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01)
- 2023(13581)
- 2022(11501)
- 2021(10312)
- 2020(8856)
- 2019(19679)
- 2018(19454)
- 2017(37830)
- 2016(20725)
- 2015(22862)
- 2014(22764)
- 2013(22499)
- 2012(20731)
- 2011(18427)
- 2010(18908)
- 2009(18175)
- 2008(18285)
- 2007(16749)
- 2006(15381)
- 2005(14206)
- 学科
- 业(89191)
- 济(86561)
- 经济(86419)
- 管理(79764)
- 企(79285)
- 企业(79285)
- 方法(34529)
- 财(32155)
- 农(32051)
- 业经(29898)
- 数学(26324)
- 数学方法(26021)
- 制(24321)
- 农业(22207)
- 务(22060)
- 财务(22026)
- 财务管理(21995)
- 中国(21928)
- 企业财务(20852)
- 策(18574)
- 技术(18462)
- 地方(17811)
- 体(17079)
- 划(16542)
- 理论(15627)
- 和(15165)
- 贸(14908)
- 贸易(14897)
- 银(14827)
- 银行(14803)
- 机构
- 学院(297538)
- 大学(291437)
- 济(128059)
- 经济(125311)
- 管理(120447)
- 理学(102368)
- 理学院(101411)
- 管理学(100123)
- 管理学院(99554)
- 研究(94685)
- 中国(76948)
- 财(65653)
- 京(59927)
- 科学(53156)
- 农(51058)
- 江(50134)
- 财经(49739)
- 所(46532)
- 中心(45175)
- 经(44875)
- 业大(42024)
- 研究所(40992)
- 农业(39539)
- 州(38383)
- 经济学(37862)
- 北京(37159)
- 财经大学(36212)
- 范(35668)
- 师范(35386)
- 经济学院(34018)
- 基金
- 项目(187271)
- 科学(150398)
- 研究(142677)
- 基金(136669)
- 家(115900)
- 国家(114746)
- 科学基金(101325)
- 社会(93135)
- 社会科(88363)
- 社会科学(88339)
- 省(76819)
- 基金项目(71994)
- 教育(65106)
- 自然(63466)
- 自然科(62001)
- 自然科学(61986)
- 划(61112)
- 自然科学基金(60969)
- 编号(58068)
- 资助(54940)
- 成果(47514)
- 部(42106)
- 创(41863)
- 重点(41436)
- 制(41015)
- 发(40805)
- 课题(40531)
- 业(39605)
- 创新(38278)
- 国家社会(37797)
- 期刊
- 济(154025)
- 经济(154025)
- 研究(92549)
- 中国(64535)
- 财(54920)
- 管理(50153)
- 农(49143)
- 科学(38417)
- 学报(38228)
- 融(33769)
- 金融(33769)
- 农业(33058)
- 教育(31484)
- 大学(30932)
- 学学(29117)
- 业经(27654)
- 技术(27278)
- 财经(25366)
- 经济研究(22763)
- 经(21851)
- 问题(19730)
- 业(18917)
- 技术经济(16639)
- 贸(15486)
- 现代(15120)
- 财会(14898)
- 世界(14041)
- 商业(13745)
- 版(13337)
- 经济管理(13298)
共检索到468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殷秀清 张峰
基于推进《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视角,在解析制造业素质提升效率概念基础上,选取云理论构建制造业素质提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模型,并对山东省制造业进行时序与截面双重维度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制造业素质提升效率在2011-2016年期间整体上具有稳步提升的趋势,但是仍具有较大的提高空间,尤其是在培育信息化综合集成水平企业、缓解工业能耗强度及碳减排压力、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等方面亟需做出合理调整;全省17地市之间制造业素质提升效率具有较大差异,且从空间分布上呈"三大梯度"格局,并存在相对显著的"都市联动效应",同时省内各地市制造业素质提升效率的变动趋势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全省还需强化统筹规划,尤其是提高科技供给能力、加快要素配置及完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等。
关键词:
制造业素质提升 云理论 效率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子杰 张亚斌 彭学之
本文借鉴全球价值链(GVCs)分解方法,构建了反映一国基于上游延伸的整体和行业层面GVCs地域特征综合分析框架,并根据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刻画了1995-2011年中国制造业GVCs上游延伸的地域特征和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GVCs的全球化程度日趋提升,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地域分布上呈现出全球性增强的趋势,且向全球性延伸的速度远高于区域性,地理接壤和区域性贸易组织所发挥的作用有所减弱;直接嵌入和产品嵌入是中国制造业GVCs的主要嵌入方式,也是全球性和区域性特征变化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GVCs 地域特征 上游延伸 国外增加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孙元涛
我国近年来的高考改革,越来越倾向于将权力下放到省级行政单位,高等学校的招生,也实现了以省为单位配额,加上省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有较强的行政权威和决策资源。因此,以省为单位推进素质教育,逐渐成为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路径。同时,施政者面临的决策风险大大降低,决策基础较为坚实。但是,通过刚性制度推进规范化办学,还远未触及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尚需转变政校关系,引导舆论导向,整治区域环境,提升决策、施政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区域推进 政策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浩 于秀艳
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从智能支撑、智能应用和智能效益三个维度建立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选取2003—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熵值-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测度。同时建立VAR模型,采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呈逐年增长态势,且总趋势明显。智能支撑水平和智能效益水平增长态势明显,智能应用水平出现波动式增长。(2)技术创新、政府财政和地区发展水平都是提升推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政府财政和地区发展水平贡献度较明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治国 朱永梅 吴茜
在大力倡导低碳发展的背景下,面对国际国内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双重压力,实现山东省碳排放2027年达峰目标,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成为关键。文章以山东省2000-2016年制造业碳排放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能源、投资、产值等碳排放演变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并进行综合性、阶段性以及贡献值累积性分析,发现产出规模、能耗规模、投资规模对碳排放具较强的促进作用、碳强度效应较强的抑制作用以及碳效率效应比较微弱的抑制作用。基于此,提出引导制造业投资流向、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双调并举、碳强度和能源强度实现双降的碳减排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秀凤 王琦 陶国栋
自2008年6月1日起,我国的商品零售场所施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是治理白色污染、倡导生态文明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政策支撑。文章根据污染者支付原则,结合产品收费等环境经济手段分析了"限塑令"的政策效应,并对其阶段性实施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指出了法令执行过程中反映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缺少有效替代品等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政府、企业和公众多方合作机制等相关建议措施,以实现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政策初衷。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祥宇 魏亚运 梁玲玲 王勇
先进制造业作为涉及多个方面的复杂体系,只有将技术创新、经济运行、社会环境以及国际合作等因素进行全局考虑,才能深入理解和准确评估其发展态势及影响机制。在全面梳理相关实证文献的基础上,基于技术创新主体内外部和区域创新环境视角,选取其中21项潜在影响因素,结合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和贝叶斯模型平均模型,对2015—2022年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结果显示:广东省先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呈现曲折性发展,劳动者素质、市场需求、产业结构、研发投入与产业融合程度是重要影响因素,而高校与企业协同能力、国际开放层面未被列入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劳动者素质的影响为负,这可能与人才的低效利用有关;产业结构的影响为负,反映了当前中国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存在一定程度“脱实向虚”发展特征。基于实证结果,提出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协作、完善第三产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支持体系、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支持与提升高校产学研水平等促进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潘平 彭博
汽车工业发展关系着制造业的发展,汽车产业的变革推动者制造产业升级,其中技能人才的升级将是助推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因素。技能人才的升级需要企业加强职工职业素质教育,通过多方位的培养,不断提高技能人才理论与技能素质,促进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与成长,满足制造产业升级的需求。
关键词:
汽车工业 技能人才 培养 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美燕 桑金琰 张峰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模式开始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新旧动能转换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产业升级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外在表现。基于2006—2017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面板数据,从需求、供给和环境三方面研究发现:山东省及其各区域正处于改造旧动能、培育新动能的关键时期,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对产业升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对山东省的东、中、西部三个区域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具有区域差异性。
关键词:
传统动能 新动能 产业升级 面板数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红霞 刘继生 马廷玉
针对山东省制造业FDI流入与对外贸易结构优化的定性分析与模型检验表明,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制造业FDI流入对贸易结构优化具有促动作用,贸易结构优化又是制造业吸引FDI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对山东省制造业外资及外贸引导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外资引进政策应因产业技术水平和行业结构而异,外贸与外资政策应在产业竞争优势引导方面保持一致性,加工贸易的发展应控制在适度规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曹洪军 高波
从要素密集度看,日韩对山东转移的制造业可划分为三大类,文章首先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之 后得出投资成本、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日韩国内因素是影响日韩企业投资的关键因素。由此, 提出山东省引资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山东省 制造业转移 引资战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牟晓青 韩庆潇
<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以数据为驱动,通过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企业深度融合,全方位优化生产制造流程,进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重要手段,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山东是我国制造业大省,是全国工业门类最齐全、链条最完整的省份之一,对于数字化转型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和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息 王伟红 王伟鹏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近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从业人员数量随之快速增长,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人力资源的支持必不可少。山东是我国的制造业大省,以山东省为例,对制造业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灰色预测,以期对构建制造业的产业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力资源需求 灰色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阜 郭九成 王伟红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石。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制造业发展迅速,并带动了制造业人力资源队伍的加速增长。要实现山东省从"制造业大省"到"制造业强省"、从"制造"到"创造"的跨越,人力资源的支持必不可少。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省制造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基于灰色理论对山东省制造业未来5年的人力资源需求进行预测,并运用残差检验、关联度检验和后验差检验进行模型检验,保证了预测结论的可靠性。预测结果表明:山东省政府的"承接日韩制造业转移,建设制造业强省"的政策支持使得山东省制造业人力资源需求总量保持增长态势。这一结论对山东省政府构建制造业的产业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将起到...
关键词:
制造业 人力资源 灰色预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