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80)
- 2023(13688)
- 2022(11438)
- 2021(10626)
- 2020(8724)
- 2019(19983)
- 2018(19810)
- 2017(38903)
- 2016(21234)
- 2015(23839)
- 2014(24113)
- 2013(23752)
- 2012(21570)
- 2011(19354)
- 2010(19127)
- 2009(17438)
- 2008(16820)
- 2007(14745)
- 2006(12849)
- 2005(11410)
- 学科
- 济(91407)
- 经济(91315)
- 管理(58548)
- 业(55800)
- 企(44513)
- 企业(44513)
- 方法(38701)
- 数学(33683)
- 数学方法(33368)
- 农(26053)
- 中国(23974)
- 地方(23100)
- 学(20482)
- 业经(20225)
- 财(19242)
- 农业(17412)
- 制(14815)
- 贸(14092)
- 贸易(14082)
- 环境(13852)
- 理论(13595)
- 易(13567)
- 和(13558)
- 技术(12805)
- 融(12661)
- 金融(12659)
- 地方经济(12070)
- 银(12042)
- 银行(12006)
- 务(11844)
- 机构
- 大学(301018)
- 学院(299630)
- 管理(121227)
- 济(118771)
- 经济(116054)
- 理学(105173)
- 理学院(103984)
- 管理学(102222)
- 管理学院(101689)
- 研究(101676)
- 中国(75239)
- 京(64583)
- 科学(64140)
- 财(52209)
- 所(50898)
- 农(50425)
- 研究所(46520)
- 业大(46446)
- 中心(46375)
- 江(44242)
- 财经(42494)
- 范(40963)
- 师范(40619)
- 北京(40377)
- 农业(39365)
- 经(38656)
- 院(37183)
- 州(35750)
- 经济学(35148)
- 师范大学(33020)
- 基金
- 项目(210302)
- 科学(165904)
- 研究(154079)
- 基金(152416)
- 家(132697)
- 国家(131587)
- 科学基金(113370)
- 社会(96753)
- 社会科(91560)
- 社会科学(91533)
- 省(83659)
- 基金项目(81906)
- 自然(74164)
- 自然科(72382)
- 自然科学(72365)
- 自然科学基金(71043)
- 教育(69637)
- 划(69410)
- 编号(63566)
- 资助(61714)
- 成果(50395)
- 重点(47027)
- 部(45849)
- 发(45633)
- 创(43287)
- 课题(43285)
- 创新(40432)
- 科研(39994)
- 国家社会(39282)
- 教育部(38974)
- 期刊
- 济(131432)
- 经济(131432)
- 研究(87520)
- 中国(58415)
- 学报(47662)
- 农(46553)
- 科学(45600)
- 管理(42922)
- 财(37426)
- 大学(35820)
- 学学(33637)
- 教育(32767)
- 农业(32230)
- 融(25688)
- 金融(25688)
- 技术(25344)
- 业经(22569)
- 财经(20256)
- 经济研究(19865)
- 问题(17532)
- 经(17235)
- 图书(16128)
- 业(16049)
- 理论(15384)
- 资源(15268)
- 科技(14857)
- 技术经济(14420)
- 实践(14168)
- 践(14168)
- 现代(13755)
共检索到435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谷婷 张全景 陈晓倩
评价土地市场化程度,可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内容,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作用。在建立土地市场化程度模型的基础上,依据2003—2008年间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交易的面积和地块数,对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山东省土地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化进程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当前的土地市场总体处于中等市场化水平,但土地市场化进程和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个别地区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吻合。在分析山东省土地市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全省土地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实 王庆日 谭永忠 余倩倩
研究目的:利用2003—2009年土地一级市场交易数据,分析研究中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1)全国土地市场化程度总体上升趋势明显: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最高,上升幅度最大;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持续上升;东北地区在波动中上升。(2)全国约有2/3省份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呈上升态势,各省份之间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3)商服用地和住宅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逐年平稳上升,工矿仓储用地的土地市场化程度受政策的影响出现快速上升。(4)土地市场化高水平、高增长的省份与低水平、负增长的省份并存,但在地域上的分布较为分散。研究结论:应继续深化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盖凯程 李俊丽
在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空间下,地方政府成为中国城市土地市场化成功与否的内生性构成要素。作为一个增长导向的适应性调整主体和城市土地的实际剩余控制者,地方政府具备了对土地要素进行符合自身效用函数配置的能力。城市土地市场上,地方政府的行为取向是其所面对的外部激励约束条件的函数,软约束的制度环境使其行为选择的理性必然异化为行为结果的非理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龚广祥 吴清华 高思涵
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土地市场化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2001-2015年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短期和长期上,土地市场化对区域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在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土地市场化可以改善要素市场扭曲、优化营商环境、缓解融资约束,进而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市场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区域、行政级别、财政状况、有无高新技术开发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异质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卫平 顾海英
本文讨论了土地批租市场中的协议地价的形成机制和基准地价、协议地价被反复“指导”、“修正”下的土地的市场化进程。基准地价和协议成交价格被反复“指导”和“修正”的过程是一个市场化被逐步推进的过程,具有重大的意义。理论上,协议地价与招标、拍卖方式下形成的地价并无差异,但如果协议出让中处于垄断地位的卖者一方有权决定选择和谁谈判,那么买者一方的寻租竞争就会造成协议地价偏低,并且寻租竞争将会阻碍土地的市场化进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青 陈志刚 叶依广 黄贤金
土地市场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更好地了解我国不同阶段、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配置状况,以及土地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本文在系统评价我国土地市场化程度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土地市场化进程总体呈现为快速发展的趋势,且由东至西在不同地区表现为逐步降低的态势,而土地市场化的区间发展差异则正在逐步减小。不仅如此,土地市场化进程在不同地区内部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山东等地的土地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广西、四川和重庆等地则相对较高。为更好地促进土地资源的...
关键词:
土地配置 市场化程度 时空变化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征兵
政府作为转型期制度创新最具优势的社会组织,对于社会进化和"均衡状态"的打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改革初期,"政府主导型"模式对开启和推动市场化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在市场经济微观基础初步形成的今天,这种模式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探究政府在农地市场化进程中正确定位与制度、机制供给的重要性,研究政府调控的得失,构建推进农地市场化进程的宏、中观政府规制框架,提出完善农地产权制度、健全农地流转机制、规范农地市场运作、强化农地市场化法律支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政府 土地 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竹韵 冯长春 王乾
文章基于城市尺度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的互动关系,证明了在全国层面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住宅地价、人口、建成区面积的三维VAR模型,并对各城市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建成区扩张对住宅地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城市呈现不同的影响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竹韵 冯长春 王乾
文章基于城市尺度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的互动关系,证明了在全国层面人口增长与住宅地价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住宅地价、人口、建成区面积的三维VAR模型,并对各城市的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增长和建成区扩张对住宅地价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城市呈现不同的影响效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莉 张文秀 郑华伟
城市土地供应是调控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手段,土地市场在整个市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是整个土地市场的基础。开展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评价,分析城市土地市场化水平,可以完善土地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其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对简阳市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进行了定量化评价,探讨提高土地市场化程度的途径与措施。
关键词:
土地市场化程度 城市土地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砺 张梁
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通过对2003—2008年23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严重阻滞了土地市场化进程。在土地财政模式等相关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不仅无法承担起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角色,其具体行为模式还会使土地市场化改革面临着更大阻力。中国土地市场化进程的根本出路在于由强制性制度变迁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换,这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微观土地市场主体的自身努力程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窦清红
2004年1月26日,中国税务杂志社、中国改革杂志社和中国体改研究会在北京联合举办了“2004年经济社会形势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原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润生,原中顾委委员、中国体改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志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等。与会人士就当前经济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讨论。我们将其中有关土地问题的发言内容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在此刊出,以期对读者有所裨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雲泰 黄贤金 钟太洋 彭佳雯 王小丽
构建科学、客观、易判的土地市场化测度方法,有助于理解和分析我国土地资源配置的时空差异。本文在归纳总结已有测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和实际-理想价款比值测度法,并以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发展为实证,比较不同方法的特征、适用范围、结果的共性和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2009年中国土地市场化指数呈现震荡上升的态势,2006年前后土地市场化指数较大幅度的增长;宗数比重测度法和面积比重测度法仅考虑了完全市场下的土地供应,不适用于土地市场化的专题研究;静态系数宗数比重测度法适用于短时间序列的研究,而价款加权修正宗数比重测度法适宜于较小尺度、土地供应类型趋于一致的...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化 土地供应 测度方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建强 曲福田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市场化改革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作用,为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面板数据GLS模型。研究结果:土地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研究结论:(1)土地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纳入其他影响因素后,依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2)土地一级市场目前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明显大于土地二级市场;(3)土地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土地市场化总体水平,也提高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两者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具有较强的稳健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曲福田 金晶
研究目的:对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市场化程度进行定量化评价,探讨提高市场化程度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开发区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统计模型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研究结果:江苏省开发区土地市场化整体水平较高,但存在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差异;土地有偿使用率、政府的干预程度和地价的敏感度是影响开发区土地市场化水平的几大因素。研究结论:应从土地产权制度的建设、政府行为的规范以及地价的市场化形成、土地市场的培育等方面制定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和措施,以提高开发区的土地市场化水平,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现开发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土地市场化程度 开发区 江苏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