换不断地发生作用,因而构成了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市体系。在一个城市体系中,各个城市的大小并非一样,其地域分布也不是均匀的。经过人们多年的研究发现,城市体系中城市的规模结构遵循一定的分布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模式有贝利(B.J.L.Berry)的对数正态分布,齐夫(G.K.Zipf)的等级规模分布和帕雷托(Pareto)分布。不过,对数正态分布只适合某些特殊的城市体系,其应用范围相对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娟文  刘耀彬  
利用分形理论 ,测算出湖北城市规模分布的分维数 ,其分维值表明湖北省城市规模趋于均匀分布 ,但不同地域城市规模分布的均匀程度和演变进程是不一致的。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了湖北省城市规模演变的垂直与水平扩展的主要原因是内外投资水平和城市发展政策两大要素 ,特别是城市发展政策要素对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是突出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毛广雄  曹蕾  丁金宏  严士清  
基于传统和第五次人口普查两种口径,结合相关模型分析了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①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基本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分布的集中性趋于减弱而均衡程度则趋于增强;②城市GNI指数的区域差异明显,苏南>苏北>苏中;③统计口径影响很大,相比而言,五普口径较传统口径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总体趋势。研究表明,经济因素与城市规模分布变动呈明显的相关性,但政治结构因素(行政区划调整和统计口径)是引起城市规模分布演变的根本原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聂芹  
通过计算1997—2007年山东省城市体系的首位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特点:山东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较高,首位城市的垄断作用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在山东省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变化相对缓慢又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强化特大城市的作用,重点发展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市,积极发展县级市,培育小城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丁从明   黄文静  
伴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收敛,以“南快北慢”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南北经济分化现象正逐步凸显。基于南方城市更多表现为“百花齐放”,北方地区表现为“一枝独秀”的特征事实,本文尝试从南北城市规模分布差异这一视角探讨南北区域发展不平衡背后的成因。本文利用南北城市配对思想构造南北比值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南北不同的城市发展逻辑,导致南北城市规模分布存在显著差异。“百花齐放”的南方城市之间的竞争,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一枝独秀”的北方城市发展战略带来的虹吸效应降低了北方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由此造成南北经济的分化。地区内部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影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对理解南北经济分化这一“新情况”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区域内部发展的平衡性,“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地区内部形成基于市场的资源集聚,才能带来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实现高质量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光周  杨家文  
首先在数学上探讨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证明城市规模服从Zipf定律。然后,在理论上阐述城市规模幂律分布的形成机制。实证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数据和建成区面积数据来分析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均大于1。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分布的幂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的幂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在减小,但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同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城市的幂指数最小,而且呈现逐年减小的趋势;东部城市之间的规模差异程度大于中部和西部,而且城市规模之间的差异正在变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闫永涛  冯长春  
选择1994-2004年中国城市规模位于前200位的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分别采用人口和建成区面积来表征城市规模,借助于分形理论进行研究发现,无论是从人口规模还是从用地规模来看,中国城市规模的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外来人口的增加和2000年之后城市规模的加速增长使城市发展表现出向高位次城市集聚的倾向;但由于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比较成熟,其基本特征并没有因时间、外来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变化而改变;高位次城市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认为如何更好地识别城市的实际规模,促进城市的理性增长和城市规模结构的健康优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余宇莹  余宇新  
将中国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个区域,利用中国地级城市数据,检验两个区域的城市规模分布和集聚效应的特点。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分布符合齐普夫定律,城市规模分布相对过于均匀,存在进一步集聚的空间和必要性。中国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城市规模集聚效应,东部地区的提升空间不大,未来的发展依赖于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中西部地区的利用空间较大,可通过引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来扩大城市规模,获取城市集聚效应,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陆远权  秦佳佳  
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了2007—2014年我国25个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对区域创新效率的影响,并利用聚类分析进一步考察基于两者联合关系的地域划分情况。结果显示:(1)城市规模分布与区域创新效率之间呈倒U形关系,即存在使区域创新效率最大化的最优城市规模分布,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城市规模分布均不利于区域创新效率的提高;(2)我国各地区可划分为四种新类型,不同类型区域内部城市规模分布和区域创新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但总体来说,东部沿海城市两者的匹配度明显优于中西部城市。研究表明:为有效地提升区域创新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进一步优化城市规模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光周  杨家文  
首先在数学上探讨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证明城市规模服从Zipf定律。然后,在理论上阐述城市规模幂律分布的形成机制。实证研究采用2009—2013年全国地级市的人口规模数据和建成区面积数据来分析城市规模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地级市的城市规模服从幂律分布,且幂指数均大于1。随着城市发展,人口规模分布的幂指数呈现上升趋势,建成区面积的幂指数呈现下降趋势,表明中国大中小城市之间的人口规模差异程度在减小,但建成区面积之间的差距在增大。同时,比较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规模分布的差异,结果显示,东部城市的幂指数最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文英  沈文伟  
本文建立与城市规模、城市首位度和城市规模基尼系数相应的经济规模、经济首位度和经济规模基尼系数指标,运用2007-2012年的统计数据测算各指标值,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与经济规模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得出两大结论:第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但目前城市规模与经济规模的增长率都呈下降趋势。第二,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人口与经济规模高度集中,尤其是最大城市上海市人口集中度严重。据此,笔者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进一步城镇化的建议: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建立上海都市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