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16)
- 2023(18858)
- 2022(15616)
- 2021(14462)
- 2020(11994)
- 2019(27036)
- 2018(27044)
- 2017(51948)
- 2016(28361)
- 2015(31840)
- 2014(31931)
- 2013(31706)
- 2012(29139)
- 2011(26328)
- 2010(26577)
- 2009(24735)
- 2008(24435)
- 2007(22152)
- 2006(20071)
- 2005(18122)
- 学科
- 济(123753)
- 经济(123604)
- 业(103784)
- 管理(88413)
- 企(84263)
- 企业(84263)
- 农(50349)
- 方法(48916)
- 数学(38810)
- 数学方法(38441)
- 业经(36776)
- 中国(35871)
- 农业(33726)
- 财(32887)
- 地方(29880)
- 制(24395)
- 学(23323)
- 技术(22380)
- 务(22228)
- 财务(22150)
- 财务管理(22118)
- 理论(21141)
- 和(21109)
- 贸(21055)
- 贸易(21038)
- 企业财务(20948)
- 易(20357)
- 策(18973)
- 银(18813)
- 银行(18770)
- 机构
- 学院(409542)
- 大学(404788)
- 济(168133)
- 经济(164515)
- 管理(163543)
- 理学(139921)
- 研究(139158)
- 理学院(138434)
- 管理学(136360)
- 管理学院(135620)
- 中国(107560)
- 京(87337)
- 科学(85016)
- 农(79445)
- 财(75904)
- 所(70488)
- 江(64183)
- 业大(64162)
- 中心(63731)
- 研究所(63643)
- 农业(60928)
- 财经(59649)
- 北京(55077)
- 经(54141)
- 范(54008)
- 师范(53543)
- 州(51432)
- 院(49749)
- 经济学(48893)
- 省(45281)
- 基金
- 项目(270556)
- 科学(213540)
- 研究(201439)
- 基金(194711)
- 家(168632)
- 国家(167022)
- 科学基金(144156)
- 社会(127859)
- 社会科(120837)
- 社会科学(120802)
- 省(108559)
- 基金项目(103454)
- 自然(91923)
- 教育(90824)
- 自然科(89762)
- 自然科学(89740)
- 划(88915)
- 自然科学基金(88143)
- 编号(83843)
- 资助(78740)
- 成果(67178)
- 发(61689)
- 重点(60017)
- 部(59153)
- 创(57557)
- 课题(57221)
- 创新(53201)
- 国家社会(52017)
- 科研(50624)
- 业(50499)
- 期刊
- 济(199883)
- 经济(199883)
- 研究(122758)
- 中国(85954)
- 农(78330)
- 管理(63053)
- 学报(62825)
- 科学(59913)
- 财(58576)
- 农业(53061)
- 大学(48438)
- 教育(46143)
- 学学(45670)
- 融(40299)
- 金融(40299)
- 业经(37843)
- 技术(37597)
- 经济研究(29289)
- 财经(29080)
- 业(27943)
- 问题(26666)
- 经(24928)
- 技术经济(22027)
- 图书(20112)
- 版(20058)
- 科技(19976)
- 现代(19906)
- 世界(19366)
- 商业(19001)
- 理论(18932)
共检索到626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雷玲 苏夏琼 王礼力
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条件。本文分析了陕西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各指标因素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农机化水平对陕西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电气化水平,而农药和农用薄膜对农业经济的影响程度最小。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并结合陕西农业的现状,提出了促进陕西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冰
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入门钥匙。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主要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科技条件进行现代化改造,由此促进山区农业整体迈向现代化,其中最主要、最实用的是整治山坡农地、改造基础条件、改进基础设施、运用现代机械。通过分析,发现立地条件、基础条件较差及现代设施短缺制约了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山区条件较差改造不易,落后的山区农业发展观念以及缺乏改造的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经过生产条件的改造,山区农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富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冰
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山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入门钥匙。山区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主要指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对山区农业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科技条件进行现代化改造,由此促进山区农业整体迈向现代化,其中最主要、最实用的是整治山坡农地、改造基础条件、改进基础设施、运用现代机械。通过分析,发现立地条件、基础条件较差及现代设施短缺制约了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山区条件较差改造不易,落后的山区农业发展观念以及缺乏改造的资金和相应的技术。经过生产条件的改造,山区农业完全可以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完全可以成为富民产业。应该从破解约束生产条件改造的主要难题入手,通过树立发展新理念、加大规模化经营、创新改造投入机制、增强技术支撑、培育经营主体及更多建设农业园区等路径,加快推进山区生产条件改造,促进山区现代农业发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希玉 傅汝仁 丁希滨 朱秀香 王淼
本文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与特征,针对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山东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 战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享光 张志强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在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需要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现代化建设的一体推进。资本能够按其固有的逻辑推动农业生产社会化,能够通过对可带来利润的生产条件的投资和对自然条件的利用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但农业一般生产条件与自然生产条件的建设短期内难以产生满意的利润,难以吸引私人资本,进而制约农业一般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发展和自然条件的改善,甚至恶化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这是以资本主导的西方农业现代化模式的顽疾。我国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制度优势和举国体制优势能够为解决西方农业现代化的顽疾,进而为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保障。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变革,关键在于引导资本有序下乡,同时发挥公有资本优势,以协调推进农业特殊生产条件、一般生产条件和自然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建设,从根本上突破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生产条件瓶颈制约,在新的生产条件基础上建立其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关键词:
生产方式 生产条件 资本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新民 朱斌
中国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应当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要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吸取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外农业与农村现代化的经验,以可持续性科学技术、科学思想和科学决策管理为基础,支撑农业生产、农业系统和农村科技、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冯静
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物与化学、节水与旱作、生态农机与机械农机结 合的道路,在农业发展中加大科研资金、人力资本、农技推广投入等。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研投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新 崔丽杰
根据包含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30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使用均方差赋权法和非整秩次WRSR,对山东省17个地市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档分析,结果表明:青岛、德州和潍坊处于强势区,日照和莱芜处于弱势区,而其他地市处于中档区;各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其一二级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处于强势区的三地市应从二三级指标入手重点提升相对较弱的指标,保持竞争优势;处于弱势区的两地市以及处于中档区末位的东营和枣庄两地市,应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多功能农业来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突破口;处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梦洁 张亭好 侯敬 郑丹
[目的]“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分析、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分异特征及障碍因子,有助于科学地把握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法]文章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业科技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绿色发展6个维度选取21个代表性指标构建了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山东省2010—2019年统计数据,运用熵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山东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各地市发展水平的差异,探讨影响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子。[结果]结果表明:2010—2019年,山东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得分由0.143稳步上升到0.778。就区域分异特征而言,鲁东及鲁中地区发展较快,鲁西南地区发展滞后。不同时间段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有所不同,农业科技成果数量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个数成为近年来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论]基于研究结果和发现,提出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农产品出口质量、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和加强区域间的农业交流合作等建议,以更好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
基于第二次农业现代化理论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深入探讨农业现代化内涵和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农业社会现代化、农业生态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现代化三大总目标,并深入研究了三者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农业社会现代化目标是根本、农业生态现代化目标是保障、农业经济现代化目标是关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 目标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洁 李忠德 杨萍 季明川 李明辉
生态足迹是一种从生态学角度来衡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方法,通过生态足迹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进行比较来定量的判断某一国家或地区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以便对未来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科学规划和建议。生态足迹模型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测度标尺,主要反映人类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强度。研究采取宏观形势分析与微观数理模型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式,以生态足迹模型为评价手段,通过对2000~2013年山东省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和生态系统承载力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山东省人均生态赤字由2000年的3.662 2hm2/人增至2013年的7.709 4hm2/人,而2013年生态赤字率更是高达1709%的结论,在此...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喜广
该文构建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法评价了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引进"障碍度"概念进行定量的障碍诊断,针对主要障碍因素提出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等四项促进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业可持续发展 障碍因素 分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靳相木
世界可持续农业是西方发达国家为“现代病”所困扰、急于“走出现代化”而对常规现代化农业的批判、反思和替代 ,因而可持续农业不可能成为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但世界可持续农业也给我们以深刻启示 ,即中国农业也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还认为 ,不能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简单化为搞生态农业或保护资源与环境。基于以上认识 ,本文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农村社会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选择18项指标 ,对建国以来特别是近20年山东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结论表明 ,农村改革以来山东农业发展呈现良好的可持续态势 ,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已初现端倪 ,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非持续性因素。在此基础上 ,本文提出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