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15)
- 2023(16733)
- 2022(14422)
- 2021(13461)
- 2020(11215)
- 2019(25533)
- 2018(25162)
- 2017(48160)
- 2016(26464)
- 2015(29394)
- 2014(29385)
- 2013(29275)
- 2012(27230)
- 2011(24363)
- 2010(24465)
- 2009(22210)
- 2008(21778)
- 2007(19020)
- 2006(16770)
- 2005(14783)
- 学科
- 济(108375)
- 经济(108266)
- 管理(75050)
- 业(72300)
- 企(56806)
- 企业(56806)
- 方法(45155)
- 数学(39319)
- 数学方法(38963)
- 财(35140)
- 中国(32250)
- 农(32122)
- 地方(29780)
- 业经(24226)
- 学(24076)
- 农业(21974)
- 制(21153)
- 贸(19697)
- 贸易(19684)
- 易(19034)
- 务(18400)
- 财务(18332)
- 财务管理(18278)
- 环境(17522)
- 企业财务(17346)
- 技术(17070)
- 银(16807)
- 银行(16734)
- 和(16145)
- 融(15954)
- 机构
- 学院(368532)
- 大学(368530)
- 济(147793)
- 经济(144487)
- 管理(143052)
- 研究(130689)
- 理学(123390)
- 理学院(121952)
- 管理学(119886)
- 管理学院(119240)
- 中国(96766)
- 科学(83633)
- 京(79671)
- 财(72304)
- 农(69881)
- 所(67752)
- 研究所(61607)
- 业大(60062)
- 中心(58890)
- 江(55919)
- 农业(54750)
- 财经(54194)
- 北京(50438)
- 经(49259)
- 范(48856)
- 师范(48278)
- 院(47293)
- 州(44675)
- 省(44114)
- 经济学(43658)
- 基金
- 项目(253504)
- 科学(197123)
- 基金(181616)
- 研究(181214)
- 家(160629)
- 国家(159230)
- 科学基金(134910)
- 社会(113264)
- 社会科(107271)
- 社会科学(107240)
- 省(101543)
- 基金项目(97221)
- 自然(88930)
- 自然科(86804)
- 自然科学(86776)
- 自然科学基金(85179)
- 划(84657)
- 教育(82098)
- 资助(74412)
- 编号(73334)
- 成果(58592)
- 发(57730)
- 重点(57177)
- 部(54770)
- 创(52492)
- 课题(51127)
- 创新(49032)
- 科研(48724)
- 计划(47317)
- 教育部(46116)
- 期刊
- 济(167341)
- 经济(167341)
- 研究(110696)
- 中国(78017)
- 学报(64960)
- 农(63450)
- 财(57255)
- 科学(57099)
- 管理(51245)
- 大学(47917)
- 学学(45385)
- 农业(43660)
- 教育(39790)
- 融(32187)
- 金融(32187)
- 技术(30429)
- 业经(28203)
- 经济研究(26757)
- 财经(25980)
- 业(22280)
- 经(22190)
- 问题(21604)
- 科技(19137)
- 图书(18512)
- 版(18247)
- 技术经济(17836)
- 理论(16961)
- 业大(16935)
- 资源(16851)
- 商业(16654)
共检索到554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汲进梅 桑新刚 李和森 尹爱田
卫生财政投入是公立卫生机构实现政府导向卫生公平、保障卫生服务提供、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最近十几年,山东省卫生财政投入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研究以山东省卫生财政投入为例,分析山东省卫生财政投入增量以及通过增加卫生财政投入可以缓解的矛盾,讨论建立高效的卫生投入绩效考核机制。
关键词:
卫生投入 财政投入 增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桑新刚 尹爱田 李和森
卫生财政投入是公立卫生机构实现政府导向卫生公平、保障卫生服务提供、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手段。新的医改方案对政府卫生投入进行了再次明确,并确立了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文章以山东省卫生财政投入为例,分析了我国卫生财政投入存在的矛盾,深入分析了矛盾的焦点与影响并提出了化解这些矛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卫生投入 财政 卫生改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开遐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也为我国卫生改革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卫生财务管理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是广大卫生财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卫生财务实行目标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吉安地区属贫困老区,管辖13个县(市),450万人口。到1996年6月底,全区卫生部门现有医疗卫生机构37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69个(全民244个,集体25个)。我区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有限,国家投入卫生事业经费较少。1995年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小林
一、中国农村卫生投入的现状和矛盾(一)中国农村三级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变化及经费来源渠道体制转型前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主要由三级医疗网络覆盖,即县一级有三个机构:县医院、妇幼卫生保健站、防疫站;公社一级有一个卫生中心,由其组织预防工作项目并提供门诊服务和部分住院服务;大多数生产队有一个以上的兼职卫生人员(“赤脚医生”)在集体所有制的卫生所或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文霞,陈丽珠,冯素静
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公共财政。财政支出改革在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前提下,按照公共财政和依法理财的要求,对财政支出范围重新界定。过去财务管理人员热衷于分钱分物,现在部门预算由财政部门直接编到基层单位,致使一些财务人员感到不适应。随着财政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广大财务人员如何配合财政体制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一、找准财政支出定位,组织好收入是保障卫生事业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申相臣,赵玉琴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五中全会《建议》都明确提出:“财政通过实施财政政策,运用预算、税收手段和预算内外的综合财力,并按照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建立起比较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着重调节收入分配结构和地区分配结构。”实行零基预算,逐步实现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约束,严格资金监管,提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贺红权 刘伟
基于医药卫生独特分工结构和递送关系的简要表达与医药卫生体制内生机制及驱动力的分析假定,卫生财政及其主导的个人卫生投入的方向和方式本质上由医药卫生领域内相关主体的理性选择和缔约行为确定。积极的卫生财政政策不应局限于从传统的公益性或公共产品理论去寻求依据和对策,而应从社会发展和公民个人发展整体需求的角度去制订,从如何让分工利益合理地驱动相关主体的理性选择和缔约,从而推动与社会发展进程相吻合的医药卫生体制内生的角度去实施。
关键词:
财政投入机制 财政政策 医药卫生体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高佩琨,张淑芬,张明兰,孙波,尹玉莲
政府卫生支出是卫生筹资的主要渠道。我国政府历来关心人民健康,重视发展人民卫生事业。在政府财政支出中,卫生支出一直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政府财力受经济发展、财政体制以及政府在各历史时期的各项政策的影响,对卫生工作的支持程度也显示不同的历史趋势。本文就此问题,收集整理一些历史资料,利用现代数据处理方法。作一点简要的历史分析,对其政策意义,作一点简要讨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舒勤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苏联卫生工作的主要动态包括:从1982年起,公布和实施了一系列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法律,如苏联政府于1982年8月公布了“大气保护法”,同年8月19日作出了“保护和改善居民健康的补充措施”的决议,决议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凯
山东省卫生经济学会基本理论专题讨论会于1986年11月20日~21日在济南市召开。这次专题讨论会围绕着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这一大环境中,如何发展中国式社会主义卫生事业这一总题目,展开了广泛而又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一、充分认识我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处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初级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志筠,何锦国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仅中央财政就安排专款十多亿元,用于农村卫生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的“一无三配套”(无危房、设备、人员、管理配套)建设,农村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加强。面貌改变了,设备增加了,但很多卫生院门诊量增加不多,住院还是寥寥无几。如何改革农村卫生机构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卫生改革的重大课题。山东省滨州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积斌
一、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信心,认真做好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工作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0%。农业和农村问题,过去、现在和今后都将是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关键、最基础的问题。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财政目标也都把农业和农村作为倾斜的重点。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工作有的是通过支持各行各业向农村实行重点战略转移而实现的。 卫生部门提出2000年在农村人人亨有卫生保健,以及与之相关的农村卫生“三项建设”,是加强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仁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又把十四大确定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是90年代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这就要求我们卫生战线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尽快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变化,学习市场经济理论,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卫生事业宏观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在了解卫生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申相臣,赵玉琴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卫生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增加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切实保证卫生事业同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李鹏总理也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卫生事业,各种困难不少,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在建设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通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平,黄毅敏,包章炎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卫生服务和生活质量将有更多更高的要求,“十五”时期福建省的卫生事业和工作水平要有一个大的发展与提高。1 20世纪末期福建省居民健康与卫生事业发展水平1.1 居民健康水平与医疗需求 90年代以来,福建省人民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持续下降,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70.9岁提高到目前的72岁。人口发展模式继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