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4)
2023(11389)
2022(10153)
2021(9532)
2020(7932)
2019(18688)
2018(18560)
2017(36061)
2016(19988)
2015(22475)
2014(22530)
2013(22321)
2012(20467)
2011(18575)
2010(18414)
2009(16735)
2008(16257)
2007(13860)
2006(12198)
2005(10389)
作者
(59304)
(49278)
(48908)
(46622)
(31434)
(23757)
(22085)
(19540)
(18822)
(17468)
(17131)
(16731)
(15551)
(15379)
(15209)
(15056)
(14821)
(14491)
(14088)
(13946)
(12401)
(12046)
(11855)
(11277)
(10965)
(10946)
(10939)
(10776)
(9906)
(9837)
学科
(81137)
经济(81047)
管理(54503)
(50395)
(41569)
企业(41569)
方法(37792)
数学(32820)
数学方法(32393)
中国(21313)
(21237)
(20476)
地方(18295)
(17628)
业经(16663)
农业(13929)
环境(13657)
理论(13424)
(13162)
(12149)
贸易(12145)
(11850)
(11694)
技术(11634)
(11122)
(11098)
财务(11035)
财务管理(11012)
企业财务(10433)
教育(10167)
机构
大学(287007)
学院(283279)
管理(114643)
(105953)
经济(103244)
理学(100055)
理学院(98815)
管理学(96958)
研究(96649)
管理学院(96476)
中国(68388)
科学(64755)
(62360)
(49278)
(48953)
业大(46152)
(45897)
研究所(45694)
中心(42890)
(40213)
(40097)
师范(39748)
北京(38991)
农业(38807)
财经(37954)
(35519)
(34557)
(33006)
师范大学(32644)
经济学(30591)
基金
项目(203599)
科学(159788)
基金(147366)
研究(144695)
(129913)
国家(128885)
科学基金(110161)
社会(89759)
社会科(84948)
社会科学(84920)
基金项目(79885)
(79740)
自然(74233)
自然科(72481)
自然科学(72463)
自然科学基金(71097)
(68256)
教育(65640)
资助(60062)
编号(58577)
成果(46821)
重点(45713)
(44165)
(42955)
(41542)
课题(40584)
科研(39244)
创新(38834)
计划(38301)
教育部(36980)
期刊
(111836)
经济(111836)
研究(79432)
中国(51272)
学报(48319)
科学(45735)
(43470)
管理(38472)
大学(35209)
学学(33100)
(32232)
农业(30842)
教育(29959)
技术(23271)
业经(18189)
(17973)
金融(17973)
财经(17015)
经济研究(16463)
问题(16195)
图书(16192)
资源(16113)
(15628)
科技(14658)
(14383)
理论(13699)
(13655)
技术经济(13625)
现代(12988)
实践(12809)
共检索到39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张本丽  姚士谋  
21世纪的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支撑了区域的快速发展,但城市用地的急剧扩张带来耕地锐减、社会矛盾加剧等严峻问题,土地集约利用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构建城市用地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山东省城市用地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阐释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各城市土地投入程度不断增强、土地产出效益不断增加、土地生态环境质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土地利用强度波动较大,城市用地总体上趋于集约化、高级化;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化呈现不同的变化轨迹,大致可分为持续上升型、偶变型、波动上升型、先升后变型四种类型;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卞兴云  冉瑞平  贾燕兵  
结合山东省区域发展实际,从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投入和土地利用效益等方面出发构建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以山东省地级城市的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省内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其时间和区域变化情况,为宏观指导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05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不断提高,而2006年比2005年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度稍有下降;(2)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从沿海城市向内地递减,尤其以山东省西南部边缘城市集约度水平最低;(3)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土地集约利用重要的外部因素,济南和青岛等经济发达地区集约利用水平相对较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尚云  郭建科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指标体系,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对2001、2011年两个年份的辽宁省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和解读。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上处于上升趋势,只有盘锦市和阜新市的集约利用值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总的来说,辽宁省各城市的土地利用现实状况趋于良好,并随着城市化的脚步向高层次、高集约的水平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宇硕  白永平  
文章以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内涵为基础,通过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质量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对甘肃省的12个地级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1998~2008年,甘肃省城市土地集约度水平明显提高,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影响集约度水平的四个因素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主导因素由土地利用程度逐渐转变为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空间差异显著,影响城市土地集约度的各因素的空间差异也十分明显,城市土地集约度的空间形态呈以嘉峪关市和金昌市—武威市和兰州市—庆阳市为中轴线的"三轴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庆  姜博  初楠臣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当前土地管理学的核心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的综合确权法,基于协调发展度、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2011—2014年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逐步优化趋势。(2)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片状分区特征明显,鲁东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形成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度"高峰区";鲁中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优化趋势显著;鲁西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发展优化速度相对缓慢,属于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双低"区域。(3)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往往并非同步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程度总体上超前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晓庆  姜博  初楠臣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是当前土地管理学的核心问题。运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的综合确权法,基于协调发展度、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2011—2014年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呈逐步优化趋势。(2)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关系片状分区特征明显,鲁东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形成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协调发展度"高峰区";鲁中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不高,但优化趋势显著;鲁西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较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成新  刘洪颜  史佳璐  刘凯  
国内各类开发区是中国快速工业化的主要载体,但在规划建设进程中粗放用地现象严重,土地集约利用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以中国制造业大省山东省为例,以山东省内被国家相关部门依法批准的164家省级以上开发区四至范围内的2011年的实地调研数据为基础,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对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山东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总体状况并不理想。土地利用状况较好,但是工业用地率偏低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土地利用强度较弱,容积率、建筑密度不高;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这也是山东省作为全国能耗第一大省,经济规模巨大但经济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全省164家开发区土...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乔佳  宁小李  卢雅洁  
为深入了解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规律,以11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信息熵权法对2003—2012年间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合GIS空间分析法分析其时空差异。结果表明:从时序上看,河北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波动上升,集约度由0.40提升至0.47,区域间差异日趋缩小;从空间上看,呈现"中东部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异格局;各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变化程度呈现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对推进城镇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安宁  黄唯  陈利根  
构建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机制及其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江苏省城市化发展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水平。研究发现:从评价值来看,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介于0.216~0.331之间,协调发展类型涉及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而且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占总数的76.9%,这说明江苏省各个地级市总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的协调发展层次;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整体上表现出苏南地区高于苏北地区的趋势,即经济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二者之间呈现较强的相关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艳红  李红兵  孙文彪  赵奎涛  
本文首先从城乡统筹视角诠释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建立了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对胶南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胶南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离真正意义上的集约利用还存在较大距离;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来看,目前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普遍较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因而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提出了完善城乡统筹、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辉  冯德显  余国忠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省在1996年和2006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格局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全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2)与1996年相比,2006年全省各城市之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异有所扩大。(3)在不同的研究年份,土地投入水平、土地产出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等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发挥的作用有较大差异。(4)在研究期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其4个影响因素各自变化幅度差异显著,且同一地区各自的变化幅度也不完全一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科  吴次芳  刘勇  
从城市土地利用中的人地关系分析入手,阐述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 PSR 概念系统,并据此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区域空间的角度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①浙江省东北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效益较高,西南部偏低,这主要是由于区位优势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所致;②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浙江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其 PSR 系统的协调度成正相关。这说明 PSR 各子系统及其内部各因子之间的协调性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均衡度,模型可信度比较高,可供有关方面参考借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东旭  刘兆德  韩青  
在界定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山东17地市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并对城市竞争力空间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鹏  于伟  张延伟  
运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空间计量等方法分析了山东省17个城市的城市韧性的时空分异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7个城市的总体韧性及经济和社会韧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高速城市化会对部分城市生态和工程韧性产生压力;城市间总体韧性差距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地带间差异是山东省城市韧性空间不均衡的主要原因;17个城市的经济韧性、社会韧性和生态韧性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特征;空间互动状态下市场力对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人口密度对社会韧性以及行政力对工程韧性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但行政力对经济韧性存在下行压力;城市韧性与开放力和创新力之间的响应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叶浩  庄大昌  杨蕾  
在分析城市土地扩张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以评价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测度了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演变特征,并与传统的指标权重法的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1论文构建的计量经济学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进行测度。从各社会经济变量弹性系数的大小来看,城市土地的扩张主要受城市人口增加与居民收入增长的驱动,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土地价格的上升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抑制城市土地的无序扩张。2 2003—2012年间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所提升,但城市间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差距较为明显,部分城市土地利用中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