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0)
2023(11228)
2022(9808)
2021(9264)
2020(7709)
2019(18012)
2018(18028)
2017(35377)
2016(19416)
2015(21817)
2014(21741)
2013(21590)
2012(19790)
2011(17809)
2010(17523)
2009(15935)
2008(15352)
2007(13342)
2006(11618)
2005(10066)
作者
(55500)
(45919)
(45326)
(43455)
(29298)
(22125)
(20597)
(18143)
(17473)
(16347)
(15898)
(15448)
(14563)
(14420)
(14039)
(14036)
(13831)
(13657)
(13078)
(13027)
(11477)
(11154)
(11031)
(10376)
(10347)
(10231)
(10220)
(10085)
(9132)
(9080)
学科
(78182)
经济(78105)
管理(54911)
(53639)
(44851)
企业(44851)
方法(34590)
数学(29498)
数学方法(29173)
(21926)
中国(19146)
地方(18996)
业经(18431)
(18176)
(17197)
农业(14859)
(13380)
贸易(13369)
(12969)
(12964)
(12798)
理论(12706)
环境(12526)
技术(12278)
(11812)
(10823)
财务(10760)
财务管理(10744)
(10204)
企业财务(10125)
机构
大学(268495)
学院(268358)
管理(111572)
(102856)
经济(100364)
理学(97086)
理学院(96004)
管理学(94434)
管理学院(93948)
研究(89060)
中国(64589)
(57622)
科学(57084)
(44897)
(44335)
(44166)
业大(42387)
研究所(40789)
中心(40270)
(39419)
(36691)
师范(36406)
财经(35999)
北京(35987)
农业(35104)
(32833)
(32697)
(32150)
师范大学(29353)
经济学(28827)
基金
项目(189242)
科学(148418)
研究(139198)
基金(135764)
(117968)
国家(116963)
科学基金(100566)
社会(85595)
社会科(80992)
社会科学(80966)
(76147)
基金项目(73325)
自然(66482)
自然科(64847)
自然科学(64832)
自然科学基金(63636)
教育(63084)
(62968)
编号(58351)
资助(55157)
成果(46328)
重点(41984)
(41039)
(40906)
课题(39780)
(39293)
创新(36493)
科研(35893)
项目编号(35229)
教育部(34801)
期刊
(113221)
经济(113221)
研究(75764)
中国(52177)
学报(42211)
(40979)
科学(40529)
管理(40034)
大学(31362)
(31252)
教育(30496)
学学(29337)
农业(28833)
技术(23117)
业经(20139)
(19444)
金融(19444)
经济研究(16584)
财经(16231)
图书(16077)
问题(14791)
(14734)
资源(14276)
科技(13801)
(13706)
理论(13479)
技术经济(12988)
现代(12699)
实践(12624)
(12624)
共检索到385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殿成  
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是山东省土地利用战略的关键。主要措施包括: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用地结构,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现土地的多元化利用;加强土地整理复垦,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农业生产的抗灾害能力和粮食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提高城镇土地产出率;制定科学可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城镇及城镇体系规划;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土地资源管理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唐旭  刘耀林  赵翔  杨祝晖  扈传荣  
研究目的:研究合理的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分析城镇土地利用状况及潜力指标的内涵、关系,设计土地利用状况描述的4元组模型、单项潜力评价的指标增量模型,综合潜力评价的分析模型及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流程,并对基于加权距离的指标空间聚类、基于用地依赖的功能分区聚类、应用叠置法划分潜力评价单元、土地潜力分级与挖潜改造决策等关键环节进行阐述。研究结果:研究方法能保证评价过程透明和评价结果科学,在实践应用中得到验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思霖  周升起  
本文采用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提出的“业绩指数”和“潜力指数”评估方法,对山东省17个地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的业绩与潜力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通过指数大小的排序来反映各地市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的相对地位,以期对各地市利用FDI状况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和把握,为各地市制定更有效地吸引及利用FDI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小平  王万茂  李国宏  
研究目的:探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本共识及其应用。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家意识、功利意识、理性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土地利用战略研究的基本共识。研究结论: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中,应当严格坚持国家意识,有效运用功利意识,合理把握理性意识,始终强调忧患意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大兵  张文新  姚清  
以唐山市中心区土地利用为例,在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综合研究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设计了评价流程,构建了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结果显示,中心区总面积11 479.27hm2,其中无容量土地、容量完全损失土地、未利用的土地、低度利用的土地、合理利用的土地、过度利用的土地6种潜力类型的土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27.86%,6.43%,5.69%,23.64%,28.62%,7.76%,土地利用率偏低,有很大的挖潜空间。通过对唐山市中心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的评价,不仅为中心区的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提供依据,也为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方法和思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鲍文东  侯志华  吴泉源  
阐述了地学信息图谱的内涵及其概念模式。选择山东省龙口市为例,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利用2002年数字遥感图像和1996年土地利用图及其自然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龙口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信息图谱,并根据图谱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分析龙口市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过程,最后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对其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行动态预测。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龙口市土地利用发生了大幅度变化,耕地面积减少5 383.48hm2,园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各增加33 729.62 hm2和2 319.91 hm2;同时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在耕地和园地之间的转化,耕地和园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预测表明:在未来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李晓青,覃佐彦  
本文在对长株潭经济区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该区域土地利用战略应为 :统筹兼顾 ,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 ;协调发展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集约经营 ,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严格管理 ,加强土地资源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杰,杨俊兰  
大连市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战略研究谢杰,杨俊兰(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系,大连)(辽宁师范大学附中,大连)1大连市城乡结合部基本概况大连市城乡结合部呈马蹄形环抱城市建成区,包括甘井子区全部7个镇的行政区域。北临渤海,东北部与金州区和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玲  戴吉开  关欣  文倩  
城市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与城市现实的集约水平密切相关,并且直接关系到城市未来的综合发展.分别从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选取12个指标建立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体系,以中国20个城市为地域研究单元,对其进行全面测度和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因子的贡献率和各因子载荷量,并进一步利用主成分分析的分类功能,根据所提取的主成分因子对评价单元进行潜力水平分类.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的土地利用潜力分为3个大类,6个细类,其中,北京、重庆归类为土地潜力利用水平较好;沈阳、武汉、太原、西安、昆明、天津、南京、哈尔滨、长春、大连、郑州、成都、济南、石家庄归类为土地利用潜力水平一般;青岛、杭州、广州、上海归类为土地利用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欧雄  冯长春  李方  
在我国城镇土地利用从外延扩展走向内涵挖潜、从粗放扩张转向集约利用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是实现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剖析,提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概念,明晰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影响城镇土地利用潜力的因素,构建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基于GIS建立一套城镇土地利用潜力评价的技术方法、流程和评价模型。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潜力进行了系统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天河区345个评价单元中,适度利用、过度利用、低度利用和不均衡利用等4种潜力类型的土地单元个数分别占总评价单元的44.9%,15.9%,35.7%和3.5%,可供挖掘的潜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小彬  武雪萍  赵全胜  邓祥征  蔡典雄  
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利用的变化,尤其是农业土地利用与管理。在中国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形势的巨大压力的背景下,研究农业土地利用管理与土壤碳汇的关系,探讨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固碳减排的影响,对提高我国农业土壤固碳减排潜力具有一定作用。利用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了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对土壤碳汇功能及其土壤固碳减排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农业不仅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同时也可能是温室气体的吸收汇。改善和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管理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加农业土壤碳汇,如近20年,由于中国农业土壤管理的改善,农地土壤呈现碳增汇趋势。基于中国农业土地利用管理下的土壤碳汇潜力估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曲衍波  商冉  齐伟  高宇  
研究目的:从动态过程与垂直分异的角度,探讨山区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格局变化特征,为区域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利用RS空间识别知识和GIS空间分析功能,判读研究区5期LANDSAT TM 5遥感数据,构建基于DEM的地形位指数模型和表达时空分异的分布指数和空间格局指数模型,解析山区土地利用组分和空间格局随地形垂直性变化的过程特征与原因。研究结果:栖霞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垂直分异显著,耕地和建设用地在低位段的优势性不断增强,园地、林地和草坡地分布重心逐渐向中、高位段转移;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时空两维变化特征,在时间序列上呈良性发展和恢复状态;在空间垂直梯度上,土地多样性...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宫少燕  
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山东省各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通过ArcGIS处理软件,对比分析2005年和2010年各地级市城市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山东省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比2005年高,而且各城市的耦合协调度等级空间差异显著,但2010年的空间差异相对2005年有所缓和;在两系统综合实力比较高、二者差距比较小的情况下,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才能提高。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关梅  张文信  蒋海明  路昌  葛艺冰  董光龙  
为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问题,基于山东省2009年、2015年和2020年3期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改进的交叉敏感性系数,系统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结果表明:1)2009—2020年,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尤其是农田、森林和建设用地之间的转换;2)山东省生态服务价值先小幅下降,后大幅度升高,生态环境呈良好发展趋势,但生态服务价值的空间分布区域差异较大;3)山东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交叉敏感性受城镇扩张和退耕还林、还湿等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2009—2015年,水域、森林、农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均较为敏感;2015—2020年,农田向森林和水域转换较为敏感。山东省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生态保护和粮食安全,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措施,构建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国土空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振亚  罗其友  李全新  何英彬  张晴  刘洋  
我国粮食生产受资源环境的约束,增产难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食物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调整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势在必行。本文从用粮的角度,对中国粮食的节粮潜力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我国在畜牧养殖、食物和酒类消费、粮食加工仓储等环节共有5490万t的节粮潜力。实施节粮战略既可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的保证能力,也可以为我国农业资源环境的治理和修复提供政策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