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0)
- 2023(12613)
- 2022(11114)
- 2021(10493)
- 2020(8665)
- 2019(20082)
- 2018(20143)
- 2017(39025)
- 2016(21218)
- 2015(23916)
- 2014(23975)
- 2013(24106)
- 2012(22151)
- 2011(20095)
- 2010(19884)
- 2009(18313)
- 2008(17730)
- 2007(15681)
- 2006(13998)
- 2005(12071)
- 学科
- 济(89286)
- 经济(89193)
- 业(64827)
- 管理(54930)
- 农(51134)
- 企(42786)
- 企业(42786)
- 方法(37634)
- 农业(34089)
- 数学(32841)
- 数学方法(32482)
- 业经(23939)
- 地方(22418)
- 中国(21511)
- 财(18973)
- 学(18832)
- 制(16572)
- 贸(14431)
- 贸易(14424)
- 易(13989)
- 发(13751)
- 环境(13213)
- 技术(13111)
- 策(12644)
- 农业经济(12634)
- 理论(12546)
- 和(12446)
- 银(12046)
- 银行(12006)
- 体(11634)
- 机构
- 学院(304280)
- 大学(301831)
- 管理(123696)
- 济(119558)
- 经济(116837)
- 理学(108207)
- 理学院(107040)
- 管理学(105203)
- 管理学院(104683)
- 研究(102435)
- 中国(76318)
- 农(71232)
- 科学(66070)
- 京(63692)
- 业大(54778)
- 农业(54544)
- 所(52293)
- 财(50444)
- 中心(47983)
- 研究所(47963)
- 江(44959)
- 财经(40783)
- 范(40602)
- 师范(40272)
- 北京(39446)
- 经(37201)
- 州(36436)
- 院(36061)
- 省(34814)
- 经济管理(34698)
- 基金
- 项目(214494)
- 科学(167754)
- 研究(156996)
- 基金(154308)
- 家(134748)
- 国家(133511)
- 科学基金(114200)
- 社会(97754)
- 社会科(92119)
- 社会科学(92093)
- 省(86408)
- 基金项目(83645)
- 自然(74887)
- 自然科(73074)
- 自然科学(73051)
- 自然科学基金(71722)
- 划(70503)
- 教育(69925)
- 编号(65915)
- 资助(62509)
- 成果(52341)
- 重点(47265)
- 部(46996)
- 发(46674)
- 课题(43993)
- 创(43970)
- 创新(40936)
- 科研(40839)
- 教育部(39419)
- 人文(39252)
- 期刊
- 济(136267)
- 经济(136267)
- 研究(85058)
- 农(73717)
- 中国(58236)
- 学报(52662)
- 农业(50379)
- 科学(48470)
- 大学(40116)
- 管理(39742)
- 学学(38215)
- 财(34798)
- 教育(30498)
- 业经(28490)
- 融(27055)
- 金融(27055)
- 技术(24789)
- 业(22982)
- 问题(18993)
- 财经(18439)
- 经济研究(18075)
- 版(17246)
- 业大(15974)
- 科技(15709)
- 经(15548)
- 农业经济(15326)
- 图书(15257)
- 资源(15155)
- 农村(14885)
- 村(14885)
共检索到439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清梅 尹爱田 韩志琰 梁志强 魏士轩
目的:分析新医改前后农村住院可分流病种在县乡医疗机构的分布差异,重点探索卫生体系因素对农村住院可分流病种患者就医机构选择的影响并提出建议。方法: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2011年农村住院可分流病种患者仍有75%在县级医疗机构诊治;影响住院可分流病种患者就医选择的个体特征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卫生体系因素包括住所到最近乡县机构距离之比、乡县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之比、县乡住院病人人均补偿比之比、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配备比例和乡县卫生人力综合素质评分之比。结论:建议通过实行家庭责任医生制度、利用乡镇卫生院地理和价格优势、优化乡镇卫生院岗位设置和岗位组合等措施达到合理分流的目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井珊珊 尹爱田 孟庆跃 严非 刘晓云 于保荣
为进一步了解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选择行为,通过对农村居民慢性病患者在各机构的就医选择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乡、村两级医疗机构确诊和治疗的患者比例逐步提高,但是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费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经济困难依然是慢性病患者不进行治疗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规范慢性病患者的就医行为,将慢性病的经常性治疗落实在基层医疗机构。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慢性病 就医选择行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丛丛 刘刚 杨锦锦 樊超 张歆 刘国祥
目的: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对农村住院患者就医流向的影响,找出影响居民选择住院医院的主要因素,为引导参保患者有序就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政策性依据。方法:应用嵌套Logit模型对农村住院患者就医流向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新农合实际住院补偿比对农村居民的住院选择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人们更倾向于报销比较高的医疗机构。农村居民选择住院机构还受年龄、收入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差异化的住院补偿比能够发挥引导住院患者流向的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兆余 朱慧劼
基于江苏省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医疗机构选择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影响农村居民门诊机构和住院机构选择的因素并不完全一致。性别、年龄等特征对农村居民的门诊就医机构选择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并无显著影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医疗机构距离、医生水平、医疗设备、收费合理程度、补偿标准对农村居民的门诊机构选择和住院机构选择均具有显著影响。健康自评对门诊机构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住院机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职业、家庭社会关系、就医方便程度对农村居民的门诊机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但对农村居民的住院机构选择不存在显著影响。为此,需要完善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网络,创新农村基层医疗管理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医疗服...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医疗机构 选择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敬东 张翔 张亮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慢性病患者家庭健康风险状况,为政府采取相应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慢性病患病率、罹患慢性病家庭构成比和灾害性卫生支出作为分析指标,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1)调查样本38.8%的家庭有成员患有慢性病,贫困家庭中这一比例(43.1%)显著性地高于非贫困家庭;(2)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人均年度卫生支出与那些没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之间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3)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1年内发生灾害性卫生支出的比例高达24.4%,显著高于那些没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但将贫困作为一个分层因素后进行统计学检验,发现这一现象仅仅存在于贫困家庭。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农村贫困地区最为主要的健康风险,它对贫困家庭的影响更大。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风险 评估 贫困 农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滕岳 徐凌忠 辛涛 孙龙 甄延城 李成娟 刘婷婷 李秋燕
目的:了解山东省颅脑创伤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颅脑创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20家医院4832例颅脑创伤病例填写"华东六省一市颅脑创伤流行病学调查表",对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路径分析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2004年山东地区颅脑创伤患者人均住院费用为9852.3元,中位数为5185.4元。住院日、职业对住院费用有直接影响,外伤原因、颅脑创伤严重程度、颅脑创伤类型、医院级别、支付方式对住院费用有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论:通过加强院前救治、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医疗保险监管力度等措施能有效减少住院费用。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住院费用 影响因素 路径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哲
目的:分析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的现状、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11—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开展描述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2011—2018年,我国中老年患者门诊和住院就医机构选择均出现了持续升级趋势,门诊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集中,住院就医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院集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明显下降,这一趋势在农村更加显著;若干人口学和经济条件因素显著影响中老年患者的就医机构选择,城镇户籍、高收入、高学历中老年群体更倾向于赴医院而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结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次占比和吸引力均呈相对下降趋势,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力。
关键词:
中老年人 就医机构选择 分级诊疗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翟金国 陈敏 赵靖平 国效峰 苏中华 王克勤
目的:了解山东省抑郁障碍的经济负担。方法:设计抑郁障碍经济花费调查表,对山东省900例抑郁障碍患者的各种经济花费进行为期1年的前瞻性调查,评价抑郁障碍造成的经济花费及各部分构成情况,并比较花费的城乡差别。结果:山东省抑郁障碍患者年人均总花费为18 673.86元(人民币),直接花费为6 612.43元(35.4%),间接花费为1 212.87元(64.6%)。城镇患者的年人均总经济花费、间接花费、误工花费显著高于农村患者(P<0.01)。结论:山东省抑郁障碍造成巨大的经济花费,应引起高度重视;各种花费中以间接花费为主,城镇患者的总花费高于农村患者。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疾病负担 经济花费 经济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龙 徐凌忠 刘志敏 程俊 初磊 王兴洲 张华 周成超 廖唐洪 丁燕
目的:了解山东省肺结核患者确诊费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患者规范诊疗提供参考依据,降低肺结核患者的确诊费用。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共6个县(区),对其境内所有肺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肺结核患者确诊费用的中位数为500.00元,单因素结果显示患者在文化程度、当地经济状况、初诊单位、初次诊断和确诊单位(共5个因素)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诊间隔、确诊间隔和就诊次数与确诊费用存在相关关系。多因素结果显示,初诊单位、初次诊断的结论,确诊时间和确诊单位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就诊费用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对乡村医生结核病相关知识的培训,减少患者的就诊次数,有效降低肺结核患者的疾病负担。
关键词:
结核病 就诊费用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秋燕 曹秀玲 赵广通 张乐 徐凌忠
目的:了解山东省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利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访谈式调查,并利用SAS9.1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肺结核患者人均疾病经济负担为95%CI为(5733.02±330.23)元;确诊延误时间、确诊单位及住院与否对结核病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较重,应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同时严格控制医疗机构对肺结核患者的纳入标准,规范转诊制度;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疾病诊断能力;将肺结核纳入医疗保障中,以降低肺结核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
关键词:
肺结核 疾病经济负担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金玲 张亮 王宇明 孙亮 梁素英 李立 田庆丰 施学中
目的:通过研究艾滋病患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了解艾滋病的家庭疾病负担,为农村地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基础数据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通过测算家庭的直接花费和间接花费,计算家庭的经济负担;通过外推家庭费用计算患者生存期内家庭经济负担;并计算家庭经济负担占家庭收入百分比;进行2组家庭收支情况对比分析。结果:家庭直接花费为834.60元/年,间接花费为1073.76元/年,家庭疾病负担共计为1908.36元,外推家庭花费合计为6101.77元。家庭负担占家庭收入的36.70%;艾滋病病人家庭收入显著降低,在医疗消费支出方面比对照组高得多,而用在文化、娱乐和生活等方面的消费水平明显较对照组家庭低。结论:艾滋病影响着患者家庭经济的多个方面,使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总消费能力降低,家庭消费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整个病人家庭的生活质量。政府免费抗病毒、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和检查,政府的救助,大大减轻了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艾滋病 高发地区 家庭 经济 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谭敏 陈迎春 张研 高红霞 杨佳
目的:研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变化对北京市高血压住院患者就医选择和医保基金流向的影响,为提高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借鉴患者就医选择行为研究成果,以2015—2017年北京市城镇居民和市属医院相关数据为基础,利用Anylogic平台进行多主体建模仿真实验。结果:提高一级医院报销比例,一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21.41%和21.82%;提高二级医院报销比例,二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35.06%和36.01%;提高三级医院报销比例,三级医院患者比例和医保基金比例分别增加了11.61%和14.90%。结论:北京市居民较强的支付能力冲销了医保差异化报销的影响,差异化报销在需求弹性小的医疗服务市场中引导患者合理就医的作用有限。医保统筹基金支付范围会影响居民个人自付水平,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和居民对分级诊疗政策的认知是重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沈晓 熊巨洋 蒋明珠 彭莹莹 贾二萍 黎相麟 张晗
目的:了解居民在重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假设条件下的就医偏好,分析居民就医偏好的影响因素,为完善慢性病服务供给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离散选择实验进行实验设计,运用正交实验设计调查问卷,对成都、贵阳、武汉、许昌、泰州及上海6市的2019名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通过STATA 12.0用混合logit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重度慢性病假设条件下,居民利用医疗服务的偏好效用从大到小依次是:"专家"(β=0.85)、"中西医结合服务"(β=0.49)、"西医服务"(β=0.40)。"服务距离"对居民利用医疗服务的效用同样影响很大(β=-0.07),只不过是负向的,说明偏好距离近的医疗服务。此外,亚组分析表明,男性、在职、有医疗保险的居民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来接受专家,中西医结合服务。结论:医生类型是居民最为关注的服务属性,中西医结合服务日益受到居民重视。建议构建供给侧改革下慢性病防治策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开设慢性病专家门诊、专科门诊,建立统一的转诊标准并制定慢性病管理的临床路径,促进中医药融入慢性病防治。
关键词: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就医偏好 离散选择实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鹏 孙健 常璟
破解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民非农就业,实现农民非农就业离不开税收的宏观调控和二次分配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农民非农就业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农民非农就业的行业分布、地域流动和纳税遵从趋势,提出促进城乡就业统筹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农 就业 税收政策 问卷调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震 吴聪 韩雪梅 马莉 郁娟 陈永聪
目的:对甘肃省2010—2015年新农合住院率、患者流向和费用负担等进行分析,探讨住院费用过快上涨的原因,发现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方法:从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及华东公司提取2010—2015年新农合住院相关数据以及年度报表,分析方法采用卡方分析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新农合住院率由6.37%提高到11.85%(χ2=503 005.45,P=0.000);流向县外医疗机构病人明显,县级医疗机构由41.05%提高到52.08%(χ2=103 245.25,P=0.000)。20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