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48)
2023(15192)
2022(12616)
2021(11591)
2020(10126)
2019(23207)
2018(23119)
2017(44561)
2016(24475)
2015(27759)
2014(27834)
2013(27545)
2012(25536)
2011(23076)
2010(23820)
2009(22571)
2008(22994)
2007(21213)
2006(18901)
2005(17034)
作者
(74636)
(62536)
(62497)
(59269)
(39798)
(30192)
(28157)
(24397)
(23608)
(22589)
(21489)
(21307)
(20120)
(20067)
(19586)
(19215)
(18856)
(18365)
(18333)
(18047)
(15871)
(15762)
(15390)
(14503)
(14143)
(14114)
(14045)
(13951)
(12792)
(12756)
学科
(107888)
经济(107762)
(96638)
管理(78826)
(78205)
企业(78205)
方法(49378)
(48905)
数学(40349)
数学方法(39672)
业经(32526)
农业(32383)
(30642)
中国(25622)
(22549)
(21622)
(21256)
财务(21208)
财务管理(21170)
地方(20810)
企业财务(19980)
技术(19626)
理论(19188)
(19076)
(18678)
贸易(18669)
(18085)
(17581)
(17551)
环境(17443)
机构
学院(367223)
大学(359980)
(148317)
经济(145136)
管理(142603)
理学(122521)
研究(121402)
理学院(121203)
管理学(118805)
管理学院(118163)
中国(94722)
(78929)
科学(78096)
(76310)
(68121)
(63999)
业大(61058)
农业(60972)
(59618)
研究所(58126)
中心(56796)
财经(53677)
(48394)
北京(47543)
(46789)
师范(46351)
(46220)
经济学(43824)
(43069)
(42476)
基金
项目(240383)
科学(189020)
基金(173198)
研究(172917)
(151793)
国家(150419)
科学基金(128869)
社会(109049)
社会科(102952)
社会科学(102918)
(98585)
基金项目(91926)
自然(84711)
自然科(82689)
自然科学(82664)
自然科学基金(81187)
(80463)
教育(78694)
资助(70924)
编号(70666)
成果(56053)
重点(54585)
(52611)
(52267)
(51424)
课题(48699)
(47629)
创新(47528)
科研(46497)
计划(44519)
期刊
(174032)
经济(174032)
研究(101746)
(77351)
中国(71369)
学报(60296)
科学(56911)
(54756)
管理(52471)
农业(52043)
大学(45736)
学学(43692)
业经(34593)
教育(34534)
技术(33870)
(33525)
金融(33525)
(28002)
财经(26234)
经济研究(24955)
问题(23445)
(22530)
技术经济(20707)
(20210)
统计(19218)
资源(18173)
(17884)
世界(17337)
科技(17258)
商业(17189)
共检索到5484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俊杰  
山东省不同地区根据各自地理地貌和农业资源特点,形成了山区型、丘陵型、平原型、沿海型、黄河三角洲型、湖区水乡型和城郊型等多种各具特色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这些模式不仅具有循环性、多功能性、高效性和生态环保性等功效,而且能够促进农业的标准化、产业化、节能化和新能源化,以及有利于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链延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资源优化和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山东省开创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及其积累的宝贵经验,对全省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也具有很好的启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宜强  朱明博  
以农业旅游示范点为数据本底,基于空间结构理论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山东省农业旅游发育特征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①山东省农业旅游发展形成三大高密度分布轴带区域,空间布局呈显著的集聚模式,其发展重心向西南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②山东省农业旅游空间分布呈现显著的点轴式空间结构特征,形成以青岛为一级发展节点,济南、临沂等5市为二级发展节点,其他城市为三级发展节点的节点等级体系,以及以滨州—临沂、济南—枣庄为一级发展轴,菏泽—日照等为二级发展轴,东营—滨州为三级发展轴的农业旅游轴带等级体系。③山东省区域农业旅游发展表现出典型驱动模式特征。提出推进农业旅游"网络式"结构体系发育,加快鲁西、鲁西北平原地区以及鲁东内陆地区农业旅游发展以及增强鲁南、鲁北边界地区交通通达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良  
本文分析了江苏省涟水县生态农业建设的功能分区,即城郊生态农业区、废黄河生态农业区、盐河生态农业区,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实绩,同时指出了生态农业建设存在的一定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俊杰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政府政策反哺、社会化反哺、农业产业化反哺、城市企业下乡反哺、新型城镇化反哺等不同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可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既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和优势,又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征,其基本经验对我国全面开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俊杰  
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需要实施的一项经济发展战略,是我国实现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比政府政策反哺、社会化反哺、农业产业化反哺、城市企业下乡反哺、新型城镇化反哺等不同的工业反哺农业模式,可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条件下形成的,既有各自的不同内涵和优势,又有一些共同的功能和特征,其基本经验对我国全面开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孔山  
生态农业是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逐步发展形成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突出的生态功能。研究、设计适宜于不同区域条件的各种生态农业模式,对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醒春  曹付  
农业发展银行机构设置几种模式的利弊分析中国农业银行发展规划部王醒春,曹付编者按:农业发展银行在我国运行效率究竟如何,它在我国有怎样的前景,怎样才能保证它规范运作?这三个问题是当前决策层和实务层都十分关心的。理论界对此也展开了许多讨论。多数同志对农发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秋义  朱桂香  张桂兰  
生态农业建设是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全面推广生态农业势在必行。本文根据河南省自然资源状况和地域差异规律,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的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以及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技术环节和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海洋  
随着化肥、农药构成的农业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笔者在韩国考察亲环境农业时,与大多数人一样,先是被韩国的亲环境农业所震惊,继而萌生了将亲环境农业介绍到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冲动。但后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发展生态农业,真正的障碍不在于技术和设备,而在于观念的转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曹俊杰  
总体上看,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但目前沿海地区形成了多种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如产业化和开放型农业模式、工农互补型农业模式、多功能性和生态型农业模式、高新技术与集约型农业模式、城乡融合型农业模式等,这些模式特点鲜明,对其比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也有很好的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罗芳  孙彩虹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实质就是生态农业与农业产业化两个系统的有机联合,生态农业产业化大体上经历创业、起步、发展和完善等四个阶段,包括生态农业生产、生态工业加工和生态商业销售等三个环节。文章以京山县为例,探讨了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和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十类经营模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彭鹏  姜启军  
生态农业产业化以其融合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优势,逐渐成为世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一个悖论:已经实现产业化的农业急需向生态化的方向升级,否则会对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修复的损害;而现有的生态农业又缺乏完备的产业系统支撑,缺乏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导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生态农业产业化是化解上述悖论的关键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则是解决生态农业发展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抓手。文章在分析宣城市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和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志新  孟晓  
[目的]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时空特征以利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法]文章构建包含农业物质装备、科技信息、产业建设、经营管理建设、绿色发展、产出效益和农村现代化7个方面的指标体系,运用TOPSIS-ESDA方法,基于山东省2010—2019年数据,研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以下特征:[结果]时间维度上,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指数高值地区波动性较大,低值地区则陷入“低水平陷阱”;空间层面上,呈现从高值向低值地区梯次转移,低值地区长期处于锁定状态;时空角度上,整体呈现显著的同类集聚,但高值和低值接壤区域存在“空心”和“极化”现象。[结论]因此,可以在高值地区发展资金和技术集约化、信息化、知识化农业;低值地区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因地制宜原则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增强区域间交流合作,积极培育低值集聚区域增长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