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4)
- 2023(13483)
- 2022(11463)
- 2021(10560)
- 2020(8829)
- 2019(20324)
- 2018(20317)
- 2017(37751)
- 2016(21035)
- 2015(24143)
- 2014(25028)
- 2013(24570)
- 2012(23691)
- 2011(21529)
- 2010(22198)
- 2009(20403)
- 2008(20609)
- 2007(19297)
- 2006(17120)
- 2005(15498)
- 学科
- 济(90568)
- 经济(90468)
- 管理(55397)
- 业(52620)
- 企(39179)
- 企业(39179)
- 方法(32290)
- 中国(29832)
- 农(29826)
- 地方(28356)
- 数学(27390)
- 数学方法(27115)
- 财(21150)
- 业经(20843)
- 农业(20113)
- 学(19691)
- 制(18642)
- 银(16546)
- 银行(16504)
- 融(16111)
- 金融(16103)
- 行(15919)
- 贸(15762)
- 贸易(15748)
- 易(15110)
- 理论(15052)
- 和(14634)
- 地方经济(14445)
- 技术(14340)
- 环境(14305)
- 机构
- 学院(305266)
- 大学(300945)
- 济(119523)
- 经济(116332)
- 研究(111564)
- 管理(107881)
- 理学(89456)
- 理学院(88310)
- 管理学(86596)
- 管理学院(86025)
- 中国(85587)
- 科学(70837)
- 京(67226)
- 农(60551)
- 所(59471)
- 财(57250)
- 研究所(53251)
- 江(52706)
- 中心(51910)
- 业大(47764)
- 农业(47177)
- 范(44047)
- 师范(43547)
- 北京(43178)
- 财经(42911)
- 州(42018)
- 省(40635)
- 院(40190)
- 经(38449)
- 技术(37953)
- 基金
- 项目(190045)
- 科学(145380)
- 研究(143221)
- 基金(128740)
- 家(112309)
- 国家(111196)
- 科学基金(92329)
- 社会(84929)
- 省(80686)
- 社会科(80007)
- 社会科学(79979)
- 基金项目(67969)
- 教育(66231)
- 划(65656)
- 编号(61933)
- 自然(57451)
- 自然科(55983)
- 自然科学(55963)
- 自然科学基金(54885)
- 资助(52795)
- 成果(52159)
- 发(46999)
- 课题(45348)
- 重点(43546)
- 部(40318)
- 创(39372)
- 发展(37656)
- 展(37021)
- 创新(36828)
- 年(36584)
共检索到49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焱明 马欣 张大锐 王兆亮
文章分析了山东省建设生态文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及存在的问题,指出依靠科技创新是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并结合现状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美丽中国 科技支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宁淼 邹秀萍 叶文虎
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水土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与病虫害频发、生产力低下、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突出问题,这不仅降低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且对国家粮食安全与农民增收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中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科技支撑及其关键技术。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可持续发展 技术支撑 关键技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同明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农业区域内,既能满足当代人对农产品的需要,又不损害满足后代人需要的一种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地域环境支撑体系,资源支撑体系,动力支撑体系———区域农业生产力,决策支撑体系———智力支撑体系,政策与法律支撑体系
关键词:
环境,资源,动力,决策,政策与法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其友 张燕卿 唐曲 陶陶
本文在系统分析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发展态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基础上,探讨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配置目标、模式及其技术和制度保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学敏 沈培平 徐蕾 王玉海 李咏涛 郝春 赵辉 廖竞谦 安晓玥
思茅市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对茶叶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基础条件落后,财力有限,实际支持力度不够,效果不佳。具体来看,在茶叶种植和加工生产这两个环节,科技的支撑作用比较显著,而在科技体系建设和技术标准构建上明显滞后,而且科技的转化机制不畅,严重影响了科技支撑作用的发挥。因此,在科技基础平台建设上要加大投入,同时还要借鉴域外经验,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植强 郭林 丁建定
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养老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中国养老保障体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该实施"统筹内外发展""、供需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发展""、层次均衡发展"四大战略,以促进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关键词:
小城镇 低碳发展 科技支撑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黎明 杨庆华
全面进行小城镇低碳建设是我国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小城镇低碳建设之路必须由以前依赖廉价劳动力、透支环境为代价的投资驱动发展方式,向以科技为核心、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创新驱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以低碳科技为驱动力的小城镇建设模式。我国应建设起具有适应性的低碳科技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体系、低碳科技创新人才体系、多层次的低碳科技转化及推广体系。
关键词:
小城镇 低碳发展 科技支撑体系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祝恩元 李俊莉 刘兆德 李姗鸿
在探讨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市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分析与类型划分。研究发现:青岛市位居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综合发展水平之首;山东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耦合总体处于拮抗阶段,呈现"双核心高地,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耦合协调水平处于低度协调耦合阶段,呈现"东高西低,中间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根据各地市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可将山东省划分为高耦合中和谐地区、中耦合中和谐地区、中耦合低和谐地区和低耦合低和谐地区4种类型区。不同类型区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同,科技创新驱动的侧重领域也有所不同。在区域发展进程中,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硕 胡继成 王萌
本文以推动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以构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支撑体系为分析问题的基础,分析总结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支撑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成林 宋爱环 胡炜 张艳萍 赵斌 李翘楚 麻丹萍
对近几年迅猛发展起来的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山东省作为我国刺参养殖的主产地,初步构建了刺参养殖优势产业带。以烟台、威海、青岛等地区为原主产区的刺参养殖属刺参优势产业带,主导着行业的发展;东营、滨州二地市属开发引进刺参养殖新兴产业带,证明在我省西部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以日照、莱州地区为主的深水井大棚工厂化养参属新模式开发优势产业带,成为2007年以来刺参养殖的新亮点。此外,本文系统总结了山东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发展对策,对山东省乃至我国刺参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相关主管部门的决策导向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
关键词:
山东省 刺参养殖产业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卜祥兰
本文从山东的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增长和科技教育五个方面分析了山东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山东今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资源 环境 经济增长
[期刊] 征信
[作者]
秦绪红
作为我国农村金融的新生力量——村镇银行的发展对于促进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服务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山东省莒县金谷村镇银行为调查对象,发现村镇银行目前普遍存在机构网点单一、规模优势缺乏、吸存难度较大、支付手段较少等问题。为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方式,尽快加入银行支付结算系统,对村镇银行实行优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强对村镇银行的财税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市场退出机制。
关键词:
村镇银行 发展路径 农村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