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7)
- 2023(13812)
- 2022(11435)
- 2021(10328)
- 2020(8439)
- 2019(18896)
- 2018(18585)
- 2017(35815)
- 2016(19050)
- 2015(21120)
- 2014(21282)
- 2013(21555)
- 2012(20308)
- 2011(18474)
- 2010(19123)
- 2009(18235)
- 2008(17964)
- 2007(16542)
- 2006(15301)
- 2005(14150)
- 学科
- 济(111067)
- 经济(110953)
- 业(86585)
- 企(68389)
- 企业(68389)
- 管理(64183)
- 农(47439)
- 方法(35301)
- 业经(33084)
- 农业(32023)
- 地方(29137)
- 中国(27863)
- 数学(27012)
- 数学方法(26844)
- 财(25444)
- 制(19570)
- 技术(18455)
- 务(17465)
- 财务(17444)
- 财务管理(17421)
- 策(16931)
- 企业财务(16463)
- 和(16455)
- 地方经济(16136)
- 发(15774)
- 学(15712)
- 贸(15487)
- 贸易(15473)
- 体(15390)
- 划(15097)
- 机构
- 学院(290407)
- 大学(280177)
- 济(137034)
- 经济(134522)
- 管理(115329)
- 研究(101261)
- 理学(97653)
- 理学院(96691)
- 管理学(95636)
- 管理学院(95100)
- 中国(80634)
- 财(59263)
- 农(59236)
- 京(58646)
- 科学(57353)
- 所(51221)
- 江(47796)
- 中心(46504)
- 财经(45922)
- 研究所(45607)
- 农业(44697)
- 业大(43417)
- 经(41341)
- 经济学(41057)
- 州(37165)
- 北京(36956)
- 经济学院(36634)
- 范(35854)
- 师范(35601)
- 院(35378)
- 基金
- 项目(180519)
- 科学(143973)
- 研究(137609)
- 基金(129597)
- 家(110223)
- 国家(109052)
- 科学基金(95166)
- 社会(91877)
- 社会科(86829)
- 社会科学(86802)
- 省(75604)
- 基金项目(68893)
- 教育(59685)
- 划(58895)
- 自然(57038)
- 编号(56153)
- 自然科(55661)
- 自然科学(55645)
- 自然科学基金(54653)
- 资助(51402)
- 发(46032)
- 成果(43755)
- 创(40068)
- 重点(39946)
- 部(39781)
- 业(39380)
- 课题(38702)
- 发展(38363)
- 展(37743)
- 国家社会(37695)
- 期刊
- 济(175608)
- 经济(175608)
- 研究(90274)
- 中国(64004)
- 农(61654)
- 财(46989)
- 管理(46302)
- 农业(41528)
- 科学(39219)
- 学报(37169)
- 业经(33397)
- 融(31885)
- 金融(31885)
- 大学(29973)
- 学学(28811)
- 技术(28444)
- 经济研究(25956)
- 教育(24455)
- 财经(23503)
- 问题(22843)
- 业(21754)
- 经(20512)
- 技术经济(19248)
- 世界(17716)
- 经济问题(15685)
- 农村(15429)
- 村(15429)
- 商业(15206)
- 贸(15155)
- 农业经济(15031)
共检索到46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华 宋振湖
为了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首先要对发展状态进行评估。该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为依据,探索建立表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山东省17市为例,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山东省各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找出各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推动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发现各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程度与区域总体发展水平并不一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忽视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导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为加快山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建议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节约资源投入;大力推广农业清洁生产;合理规划和确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那伟 祝延立 庞凤仙 赵新颖 张永峰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产出、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系数法,对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990~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停滞、缓慢提升、快速发展3个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趋势不断增强。2008年吉林省农业循环经济障碍影响程度依次为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后,据评价结果提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优化调控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其芳 黄贤金 彭补拙 翟文侠 刘林旺
运用BPEIR概念模型及特尔菲法选择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1985至2003年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1985年以来,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依次历经缓慢提升、快速发展以及目前的稳定发展阶段,农业循环经济化趋势增强,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区间(1,1.5)内;并对2003年影响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发现资源减量投入成为主要限制因素。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安全对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限制作用依次为57%、19%、13%和11%。为提高现阶段江苏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提出相关建议,比如减少物质投入,推广...
关键词:
农业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婷
[目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缓解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刺激农业经济的增长,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法计算关联度并分析比较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对变化程度用来分析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结果]关联系数结果表明影响陕西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农药施用量、农业柴油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甘肃省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复种指数、秸秆利用率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影响青海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人均粮食产量、节水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宁夏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以及秸秆利用率;影响新疆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因素主要是农药施用量、复种指数、有效灌溉面积及禽畜粪便利用率。关联度大小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宁夏(0. 743)、甘肃(0. 716)、青海(0. 674)、新疆(0. 619)、陕西(0. 585),针对青海、新疆和陕西地区应采取相应措施,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而提高西北地区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水平。[结论]在西北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重点加强资源减量化和再利用方面的建设,以及平衡区域间的协调合作发展,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爱芹
首先评论了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能源、经济、环境三元发展系统体系;然后构建了以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4个子系统为基础的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并以此为依据,以3年为一个周期,对山东省能源经济2000—2006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纵向评估,并将其与全国的平均情况进行了横向对比;最后根据评估结果给出了调整优化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开发与节能并举的节能优先战略、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立能源经济预警机制等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超 瞿德文 栾贻信 吕娜 冯捷
山东省属于世界水危机区。工业企业是城乡用水大户,工业废水是环境主要污染源。近年来,山东省把工业水资源利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探索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良好成效。文章全面分析山东省水资源危机形势与循环经济发展意义,系统阐述工业水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成效与经验,提出推进整体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杜红梅 傅知凡
基于农业循环经济的"4R"原则,构造区域农业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包括了社会发展、资源减量、循环利用和环境安全4个方面共18个具体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障碍度因素分析,利用湖南省2003—2013年的统计数据进行了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由缓慢到提速阶段,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最后,针对障碍度阻碍因素提出了促进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潘永昕 李体康
本文从资源产出和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构建循环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进而从产业链、科技智力支撑、资金供给、政策法规和发展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制约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其芳 黄贤金 张丽君 陈逸
采用层次分析和加权函数法,对2003年江苏省13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首先,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反映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将13个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3个等级:第Ⅰ类为宿迁、徐州、镇江、淮安、常州、无锡、扬州,平均值为1.349;第Ⅱ类为南通、苏州、泰州、南京,平均值为1.547;第Ⅲ类为盐城、连云港,平均值为1.837。其次,通过障碍度计算,对2003年限制研究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诊断。发现有7个城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环境安全,4个城市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障碍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秦钟 王建武 章家恩 骆世明 徐华勤 赵本良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中的超效率DEA(Super-efficienc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E-DEA)模型对2004、2005年广东21个地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并应用DEA模型(C2R和BC2)对于非DEA有效城市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非有效向有效转化和调整的方向与建议。结果表明,两年间全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平均超效率值均在2.0以上,平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值分别为0.967 0、0.974 8和0.991 0。2005年中有11个地市的效率值都呈现上升趋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整体状况良好。5个非DEA有效的地市中,技术有效而...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DEA模型 效率评价 广东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丹 韩晓龙 曹明宏
笔者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4个方面,对1990年~2005年湖北省循环农业发展作出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农业 综合评价 实证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山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查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一、农村集体经济现状、特点和问题农村改革以来山东省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集体统一经营和乡村企业,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1995年,全省共有乡镇集体经济组织3674个,村级集体经济组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 李世平
本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 宁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明基
在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从资源效率、环境质量、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四个系统,构建包括13个一级指标、48个二级指标的甘肃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2000—2009年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动态分析。同时,通过将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西部地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以期对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准确判断和定位,探寻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体系 制约因素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刘阳阳
在新旧动能转化背景下,以山东省农产品为例,通过协整分析构建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与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经过实证研究得出,农产品物流对山东农业经济短期影响作用不明显,长期影响效果增强。总体来说,山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跟不上农业经济的步伐,还处于粗放发展阶段。政府、企业、农户及合作单位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农村物流基础建设,建立多层次的流通体系。
关键词:
山东省 农产品物流 农业经济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