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5)
- 2023(18187)
- 2022(15045)
- 2021(13866)
- 2020(11506)
- 2019(26127)
- 2018(25929)
- 2017(49912)
- 2016(26957)
- 2015(30208)
- 2014(30128)
- 2013(29854)
- 2012(27077)
- 2011(24172)
- 2010(24252)
- 2009(22592)
- 2008(22204)
- 2007(19973)
- 2006(17884)
- 2005(15870)
- 学科
- 济(115992)
- 经济(115850)
- 业(102077)
- 管理(84994)
- 企(83261)
- 企业(83261)
- 农(51797)
- 方法(50063)
- 数学(40332)
- 数学方法(39962)
- 业经(36427)
- 农业(34441)
- 财(33219)
- 中国(30750)
- 地方(24633)
- 贸(22673)
- 贸易(22662)
- 务(22239)
- 制(22210)
- 财务(22168)
- 财务管理(22138)
- 易(22058)
- 学(21148)
- 技术(21069)
- 企业财务(20949)
- 理论(19648)
- 和(19269)
- 策(18212)
- 划(17787)
- 体(17065)
- 机构
- 学院(389005)
- 大学(383839)
- 济(160321)
- 管理(158293)
- 经济(156987)
- 理学(136981)
- 理学院(135579)
- 管理学(133482)
- 管理学院(132803)
- 研究(125626)
- 中国(96673)
- 京(80843)
- 科学(77034)
- 农(74826)
- 财(72151)
- 所(62022)
- 业大(61374)
- 江(59179)
- 中心(57992)
- 财经(57657)
- 农业(57168)
- 研究所(56292)
- 经(52537)
- 北京(49928)
- 范(49888)
- 师范(49498)
- 经济学(47533)
- 州(47016)
- 院(45201)
- 经济学院(43222)
- 基金
- 项目(264565)
- 科学(210194)
- 研究(195830)
- 基金(193268)
- 家(166843)
- 国家(165313)
- 科学基金(144161)
- 社会(126469)
- 社会科(119710)
- 社会科学(119679)
- 省(105425)
- 基金项目(103625)
- 自然(92253)
- 自然科(90137)
- 自然科学(90117)
- 自然科学基金(88512)
- 教育(87818)
- 划(85649)
- 编号(80605)
- 资助(77467)
- 成果(63334)
- 重点(58146)
- 部(58142)
- 发(57190)
- 创(56332)
- 课题(54004)
- 国家社会(52120)
- 创新(52068)
- 教育部(49909)
- 科研(49837)
- 期刊
- 济(183343)
- 经济(183343)
- 研究(112479)
- 农(75107)
- 中国(73803)
- 学报(59424)
- 管理(58420)
- 科学(56652)
- 财(55643)
- 农业(50997)
- 大学(46268)
- 学学(43875)
- 教育(37899)
- 业经(36134)
- 融(35297)
- 金融(35297)
- 技术(34008)
- 财经(27824)
- 经济研究(26894)
- 业(25929)
- 问题(25192)
- 经(23819)
- 技术经济(20661)
- 版(19680)
- 现代(18957)
- 科技(18834)
- 商业(17979)
- 图书(17866)
- 世界(17862)
- 理论(17617)
共检索到573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务伟 王辰飞 呼静茹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产值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与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凸显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核密度图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莫兰指数验证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相关性,选取随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均能显著促进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农业劳动力参与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负向抑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力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务伟 王辰飞 呼静茹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其农业生产总产值始终稳居全国首位,但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与江浙沪等先进地区相比,山东省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现状凸显了山东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本研究基于2007—2020年山东省16地市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测度分析,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核密度图揭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时空差异,通过莫兰指数验证农业农村现代化空间相关性,选取随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低是制约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原因;技术因素和经济因素均能显著促进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而农业劳动力参与因素则在一定程度上负向抑制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基于此,本研究从区域协调发展、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劳动力参与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谢杰 李鹏
本文以二元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推理出的命题假设为理论分析框架,应用动态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影响因素与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时间上的积累效应和空间上的辐射带动作用;工业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农业水利化和城市化在短期内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财政支出对农业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值得警惕的是在我国几乎尚未形成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长效机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既要加强各地区农业发展政策之间的协调,又要加强农业区域规划的配套体系建设;不但关注短期效果,更要思考如何形成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的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基于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使用0~1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财政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三种权重矩阵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邻近(或地理距离较近、经济特征相似)地区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依赖性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楠 陈若雪 沈体雁
农业现代化发展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支点。在对农业现代化相关文献梳理基础上,构建包含农业发展水平、农业结构水平、农业生产效率水平、农民收入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全国范围选取293个市域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全局莫兰指数、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等方法研究2009—2019年中国市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时空演进与空间溢出机制。研究表明:(1)农业现代化发展平均水平“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销平衡区>粮食主销区”,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格局由“二元结构”经过“中心—外围”结构后“裂变”得更加均衡。(2)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高水平档的市域数量逐渐增多。(3)农业现代化发展演进由“低速发展平台期”经过“快速发展跃升期”后,现已进入“快速发展稳定期”。(4)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交通运输”“区位环境”“农业经济联系”和“产业互补性发展”4种机制对周围城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其中“产业互补性发展”的溢出效用最强。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守德 毛心宇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新引擎,国家积极倡导发挥数字经济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作用。“数商兴农”是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它着重强调了商务和数字两方面对助农的作用。探究“数商兴农”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果,对于提高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农村电商水平和数字经济为两个核心解释变量,利用2013-2020年除港澳台地区以外的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数商兴农对农村现代化的空间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显著促进农村现代化,但是农村电商与农村现代化的相关性受地域因素影响,排除地域因素后,农村电商发展也会正向影响农村现代化水平。空间计量的实证结果还显示,数商兴农对推动农村现代化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会辐射影响周边地区的农村现代化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景帅 张东玲 范伟丽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构建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07—2017年山东省17地市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和熵权TOPSIS方法,对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利用面板模型,针对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及其异质性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革命老区和边缘地市发展水平较低;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其作用随着农业农村发展质量的提高而下降;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低水平和中等水平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较为明显;政府干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调控力不足,金融发展和科技创新水平是未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工业化只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伟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城镇化、工业化对农业现代化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机制,并推导出两个命题假设,基于我国2001—2014年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对两个命题假设进行了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城镇化不仅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工业化只对本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田云 尹忞昊
本文在对中国农业碳排放进行再测算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农业碳排放的现状特征,并围绕其动态演进趋势及空间溢出效应展开探讨。研究发现:第一,2005-2019年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下降态势但存在年际波动;各类碳源中仅畜禽养殖碳排放减少而余者皆有小幅增加;农业碳排放强度呈持续下降态势。第二,2019年农业碳排放量省际差异较大且以湖南居首北京最末,相比2005年有18个省份处于下降趋势;各省份农业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基于碳排放构成的差异可将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划分为7类不同的地区。第三,考察期内中国农业碳排放强度的省际差距有所扩大;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内部省际差距明显缩小而粮食主销区的情形相反。第四,农业碳排放受市场和政府两类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市场层面因素中,产业集聚水平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且产业集聚水平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农业发展水平变量显著抑制了农业碳排放增长而农业产业结构变量却起到了相反作用,但二者均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政府层面因素中,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农业碳减排,农业公共投资却反之;同时,农业财政支持与农业公共投资都表现出了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总体而言,中国农业碳排放总量处于波动下降态势而省际差异明显;全国以及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粮食主销区农业碳排放的动态演进特征不尽相同;产业集聚水平、农业发展水平等多个因素在影响农业碳排放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景阳 郭艳红 米庆华
农业现代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本文以广义农业现代化为视角,提出了广义农业现代化的“三组成论”、“三目标论”和“三动力论”;研究了广义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的众多内容,包括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现代化指数的灰色预测。
关键词:
广义农业现代化 灰色系统 农业现代化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晓梅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包括农业机械化、农业水利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电气化 4个方面。本文根据山东省近 2 0年的统计资料 ,全面分析了山东省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过程中 ,在农业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明显存在的问题。如农业机械发展结构欠合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不高、化肥施用构成比例不当等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实现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完善农机服务体系 ,大力开展农机社会化、市场化服务 ;2狠抓以水利为重点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科技含量 ;3加大对磷肥使用宣传力度 ,降低化肥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 ;4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农业生产条件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应武 欧阳子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3—2016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研究表明:(1)从横向比较而言,通过聚类分析依据动态因子分析法测算的平均综合得分将中国30个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层级,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降低的分布格局。(2)从纵向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上升型、下降型和波动型3种变化类型,划分为良好及以上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恢复上升趋势,划分为一般及以下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钟成林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3-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SBM-Super-DEA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的"空间外溢效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颁证制度触发了显著的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一个地区被纳入确权试点后,周边地区也会在区域农产品竞争的激励约束作用下向中央申请试点政策,引发土地确权的"空间示范效应",与土地确权的"产权作用机制"完美耦合便触发农业生产效率"空间外溢效应"。因此,应率先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空间示范效应"潜力较大的地区纳入试点范围,并根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改革目标,实施差异化的试点层级瞄准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蕴萍 杨友才 牛欢
本文在测算山东省17地市金融效率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spatial dynamical penal Durbin model),探讨金融效率对吸收FDI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山东省各市2001-2016年间FDI的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短期内金融效率对FDI的流入在区域内具有抑制作用,但是在区域间产生空间促进效应,且这种效应在长期内得到了加强。FDI流入的表现方式为"主动型"而非"牵拉型"。无论短期和长期,人均工资对FDI流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长期内人均工资对FDI流入存在区域间竞争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在某些省份还依然存在。第二产业占比对FDI的流入在长、短期内都产生促进作用,发展第二产业在一定时期内依然是吸引FDI的有效手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