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4)
- 2023(14563)
- 2022(12618)
- 2021(11853)
- 2020(9725)
- 2019(22369)
- 2018(22529)
- 2017(42749)
- 2016(23329)
- 2015(26374)
- 2014(26522)
- 2013(26210)
- 2012(24326)
- 2011(22096)
- 2010(22299)
- 2009(20262)
- 2008(19780)
- 2007(17523)
- 2006(15754)
- 2005(14028)
- 学科
- 济(97868)
- 经济(97769)
- 管理(66909)
- 业(62294)
- 企(50722)
- 企业(50722)
- 方法(39654)
- 数学(33464)
- 数学方法(33059)
- 中国(30595)
- 地方(26553)
- 农(25861)
- 业经(22744)
- 财(22176)
- 学(21860)
- 农业(17745)
- 理论(16940)
- 环境(16583)
- 制(16310)
- 和(16081)
- 贸(15776)
- 贸易(15762)
- 银(15468)
- 技术(15442)
- 银行(15427)
- 易(15153)
- 融(14877)
- 金融(14875)
- 行(14798)
- 发(14701)
- 机构
- 大学(331899)
- 学院(331174)
- 管理(131396)
- 济(126956)
- 经济(123727)
- 研究(114362)
- 理学(112438)
- 理学院(111094)
- 管理学(109041)
- 管理学院(108432)
- 中国(85434)
- 京(73389)
- 科学(72674)
- 财(58170)
- 所(57766)
- 农(53386)
- 研究所(52484)
- 中心(52239)
- 业大(49547)
- 江(49293)
- 北京(47165)
- 范(46602)
- 师范(46151)
- 财经(46003)
- 院(42112)
- 经(41643)
- 农业(41565)
- 州(41355)
- 师范大学(37212)
- 技术(36455)
- 基金
- 项目(225443)
- 科学(176592)
- 研究(165713)
- 基金(160863)
- 家(140017)
- 国家(138784)
- 科学基金(119155)
- 社会(101940)
- 社会科(96461)
- 社会科学(96434)
- 省(89122)
- 基金项目(85952)
- 自然(77901)
- 自然科(76052)
- 自然科学(76038)
- 教育(75663)
- 划(75016)
- 自然科学基金(74625)
- 编号(69019)
- 资助(66146)
- 成果(56473)
- 发(51109)
- 重点(50120)
- 部(48171)
- 课题(47870)
- 创(46122)
- 创新(42968)
- 科研(42509)
- 项目编号(42326)
- 大学(41132)
- 期刊
- 济(144327)
- 经济(144327)
- 研究(99162)
- 中国(67900)
- 学报(51781)
- 管理(48427)
- 农(48360)
- 科学(47858)
- 财(42841)
- 教育(41135)
- 大学(38420)
- 学学(35586)
- 农业(33951)
- 技术(30192)
- 融(28933)
- 金融(28933)
- 业经(24900)
- 图书(22992)
- 经济研究(22313)
- 财经(21120)
- 问题(19825)
- 经(17936)
- 业(17488)
- 理论(17126)
- 科技(16508)
- 实践(15922)
- 践(15922)
- 技术经济(15865)
- 资源(15735)
- 情报(15595)
共检索到498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伟
城市可持续发展决策是一项战略决策,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是保证科学决策的前提。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的必要性,从系统的构建目标、结构框架、功能模块等几方面就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信息系统进行了阐述,最后以山东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可持续发展 评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薛沛丰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制度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度保证。通过可持续发展的事前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隆刚
:可持续发展评估和预警系统的研究工作,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可持续发展评估系统和预警系统,通过具体的模型构建,对可持续发展评估和预警系统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评估系统 预警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维力 钟培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以山东省1999~2008年的宏观经济面板数据为核心数据源,对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并以计算结果为数据文件,用SPSS16.0进行了聚类分析。结合两种分析方法明确了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性发展的现状、阶段和趋势,得出结论:山东省生态经济发展经历了起步、发展、活跃三个阶段,发展的可持续性现状较差,但多种制约因素正在逐步缓解,可持续发展前景良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银峰 石培基
以甘肃省12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五个方面,建立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协调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以及协调发展度等方法构造了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给定了评价区间标准。结果表明:甘肃省12个城市间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各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12个城市均属于协调发展,其中,兰州市、白银市、武威市属于良好协调发展,并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相对集中,嘉峪关市属于初级协调发展,其他8个城市为中级协调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凡 苗韧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在现有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评估体系,从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五个方面建立18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成51个二级指标,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提出基于物理概念和经济概念中能量流、经济流等相关模型的体系指标优化方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方法支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凡 苗韧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在现有国内外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评估体系,从资源安全、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和创新驱动五个方面建立18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细化成51个二级指标,从城市发展阶段和城市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并提出基于物理概念和经济概念中能量流、经济流等相关模型的体系指标优化方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提供方法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爱芹
首先评论了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能源、经济、环境三元发展系统体系;然后构建了以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4个子系统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山东省能源经济2000—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评估,并将其与全国的平均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开发与节能并举的节能优先战略、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立能源经济预警机制等的对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袁榴艳 杨改河
在充分分析新疆绿洲发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际、国内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研究,提出了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即由目标层、控制层、状态层与指标层组成。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区位条件是制约新疆绿洲发展能否持续的重要因素,构成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控制层。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并通过线性加权法对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新疆绿洲目前处在弱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发展处于中等可持续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处于不可持续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很差。
关键词:
新疆绿洲 可持续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婧 李强 周渊
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方面入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陕西省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西部大开发以来3个时期(初期的2001年、中期的2005年和近期的2009年),对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呈现关中地区最高、陕北地区次之、陕南地区最弱的地域差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地域差异有逐步缩小的趋势。可持续发展水平与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出不同城市因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面临不同的资源环境问题而产生的可持续发展差异。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陕西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尹晓波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互相协调发展。本文根据持续发展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原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式,提出了定量描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模型,系统的论述了城市生态化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城市生态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叶正波 赵伟 王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东景
运用能值相图对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结果表明,2003—2015年,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更新自然资源、净化废弃物能值和经济社会反馈能值的投入比例存在明显差别,并且三者之间的比例结构在12年间发生了明显变化;山东省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中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大幅度增加,能值产出率下降,海洋生态环境负载压力不断增加,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明显下降。创新海洋渔业生态经济系统管理模式,不断降低经济社会反馈能值投入占比和净化废弃物的能值投入占比,提高经济社会投入能值的产出效率,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方案。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鹏成 郑国璋
近年来,关于城市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一直以来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基于能值理论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研究多集中在某一年度或某不连续的几个年度,缺乏对某一地区的持续动态研究,使得研究具有很大偶然性和预见性([1]).以2005年2014年的威海市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能值理论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系统能值流10a的动态变化中发现:1)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总量、经济反馈输出能值、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总体呈现快速增加的态势,可更新资源能值和经济反馈输入能值变化不大;2)环境负载率从2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式容 叶民强
地处海峡两岸的闽东南地区包括福、厦、漳、泉、莆5市辖43个县。有4.2万平方公里。人口近2000万。目前,国家区域发展“九五”规划已将其与珠江三角洲一同列入“东南沿海经济区”的区域内,并将重点支持和发展。在21世纪,为使本区域建成海峡两岸的经济繁荣带,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使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此,需要构造一个适合闽东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价区域的发展现状或用以对区域发展作出规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