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40)
2023(2532)
2022(2028)
2021(1806)
2020(1330)
2019(3211)
2018(2944)
2017(5002)
2016(2834)
2015(3128)
2014(3182)
2013(3266)
2012(2881)
2011(2706)
2010(2663)
2009(2533)
2008(2411)
2007(2105)
2006(1897)
2005(1504)
作者
(9068)
(7612)
(7566)
(7047)
(4589)
(3781)
(3412)
(3118)
(2831)
(2671)
(2649)
(2626)
(2403)
(2306)
(2290)
(2290)
(2207)
(2198)
(2090)
(2086)
(1942)
(1891)
(1802)
(1760)
(1745)
(1741)
(1634)
(1618)
(1617)
(1615)
学科
(15907)
经济(15892)
(8605)
(7842)
管理(7131)
方法(6544)
农业(6353)
数学(6091)
数学方法(5984)
(5904)
企业(5904)
业经(5646)
地方(5114)
农业经济(4299)
(4251)
(3857)
中国(3799)
发展(3233)
(3229)
建设(2668)
经济建设(2346)
收入(2216)
环境(2194)
(2192)
工作(2044)
(1953)
(1867)
(1852)
(1720)
财务(1712)
机构
学院(43136)
大学(41671)
管理(17589)
(15884)
经济(15193)
理学(15169)
理学院(15007)
管理学(14681)
管理学院(14623)
研究(14226)
中国(10047)
科学(9676)
(8813)
(8558)
业大(7416)
(7121)
(6754)
中心(6613)
研究所(6577)
农业(6569)
(6398)
(6388)
师范(6352)
(5775)
(5348)
北京(5199)
财经(5091)
师范大学(5047)
(5027)
经济管理(4946)
基金
项目(31183)
科学(24366)
研究(22747)
基金(21284)
(18471)
国家(18267)
科学基金(15606)
社会(14606)
(13990)
社会科(13766)
社会科学(13759)
基金项目(11260)
(11020)
教育(9735)
自然(9517)
编号(9295)
自然科(9280)
自然科学(9276)
自然科学基金(9050)
资助(8475)
(7219)
重点(7028)
成果(7009)
课题(6841)
(6259)
(6162)
计划(5977)
国家社会(5825)
科研(5812)
发展(5753)
期刊
(19406)
经济(19406)
研究(10628)
(10273)
中国(9614)
农业(7426)
科学(6879)
学报(6813)
(5497)
大学(5276)
学学(5027)
管理(4885)
业经(4606)
技术(4387)
教育(3924)
统计(3704)
(3517)
资源(3466)
决策(3336)
(3216)
(3029)
技术经济(2808)
农业经济(2642)
科技(2449)
问题(2253)
经济研究(2242)
社会(2165)
业大(2110)
(2072)
金融(2072)
共检索到61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春蕾  朱孔来  冯聪蕊  王新军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对2013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进行有效的组合评价。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得到的结果最优。分析发现:山东省各市城乡统筹差异较大;山东省东部沿海地区统筹发展远远高于西部地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先华  王志燕  雷刚  
科学、准确地衡量一个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真实水平是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然而,目前关于城乡统筹的评价多是衡量城乡之间的综合差距,忽视了城乡统筹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一历史前提。尝试建立基于发展基础的城乡统筹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更能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实践指导性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艳红  李红兵  孙文彪  赵奎涛  
本文首先从城乡统筹视角诠释了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含义,建立了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对胶南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胶南市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离真正意义上的集约利用还存在较大距离;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来看,目前农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普遍较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因而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最后,提出了完善城乡统筹、提升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守凤  
城乡二元结构式的发展造就了山东省城乡收入、消费能力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差异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配比的严重失调,文章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山东省城乡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均衡关系,探讨经济的一体化和各产业结构之间的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岳云  陈勇  孙林  
本文首先对城乡统筹的内涵进行了界定 ,认为城乡统筹包括城乡关系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发展统筹三个方面的内容。其次 ,根据城乡统筹的内涵 ,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 ,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 ,并设定评价标准值。最后 ,以南京市为例进行了检验性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尹君  谭清美  武小龙  
[目的]通过测度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提出促进城乡统筹效率提升的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改变城乡统筹发展方式,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5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评价其城乡统筹效率,并通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解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效率普遍不高,仅有无锡、镇江和宿迁达到DEA有效状态;江苏省城乡统筹效率空间差异显著,呈苏南>苏北>苏中的分布格局;江苏省各市城乡统筹技术效率平均值高于规模效率平均值,城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志伟  张改素  王发曾  何伟纯  璩榆桐  
在分析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河南省城乡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基于单指标、综合指标从时空2个维度评价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状态水平。结果显示:1从单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收入差距呈波动变化状态,近期呈现较好的下降趋势;从单指标空间特征看,河南省中北部地区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北部差别次之,南部差别较大。2从综合指标时序特征看,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5个子系统的变化情况各异,城乡统筹发展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从综合指标空间特征方面,城乡统筹发展水平与基础、经济、公共服务3个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较为相似,而与社会、动态子系统的空间分异情况相差很大,总体呈现以中部、西北部、北...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娜曼  肖地楚  黄静波  
在回顾国内外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模型构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湖南省1995—2012年年度数据为实证材料,分析了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城乡统筹度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必要立足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角度,遵循城乡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要,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农村与城市同步并进、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国瑞  
城乡统筹发展是大势所趋。地怎么用,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8月24日,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和环境研究所在京举办了城乡统筹发展暨莱芜模式高层论坛,山东省莱芜市委书记于建成详细介绍了莱芜做法。莱芜是山东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近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凤娇  吕晓  陈昌玲  
在深化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德尔菲法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17城市2005—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是指某一区域一定时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驱动下所表现出的转变过程,包括结构转型、效率转型和功能转型等三方面。2)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综合转型以及各分项转型平均水平在研究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转型水平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为菏泽;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功能转型这一维度对综合转型的影响较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单宝艳  刘洋洋  王俊凝  
城乡差异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城乡差异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城乡差异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影响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城乡差异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为正值,且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山东省城乡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山东半岛和鲁南部分地区城乡差异较大,鲁西地区差异较小;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地方财政投资比重、进出口总额比重和高等教育规模是决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空间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决定山东省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最关键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凤娇  吕晓  陈昌玲  
在深化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内涵的基础上,论文构建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德尔菲法及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17城市2005—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城乡建设用地转型是指某一区域一定时期内城乡建设用地利用形态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驱动下所表现出的转变过程,包括结构转型、效率转型和功能转型等三方面。2)山东省城乡建设用地综合转型以及各分项转型平均水平在研究期间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转型水平提升幅度最大的城市为菏泽;其中城乡建设用地功能转型这一维度对综合转型的影响较大。3)2005—2014年,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在区域之间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年际变化较为明显,全省城乡建设用地转型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并不显著,区域间转型发展并未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但结构转型指数存在较明显的空间差异。4)在未来的城乡建设用地转型发展中,不仅要关注其经济功能,更应注重其对保护和治理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推动作用,对区域转型差异进行适度调控和干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永生  高珊  杨晨  
在构建统一的城乡统筹指标体系基础上,分析了江苏全省13个地级市域自1990年以来城乡统筹的空间演变动态。经分析表明:(1)城乡统筹的演变具有阶段性,全省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呈现下降走势,但新世纪有所改善。(2)城乡统筹空间演变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全省13个地级市域的城乡统筹度呈现一直上升、一直下降与起伏变化3种类型。(3)全省整体的城乡统筹空间布局从"L"型过渡到反"L"型,并逐步演化为当前的"哑铃"型空间格局。(4)区域政府的发展政策、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乡村内部经济的不断增长、外来投资的地区倾向以及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愈益成为区域城乡统筹空间变动的因子。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成  李标  
基于城乡统筹相关理论,探讨城乡统筹与两化互动的关系及其在四川的实践路径。结果发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城乡统筹是两化互动的目标,两化互动是统筹城乡的根本路径;新型工业化是城乡统筹的核心,新型城镇化是城乡统筹的依托,协调联动是城乡统筹的关键。最后,针对四川城乡统筹在两化互动的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探寻四川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6条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德亮  姜玥  
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关注的共同话题,城乡统筹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战略性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衡量城乡统筹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1997—2006年城乡发展八个重要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测算了云南省城乡统筹度的情况,得到的结论是:长期以来云南省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2005年在政府支持的"三农政策"下,云南省城乡发展的差距有减小的趋势,2006年云南省城乡发展达到基本协调并且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